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博學廣識的知友,總能把他們所看所學化用到答案中去,這樣的境界,怎麼達到?
看了知乎上很多回答,發現博覽群書的人很多,特別想請教一下看過的都能記住嗎?要想達到你們這樣的答題水準,應當如何做?是不是看過問題後專門去百度或其他地方查資料再來回答?
謝邀。
知乎上確實有一些博學廣識的人,但我更樂意相信,知乎上所有的人,都是有一定學識的,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有強項的。
知乎上答題多,質量也比較高的,或者答題少質量好,或者偶有質量好的答題 ,從答題方面考量,都反映出一個共同的特徵:運用知識的能力。你的背後是個知識庫(不僅是書本上的,包括人生中的一切所學所知),好比整裝待發的士兵,當你受問題的觸發,心有所動,想有表達,這就是一聲號令,於是你調兵遣將,服從於產生的見解的需要,敲擊鍵盤,或山呼海嘯,或穩如巨流,或汨汨奔涌,或疾如響箭,或細描深勒,將想說的排兵布陣在頁面上,再按「發布回答 」,這就是挾帶著知識運用的見解回應了。
此種由問題觸發出的見解,好比春風山谷中最早開出的那朵點亮山谷的白花,把整個山谷都照亮了。這就是說,把你背後的那個知識庫照亮了,激活了。哪些該用,哪些不該用,哪些要強調性使用,哪些輔助性使用,互相間怎麼照應,哪些在前,哪些在後,就都各就各位。
在知乎,你奉獻的是見解,而不是死知識。你的見解,是綜合思維,融會貫通的結果。也是對你的學識的檢驗。而你的表達,伴隨著前面所說,體現為一種能力,越用越強。
你是否會發現,凡經你使用過的知識,是不是記得越牢,理解得越深?在你表達中出現困惑時,是不是會發現認識上和知識上的盲點盲區,是不是會立即去思之學之補之?
這種能力,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種交談的能力,反映在學習上,是一種掌握知識的能力,反映在處事上,是一種判斷正誤的能力。或者至少會有助於這些能力的提升。
我雖達不到提問中所說的那種境界,但我正在樂此不疲地享受這樣的過程。
在我看來,這正是知乎最迷人之處,也是知乎最大的特徵之一。
是的,對我不確定,不清晰的知識點,會去查一下百度,翻一下書,查一查詞典之類,比如昨天我答那道關於文獻保密的題,我去翻了新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對引述的那句話,我提供了頁碼,看過,知道有說法,怕記錯,得翻一翻。甚至為了回答有關菜價的題,我還上過農貿市場,再去找攤販問了一番。於是,我清晰了,同時也就奉獻給知友們了。.
感謝邀請,承蒙錯愛都記住?不可能,我連前天早飯吃的是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我的經驗是,把關鍵詞交給腦子和筆記,把具體的細節交給圖書館和互聯網。在寫答案時先確定一個樹狀的提綱,而後再豐富內容,最後再添加適當的修辭。先有骨頭後有肉,最後是服飾和妝容。
其實說白了也是「無他,熟耳」。多讀,多寫,多想,自然就越來越好了。
.我覺得,在知乎上回答出高質量問題的人,首先他很有回答這個問題的慾望。然後他們也會有查資料,反覆修改之類的。能夠隨手而出的,應該極少。
對於實質的問題,一定是查過資料才答啊。那種「我記得,好像有,聽人說。。。」的答案你會信嗎?
知乎最狠的就是有一幫死磕的人,比如這個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53117當我自己試著答,一幀幀找資料答題的時候,自以為夠死磕的時候。阿魯卡多軍團已經把我全滅了。所以,要有變態的執著。看完問題想起幾段文字
如果願意做個有心人,在木板道一上還可以學到很多人生哲理。技藝精湛的跳水演員就給了我很好的人生啟迪。他們能在空中連翻三個跟斗,然後優雅地入水,幾乎不激起一絲漣漪。接著就看見一個小丑登上高高的跳台,穿著一件大得能遮住膝蓋的游泳衣,探頭往下看了一眼,便嚇得趕緊退後。之後他假裝很恐懼地再探頭看看,又往邊上退,卻一不小心退得太遠,掉了下去,手腳在空中胡亂揮舞。觀眾見狀捧腹大笑。「真是個白痴啊!」我朋友大叫。
仔細觀察了很多天之後,我才發現他根本不是一個笨手笨腳的小丑,而是最有本事的跳水演員。只有經過無數次刻苦的練習,小丑才能在演出時故意表現出拙態,而最後一刻卻能安然入水。多年後我成為一位大學教授,發現只有備課時傾注無數心血,才能在課堂上表現出即興隨意的瀟洒風範。那時我就會饒有趣味地想起那位小丑跳水演員,體會他的表演給我帶來的啟示:工夫在戲外。
——埃利奧特·阿倫森 《絕非偶然》
我李敖看的書很少會忘掉,什麼原因呢?方法好。什麼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下來,把書給分屍掉了,就是切開了。這一頁我需要,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分類分出來了。那背面有怎麼辦呢?把它影印出來,或者一開始就買兩本書,把兩本書都切開以後排出來,把要看的部分切開。結果一本書看完了,這本書也被分屍掉了。這就是我的看書方法。
那分類怎麼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夾子,夾子我寫上字,把資料全部分類。一本書看完以後,全部進入我的夾子裡面了。我可以分出幾千個類來,分的很細。好比說按照圖書館的分類,哲學類,宗教類;宗教類再分佛教類、道教類、天主教類。我李敖分的更細了,天主教還可以分,神父算一類。神父還可以細分,神父同性戀就是一類,神父還俗又是一類。修女同性戀是一類,修女還俗這又是一類。 任何書里有關的內容都進入我的資料里來。進入幹什麼呢?當我要寫小說的時候,需要這個資料,打開資料,只是寫一下就好了。或者發生了一個什麼事件,跟修女同性戀有關係,我要發表對新聞的感想,把新聞拿過來,我的資料打開,兩個一合併,文章立刻就寫出來了。 換句話說,我這本書看完之後,被我大卸八塊,五馬分屍。可是被我勾住了,這些資料我不憑記憶來記它,我憑用細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緊,放在資料夾子里。我的記憶力只要記這些標題就好了。標題是按照我的習慣來分,基本上都翻譯成英文字,用英文字母排出來,偶爾也有些中文的。 今天我把看家的本領告訴大家,李敖知道的那麼多,博聞強記,記憶力那麼好。我告訴大家,記憶力是可以訓練的。記憶力一開始就是你不要偷懶,不要說躺在那裡看書,看完了這本書還是乾乾淨淨的,整整齊齊的,這不對。看完了這本書,這本書就大卸八塊,書進了資料夾,才算看完這本書。 今天我為大家特別亮一手,把如何看書的招告訴大家。不要以為這本書看完了,乾乾淨淨的新的算看過。那個不算看過,因為當時是看過,可是浪費了。你不能夠有系統的扣住這些資料,跟資料掛鉤。可是找我這個方法,可以把你看過的書,都把它的精華抓出來,扣在一起。這就是我的這種土法鍊鋼的治學方法。有了這樣精巧的勤奮,李敖那火花亂濺的「靈感」之豐富多彩從何而來就清清楚楚了。——《李敖有話說》,摘自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
時至今日,藉助OneNote,Wiz等,同樣的方法,效率卻可以提高數倍。另外此文也合適本題。
閱讀、筆記與內化_apollogt_新浪博客
看過一本書叫《程序員的思維訓練》a領域的專家比b領域的勝任者更容易達到b領域的專家。因為成為專家的的經驗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論,掌握成為專家的方法對於專家來說比專業技能更重要。很多人一生都到不了專家的狀態,但是有的人就是幾個領域的專家。記得有人說所謂達人要有自己的觀點,或者可以理解為成為專家,成為達人,在別的領域也有話語權了。
不存在這樣的邏輯知乎與知道的最大區別在於答案的個性化。就好像看了知乎的答案能大致知道回答者是個什麼養的人。
很多回答得比較好的人應該有那麼幾點要素:閱歷高學問高腦子靈活。就是說有一定的人生經驗而且書讀得比較好的聰明人。 他們回答的問題之所以會讓你看起來非常舒服。因為他們通過自己在腦子裡的條理把與問題相關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而已。 給點拙見不要去太在意熱門的回答和名人。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經歷也許你的領域現在比較冷門但是那就是屬於你的領域! 你來知乎的初衷是什麼?出名?不是。應該是知乎者也^_^推薦閱讀:
※馬前卒知乎內容合集:總收藏目錄
※知乎是不是崇拜維基百科?為什麼?
※我們收集了知友 2018 年的願望,被大家的腦洞震驚了
※如何評價吳南海在知乎時間線上分享的東西越來越多了?
※來到知乎後關注了什麼人最讓你欲罷不能?
TAG: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