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發6個月年終獎的人還在喊窮?

還有不到兩周,農曆雞年就結束了

最近身邊朋友聚會,談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年終獎

每到年底放假前,這多少算是一件大事

直接關乎此年能不能過的痛快

朋友之間的相互打聽,背後多少有一種攀比心,看看當年在同一起跑線的人,如今差距有多大

記得畢業那會,我們學院最熱門的車輛工程專業,畢業後工作非常好找,什麼北汽、上汽、一汽,各種汽,爭著搶

據說進去第一年,薪水就能開出18個月,12個月工資+6個月年終獎

其他專業的小夥伴都是西裝革履的,拿著簡歷東奔西跑四處面試,別提多羨慕

後來畢業幾年後,偶然一次跟當年車輛專業的朋友聊起

沒少聽他抱怨自己的境遇,全程感嘆自己懷才不遇

我說:18個月的工資,你有什麼可抱怨的,就算工作干著不順心,起碼掙得多

他說:狗屁,18個月工資,每個月才三五千,你拿計算器算算,這能有多少

我心一算,發現確實不多

當年的小夥伴,多半是被18這個數字給唬住了

公司總在強調,薪水是12個月工資+幾個月的年終獎

可如果年終獎跟績效不掛鉤,那跟死工資有什麼區別呢?

只不過少交了點稅,只不過換了一種說法

一個人,兢兢業業,忙的里出外進,績效咔咔上飈,年底一算,18個月工資

另一個,喜歡耍小聰明,擅長偷工減料,績效平平,年底一算,也是18個月工資

不禁暗自慶幸,「老子,輕輕鬆鬆,拿的一點不少」

老闆們總在強調,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話雖沒毛病,但我們需要細究這背後的邏輯

之所以想當將軍,我相信是將軍這個頭銜所帶來的巨大光輝

不僅包括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作壁上觀、一呼百應,這樣的日子,誰不喜歡

可是,如果一個將軍的收入跟普通士兵一樣,工作卻多了幾倍,壓力漲了幾番

還有幾個人願意去當這個將軍

回報和付出成正比,年終獎與績效掛鉤,這應該是一個企業具備狼性戰鬥力的基礎

戰國時代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人叫商鞅,他的商鞅變法讓秦國迅速強大,不到二十年,就幫助秦孝公實現了「萬國來朝」的盛世

商鞅先後覲見秦孝公四次

第一次講帝道,大意是統治者不以私人私心來治理天下

第二次講王道,寓意積德行善數十百年後天下方可歸心

第三次講霸道,做大事,需以仁義為幌,謀得私利

秦孝公不耐煩了:「你別給我整這些沒用的,文縐縐的,聽不懂。我也沒那麼多時間來積德行善。我需要的是見效最快的治國之道!」

商鞅一看,心想:「特么的,這麼直接,沒得聊啊,行吧!」

第四次便提出了強道,即商鞅變法。

商鞅的做法簡單粗暴,一個詞概括就叫「利出一孔」

其他獲利渠道,全給你堵死,你想得利,只有一條,立戰功

變法規定,一個人可以擁有的房屋、田地、奴隸和一切生活享受,全部由爵位決定

甭管是富甲一方的商人,還是窮到罵街的市井小人,都如此

即使有錢,也不能住大房子、不能娶姨太太,除非獲得爵位

而獲得爵位的唯一辦法就是立戰功,上戰場殺敵,用敵方首級數量來輪功加爵

變法一出,除了原本官僚既得利益者,舉國歡騰

一個個,紅著眼睛,拎著菜刀就上了戰場,面露邪笑,滿臉紅光,看著敵方的腦袋,心理盤算著:殺了這個就有大房子,殺了那個就能娶二房,再殺一個就能包養小三

試問秦國的戰鬥力能不強大嘛

變法八年,秦國就打敗了最強的敵人魏國

變法十二年,秦國定都咸陽,牢牢佔據關中要地

變法二十年,秦國稱霸天下,萬國來朝

回報和付出成正比,年終獎與績效掛鉤,兩千四百年前的秦國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干多干少,績效優劣,都是18個月工資

我又不傻,為什麼要把自己弄的那麼累

所以,互相推諉,這是你的事,那是他的事,都走開走開,沒我的事

惡性循環加劇,到最後,整個團隊死氣沉沉,提前進入養老院的節奏

不健康的工作氛圍,會扼殺一個人的生命力,最後甚至把人變成憤世嫉俗、看誰都不順眼、毫無耐心的臭皮囊

年輕人,要尤其謹慎,這種比秦國還落後的制度可能會提前結束了你的青春

有個朋友,受不了掙這份死工資,前段時間投資50萬,去賣烤雞爪子去了

每天忙得風生水起,不再拿一份死工資,有時掙得多,有時掙得少

時常在朋友圈感嘆,終於體會什麼叫痛並快樂著

烤雞爪子,雖不是什麼可登上檯面的大事,可最重要的,是帶給了他一種久別的東西,好像叫,希望


推薦閱讀:

暫時看看
人生//旅行//修行
海邊的那些日子

TAG:年終獎 | 隨筆 | 績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