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這樣教子最有效
人的勇氣態度是靠從小培養、經常鍛煉逐步形成的。如今的獨生子多數都活潑好動,能言敢為。但也有為數不少的孩子膽小怕事,平時沉默寡言,不願跟大家一起玩,沒有同齡孩子那種愛動、貪玩、好奇的特點。說話聲音低微,主動要求少,甚至不敢一個人外出等。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孩子膽小。
如果孩子在很多事情上經常性地表現出畏懼、退縮,不願主動去嘗試,甚至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的話,這個孩子也許存在一定程度的膽怯。不過即使如此,家長也沒必要不知所措,更不可以給孩子打出「膽小鬼」的旗號。
面對孩子的怯懦,做父母的千萬不能大聲指責、嘲笑孩子,因為孩子的心中已經充滿困惑和疑慮,這樣做只是讓他內心的恐懼感加劇。孩子的情緒易波動,高興時高聲說笑,生氣時低聲怯怯,這些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我們要給孩子低聲說話或保持沉默的權利。
在生活中,有一些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語,經常隨口說出一些打擊孩子自信的話。比如,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他們會說:「你真沒用!」特別是作業不會做時脫口一句「你真笨」。久而久之,「笨」「沒用」「傻」之類的詞語就被根深蒂固地灌輸到了孩子的大腦中。
未成年的兒童和少年分析和批判能力有限,往往容易盲目崇拜、服從「權威」。他們通常不能因「真笨」而奮發圖強,力爭「不笨」;相反,他們會因「真笨」的標籤而把自己定位於「笨」的一類,有意無意地常用「笨」來解釋自己的行為。特別是孩子確實有過幾次失敗經歷之後,他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再怎麼努力也是白費。
於是,那些被貼著「真笨」標籤的孩子,會自卑、怯懦、退縮,會缺乏自信、活力、鬥志和激情,所以,做父母的在批評孩子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挫詞,不要讓隨口之言打擊了孩子的自信。
當然,造成孩子膽小怯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環境與教育的影響。
比如,
父母過度地限制孩子的活動,不準孩子單獨外出,不讓孩子多接觸同齡夥伴,造成孩子不合群,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
父母過分嬌寵孩子,事事包辦替代,使孩子喪失鍛煉的機會;
或者父母過分嚴厲,孩子整日戰戰兢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