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封閉是一種什麼體驗?

有時候莫名其妙的就喜歡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小圈子裡

朋友叫出去玩也不去。

就喜歡窩家裡,也不想搭理別人

在家裡做什麼都好 哪怕什麼都不做

可是內心極度渴望放鬆

老覺得是雙重性格

自己壓著自己不放


恐怕這個問題最適合我來回答吧;-)

從前的我和題主狀況完全一樣

由於一些原因,在高三的下半學期休學回家,從此從高三下學期直到大學開學的一年時間裡,我便慢慢地從 正常到封閉 。首先我感覺最大的變化是,1.對家中有強大的安全感,不敢/不想接觸外面的世界,包括媽媽希望能出去散步,甚至拉開窗帘接觸陽光我都強烈抵觸。 2.脾氣暴躁,很容易向家人發泄脾氣,反之則對「外面世界」的人內向,不敢接觸。 3.越來越焦慮認為自己不能夠這樣下去,而事實是自己不敢做出嘗試越來越安於現狀。 4.自我懷疑,在黑暗中壓抑自己的後期,越來越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人格分裂,抑鬱症,在那段時間裡,我還會偷偷的做心理測試,測試自己有沒有心理疾病:-P,事實當然是沒有。

針對題主,有效緩解這種狀況的一些見解。

1.尋根溯源

了解根本導致封閉在自己家中的原因是什麼,以我來說,其實我不是單單因為「封閉的環境」而「封閉自己」,如開頭所說,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導致休學,而這個誘因導致我不敢去面對一些煩惱,最終形成不想接觸外面的世界。

2.學會分擔

題主所講,內心渴望放鬆,自己壓抑著自己。學會分擔自己的憂慮和分享自己是緩解焦慮的重要一步,打開心牆,和值得信任的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才能真正的走向放鬆,也可以從她人身上吸收到所欠缺的正能量。

3.旅行吧

旅行是很多問題的良藥,但媽媽在我最難過最低谷的時候送給我一場旅行,去遠方旅行吧,也有人會說,簡單的走出去不也是可以的嗎,旅行不只是下樓買買菜,在你踏上登機口,在小小的窗戶上面看到不一樣的五顏六色,在你置身於陌生的人山人海時。相信我,在哪一瞬間你什麼都不會想,此等這美好的事物,你只會想盡情擁抱盡情享受。

附上旅行中買到的愛心形曲奇:-)


自我封閉主要是因為受到外界的打擊,從而形成了一種下意識的心理防備心態,自我封閉有很多種表現,很多正常人,在工作場合,或者公開場合,你幾乎看不出他們存在某些方面的自我封閉。可能造成自我封閉的打擊來自於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做企業的,可能由於政策變化,大環境不景氣等,陷入無法制定企業發展策略,做學術的,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陷入死循環後,可能對學術產生抵觸情緒,或者一味的貶低他們的學術成果,也可能表現為對已有的學術成果產生嚴重懷疑。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晚年時開始非常瘋狂的信奉上帝,並且試圖進行煉金,有外界分析,可能是由於接觸到了終極的物理學問題,無法依靠科學做解釋,因此開始尋求信仰層面的解釋,那個階段牛頓也處於某種自我封閉層面。更常見的是感情上出現打擊,所謂不相信愛情等等。直接導致自我封閉的原因可能來自孤獨感和無力感,前者產生的主要感覺是,他人無法理解自己,陷入情感問題的人,一些創業者,和科研工作者,非常容易陷入到這種被人質疑,導致他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境地,這個時候,怎麼勸解也是無用的,首先做到了解他的真實想法,是開解他心裡的最佳手段。而無力感則相對要更加棘手,可能因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導致開始喪失自信能力,對自己的任何細節都產生質疑,比如早上穿襪子,發現沒有乾淨襪子,只好穿臟襪子,從得出自己在墮落這樣的結論,又或者因為說錯了一句話,而變得不敢再跟這個人說話,從此溝通能力開始越來越受到自己的質疑,工作上屢屢遭到「不順」,從而產生了「我不是這塊料」的想法。前一種情況,自閉者可能主要歸因於外界(比如他人、行業、大環境),適當的理解自閉者,並跟對方進行儘可能深入的溝通,會起到好轉;但後一種情況,自閉者往往把問題歸因於自身,這種情況要更加棘手,既不能否定他的想法,也不能過份的、毫無掩飾的肯定對方,需要從小事情上鼓勵對方,讓對方找回自信心,鼓勵對方儘可能去嘗試做一些他所擅長的事務,從中找回一部分能力。

在證明自我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自閉者,成為自閉者並不是因為不能敞開心扉,央視記者崔永元不是無法敞開心扉的人,但來自外界的質疑和不理解,仍然會讓其自閉。還好小崔挺過來了,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挺過來,有些事情,只要過去了,就都好了。


我也是!時間長了真的覺得沒朋友,也不想待在人群里。想去一個沒有人的地方,自由自在,然後偶爾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能真誠相待。

不是客觀上的沒朋友,而是所有的朋友都沒有那麼親,一起交流也覺得自己沒辦法說出真正的想法,就算說出口得到回應或者很深的交流也覺得對方沒有理解自己,心裡沒有被安慰到了的感覺。不管是一起去玩,聊天,都沒有有朋友陪伴的開心的感覺,只是一些相識的人而已。

還是能享受孤獨的時光的,能一個人做的事很多,不能也得自己做,常常覺得自己跟弱,然而求助又會覺得別人不會想幫我,或者是給別人添麻煩,因為本來就沒什麼感情啊。

有時候別人覺得我是朋友,我卻覺得對方也不算朋友,可能真的不太合適吧,沒什麼共同語言,然而我又不善於擴大交際圈,慢熱又被動低調。還是很喜歡出門的,只是在新環境里融入的很慢,在新城市上學,等自己旅遊過了一整個城市,可能跟周圍的同學還是不怎麼熟,跟一個宿舍的同學也不怎麼熟。

-----------

看到了幾個小夥伴回復說感覺一樣,想分享一下最近的改變~

最近感覺舒服多了,離開了之前的環境,給了自己更多的自由空間,不會一天中絕大部分時間都陷入在某種人際里,心理上少了一些壓力和綁架。

也可以自由的支配時間,決定什麼時候想見什麼人,不想見的人就盡量不見。

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想清楚了很多事情。還有更做自己了,不像之前一樣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可能是因為有了自己的緩衝空間,很多情緒可以自己回來消化,調整,再補充能量。

對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期待度降低了,不希望遇到的每個朋友都能非常好,可以接受彼此保持距離,盡量不破壞任何局面和氣氛,很多事情不說破。接受很多事情無法改變,做得對也不代表對方就要喜歡,就算遇到不太comfortable的時候也不一定是自己做的不對,不再期待很高然後苛責自己。

還是對別人的情緒很敏感,還是會在感覺到對方負面情緒的時候(因為自己)變得緊張防禦,但是理智中知道並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而是也有一些客觀原因,可以以後慢慢提高技巧去照顧和影響別人的情緒,但是不代表要犧牲自己去或退讓去塑造配合每個人的節奏。


通常來說自我封閉都是痛苦的,它來源於你受挫的體驗,你需要清空所有人好不再被刺痛,不再重複負面體驗,但同時自我封閉也是一種自虐,越是這樣,內心越是渴望有什麼人可以拯救你,妄圖以沉默引起注意關照。


影響到你正常生活了嗎?沒有的話就不要思索了,做點實事。


眼睜睜的看著這個世界離我越來越遠,卻還是木然的坐在一旁冷眼旁觀


過分自我封閉是非常不好的。

狀況是除了必要的購物,工作之外,不希望和別人交流,老是不和外界交流。

久而久之,會視野變得狹隘,人格會正常。

多點,或者固定和某些朋友交流,其實也是有些樂趣的,別考慮或者準備過久,形成規律,當你慢慢的體會到樂趣,其實也就還好。

好吧,其實我也經常自我封閉,在努力中。


我志趣高遠 但是心胸狹窄 所以 別讓身邊的朋友受到自己的污染 還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吧 不談戀愛 不和別人交心 就算是腐爛 也別給第二個人帶來麻煩


我吧~變得消極,不願意打開心扉,痛苦。


推薦閱讀:

有人能給我講個毒雞湯嗎?
抑鬱中,我們如何自我對話?
不喜歡別人未經允許碰自己的東西,請問這是心理疾病嗎?
于飛心理:人為什麼會抗拒改變
《你的名字》告訴我們,愛情是用來幹什麼的?

TAG:情感 | 心理 | 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