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超市+餐飲」、叫停線上業務,這家超市通過做強生鮮讓客流翻番:它的秘訣在哪裡?
在一些零售同行將「超市+餐飲」和拓展線上作為門店轉型方向而大幹快上之時,北京首航超市卻顯得異常冷靜。它雖然在門店中增加了熟食檔口,卻不設堂食區域,與「餐飲+零售」劃清界限;面對諸多到家平台的合作意向,再三斟酌後毅然叫停線上業務。
它就是北京首航超市,面對新零售的洪流,走了一條務實之道。對於行業流行的「超市+餐飲」模式,首航嘗試之後發現兩個問題,其一是拉低整體坪效,其二是客流量波峰波谷差異極大,給賣場正常經營帶來壓力,為此將其砍掉;再比如對接線上業務,首航超市認為商品損耗和配送效率問題難以解決,於是果斷叫停。
「沒有做好門店基本功,貿然迎合新零售熱潮,不但會增加損耗,更有可能影響顧客體驗,導致自損品牌。」首航超市營運部負責人石君磊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不人云亦云趕潮流,首航超市的發力點在哪裡?生鮮首當其衝。以首航超市最新改造的37號店來為例,這家面積僅有400平方米的社區生鮮超市,改造後日均銷售為65000元,提升一倍。首航超市砍去了20%左右的非食品類,通過增加生鮮、熟食佔比,優化賣場陳列、提升供應鏈穩定性等策略,使37店單日來客數增長一倍之多,從帶動門店業績增長。
《第三隻眼看零售》了解到,2018年首航超市將會發力外埠市場。除北京大本營外,他們將會借力王府井百貨的門店資源,在內蒙古、江西等地開出數家生鮮加強型超市,目前已有3家已簽約門店等待開業。
80%生鮮直采
商品分級可達5層定位
「此前由於採購規模較小,我們拿貨價偏高,且商品周轉效率低,導致性價比不高。比如,荔枝的最優周轉期為3天,而供應商從產地發貨的最小起訂量是2000箱。按照首航超市的銷售能力,這批荔枝可能要賣到四天,甚至一周。但現在,我們可以一次採購500箱,還能拿到訂貨量在2000箱以上的採購價。」石君磊說。
一切的改變源自聯合採購。首航超市與幾家零售商成立一個聯采組織,名為「九州兄弟連」。採購聯盟在零售業中並不少見,但該聯盟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很好得平衡了成員之間的利益關係,從而使聯盟保持穩定。據了解,九州兄弟連規定,只有在每次採購中佔據主導地位,且派出團隊負責的企業,才能夠拿到農戶給出的一手價格。而其他成員,不論體量大小,都要接受每公斤加價0.2元至0.3元的商品加價率。筆者了解到,聯合採購使得首航超市目前能將生鮮直采比例提高到80%左右。
針對不同店型,首航超市設置有相應的商品結構。它是以大店商品數作為商品池,從中挑選動銷率較高,且適合相應商圈的商植入小店。最終呈現出大型店商品覆蓋中型店,中型店包含小型店的商品結構。
以豬肉為例,首航超市在其生鮮加強型大賣場中,上架了有機豬肉、直隸黑豬、國壯黑豬肉、軍健無公害冷鮮肉、散裝豬肉五個品類,從高到低進行定價,使商品定位呈現五層分級。但在首航超市的社區生鮮店中,即簡化為三個品類。
每位店長只需提前1至2天提出訂貨申請,總部會根據單量要求供應商根據門店的上貨時間倒推,甚至延伸到採摘時間。從而保證環環相扣,減少商品流轉期。例如配送中心在早晨5點要向門店發車送貨,除去2個小時左右的分揀時間,首航超市會要求供應商在凌晨2點至3點間到貨。
回顧搭建生鮮產地直采體系中遇到的問題,石君磊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他們和不少零售商一樣,在於農戶交易時都遇到過短斤少兩、以次充好等問題。但農村村民重視人情關係,首航超市便利用這一特點解決問題。一般每個村鎮都有一些辦事能力強,家族為威望較高的「能人」,首航超市花錢僱傭他們作為「代理者」,由他們出面與農戶協商按時按量交貨、如何裝車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農戶做「小動作」。
砍掉20%非食品類
發力中食日配推動「生熟聯動」
近年來,首航超市精簡了各類門店中的非食品類,逐漸將大型店改造為生鮮加強型賣場,小店統一以社區生鮮超市規劃。這一輪改造使首航超市的單店來客數大幅增長。例如其37號門店,當下來客數相比較改造前增長了一倍之多。
由於門店改造成本較高,首航超市一般選擇物業能夠續簽5到10年,且周邊客群符合定位的門店進行升級。其他達不到條件的門店,就以商品調整為主。其中減非食、加重中食日配、優化生鮮運營是首航超市的三大著眼點。
為此,首航超市在進行品類布局規劃時,會允許品類團隊按照一定順位在門店內挑選相應位置,再提交總部複核。目前,中食日配區域位列第一順位,通常佔據區位優勢。其次是生鮮品類、米面糧油、食品、酒水等品類。而非食品類只能根據店內剩餘面積調整商品數,按照常規商品、民生商品、節點商品、特色商品等分類選品。據37號門店店長透露,砍去20%的非食品類後,整個賣場銷售額獲得明顯提升,主要是生鮮、熟食品類,以及來客數增長帶來的業績增長。
在中食日配區域,它為首航超市帶來不少忠實客群,同時提高了門店的綜合毛利率。一方面,這些熟食檔口滿足了周邊客群的三餐需求,因而復購率較高。據其相關負責人透露,僅中式熟食一個檔口,每天就能銷售12000元左右。而且,所有中食日配區均為首航超市自主經營、現場加工,因而毛利率較高。
另一方面,餐飲檔口所需食材均為首航超市在售商品,在其賣場中形成「生熟聯動」。這首先能夠把消費者帶入體驗場景,作出更為直觀的廣告宣傳。其次則能夠藉助熟食檔口消化部分食材,從而降低商品損耗。例如首航超市在售的「土家山豬包子系列,共有13個單品。其所用原料,正是首航超市上架的一款黑豬肉。
但首航超市認為,它不是做「超市+餐飲」。據石君磊透露,首航超市曾經在大店嘗試落地「超市+餐飲」概念,例如開闢堂食區域,提供線上點餐等。但運營後發現幾個問題,其一是拉低整體坪效,其二是客流量波峰波谷差異極大,只有中午時段銷售較高,使門店正常經營壓力增大。
因此,首航超市在門店中砍去相關餐飲服務,僅做熟食檔口。原因在於,首航超市門店大多位於社區周邊,消費者在工作日中生活節奏較快,一般會買好餐食帶回家吃。而當他們需要外出聚餐的話,也不會走進超市。所謂「超市+餐飲」在首航超市中,也就行不通。
當下,首航超市在優化生鮮運營上投注更大精力。它上線了自動補貨系統,使其根據單日銷售數據,向總部自動訂貨。同時針對節點促銷商品、失竊商品等特殊情況,則安排專員進行複核修訂。
以豬肉品類為例,首航超市有兩條訂貨邏輯。其一是針對散裝豬肉,它主要向廠商訂購白條豬,在門店現場進行分割售賣,滿足大眾需求。但針對部分銷量較高的特殊部位,首航超市則安排店長根據往日銷售情況,運營經驗向廠商額外訂貨。其二是針對半加工包裝豬肉,首航超市一般抓去總銷量排名第二的部位作為訂貨額度,以此保證不擠壓、不斷貨。
石君磊告訴《第三眼看零售》,首航超市對每個品類都有相應的操作流程。就拿生鮮陳列來說,它將陳列冰鮮產品的冰鮮台改為冷櫃,將相關產品分割包裝,即提升了毛利率,也防止由於冰塊融化帶來的損耗。而在蔬果品類中,首航超市則將櫃式貨架改為筐式陳列。這使原本只能夠陳列4個單品的面積能夠容納8個單品,提升了產品豐富度。同時,由於單位陳列面變小,門店不得不多次補貨,對保障商品鮮度也有助力。
擱淺到家業務
做好「標準化」再談線上
相比較永輝超市、沃爾瑪等接入京東到家的企業來說,首航超市對待線上板塊的態度相對保守。它曾經嘗試接入第三方到家平台,但商品損耗、配送效率等問題難以解決,不得不叫停。石君磊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到家是一大消費趨勢,但從首航超市的實際情況來看,貿然接入難免自損品牌,影響消費體驗。為此,我們下一步是要加強商品標準化,為發力線上打好基礎。」
問題在於,目前能夠做出生鮮標品化的生產線、保鮮技術等重要能力,大多掌握在供應商手上。零售商對標品生鮮的需求量越大,為上游供應商創造的利潤越多。對於零售企業自身來說,反倒成了為他人作嫁衣裳。例如首航超市在售的有機包裝蔬菜,實際上就是由小湯山品牌供應。雖然首航超市也有自主包裝的生鮮商品,但相比較廠家供應商品來看,在保鮮度、品控度等方面相對較弱。
其次,標品生鮮定價普遍高於散裝生鮮,導致消費者不買帳,使超市經營者必須度過一段培養期。舉例來說,首航超市在2000平米大型門店中加入了三個層級的蔬菜品類。首先是與小湯山等品牌合作引進的有機蔬菜,其次是盒裝精品蔬菜,最後是常規蔬菜。從三者的毛利表現來看,依次是45%、30%與25%,明顯有機蔬菜更佔優勢。但從銷售額來看,有機蔬菜、盒裝精品菜由於客單價較高,動銷率往往低於常規蔬菜。
另外,針對一些即食性商品,首航超市暫時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只好放棄線上,餐食品類中的日料壽司即是典型代表。如果根據口感劃分,只有卷類壽司、軍艦壽司等單品才能夠實現較長時間的保存。但以手握壽司為代表的單品,對捏制者的手溫、食用時限都有較高要求,因此不適合在超市場景中做線上配送。為此,首航超市目前只針對部分中式餐飲開放美團、餓了么等外賣介面。
《第三隻眼看零售》了解到,受制於上述因素,首航超市計劃在服務、商品、運營等層面做好基本功,才會慎重考慮如何接入線上。而它2018年的發展重心,還是練好內功、提升效率,而後圖謀發展,在合適的時機逐步開拓外埠市場。【完】
第三隻眼看零售遍訪零售企業
提供行業資訊、精品培訓、商務考察、品牌傳播、項目對接等全方位服務
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第三隻眼看零售
第一時間掌握新鮮、獨家、原創的「真資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