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的幾個誤區
碑帖是歷代書法中留下來的精品,臨帖也是每個學書者必不可缺的日常。然而,有些人臨帖效果顯著,有些人常年臨帖卻無明顯改觀,可見臨帖也是需要注意思考和方法的。下面小編就列舉幾個常見的臨帖誤區及其問題所在。
一、書法學習的不同階段,臨帖應有所側重。如果基本筆畫和用筆還沒有掌握,則臨帖應側重筆畫和單字的練習。等有了一定基礎以後,再逐漸上升到多字或整篇臨習。然而很多初學者總覺得反反覆複寫某個筆畫字太無聊,喜歡一開始就臨寫多字或整篇。這樣的方法小編非常不推薦。對於書法,如果基本筆畫寫不好,基本上任何字都是寫不好的。但是如果穩紮穩打,能寫好一個筆畫,一個字,就離寫好其他字不遠了。初學者臨整篇,非但不能學到謀篇布局的知識,反而還弱化了對基本筆畫和用筆的訓練。
二、臨帖不是機械的重複。很多人臨帖,拿出字帖就開始寫,寫累了就放下,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如此重複。寫的過程中不加思考,寫完了就扔在一邊也不回頭看。這樣其實是南轅北轍。我們的字之所以沒有碑帖中的好,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知識點不夠,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過去養成了一些錯誤習慣。臨帖,就是發現新知識,刷新認識,同時改掉錯誤習慣的過程。臨帖如果不加思考,就不能發現碑帖中蘊含的知識;臨完了如果不回頭看,就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如此反覆臨習,相當於不斷加深錯誤的習慣。
三、對臨和背臨要結合。對臨就是對著字帖臨,背臨就是合上字帖憑記憶臨。此二者各有益處,互相結合受益最多。許多人對著字帖寫慣了,一離開字帖就不知道怎麼下手,因此總喜歡對臨,而不喜歡背臨。
其實這樣不對。越是感覺困難,才越應該堅持,因為這是能給你帶來最大進步的地方。一個字帖少則幾頁,多也不過幾十頁,對臨的時間久了,就會把很多未掌握的東西看成自然而然,眼光變鈍。就好比開車用導航久了,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把路都認識了。小編之前每次回岳母家都是導航,反反覆復走了十幾次,以為對路熟透了。可直到上次回家,手機忘記充電沒了導航,突然覺得許多路都像沒走過一樣。那次一趟跑下來,才真把路記得差不多了。寫字也是如此,背臨能讓你發現新的世界。
四、臨帖不能跑題。有些人臨帖一段時間以後,對點畫的形態和字的間架結構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就開始得意忘形。寫字就喜歡按自己的套路來,自己覺得怎麼舒服就怎麼寫。這樣也是不可取的。小編並不是不支持自我創新,但創新的前提是在繼承前人精華的基礎之上。許多碑帖,之所以能流傳至今,自然是蘊含了豐富的內涵。不是某個人簡簡單單搞點創新就能超越的。因此,如果你連一種字體都寫不好,還是多臨帖,少發揮吧。
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專欄:嘉逸書法。
喜歡用微信的朋友可以同步關注微信公眾號:一惜墨齋一(左右兩個yi)
推薦閱讀:
※硬筆書法?
※如何鼓勵寫字難看的人練字?
※「嘆書」究竟是一種什麼字體?
※大學生一枚,寫得字實在是慘不忍睹。求練字字帖推薦,鋼筆字?
※行楷和行書的硬筆書法摹哪位(哪些)書法家的字帖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