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極限冥想030 | 「毒舌1:佛教,就是關於佛陀的一場誤會」

佛教 vs. 釋迦牟尼佛*

我曾有一位老師評論道,「佛教和佛陀的教導,已經矛盾了2500年!」 這很諷刺,卻很真實。佛陀教的東西是極其簡單,相當單調,不容易但可以做到的。假如你有機會讀一讀原始的文獻,你會發現,佛陀教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和練習相關的,沒有半點教條主義。他所說的,基本上都是,「這麼去做,然後你就經歷某些體驗。」 他基本不用儀式、沒有法會,也不講和練習無關的哲學。

的確,到了佛陀的晚年,隨著戒律的出現,事情變得比較複雜,似乎有了一些宗教性。但是,他自己也說,設立戒律主要是為了管理大量的學生,尤其是當低質量的學生數量增多。這是大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

在佛陀死後,核心的教義逐步變成不同的宗教儀式,導致了教條主義和內部分裂。

同時,也有人在基本教義之上,添加了更多練習的方法,幫助更多的人。

總而言之,當教義變成了宗教,它就會失去原來的面貌:

  • 添加主流文化的元素
  • 添加政府對其的態度
  • 受經濟環境的影響
  • 受傳承者水平的影響

基督教的教條主義(比如說,在沙漠中坐40天,面對魔鬼,尋找上帝;卻沒有具體的練習指導)是令人覺得可怕的;佛教的可怕程度不比此低。就像基督教和耶穌的所說所做沒啥關係一樣,佛教也基本上把佛陀的教義忘得七七八八。當佛教來到美國,它就被撒上了一層文化灰塵 —— 大部分和心理學、新世紀運動有關。但同時,這也使得陳腐的佛學獲得新的生命和活力。

這些額外的添加,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它使得信息混雜,讓人忘記了重點在於禪修練習,最後反而妨礙了覺醒。

標準化的理論術語,可以降低交流成本。我的一個朋友修行另一個體系,在我們能夠進行深度交流之前,我們花了幾個月時間去了解對方的術語。

理論體系的不同也導致了不必要的教派之爭。當你進入靈性圈,你會發現人們是多麼固執地堅守自己的派系,即使兩個派系之間的區別可能小到只有衣服的顏色不同。這令人疲倦,我無法理解一個正常人怎麼可以忍受這麼愚蠢的事情。的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特別的。但是我懇求你,自我感覺特別的時候,也請允許別人特別。我向你保證,這些派系之間的「共同點」是它們偉大的原因,而不是它們的「不同點」。

簡而言之,這些教派之爭可以被總結為「我的教條和理想,比你的教條和理想,高級」,可怕。更可怕的是,「我的教條和理想,比你的真正的覺悟和洞見,高級」,毛骨悚然。

在西方,有些佛教團體是相當的虔誠和教條。佛教徒的身份使他們神經質,買了一堆漂亮的書籍和昂貴的道具,學了一堆術語好自命不凡,在坐墊上做著和禪修沒有關係的心理漫遊。他們大概從來沒有想過要掌握什麼,也從來不知道這些練習的目的是什麼。

他們的禪修基本上就是個虔誠的儀式,看上去像模像樣卻一無所得。簡而言之,這就是個宗教陷阱,雖然可能伴隨一些社會利益。這是禪修的仿製品,讓人們自我感覺良好,感覺自己是個有靈性修養的人。當然,讓自己慢下來安靜一會兒是有好處的,但是!在那之外,還有很多好處!既然你都做了,為啥不用對的方式去做?

好吧,公平點來說,這些附加的東西,最好的情況下,是「方便法門」,幫助更多的人接觸到佛教,最終幫助他們獲得覺醒。一頂別緻的帽子和華麗的儀式,的確是很吸引人的。但是,我希望佛教徒放下的第一個執著就是對儀式、法會等的執著。不幸的是,宗教的慣性使得大家難以繞開這些東西。

這麼說吧,沒有這些花哨的東西,人們或許能對核心的教義更加上心,也避免了教派之爭和誤解。那些無法正視這些添加的人,其實就已經展示了他們根本不知道佛學是什麼,也沒什麼智慧。

推薦閱讀:

我師父說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怎麼辦?
我師父說丨高遠的願必須落實到當下,行持才有力量
我師父說丨人生的道路,想向上走,都必須付出極大的辛苦

TAG: | 冥想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