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短視頻「從醜女變美女」——你敢玩么?

【聽楊姐說】

現在這年輕人,真會玩!

呃,還好,不是返過來:

這是今天楊姐在陌陌剛剛推出的帶有「閱後即焚」新功能的「10秒視頻」里的活動:醜女變美女!

好吧,這個世界太90後……哦,不不不,太95後了。80後就已經算是「過時」的奧特曼(OUT MAN)了。

在談這個話題之前,先看看網路上幾個95後吐槽自己爸爸的段子:

小pig!——我爸說話的風格……特別「書面」……感覺我在看電視講話:)

有一次我跟他逛超市,他轉頭對我說:「看著這琳琅滿目的商品,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是極大地提升了。」

我:「……」

看起來像不像是在跟爺爺說話?

這也是一段聊天記錄:

我:今天淹水好些了嗎?

我媽:昨天下午經過街道和市政的努力,到晚上基本恢復如常了。

我:那就好!

我媽:今天陽光也露出了久違的笑臉。

我爸媽只要打字就是這樣:你好情況如何 錢已打請查收

客氣得好像我是個陌生人!

SUMENG蘇:

十八歲生日,我爸發來簡訊「你已成為法律意義上真實的公民,正確對待憲法和法律,擁有更好的明天」

我感覺我就是個刑滿釋放人員!

代溝,這絕對就是代溝,上一代說話都留下了時代的烙印!這兩代人在一起,還怎麼能好好地聊天呢?

話說,在現實生活和社交應用聊天中,95後有什麼樣的習慣?他們不喜歡用文字,也不喜歡語音,更愛用圖說話,一言不合就表情包斗圖。即使用文字,也不會規規矩矩不打錯別字,不必講究是否有語病,更不要提該用……還是……

文字是思想的外衣,文字適合表達深刻的、系統的思想,而年輕人相對而言比較難理解深刻的內容,他們喜歡輕鬆和愉快。

95後們在社交中喜歡展示和炫耀,顏值高、逗逼、表情包多、知道的多、人緣好都是炫耀的內容。有人曾專門研究過,95後、00後發朋友圈更喜歡「只看圖不說話」,或者「只看小視頻不說話」,單純的圖片和視頻在他們看來是更富含信息、更立體的形式。自拍、各種逗逼p圖、加了貼紙的視頻都是他們喜愛的方式。

對於年輕人社交的這些特點,國內外核心的社交應用在能否迎合年輕人的使用習慣都出現了分化。

號稱「美國年輕人最愛用的應用」、「最讓Facebook頭痛的對手」的snapchat,關於它有個說法是「現在他們(95後)瀏覽Facebook就好像成年人瀏覽LinkedIn那樣嚴肅」。Snapchat上的年輕人佔比要高於眾多社交產品,據稱覆蓋了72%美國 12到24歲用戶。用戶在Snapchat上分享的眾多內容也以短視頻形式出現,它的視頻的日播放次數已經超過了100億次。在snapchat上除了視頻之外,圖片和動圖也是用戶最常使用的形式,總之比起文字閱讀,Snapchat 的用戶更注重影像的表達。

縱觀國內的社交應用,微信幾乎是一家獨大。

企鵝智酷發布的「微信影響力報告」分析了微信的用戶年齡分布,我們來看一個數字:18歲以下用戶佔2%,36歲以上用戶佔了12.1%。在微信日益工具化幾乎不可或缺的時候,另一款以地理位置為核心功能的社交軟體——陌陌,公開信息顯示,陌陌的18歲以下用戶有9%,大大超過了微信的2%,陌陌用戶年齡分布更加下沉。

CNNIC的用戶調研也證明了這一點,陌陌的用戶數在低年齡段高於同類應用,而在高年齡段用戶比例低於同類應用。

相對於微信越來越多地成為親友甚至同事之間的工具型應用,陌陌上結識陌生人、尋找同好的定位,讓陌陌成為吃喝玩樂嗨的地方。興趣群組線上活躍,線下聚會,甚至陌陌目前核心產品——直播業務,都是以年輕人的「嗨」為使用場景的。

唉,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像楊姐我們這代人了——他們不在乎拒絕別人,也不在乎被拒絕,對於他們來說,一切都是隨心就好。也難怪,這一代的年輕人,大多數家庭條件都還不錯,基本上可以說是物質生活相對還是比較富足的,他們不需要為了工資而「委屈自己」,所以更注重自我的感受,一切,只要開心就好!

【小白不菜】微信號:xiaobaibucai521

榮獲2014年最佳自媒體

媒體訓練營2014最佳自媒體

百度知道認證專家

2015媒體訓練營年度媒體之星

您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頭條、QQ公眾賬號、騰訊新聞客戶端、網易新聞客戶端、網易雲閱讀……等平台同時閱讀

推薦閱讀:

陌陌推限時視頻分享「時刻」,短視頻社交再添變數?
陌陌股價「跌跌不休」,狼人殺和視頻社交還能複製直播奇蹟嗎?
陌陌上市了,體驗了一下功能,也看了一些用戶的屬性。它的價值在哪?是我沒領會到精髓么?
專訪|想把網紅主播打造成明星,陌陌最大的敵人是誰?
玩探探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TAG:陌陌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