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崩潰:挺住真的意味著一切嗎?

這是新世相(thefair2)的第 243 篇文章

成年後,生活的一個關鍵詞是:撐。幾乎每個人,都在某一個時刻覺得自己在撐。人們用它來形容自己的工作、生活或情感。

但不同的人這時候做法不同。有的人生怕自己一下撐不住,拒絕自己一切脆弱的表現。有的人會大哭或大醉酒一場,或者偷偷告訴自己「我受不了了」。

前一種做法看起來很強大,後一種做法看起來不可靠。這是錯覺。

撐代表一種控制,意味著「不哭」。不因為一點壓力就叫苦,不因為一點疼痛就流淚。不只在行為上自控,也要把情緒收住。比如,面對沒保存就死機的電腦,你也不好意思在辦公室崩潰大哭。

這是生活的真相,大多數時候,的確得撐。撐不住,人就會崩潰。可生活不允許我們崩潰,一方面我們擔心被人視為軟弱,畢竟被打垮是不光彩的,另一方面擔心自己從此一蹶不振。成年人在學著忍受壓力和挫折,卻無法忍受崩潰。

換句話說,我們不敢崩潰。為了威風堂堂地生活,我們挺直脊樑不接受崩潰,但心中早就過度勞損。

簡單給個結論:在個別時刻,你應該允許自己「小崩潰」一下。

「小崩潰」這個我自己發明的詞,可以成為你忍不住痛哭、自己一個人歇斯底里大喊一通甚至偶爾萬念俱灰的理由和借口。因為這些事對你此後愉快地活著特別重要,所以必須有個理由讓你敢去這麼做。

人不一定會被崩潰壓垮,反而會被長期撐著的狀態壓垮。菲茨傑拉德在40歲寫《崩潰》,他說:「一個成人的內心,那種希求氣質超群的渴望,那種』不斷奮鬥』的渴望,最終只會讓憂鬱雪上加霜。」

「可以偶爾崩潰一下」可能是人們最簡單也最有用的盼頭,如果你徹底堵上這種可能性,日常堆積的壓力會很可怕。

小崩潰是一種釋放,但它釋放的並不是重要的責任或者對自己人生的掌控,它只是釋放了一些日常瑣碎積累起來的壓力。因為你並沒有徹底打破自己的生活,只是開條縫兒,把碎渣漏掉。

永遠撐著是一種固執,也會讓人對自己的「容錯率」變低。不肯承認某種工作方法或許行不通,不想承認自己的確愛錯了人。把美好的結果當作唯一標準,對不能克服的困難視而不見。

而偶爾的崩潰,就像原地的逃離。通過反常的大哭,醉酒後的胡言亂語,或者乾脆癱在床上,你承認自己暫時被打敗。舉一次白旗,你就有機會歇口氣。

這也是成年人才會做的事情,比起小時候「嘴硬不服輸」的天真迴避,小崩潰包含理性的認識:事實就是那麼糟,就是不會好,等我休息一會兒再想辦法。

小崩潰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它為你帶來一次重建的機會。

偶爾垮掉一次,是你仍然健康並正常的證明,是糾正自己的契機。它製造了一些時間和空間,讓你重新注意那些本來重要,卻被壓力排擠開的東西。你既了解此前投入的一切對你而言有多重要(否則你也不會崩潰吧?),同時可以用失敗者的眼光去看待曾經犯過的錯。

相反,從不崩潰的人很少承認自己的錯誤,在被錯誤逼到絕境之前,一直勉強地昂著頭。

像是一場情緒上的重啟儀式。崩潰是你明白自己走錯路,有自信從頭來過的機會。在儀式結束之後,你的判斷力和活力重新被激起,繼續做個標準的大人。

把小崩潰當作一種成年生活里難的的任性。就像小時候你為了那件昂貴的玩具撒潑耍賴一樣。在哭喊之前,過剩的精力因為無助於解決問題加速了你的焦慮,但哭過之後的精疲力竭會讓你平靜。

承認再堅韌的人也有綳得過緊的時候。很多問題不能靠豪言壯語解決,也不是第二天睜開眼看到太陽照常升起就好了。這樣反倒會讓過不去的難題和情緒變成死角。

就像《銀魂》里的說的:「眼淚這東西啊,是流出來就能把辛酸和悲傷都沖走的好東西。」

讀後思考:

那次哭過之後你覺得怎麼樣?

原文發表於:小崩潰:挺住真的意味著一切嗎?

關注微信公眾平台:新世相(thefair2),第一時間跟我們一起改變潮水的方向。

倡導有物質基礎的精神生活

文章兼顧見識與審美

也許長,但必定值得耐心閱讀

覆蓋千萬文藝生活家的自媒體組織"文藝連萌"發起者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推薦閱讀:

心情特別抑鬱,好像有厭學症,怎麼辦?
為什麼我到寺廟拜佛 剛跪下我便忍不住痛哭?
你有多久沒哭了?
雜談

TAG:哭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