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一個家庭,沒有父親的參與,母親一個人能不能把孩子養大?答案是肯定的。但男人和女人之間還是有很多差異的,母親一個人不可能既兼任父親又兼任母親的教育角色。沒有父親參與的家庭教育,無論母親多麼強大,教育出來的孩子,還是缺了些什麼。如果一個家庭里,父親既有高度,又顧家,還會教育孩子, 這不但是這個家庭的幸運,更是孩子們的幸運。

近代史上,就有這麼一位父親,堪稱父親們的典範。他不但自己很牛,教育出來的孩子也個個很牛。他也再一次完美的詮釋了這樣一個道理:好的教育,還是得拼爹。他就是梁啟超。梁啟超這個爹當的到底有多好,不妨來看看他的孩子們。梁啟超一共有九個孩子,「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說的就是他們家。「三院士」分別是他的長子梁思成,著名建築學家,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五子梁思禮,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他幾位分別是詩詞研究專家、軍官、圖書館學專家、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等,沒有一個人拖後腿。這樣的家庭,自然讓人羨慕。最強老爸梁啟超到底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呢?他的很多理念現在依然不過時,值得很多父母學習。

一、當爹,再忙也有時間陪孩子

「工作太忙,真是沒時間陪孩子,覺得愧對孩子。」這是很多現代爸爸嘴裡常用的話語。

  可是,能用多忙呢,忙的連每天陪孩子吃頓飯都是奢侈?那你再忙,有人家梁啟超忙嗎?

  作為社會活動家,他忙著參加戊戌變法和公車上書,推動君主立憲,支持新文化運動,那個時期每一次新的變革,他幾乎都是積極的倡導者和參與者;

  作為學者,他是創建近代史學理論的的代表人物,他是清華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他在目錄學,圖書館學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

  他著書立說,積极參加「詩界革命」和「小說革命」,他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就是這樣一個大忙人,他沒有說他沒時間管孩子,而是對每一個孩子的事都盡心而為,事無巨細。

  孩子生病的時候,他親自探望、護理,孩子平時穿什麼衣服,他都要過問,甚至女孩子衣服的花色,他都會提出建議。

  梁啟超主要通過家信的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他寫的家信共有400多封,根據每一個孩子的特點進行不同的鼓勵和指導。

  我們經常用「父愛如山山不語」來形容父親的愛,梁啟超對子女的愛卻不是這樣,他把對子女的感情,熱烈地用語言和行動表現出來,讓他們充分體會到他的愛。

  他給每個孩子起了不同的昵稱,讓他們覺得自己在父親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

  他稱大女兒思順為「大寶貝」、「我最愛的孩子」,他給三女兒思懿取了個外號叫「司馬懿」,小兒子思禮叫「老白鼻」(老baby)。

在兒女的心中,與父親的感情是最重要的,他們也願意成為讓父親驕傲的孩子。

二、做人,三觀必須要正

  父親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會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

  梁啟超的一生都在致力於做對社會有益的事,他對孩子的要求也是如此,不管做什麼,只要做的是對社會有用,他都支持。

  他一生致力於國家民族的事業,他的《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慷慨激昂,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家國情懷。

  他非常重視孩子的品行教育,認為做人第一,能力在其後。

  他說「如果做成一個人,智識自然越多越好;如果做不成一個人,智識卻是越多越壞。」

  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孩子們都懂得堅守自己的底線,也有自己心中的家國。

  他9個子女,曾有7個留學國外,但學成後無一例外都回到自己的祖國效力。

  他的兩個兒子梁思成和梁思永寧肯顛沛流離也不肯留在北平為日本人效力,逃亡途中,他的大兒媳林徽因曾對孩子說,如果真是到了那一天,他們寧願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會向敵人投降。

三、做事,有用更要有趣

  梁啟超的孩子們,都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而是各自選擇了不同的專業,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

  因為喜歡,他們在各自的行業中也更能做出成績,而不是專門為學而學。

  這一點,跟他們的父親梁啟超也有莫大的關係。

  梁啟超認為,在對社會有用的基礎上,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興趣非常重要。

  他一方面給孩子建議,另一方面尊重孩子的真實想法,他說「人生沒樂趣,要來何用。」

  他曾建議二女兒梁思庄學生物學,因為這個專業國內奇缺,以後肯定有前途,但女兒表示不喜歡。

  他就給女兒寫信:「凡學問最好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離開我很久,你的思想發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薦的學科未必合你的式,你應該自己體察做主。」

  他的大兒子梁思成學建築學,他怕兒子學太久,弄的人本身也變得無趣,就去信告訴他分點兒時間學些文學或者人文學科,他怕他所學太專,生活也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厭倦就有苦惱,這是墮落的根源。

四、教子,父親的高度影響孩子的未來

  梁啟超教子,不會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不會強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什麼,而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他們的獨立性。

  作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他對如何做人、如何做學問、如何最大可能發揮孩子的優勢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對孩子的專業選擇也有自己的理解,當梁思成、梁思永面臨專業選擇時,他建議他們選擇國內奇缺但未來可能發展前景極大的偏門專業,在他的建議下,梁思成選擇了建築學、梁思永選擇了考古學。

  他的建議沒有錯,兩個人學成歸國,迅速投入國內的發展,都成為各自領域開創性的領軍人物。

五、梁思成與林徽因

  父親在孩子們的眼中,是父親,更是良師益友,他們更願意像朋友那樣把自己的問題拿出來,請父親出主意,即使最後下決心的是他們,但父親的建議打開了他們的思路,給他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梁啟超是一個舊式的知識分子,但他的教子思想先進又科學,他也一直踐行著自己的思想,他在很多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但恐怕最讓他得意的是教出了9個優秀的子女。

  這樣的父親,優秀又有趣,堅定而從容,把教子當作一份重要事業,是孩子們的榮幸,也是家庭的榮幸,這樣的父親,哪個孩子不喜歡不自豪。

  做事業,能幹到他那樣高度的不多;而教育孩子,能比上他的少之又少。

  有了這樣的父親,才教育出一群這樣的子女。

  好的教育,難道不就是拼爹嗎?

推薦閱讀:

求教:如何批量替換Word中的內容?
學會批判性思維,究竟有什麼用?
如何評價博導周筠「逼死」博士生楊寶德?
大學的校風校訓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本科生?
窮養的女孩和富養的女孩一定是高下立判的兩個「物種」?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