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的事情你再重複一遍(二)

故事還是zhihu.com/question/3906這個問題下的故事。

今天,@三符老師針對我的質疑補充了一個論文出處。我就再回應一篇。內容以文章形式發布不再歸入【夢長君】專欄。(已經歸入專欄的可以改成不加入么?)

======================================

有個朋友說,一言不合就把人掛城門合適么?還有朋友問我,揪住人家一個錯誤就掛人好么?

我也認識到了這樣不好,所以我覺得再詳細的揪一下其他錯誤。

在最近的更新中,@三符老師提供了一個論文《宋代閏與交食研究》(按,原文如此)出處,來證明他所說的:

宋代的歷代誤差最大的與天象,按現代來算也就20多分鐘

我只能說,這是扯淡。

首先,他提供的論文中只做了定朔和日月交食的研究。根本不能用【天象】概括。天象有很多豐富的內涵(擴展閱讀:古人夜觀天象到底在看什麼:zhihu.com/question/2828)。就好比我會做蛋炒飯,然後三符老師難道能說我會做所有中國菜?笑話。

其次,三符老師恐怕之看了論文摘要。在這裡:xueshu.baidu.com/s?

摘要中明確說:

定朔推算誤差在25分鐘以下;日食食甚誤差在30分鐘左右,食分誤差在1.5分左右;月食食甚誤差在20分鐘左右,食分誤差在1分左右。

那麼這個數據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二十多分鐘是平均值。怎麼到了三符先生口中就成了最大值?這種扭曲論文原文意思的話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根本自己也不能夠意識到。

之前什麼這個那個比西方早多少年真的無力吐槽。我們看看後面的史實性錯誤。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16世紀,西方科技進步神速,各方面都有突破性進展,並且儀器的精密度大大提高。

這個提高的背景實際上是因為占星術的發達帶來的……

云云。

這特么是扯淡啊。占星術哪有這麼大的力量?歐洲的科技發展可以說是因為比較好的繼承了希臘文明的火種。

希臘文明的火種在整個人類世界簡直就是正統所在。古埃及、古巴比倫與古中國的很多成就本來就各擅專場,經過希臘的吸收整合,其相當一部分內容本來就是高過中國的。什麼比中國文明早xxx年的成就,包括埃及和巴比倫在內的文明也照樣可以舉出很多。希臘覆滅之後,文明東傳。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很好的繼承了希臘的知識並且有不小的發展。可以說,阿拉伯天文學在大成之後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中國天文學了——遠超是說不上的。蒙古西征時候吸收了不少阿拉伯天文學的內容呢。之後的回回天文科就是阿拉伯天文。

中世紀後期,阿拉伯文化回傳給歐洲,歐洲的科學尤其是天文學的底子根本就不低。這個時候中國古典天文學絕對沒有把握說勝過西方。而自希臘文明的理性思維,使得科技爆發成為了可能性。而後的地理大發現保障了歐洲腦力發達的人的物質生活,大學的建立、城市聚居的生活保障了足夠多的理性思維的碰撞……當然,科技發展的原因這種宏大的題目我是沒有能力回答的,不過第一次見有人把事情歸功於占星術,也真是清新脫俗……對了,中國不是也有占星術么?這條理由不成立。

……所以到了明末開始引進西方的天文成果。

這條也有問題。其實很早時候我們就引入過西方(包括印度)的天文學。唐之《九執律》,元之《萬年曆》,及洪武間所譯《回回曆》,皆西域也。實際上明末對歐洲的天文學的認識也不是完全兩眼一抹黑的:西洋人之來中土者,皆自稱甌羅巴人。其曆法與回回同,而加精密。著啊,阿拉伯天文學和歐洲的那些本來就是希臘文明一脈相承的。

當然《時憲歷》引入的也不是很靠譜,因為它還是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宇宙體系,認為行星都是圍繞地球轉的,相對來說精度並不夠

這是知識性錯誤。哪怕隨手百度一下也不會犯。

第谷數據的精度幾乎是肉眼所能達到的極限。說第谷精度不夠的是真敢開牙啊。

總有人說《崇禎曆書》或者《時憲歷》是

引入西方天文知識,……然而框架仍然是農曆的框架……

我只能說,死守所謂框架,屁用沒有。這碗葯換了葯留下碗,還有個毛線的框架?

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呵呵。


推薦閱讀:

TAG:曆法 | 愛國主義 | 小粉紅網路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