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讓孩子學會關照老人

尊老敬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應將這種美德發揚光大,一代一代延續下去。但是在日常交往中,常常發現不少孩子不尊敬老人,比如頂撞老人,不服從管教,或者用生硬的態度命令老人為自己服務。作為父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孩子的尊老敬老意識。

首先,要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孩子認識膚淺,判斷能力差,缺乏獨立性,在他們眼裡父母的行為就是一把尺子,認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樣做他就應該怎樣做。因此,父母應以身作則,做尊敬老人的帶頭人。父母在與老人相處時態度應謙遜、彬彬有禮、關心照顧、體貼入微,比如在家給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場合給老人讓座讓道。孩子將父母的言行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表現在自己的行動中,就會像父母一樣善待老人。

其次,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防微杜漸。孩子易衝動、自制力差,他們的行為往往受情緒支配,容易出錯,常常做出對老人無禮的舉動。一旦發現這些問題,父母一定要捨得管教,嚴格把關、嚴肅批評、耐心說服,使孩子認識錯誤,尤其不放過「第一次」。父母一定要明白,遷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過錯,使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最後,建議老人多與孩子交往,增進相互間的感情。有些孩子不是對老人敬而遠之就是漠不關心,這往往是與老人交往甚少、感情不深的緣故。在與老人交往中,孩子常常要在父母的提醒下行事,非常被動,如給老人搬凳子、說「再見」等。為此,作為老人應平易近人、態度和藹,關心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交談,縮短兩代人的心理距離,不能因興趣迥異而居高臨下。對孩子只有「動之以情」,才能使其主動關心、尊敬老人,自覺聽從老人的教導,努力做老人心目中的好孩子。

推薦閱讀:

好習慣: 工作中的取勝之道
好習慣:如何與別人和睦相處
如何更高更快養成一個好習慣?
好習慣: 養成自律及負責任的好習慣
好習慣:讓孩子懂得負責任

TAG:好習慣 | 育兒 | 生活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