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和壞人,你相信誰?你喜歡誰?
1、我們如何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假?
當我們被各種資訊平台上各種鋪天蓋地的信息流淹沒的時候,我們是如何來判斷這些信息的真假的呢?
如果同一個信息事件裡面,有截然相反的兩派觀點的時候,你更願意相信誰呢?
如何判斷朋友圈傳播的信息的含金量,財新主編王爍曾經提出了一個最簡公式。
首先我們得看信息的來源,如果信息來源於可信任渠道:國內那幾個知名的媒體,財新周刊、人民日報這種,那麼先默認其信息可信,直到出現事實來反證。
除此之外的一切來源,全部默認其信息不可信,直到出現事實反證。
這個簡單的過濾公式會幫我們排除信息爆炸時代的大部分垃圾信息,給我們更多的時間關注與那些有價值,有價值增量的信息上。
同時留給我們更多的時間思考。
但是,如果排除信息來源這一條因素呢?或者你根本無法判斷信息的源頭的真假。
這個時候,我們都是通過什麼去判斷的呢?
當然會有很多人說是情緒,是認可,誰說中了那些我想說的話,我就信誰。
我不在乎事實的真相,我只在乎你是否宣洩了情緒。
這也沒有可討論的意義,因為每個人認知這個世界的思維習慣不一樣,自然而然判斷的標準也不一樣。
那麼是否會有一個判斷信息真假的通用模式呢?
有!那就是概率,我們的大腦中主觀認為這件事情發生的概率。
發生的概率越高,就越可信。
一個人說他在錢塘江上看到一艘船沉沒了,另一個人說他看到了一條龍從錢塘江竄了出來。
你相信哪個?
這讓我們想起了很多綜藝節目中,猜真假的遊戲,其挑戰的也是人類這方面的認知習慣。
我們總是相信發生概率大的。
那麼問題來了,當一件事情裡面有兩派觀點,而兩派觀點中發生的概率都非常的低呢?
比如湯蘭蘭事件中,不管一派說的人性的極度的惡,還是另一派懷疑一個14歲的小女孩把11個人送入監獄的動機。
這兩件事情本身,發生的概率都非常低,如果不看證據,僅靠有限的信息,你會做如何判斷呢?
2、壞人和好人,為什麼結局那麼不同?
以前看電視劇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那個合家歡的大結局。
就像一個朋友說的,只要結局是美好的,中間讓我怎麼哭都行!?
但是,慢慢長大,對於那些合家歡的結局,卻越來越討厭。
為什麼作惡了幾十集的大反派,結局裡面稍微浪子回頭,大家都會接納他呢?這對中間那些被傷害的人來說公平嘛?
而那些前面幾十集,兢兢業業做著好人角色的人,在在最後暴露出了反派的根底,就應該被殺死?
那麼前面那長久的好人角色做出的貢獻就應該被磨滅掉嘛?
為什麼好人做好事100件,就是因為一件壞事,我們就會覺得這個好人之前都是心機boy呢?
為什麼壞人做壞事這麼久,只是因為最後一件好事大家都原諒了他呢?
這不禁讓我想起來以前玩的一款遊戲——黑白棋。
只要開頭是白子,中間不管多少黑子,我只要在尾部放一顆白子,立馬一整條都變白了。
而就算你白子已經鋪滿了對角線,只要最後一格放入黑子,一整條都會變成黑子。
生活中太多這樣的例子,一個慣偷偷完東西後,路上遇見一個跳河的小姑娘,他把她救了,第二天警察叔叔把小偷抓走後,大家都呼籲放過這個小偷。
why?被小偷偷的那些人怎麼辦?
一個多年行善的大好人,因為一次意外沒有幫到人,導致對方遭受損失,從此大家都開始說他是偽善,是虛偽。
why?他曾經幫過的那些人怎麼說?
我們為什麼總是對壞人這麼寬容,對於好人這麼苛刻?
歸根結底,我們要回到一個詞上——期望值。
對於壞人本來期望值就是負的,所以一次行善,就會給我們極大的反差,反差大到甚至影響我們理性的判斷,反差大到讓我們的情感來一次妥協。
而對於好人的期望值,隨著好人的一件件事情,會一點點的拉高,直到一次意外帶來的反差,反差大到讓我們極度失望、失落,從而開始厭惡失望的源頭——那個好人。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不要拉高對方的期望,不要拉高對方的期望,不要拉高對方的期望。
這樣你才能總是給對方驚喜。
有人問牧師:我可以在祈禱時抽煙嘛?
牧師斷然說,「NO!」
另一個人問牧師:「我可以在抽煙時祈禱嘛?」
牧師回答,「那當然,上帝鼓勵人們隨時隨地向他祈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