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劇情故事主線結構(寫於2018.2.7)
淺談劇情故事主線結構(寫於2018.2.7)
法師貓不凡 寫於2018.2.7
在設計劇情故事時,需要考慮主線劇情如何發展,即需要回答:
主角要經歷一個怎樣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和結果是什麼?
目的和過程是怎樣的?
冒險過程中獲得和失去了什麼?
主角最終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而在具體設計主線劇情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搭建主線劇情結構,目前有3種設計理論可以參考,以下將具體介紹:
1、英雄之旅理論
在《千面英雄》一書中,神話學大師約瑟夫·坎貝爾詳細描述了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中,那些英雄主人公的傳奇冒險的經歷,並最終寫成了《千面英雄》這本書,英雄之旅理論也由此而誕生。這個理論的結構分為12個部分,簡單描述如下:
1)普通的世界
2)冒險的召喚
3)對冒險的拒絕,或者說是抵觸
4)與智者的相遇
5)穿越第一個極限
6)測試、盟友、敵人
7)接近深層的洞穴
8)嚴峻的考驗
9)得到嘉獎
10)回去的路
11)復活
12)滿載而歸
具體的自己百度搜索下吧,網上這類介紹和研究英雄之旅的文章多的是,這裡就不方便詳細列出和解讀了。當然,感興趣的也可以看看《千面英雄》這本書,剩下的根據劇情流程豐滿整個劇情細節就行了。
2、起承轉合結構
戲劇創作中,依據故事衝突的不同階段,古代先人總結提煉出了[起、承、轉、合]的戲劇創作結構,同時這也是古詩文創作常用的結構之一。在元代的《詩格》一文中就有[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的相關描述。
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詩格》
下面解釋下[起、承、轉、合]的結構:
1)起:在故事開始階段,需要明確故事的主題和目標,劇情是如何開端的、故事主要的矛盾和衝突是如何發祥和展現的、主要的人物有哪些等等。
2)承:在劇情發展過程中,需要玩家按照一定順序收集線索、完成各類支線任務、化解各類小的矛盾和衝突。即通過劇情先解決次要矛盾,最後解決主要矛盾。這有點類似朱元璋給他兒子朱標荊條除刺的過程,即先砍掉荊條上的刺,再砍掉整個荊條。
3)轉:當玩家完成了所有的細節和次要矛盾後,此時劇情再將所有線索、主要矛盾和衝突、重要的劇情任務目標、最終的敵人展現出來,並最終匯合到一個焦點上。往往在[轉]的過程中,會出現劇情反轉,或者出乎意料之外的轉折,例如發現真正的幕後黑手是誰等等。
4)合:通過史詩般的生死決鬥,或者某個敘事橋段等等手段,將整個劇情推至最高潮。當一切結束時,結束這個章節或者完成整個劇情故事。
總結:在這裡[起]為總,[承]為分,[轉]為總,[合]為高潮和結尾。這種戲劇創作結構是一種[總分總]的敘事結構,在很多遊戲、戲劇、文學作品、電影中都可以見到。下面將以《博德之門1》和《博德之門2》為例子,詳細進行說明(不感興趣的可直接跳到下一段)。
例1:《博德之門1》
1)起:主角查內幕一開始位於燭堡,你從小無父無母,是養父葛立安撫養你長大。葛立安要你準備好後就一起出發,此外在燭堡,你會遇到你幼年青梅竹馬的好友愛蒙(實際是你的親妹妹,在2代會了解到相關劇情)。當一切準備好離開燭堡後,你會在野外遭到神秘人突襲,養父也會被殺,你需要按照養父的指示,前往友善之臂旅店找賈西拉和卡立德,並獲得他們的幫助。這一階段即為[起]的過程。在這一階段,你的養父被殺,而且你已經知道神秘人是來找你的(明確了故事後半段的主要目標:復仇和探明自己的身世之謎)、最終BOSS神秘人和日後主要的同隊夥伴愛蒙、賈西拉、卡立德等出現(明確主要人物),得知寶劍海岸的鐵礦日益不足(明確主要矛盾和衝突和故事開端)。
2)承:當主角找到賈西拉和卡立德後,會根據線索從那西凱、貝爾苟斯特、強盜營地、斗篷森林,一路追查下去,最終發現劍灣地區鐵礦不足的陰謀是人為造成的。這一階段為[承]的階段,此一階段,主角一行將在寶劍海岸完成各類豐富的支線任務、招募大量NPC成為同伴、遇到奇幻文學作品中著名的黑暗精靈遊俠崔斯特·杜堊登、吟遊詩人瓦羅、被遺忘的國度傳奇大法師伊爾明斯特等傳奇人物,並會和豎琴手同盟、散塔林會、紅袍法師會、焰拳等組織有交際。這一階段時間漫長,當主角查內幕準備好後,會最終進入博德之門進一步追查真相。
3)轉: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就是根據之前掌握的線索,進入博德之門中的鐵王座追查真相。這一階段為[轉]的階段,在主角獲得證據後,會得到焰拳支持,並回到自己出生的燭堡進一步追查鐵王座。在燭堡會遇到一個叫克佛洛沙的神秘人,他會給你一個戒指,並告知你鐵王座的領袖正在燭堡開會,他會鼓動你向他們復仇。最終你會被人陷害為殺害鐵王座領導人的兇手,在逃出燭堡後,你需要返回博德之門向真正的幕後黑手復仇。
4)合:此階段你會返回博德之門,真正的幕後黑手終於浮出水面,這一階段也為[合]的階段。在此階段會了解到,就是那個在燭堡你遇到的神秘人沙洛佛克(克佛洛沙是他真名倒過來的念法)。原來一切都是他在搗鬼,他在得知自己是巴爾這個謀殺之神的後裔後,想要成為新的殺戮之神,於是開始策劃一切。他先利用自己是鐵王座領導人養子的身份,鼓動他養父壟斷寶劍海岸的鐵礦貿易;然後他養父在巨大利益下被說動,於是鐵王座則利用散塔林會、黑爪傭兵團、冷血幫等打掩護,讓所有人都以為是這些黑幫團伙在到處打劫鐵礦;而他養父等鐵王座高層實際又被他所利用,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概莫如是。沙洛佛克一方面借刀殺人讓主角幹掉他養父,再栽贓主角,一石二鳥;另一方面在鐵王座高層全掛了後,他則接管鐵王座一切權力;之後他再宣傳安姆故意輸出有問題的鐵礦(實際是他自己派手下心腹木拉乾的),安姆要對博德之門不利等為借口,死死咬定安姆意欲針對博德之門發動戰爭;當人人都在焦慮沒有鐵礦製造武器裝備軍隊時,他再藉助鐵王座囤積的鐵礦為資本,獲得博德之門貴族們的一致支持而成為新的大公爵;他甚至還僱傭大批變形怪暗殺了焰拳的領袖史卡,以及其他幾個大公爵,目的就在於壟斷博德之門的權力,保證戰爭一定會發生;他的目的在於引發安姆和博德之門之間大規模的戰爭,這樣他就可以在這場大規模殺戮中,乘機成為新的殺戮之神;而之所以當初要除掉主角,也是因為主角查內幕同樣也是巴爾的神裔,他要幹掉其他巴爾所生的神裔,減少未來爭奪神位的競爭對手(開場動畫就顯示他親手幹掉了一個巴爾的後裔)。一切看起來都天衣無縫,直到主角查內幕的出現,導致沙洛佛克陰謀敗露,聲名掃地。最終,雙方在博德之門地底神殿展開了最後的生死決戰。
例2:《博德之門2:安姆的陰影》
1)起:主角查內幕一開始處於地牢,從地牢逃出到進入阿斯卡特拉的貧民區,此時會進入第二章,這一階段即為[起]的過程。在這一階段,主角的妹妹愛蒙被抓走(明確了故事後半段的主要目標:救人和復仇)、最終BOSS艾瑞尼卡斯和日後主要的同隊夥伴賈西拉、明斯克、艾黎、愛蒙等出現(明確主要人物)、得知艾瑞尼卡斯在拿主角和愛蒙做試驗,並隱約的知道他似乎有什麼陰謀(明確主要矛盾和衝突)、得知你在途中遭到了埋伏以及主角是怎麼來到安姆的(明確故事開端)。
2)承:在第二章到第五章節這一階段均為[承]的過程,在這一階段,主角可以在傳奇城市阿斯卡特拉接受並完成大量支線任務,並可參與屠龍、第一次面對巫妖、對抗半神巫妖、對抗魔符會、獲得自己的城堡據點、同影賊或者吸血鬼合作等大量任務和事件。這一階段時間漫長,當主角查內幕準備好後,會坐船到達布羅林,並最終進入薩爾瓦多所著的《黑暗精靈》三部曲這部奇幻文學作品中,臭名昭著的黑暗精靈族所盤踞的幽暗地域。其目標也只有一個:救回愛蒙和向艾瑞尼卡斯復仇。
3)轉:第六章即為[轉]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已經明確了幕後黑手和最終敵人就是艾瑞尼卡斯,此時遊戲的所有劇情線索、主要矛盾、主要的劇情任務目標都已經展現出來,玩家角色查內幕需要做的就是進入精靈族首都索丹尼斯亞,並阻止艾瑞尼卡斯的陰謀。
4)合:第七章即為[合]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主角團一行一旦進入精靈族首都索丹尼斯亞即進入第七章,並且無法再返回原來的地方。此時,主角團將肩負著拯救整個城市的重擔。當最終在城內屠殺黑龍,並阻止艾瑞尼卡斯吸取世界之樹的力量並妄圖成為神的陰謀後,主角一行會被艾瑞尼卡斯拉入地獄。最終,雙方在巴爾的地獄展開最後的生死決戰。
3、好萊塢電影三幕式理論
在西方的戲劇創作中,通常使用[幕]作為一個戲劇單位,而三幕式則是西方影視和戲劇創作中較為常用的一種創作結構。三幕式最早起源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對故事基本要素,即:[開端、中段、結尾]的闡述。之後經過歷代西方劇作家的總結、提煉和創造,最終形成了復原型三幕式結構,近代則由好萊塢電影將這一理論發揚光大。下面解釋下每一幕的結構:
1)第一幕:主旨在於介紹劇作中的主要人物、故事的開端、確立故事主題和背景等元素,類似於[起承轉合]中[起]的部分。此外在結尾要預留轉折點,以及懸念,方便第二幕的展開。
2)第二幕:故事承接第一幕結尾的轉折點進一步發展,此時風雲突變,情節進入大轉折。在此過程中的主要焦點是製造矛盾、對立以及衝突,著重強調主角和自己內心的衝突和矛盾、主角和周圍人的衝突和矛盾、主角和世界環境的衝突和矛盾。當危機來臨時,各個主要角色在這種黑暗時刻的生死抉擇:是順從於黑暗或者時代的潮流?還是堅守心中的信念,堅持不屈以勇於抗爭?在此過程中要通過一系列事件和故事情節,潛移默化的讓主角的角色弧發生轉變,例如主角的個性和思想狀態的轉變,例如原先性格懦弱的主角,在危機來臨後發生親人死亡的事件,導致主角痛定思痛,發誓以後勇敢守護自己身邊最愛的人(主角角色弧性格由懦弱到勇敢的轉變)。而在一系列矛盾和衝突中,故事將預留一個轉折點,並進入最高潮的第三幕。這一部分相當於[起承轉合]中[承+轉]的部分。
3)第三幕:此一幕是最高潮的結局部分。在這一幕,劇情會承接上一幕的轉折點。而在結尾會有一場重大的轉折或者重大衝突,將整個劇情推至最高潮。故事的結束,會以一個敘事橋段或者情節作為收場,以結束整個劇幕。期間,所有的人物命運將得到安排,所有的事件和矛盾也將獲得解決。這一部分相當於[起承轉合]中[合]的部分。
下面將以《亂世佳人》這部電影為例進行分析:
1)第一幕:這一幕中,斯嘉麗、梅蘭妮、白瑞德、艾希禮等電影中的主要角色陸續登場(介紹劇作主要人物);故事處於南北戰爭即將爆發的前夜(故事的開端),而該幕中,斯嘉麗喜歡艾希禮(伏筆,後繼轉折點),卻因為艾希禮選擇了梅蘭妮,而賭氣嫁給梅蘭妮的弟弟查爾斯。這一幕以南北戰爭最終大規模爆發,包括艾希禮、查爾斯等農莊附近的男人們紛紛上前線作為結束(第一幕結尾轉折點,點明故事主題:時代變革洪流面前人們的生死抉擇)。
2)第二幕:南北戰爭終於爆發,查爾斯在前線戰死,斯嘉麗成了寡婦(此處承接第一幕結尾轉折點)。因為戰亂,任性的斯嘉麗開始變得成熟(主角角色弧第一次轉變);在拯救了梅蘭妮和她孩子後,斯嘉麗一行人回到了出生的農莊。但是在戰爭之下,農莊岌岌可危。為了農莊繼續生存下去,斯嘉麗擔負起了整個農莊生存的重擔(主角和世界環境的衝突和矛盾,主角角色弧第二次轉變)。在生存壓力下,絕望的斯嘉麗向傾慕於自己的白瑞德借錢,並通過勾引打算迎娶她妹妹的暴發戶弗蘭克,並和其結婚的方式,保住了家園(主角和自己內心的衝突、危機來臨時的生死抉擇)。在此過程中,斯嘉麗和她妹妹等人也發生了衝突(主角和他人的衝突和矛盾)。從此之後,高傲的斯嘉麗為了農莊的生存,開始變得唯利是圖,利欲熏心(主角和自己內心的衝突、主角的角色弧第三次轉變)。之後弗蘭剋死亡、艾希禮受傷等事件發生,導致斯嘉麗再次成為寡婦。在此情形下,斯嘉麗最終答應了富裕的白瑞德的求婚(危機來臨時的生死抉擇)。之後女兒邦妮出生,但是白瑞德卻因為斯嘉麗忘不了艾希禮,而導致兩人感情破裂(第二幕結尾轉折點)。
3)第三幕:小女兒邦妮墜馬而死,斯嘉麗和白瑞德爭吵導致流產等一系列事件發生(承接第二幕結尾轉折點,故事轉折點)。同時梅蘭妮終也病重卧床不起,在臨終時,她將艾希禮和兒子託付給斯嘉麗(危機來臨後另一群人的抉擇,凸顯堅守舊時代信念和美德的人的悲慘遭遇,和懂得變通的斯嘉麗及白瑞德形成鮮明對照。堅持舊時代信念和精神的人,在歷史的洪流面前,最終都敵不過時代的沖刷,均以悲劇性的命運和結局告終;而懂得在時代的變革洪流面前變通的人、放棄舊美德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如斯嘉麗和白瑞德之流卻成了時代的弄潮兒,過著體面的上流社會的生活……。這給本劇增加了英雄悲劇的色彩,也凸顯了本幕最後的悲劇結局、此外,這裡也和第一幕開頭的故事主題【時代變革洪流面前人們的生死抉擇】相呼應)。斯嘉麗在此刻終於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不顧一切擁向艾希禮的懷抱(觸發伏筆)。一旁的白瑞德終於忍無可忍,拂袖而去(重大轉折)。而艾希禮的軟弱無能讓斯嘉麗徹底明白了,她愛的那個幻想中的、白馬王子一般的艾希禮根本不存在,她真正需要的是一直愛著她的白瑞德。當斯嘉麗趕回家中告訴白瑞德這一切時,白瑞德已經心灰意冷,決定徹底離開她(結尾重大衝突)。斯嘉麗在一片迷霧和廢墟中,想起了生前父親告訴她的話,決定守護祖傳的農莊,重新開啟新的生活,故事也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而最終收場(結尾敘事橋段收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