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都已經搞硬體發行了,你還沒從這個市場上嗅到錢的味道么?
【聽楊姐說】
「在我們看來,這個市場還是很大的——有多大呢?2011年開始有的收費模式,開始時非常艱難,但是這幾年增長非常快,據我們估計,明年互聯網上所有的影視內容相關行業的整體市場規模應該能奔著百億去!」樂視影視互聯事業群副總裁劉培堯試圖證明這個市場的爆發性成長是真實可信的:「以前在好萊塢,這種付費叫SVOD(staggered video on demand 即交錯式視頻點播,交錯式點播電視),」
沒錯,現在樂視乾的幾乎同樣的生意,其實在SVOD之前還有一種模式,叫TVOD,即TV On Demand,電視回看。這兩種模式就構成了美國所有的付費內容市場,將近2000億美元,包括有線電視、網路收費。
樂視把點播的業務劃歸了硬體!因為在劉培堯講述的邏輯中——在樂視公司看來,願意單片點播的用戶,更關注的還是一部內容作品的觀看體驗。從商業的角度看,樂視就要提供這樣的單片點播硬體終端,從用戶的角度看,既包括觀看的用戶,又包括電影產業。
但今年整個市場的票房並不盡如人意——劉培堯認為,這是因為用戶觀看單片電影的成本更高——售票平台的補貼在下降,中國每個星期能夠觀看四部電影的人就算很高頻了。但這恰恰成了一個特別大的機會:觀眾其實只會在電影院里消耗一小部分內容,更多的內容產品,他們願意在家裡消費,你可以橫躺著看,你可以走著跑步機看,你可以一邊打電話一邊看……
這就是樂視試圖抓住的下一個機會。
糾結的電影院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專資辦」)在今年7月初公布的《2016年全國電影票房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2016年上半年中國內地院線累計票房達到245.82億元,同比增長21.41%;排場3458萬場,同比增長37.75%;觀影人次7.23億人次,同比增長29.73%,場均觀影人次為21人。
與近五年同期數據相比,上半年票房增長明顯放緩!
回顧2012年至2015年的數據,內地上半年電影票房增幅最低也達25%。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元,比2014年增長48.7%,增速遠超北美,創下2011年以來最高年度增幅。而今年上半年21.41%的漲幅遠低於去年同期的48%和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的50%。
「影院以後會越來越偏向社交化。」劉培堯說「而真正要看內容的用戶會轉向家庭——現在家庭的內容沒起來,主要是因為家裡看的體驗還不夠好。」
但是觀眾已經不會再盲目花錢去看爛片——口碑已經成了硬道理。
從單片票房方面,《美人魚》(33.92億)、《瘋狂動物城》(15.30億)、《魔獸》(14.62億)佔據前三,上半年票房排行前十的影片中,國產影片僅有3部,分別為《美人魚》《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12.01億)、《澳門風雲3》(11.18億),進口影片依然傲視群雄。
與去年7月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創造的54.9億元票房奇蹟相比,今年上半年顯然遜色很多。
傳統電影市場票房的降溫,讓業界都降低了對市場增量的預期——電影院的天花板其實遠比人們想像的要低。
然而儘管院線熒幕增長速度很快,但從今年的數據看,每個月上映的電影數已經遠超以往——傳統院線這塊屏幕的競爭已經過於激烈。這意味著,唉,一大堆拍出來的電影沒地方放,有的只能在電影院做「一日游」!
再舉個例子,兩年前一個製片方估計一部影片票房的「公式」是:按照第一天的票房乘以13倍,而今年,他只敢按照首日票房的5倍來估值。
或許其中也有新星被隱沒,或許這裡面也有可以爆出的冷門題材電影,但幾率很小,他們未來或許能指望的舞台,就是互聯網與硬體相結合的渠道:考慮考慮「硬體發行」,讓自己成為一個「特權」。
新利益渠道
硬體發行是樂視新推出的一種全新的玩法:首先,硬體發行的電影版本是專門為樂視終端優化的版本,同時,在院線下映後設立一個電影的「生態硬體」專屬放映期,在這個時間段內,只有樂視生態的用戶,通過樂視的超級電視等終端才能享受到這個電影內容。
目前,除了《盜墓筆記》之外,《天亮之前》、《賞金獵人》正分別於8月15日、8月20日登陸樂視超級電視,從而為硬體發行電影構築起龐大的陣容。
樂視認為這種全新的玩法將為用戶和產業帶來全新的價值——對於樂視會員來說,將得到更多「特權」,對於IP作品來說,這相當於一種「定製」,對於樂視的超級電視來講,這可能會成為一個絕佳的賣點。
接著,樂視將盤活的是這三方的資源:樂視的超級電視銷量越大,樂視的分發渠道價值就越高,影視內容就會更願意選擇這個渠道來做輸出,當內容越豐富,用戶就會越多。
在整個循環的背後,最有價值的就是用戶和樂視之間通過互聯網這個「管道」連接起來的這個龐大的信息網——你的APP如果能夠進駐到一個用戶的手機里,那麼無異於你鋪設了一條直通用戶的高速公路。但APP的問題在於,用戶不打開你的APP,它就是一條死胡同。而樂視的超級電視則沒有留存率的問題,只要你打開電視,就是樂視的激活用戶。
這意味著,互聯網電視這種可以將體驗進一步提升的大屏——家庭影院將可能成為中國電影業不久之後可以調動的新興發行渠道。
在劉培堯看來,這種線上渠道不但沒有觸碰傳統院線的利益,反而為片方和版權持有方開闢了全新的盈利通路:樂視將《盜墓筆記》這種稀缺內容從3萬塊影院屏帶到了700萬塊超級電視屏上,推送到百萬個家庭中,《盜墓筆記》則從中可以獲得「分賬」票房。
你最愛的是迫不及待
看起來,賈躍亭在建立一種更強的掌控力——不僅僅是對用戶,還有對上游內容製造商。
一方面,對於樂視超級電視的用戶來講,未來可以通過各種付費方式來滿足自己的特權慾望——記得小時候成龍的電影、好萊塢大片如果全球同步上映,就有一種終於平等了的感覺,而以後,如果你願意支付足夠高度「票價」,說不定你就可以在家看首映式,甚至在上映之前,先睹為快。
樂視不是沒在這件事上栽過跟頭——去年11月,樂視就試圖在院線上映《消失的兇手》之前在樂視3D電視里推出這部影片。不出意料的結果是,幾大院線聯合起來強烈反對,這個計劃最終流產,但是,賈躍亭的這個「小計劃」卻已經暴露無遺。
只不過,那個時候是實力的懸殊,幾大院線可以聯合起來叫停這種「搶先嘗鮮」——但如果未來有一天樂視的電視覆蓋1億用戶呢,2億呢?屆時院線的聯手抵制還能奏效么?所以這無異於一種實力上的博弈。
如果按照樂視超級電視在國內700萬台的銷量,你會覺得——還早著呢;但是再加上樂視收購的美國同類公司的2000萬用戶,一個近3000萬的用戶群去干這件事,可能性就提高了很多。
當然儘管賈躍亭的這種玩法會遭到院線的側目,但對於上游電影行業卻顯然會大受歡迎。
用劉培堯的話說,此前的電影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階段:「上院線,付費,免費」。但是未來將多一個生命階段:付費點播。「電影行業每年300%的市場增長是沒有問題的!」劉培堯說。
沒錯,電影市場依舊會火爆,會成長,但是一個可能出現的此消彼長是,以互聯網電視為核心的渠道逐步上漲而院線發行渠道逐步被稀釋。
【小白不菜】微信號:xiaobaibucai521
榮獲2014年最佳自媒體
媒體訓練營2014最佳自媒體
百度知道認證專家
2015媒體訓練營年度媒體之星
您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頭條、QQ公眾賬號、騰訊新聞客戶端、網易新聞客戶端、網易雲閱讀……等平台同時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