標籤:

未來20年才是樓市的黃金時期

作者:房產教授

本文為上一篇文章的延續,可以先看上一篇文章,對本文的開頭才不至於太過突兀。

未來20年,農村將消失

過去的20年里,隨著改革開放大潮的奔涌,大量農村、鄉鎮人員離開家鄉,湧入大城市尋找發展機會。在這20年里,中國的農村人口大減,農村消失過半,即使現在統計到的現有的農村、鄉村人口數量實際上也是大有出入的,大部分年輕人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城市裡,除了缺少一張戶口本以及過年回家幾天,他們已經跟市民沒有任何區別。

過去20年的房價快速上漲,除了貨幣貶值的原因之外,人口也是決定性因素。如果說貨幣貶值的幅度跟全國平均房價上漲的幅度一樣,那麼人口就是決定著哪個城市漲的快,哪個城市漲的慢的重要因素。

官方的數字是,到目前為止農村已經消失過半,但是實際情況遠要比這個數字嚴重的多,如果一個村裡面剩下的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那麼已經基本可以宣布這個村即將消失了。不止是農村,許多偏遠一些的鄉鎮都已經沒有多少青壯年和孩子,不止農村小學,鄉鎮小學也在不斷萎縮,導致許多縣城教育資源不夠,中小學超大班情況比比皆是。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農村、鄉鎮向一二線城市大量輸送人口的時間已經過去,一二線城市很難再從農村、鄉鎮補充人口。此外,還有一個已經討論了十多年的問題,那就是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一二線城市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這兩個問題讓很多人對樓市悲觀,認為未來10年,中國的一二線城市處於老齡化嚴重、青壯年勞動人口難以補充,房價降難以持續上漲甚至下跌。所以有人就提出了樓市的「黃金十年」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未來的十年是樓市的白銀時代。

在我看來,未來20年,才是中國樓市的黃金時代,過去的20年才是白銀時代。

一、一二線城市的吸引力並未下降

農村、鄉鎮年輕人之所以離家千里到大城市去打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哪裡能賺到錢就去哪裡。一二線城市有著比三四線城市、小縣城更多的就業機會,更高的勞動待遇,所以更多人願意往一二線城市裡跑。

在過去的一二十年里,一二線城市發展的越來越好,產業也發展的越來越好,也就是說,一二線城相對三四線城市總是要更好賺錢。

現在各二線城市想盡一切辦法(比如免限購)來吸引人才,不過這所謂的人才的標誌是,大專以上文憑,或者中專文憑+中級職稱,與其說吸引人才,倒不如說吸引人口。二線城市吸引人口,目的不是跟三四線競爭,而是要跟同等二線城市競爭,分出個一二三來,以後還是要有一些二線城市擠入一線城市或者准一線城市的。

過去二十年,一二線城市吸引了大量人口進入,未來二十年,一二線城市還是會吸引大量人口,因為他們的吸引力並沒有改變。有所改變的是,以前吸引了大量從農村、鄉鎮走出來的年輕人,未來則是會吸引更多的縣城、三四線城市的人口。

只要一二線城市的競爭力沒有改變,它們的吸引力就不會改變,未來二十年一二線城市房價的上漲趨勢也就不會改變。

二、城市群發展是必然的趨勢

有人很擔心,一線城市也好,二線城市也好,管轄的土地就這麼大,比如北京,已經不能再擴展了,不僅不能擴展,而且還要轉移diduan產業和diduan人口。

我們說到北京、上海、深圳的房產的時候,一般還會去研究一下環京、環滬、環深。當一個城市產業做大了,不堪人口重負的時候,這個城市就會出現產業溢出的情況。東莞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深圳的大力發展直接帶動了東莞這個小弟的發展,近些年越來越多資金進入東莞,東莞享受到了深圳產業溢出的好處。

當一個大城市發展越成熟,它的溢出效應就會越明顯。未來,不僅北京、上海、深圳會有這種溢出,其它的二線城市也將向外溢出,形成以一二線城市為中心的一個個城市群。這些城市群的形成不僅需要產業和資金,還需要掠奪大量的人口,這些人口,就來自那些偏遠的鄉村、縣城和三四線小城市。

所以接下來的發展是,一二線城市趨勢不變,三四線城市、縣城等等,就看你能不能背靠大城市了,背靠大城市的,會是未來20年的最大受益者,遠離大城市的,那就只能被淘汰了。現在是部分農村消失了,未來會有鄉鎮消失,會出現空心縣城甚至是空心城市。

三、老齡化是新的投資機會

上圖是我國現在的人口結構圖。未來20年,40歲以上人群將步入老年人行業,再加上生育率日益下降,未來20年人口老齡化確實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

人口老齡化不僅會增加年輕人的負擔,同時也會給社會經濟造成影響,說白了就是幹活賺錢的人在減少,創造社會財富的人在減少,而純消費的人群在增加。

隨著城市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不論是看得見的霧霾還是看不見的其它污染,對老年人的健康都是巨大的威脅。對於年輕人來說,不論污染多嚴重,必須得去大城市奮鬥,拿命換錢,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不再需要大型的商業廣場,不再需要優秀的中小學,不再需要賺錢的機會。對於老年人來說,有一群一起跳廣場舞、下棋、釣魚的老人為伴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越來越多的老人正在逃離北上廣,逃離一二線城市,逃離污染和霧霾,到自然環境更好、生活更悠閑的地方去,一方面是為了健康,另一方面是為了遠離擁堵的城市。

大城市對老年人唯一的吸引力就僅僅是那裡的醫療資源。在現有的生活水平下,一二線城市多數老年人擁有逃離霧霾,到更適合養老的地方去的能力和資本。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從青壯年變成老年人,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一二線城市離開,到更適合養老的地方去。

不用去擔心一二線城市因為老年人的離開導致人口減少,因為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去尋夢,去打拚。

除了一二線城市對三四線城市吸血,使得一二線城市未來樓市走勢不變的情況之外,老年人流入的地方,也會是未來投資的重要方向,而這個機會才剛剛開始,回報或許不會比過去二十年投資一二線城市的差。

所以說,未來20年,還是樓市的黃金時代,沒有變化,只是沒有大城市依靠的小城市、小縣城將慢慢失去吸引力,未來一二線城市以及適合養老的城市將會是樓市投資的大方向。

目前來看,海南的氣候、自然環境等等,都屬於養老的上上之選,但是經過之前一輪的上漲,海南的房價已經比較高了,尤其是三亞和周邊的市縣,以及省會海口的部分區域。普通老人想在海南買套比較方便的養老房已經比較吃力了。

事實上,如果以老年人口流入來算,海南也是中心城市,海南也會有溢出效應,而海南將溢出的,就是海南周邊的、跟海南氣候相當的、污染少的城市。具體的,下一篇再講。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 房產教授原創 文章


推薦閱讀:

人民日報說,房產稅真來了
任志強2018年房價預測:下一輪房價將暴漲更高
租購同權後,90後更不願意買房了
比炒飯更賺錢的是
美國洛杉磯阿罕布拉全新翻修雙層獨立屋

TAG:房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