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時空觀?
佛教認為時間不是恆常不變的,是有為法。我認同這個觀點,但日常的經驗實在太強大,我無法深刻地體會它。我有一肚子疑惑,又怕問出來就是錯,暫且只問三個小問題:
如果時間是幻象,破除幻象後,實相是什麼樣的?此人的感受與常人有什麼不同?他會有什麼樣的超能力?或者換個詞,神通。也歡迎各位師兄說出對時間的理解與體悟。
謝邀。
一個蘋果放在桌子上,不久就會爛。這句話裡面有個「不久」的時間概念,但蘋果會爛,真的跟時間有關係嗎?
沒有關係。它是受內因和外因的影響,內因是它本就四大組成具有的生滅相,外因也同樣是四大相互作用。比如溫度、濕度、流動的氣流、異質的侵蝕等。
而時間是這個生滅(成住壞空)過程中一個假立的概念而已,是概念法,連有為法都算不上,也就不能稱之為幻象。
說是超脫時間,其實是超脫生滅。此生已盡,不作後有。而超脫生滅是怎樣的,就不是思維所能想像的事了。我們所認為對於時間的概念,其本身的存在方式,是依物而定的,當物質在不停遷變運行時,安立了時間。而時間本身是沒有辦法做到脫離物質單獨存在!若就物質自身來看因為它的遷變性,同時也說明了自身的虛假性!
那麼既然是幻像,破除幻像的實相又如何呢?答:「佛教講到的一元論,並非是破除幻像,得到實相。若就得到實相而言,亦是觀待破除現像而定!」既然是一元,又何來觀待一說?佛經提到的無相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若落入無相,亦是非理!故言不可說!對於所謂的神通,只不過是在了達無生境界的同時,所開發的一種自身本具的能力!如了知夢是假象的同時也了知,他只不過是意識的一種幻變,既然是意識的幻變,那麼又怎麼會有固定的模式呢?固定的模式是普通人,不固定的模式是證悟者(既對於實相的了達者)長文,非原創,以下文位元組選自天涯網友zrming先生的《科學論道》。
對相對論效應的重新解讀
要對「鐘慢尺縮」效應進行解讀,首先要對時間、空間的概念進行解析。我們生活在時間與空間之中,可是要對時間和空間來下個精確的定義,卻幾乎是不可能的。公元前二世紀的《淮南子》一書曾對時空作了一個不是定義的定義:「上下四方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宇,即是上下四方的空間;宙,即是過去未來的時間。每個思維正常的人當然明白什麼是上下四方,什麼是古往今來,但是,這只是時空的描述,並不是時空的本質。我們也許會認為鐘錶上秒針「滴答滴答」著轉動的,就是時間,也可能認為春去秋來,花開花落的就是時間。但這一切,只不過是時間的表象而已。那麼,時間、空間的本質含義到底是什麼呢?
看看我們用來記時的單位就會明白,時間只是對運動和變化的量度。我們把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所需的時間定義為一年,把地球自轉一圈所需的時間定義為一天。再把一天24等分,每一份定義為一小時。同樣的,繼續等分下去,可以得到一分鐘和一秒鐘的時間概念。我們生存的這個宇宙,大到天體、星系,小到原子、分子,無不處在不停歇的運動當中。為了描述和量度這些運動,時間概念自然應運而生。歸根結底,時間只是運動和變化的量度,或者說是一種人為的約定。我們可以假設,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包括星球、日月、空氣、分子、原子等等一切的一切突然停滯,此時還會有時間概念嗎?有人會說,就算這一切停滯了,我們還有思維啊,還是會產生時間觀念啊!這樣的說法即對也不對,如果我們還有思維,的確還會有時間觀念,但是我們的思維是不是一種運動呢?
從物理層面上來看,思維與運動是相關的。
現代腦神經科學發現,人腦思維的時候腦神經會產生相當於一節5號電池百萬分之一的微小電波。這一現象說明,構成神經細胞的原子的外層電子發生了吸收或放出能量的現象,而這種能量以能量的最小單位光子(或虛光子)的形式出現。也就是說,人的思維與電子吸收或釋放光量子的行為相關。一般成年人在平靜的清醒狀態時,大腦腦電波主要表現為α波(讀作阿爾法波),這種波的頻率約為8-13赫茲,即一秒中發生8-13次振蕩。如果在睡眠時,思維較不活躍,腦電波的頻率會逐漸下降,一般深度睡眠時的頻率約為每秒鐘4次左右。也就是說,我們在睡眠時意識仍然在運作,只不過比清醒時大大減少,約為清醒時的1/3左右。
以上是從科學的觀點來分析,如果從佛家的角度來看,運動不僅是與思維相關而已,運動本身就是無明分別而產生的幻象。設想,我們能感知到運動,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感知到了差異,這種感知到差異的性質,就是佛家所說的分別。例如,我們判斷一個小球發生了移動,一定是因為我們識別出其位置發生了變化,前一位置與後一位置必須能夠相區別,如果前後位置無法區分,我們將無從判斷運動是否發生。這種能夠被區分的性質,就是佛家所說的分別。產生了分別,運動的概念隨即產生。有了運動的概念,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也同時產生。有相續的分別,就產生了先後的時間概念,而分別的結果,就產生了空間的概念。從佛學上來看,所謂的「人」其實是一種境界,由於大家是「人」,所以大家的分別識速度相同,所以大家會有相同的時間和空間概念,也即是說,對於「人」這個境界來說,光速是恆定的。但是,如果境界改變,分別識的快慢也會有變化,相應的,「光速」、「時間」、「空間」等概念也會相應的變化。
比如說,從佛家的觀點來看,人通過禪修可以控制自己的分別識速度,使自己的分別識變慢。所以,當人進入深入的禪定狀態中時,對於修習禪定的「人」來說,時間會變慢。在《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17卷中,記載了當代禪學大師虛雲老和尚的一則故事:
虛雲老和尚是當代禪宗的祖師,有相當的禪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個月,出定後覺得才幾分鐘。我們知道虛雲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過年時,他在自己的小茅篷里煮芋頭,一邊煮,一邊打坐。有人到茅篷來看老和尚,向他拜年,看到他入定,就拿引磬在他耳朵邊敲,請老和尚出定。出定後看到有人來,老和尚就說:「你們來得正好,我剛剛煮芋頭,大家一起吃。」結果一看,芋頭都長毛了。他們說:「年早就過了。」老和尚說:「不會吧!我覺得才十幾分鐘。」他在定中感覺十幾分鐘,實際上過了二十多天。虛雲老和尚常常一入定就是很多天,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
以上故事所描述的情況,其實任何一位修習禪定的人都能夠切身體會得到。在禪定中所體會到的時間變慢,是確確實實的變慢,並不是因錯覺而引起的。在禪定中,人的所有機能都以變慢的時間來運作,因此,即使十天半月不吃東西,一樣不會覺得餓,身體也不會有任何損傷。不同的境界會有不一樣的時空概念,這在佛經和一些民間傳說中都有論及。民間常有「天上一日,人間百年」的說法。而在佛經中,這樣的記載非常多,比如在佛經中記載,忉利天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一百年,而兜率天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四百年。從佛學的角度來看,時間的相對性是太平常不過了。
對於禪定中發生的時間變慢現象,我們還可以從科學的角度來進行分析。
前面介紹過,人腦在思維的時候,會產生放電現象,這就是腦電波形成的原因。意識的活動越激烈,腦電波的頻率就越高,也就是說,電子釋放或吸收光子的頻度越大。在自然情況下,每份光子的速度和能量都是恆定的,電子與光子之間反應的頻度就與電子的運動速度直接相關。而電子的運動速度主要表現在電子圍繞原子核的繞核運動上,當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快,吸收或放出光子的頻度也大。而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直接表徵了時間的快慢。在一個系統中,如果整個系統內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都變慢,那麼這個系統的時間相對來說就會變慢。如果我們拿一個正常運轉的時鐘放在這樣的系統中,由於組成時鐘的所有原子的電子繞核運動速度都變慢,在宏觀上看來,時鐘的指針運轉也會變慢,因此反映為時間的變慢。但這種變慢,只有在兩個系統的對比下才能看得出來。假如有人和時鐘一起呆在這樣的系統中,由於人體自身的系統也在變慢,意識的活動和反應與時鐘的變慢節奏相一致,所以在這樣的系統中,人並不能感知到時間是變慢的。
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認知,相對論中的一些佯謬也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了。我們首先來看「鐘慢尺縮」效應。相對論告訴我們,當一個系統相對另一個系統高速運動時,高速運動的系統中,會發生時間變慢,空間縮小的現象。人們對此現象提出了多種解釋,然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此,首先要說明的是,相對論的「鐘慢」效應已經被許多實驗所證實。如,在太空中運行的衛星,需要依據相對論原理來調整時間,否則衛星里的時間會與地面時間發生偏差。所以,對於把「鐘慢尺縮」效應解釋為觀測效應或計算結果的說法,可以認定是錯誤的。那麼,「鐘慢尺縮」是如何發生的呢?
假設一個系統在以接近光速運動,這個系統中的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同樣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我們知道,電子總是在原子核外作繞核的圓周運動。當原子核在以接近光速運動時,電子依然要作繞核運動,但由於電子的運動速度受到光速這一絕對速度的限制,因此,在電子同樣跟隨原子核在高速運動的同時,繞核運動的速度必然減慢。在整個系統中,電子的繞核運動變慢,宏觀的表現就是系統的時間變慢。假設電子與原子核同樣以光速運動,那麼電子的繞核運動就將停滯,整個系統的時間也就停滯了。因此,當系統在高速運動時,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會變慢,從而引起了「鐘慢效應」,這一效應是真實發生的效應,並不是所謂的觀測效應。
同樣的原理,也可以解釋「尺縮效應」發生的機制。
我們知道,電子具有的能量越大,電子的軌道半徑也越大。當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變慢時,說明電子的能量變小了,相對而言,電子的軌道半徑也會變小。當整個系統的電子軌道都變小的時候,宏觀上就表現為空間的縮小。所以同樣一把尺子,如果放在這樣的系統中,相對於靜止系統來說,其尺度一定是縮小的。可以設想,如果電子與原子核同樣以光速運動,那麼電子與原子核間的繞核運動停滯,事實上,電子與原子核的概念都將不存在,空間的概念也就隨之瓦解。這就是「尺縮效應」形成的機制。應該說,尺縮效應也是真實的效應,但與鐘慢效應不同的是,尺縮效應無法測量。我們設想,在一個高速飛行的宇宙飛船中,作為觀測主體的人,自身的尺度在與飛船內的尺子和整個飛船的空間在同步「縮小」,由於這種同步性,觀測主體無法感知到空間的變化,因此也就不會認為尺子或空間在縮小。當飛船返回地面,飛船系統又和地面系統保持一致,尺子仍然回復原來的長度,地面上的觀測者同樣無法判斷尺子是否曾經發生過「尺縮」的現象。因此,儘管「尺縮效應」是真實效應,卻是無法觀測到的真實效應。
這種同步「縮小」卻無法觀測到的現象,與19世紀的科學家彭加勒提出過的一個思想實驗所說的道理是一樣的。這個被命名為「夜間倍增」的思想實驗說的是,假如在夜間,大家都睡著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增大了一倍,醒來的時候,人們能夠感覺得到嗎?結論是,我們無法察覺。同樣的道理,若是我們處在一個「倍縮」的空間中,我們自己也是無法感覺到這種差別的,尤其是當光速也在「倍縮」時。
在相對論中,沒有提到「光速」也會變化,但我們從佛學的角度看,高速運動的系統中,不僅會出現「鐘慢尺縮」效應,同時也會出現光速變慢的效應。這是因為,在一個高速運動的系統中,人的意識會相對變慢,而分別識的速度對應於光速,所以在這樣的系統中,光速自然也會變慢。
我們再看看前面提到的關於相對論的一些佯謬,看看從新的視角出發,能不能得出較圓滿的解釋。首先看光速絕對性的佯謬,在前面提到的未來警匪太空槍戰的故事裡,警察發射的激光束,在匪徒看來,會以怎樣的速度從匪徒的窗前飛過呢?如果以運動的相對性原理出發,警察發射的激光束,僅比接近光速飛行的飛船快一點,那麼在匪徒的眼裡,激光應該以非常緩慢的速度從眼前飄過。但依據相對論的光速絕對性原理,光在任何參照系的運動速度都是恆定的,所以光依然以絕對光速從匪徒的眼前飛過。兩個原理似乎給出了相互矛盾的結論,那麼,問題出在哪呢?
在這個故事中,警察與匪徒的飛船都在以接近光速的高速度在飛行,在警匪各自的系統中,系統內的電子繞核運動都發生了變慢的現象,警察與匪徒的身體、腦電波的頻率、以及意識同樣發生了變慢的情況。前已論述,分別識生滅的速度對應於現象世界中的光速,在高速運動中的警察和匪徒由於意識活動變慢,相當於分別識變慢,因此,在警察和匪徒眼裡的光速也就變慢了。當激光束從匪徒眼前飛過時,激光的確僅以較慢的速度超過匪徒的飛船,但由於匪徒的意識活動變慢,在匪徒看來,激光仍然是以「光速」在運動,只不過匪徒眼裡的光速,已經不是在靜止時,或者說,在匪徒的分別識沒有變慢以前時的光速了。這種警匪在太空發生高速追擊的情況,我們可以想像為是發生於一部被慢放的三維電影中。對於警察與匪徒來說,他們自己意識不到一切節奏已經變慢,只有系統外,或者說,在三維電影外的人才能夠判斷出,這個系統內的一切已經變慢了。在警察與匪徒看來,一切都沒有變化,時間、空間、光速等等一切都和靜止時是一樣的。如果要檢驗一切都曾經變慢,正如前面所說,可以用警匪系統內的鐘錶變慢來加以驗證。但是,對於空間縮小以及光速變慢這兩個效應是無法被測量到的。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原本考驗人們邏輯思維的光速不變原理,其實應該理解為是光速相對不變原理。即光速是相對於某一個系統內部而言的光速不變。從佛學的觀點看來,光速不變是相對於觀測者而言的。對於不同的觀測者,可以有不同的時間、空間、光速等概念。而對同一個觀測者來說,不同的運動狀態以及不同的禪修狀態,都可以體驗到不一樣的時間與空間。只有基於這樣的理解,相對論中的光速不變原理與運動的相對性原理之間才不會有矛盾,同時基於這種矛盾的佯謬也可以得到合乎邏輯的解釋。
我們運用以上原理來看基於相對性原理所引發的雙生子佯謬。
雙生子佯謬主要是基於運動的相對性原理,即,運動是相對的,如果我們採用不同的參考系,那麼對運動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哥哥乘坐飛船在外太空旅行,相對於弟弟是高速運動。但哥哥同樣可以認為是弟弟在相對於自己在高速運動,這兩種看法,依據運動的相對性原理,都是可以的。但實際上,當雙生子相遇時,只可能出現一種結果,要麼哥哥比弟弟大九歲,要麼弟弟比哥哥大九歲,或者兩人還是一樣的年齡,也就是說,相對性原理在實際運用當中是要受到限制的。那麼,實際上,是哪種情況會發生呢?
實際上,我們判斷是誰在作高速運動,不需要用另一個參考系作對照。如前所分析,高速運動的參考系中,電子繞核運動會變慢,這種變慢是相對於該參考系之前的狀態而言的變慢。以作太空旅行的哥哥為例,哥哥的運動狀態由在地球時的靜止,加速至高速運動狀態,在這一過程中,在哥哥的系統內,所有的電子繞核運動都變慢了。因此在哥哥的系統中,實質性的發生了時間變慢現象,而這一現象的發生與選誰作為參照系毫無關係。系統時間的變慢只與系統本身的狀態變化有關。同理,弟弟由於一直在地球,運動狀態始終沒有變化,所以,對於弟弟來說,時間沒有發生變化。很顯然,在弟弟經過十年的時間後,與哥哥在地球上再次相遇,會發現哥哥比自己年輕九歲。這一幕,會真實的發生,並不存在佯謬。但是,在哥哥看來,也並沒有佔到時間上的便宜。在哥哥的系統中,一切都是以變慢的時間在運行,包括飛船、哥哥的身體、腦電波以及哥哥的意識。因此,在哥哥看來,的的確確是只過了一年的時間。從這點上可以看出,所謂的時間、空間等等,僅僅是電子的不同運動頻率在我們意識當中的反映,這種微觀的變化在宏觀上就體現為不可思議的時間變化。從佛學的角度來看,一切的變化其實僅僅是分別識的變化,所謂的運動,也僅僅是分別識所形成的幻象。分別識速度越慢,相應的電子繞核運動速度即會變慢,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相對論效應發生。因此,從究竟上來看,一切變化都是分別識的幻象而已。
運用以上的原理,所有的相對論佯謬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這些無法合理解釋的現象之所以稱為佯謬,事實上是因為我們主觀的感覺與現象之間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這種矛盾的根源就在於,我們習慣於用數學上的技巧去理解這些現象,比如在考慮運動的相對性時,總是習慣於選取一個參考系作為標準,卻從沒想過,人的思想意識,本身就與運動狀態息息相關。因此,對各種效應的解讀,必須以觀測者自身的狀態作為標準。而實際上,只有以自身的狀態作為參照,才可能對所有佯謬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
綜合以上從佛學角度對自然科學領域的一些認知,我們大致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結論:
時間、空間以及光的概念都是基於運動的觀念才形成,而運動的觀念來源於觀測者的分別心。也就是說,時間、空間以及光等所有現象都是基於分別心生滅所產生的幻象。 時間、空間以及光等所有現象都是以觀測者為中心,在空間上以光速向外拓展,在時間上不斷延伸。 時間、空間以及光等所有現象只是相對於觀測者而言的現象,這些現象的變化也只是相對於觀測者之前的狀態而言的變化。比如,觀測者的時間尺度所發生的改變,只是相對於觀測者在改變前的狀態而言的改變,與其它參考系的運動狀態無關。以上從佛學原理對相對論的解說,可能會使人誤解時間、空間等概念與分別識是線性相關的。其實時空的確與分別識緊密相關,但不一定是線性相關,在一定的分別識層次,時空概念將完全不同於我們所感知到的這個現象世界,而這些都不是任何科學或邏輯思維可以推測的,只有我們親自去實證佛的理論,了悟宇宙一切實相後,才可能明了這一切。
我們從佛學的一些觀點出發,對相對論中難以理解的種種佯謬現象作出了合乎邏輯的解釋,可以說,對比佛學與科學的嘗試獲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佛學與科學的這種相似性,會不會僅僅是一種偶然呢?我們不妨再看看道家理論中有沒有相似的論述。按照日常的經驗,人應該覺得時間不是恆常不變的才對。比如「度日如年」,就是一個例子。
幻象和實象是兩種經驗。在視覺上,比如幻象是看見前面有一片湖;實象是,爬過去,看不見湖,也喝不到水。那麼人類對時間的經驗是怎樣的一種經驗呢?是視覺的么?如果眼前的一切都靜止不變,時間是繼續恆常,還是停止了呢?一些人認為時間還在繼續,一些人認為時間停止了。再深入一級。如果觀察者的機能和整個宇宙一同停止,觀察者是觀測不到眼前的變化變為靜止的。也就是說,如果宇宙暫停,人類是不會知道的,或者說,對人類沒有區別。注意:對人類沒有區別。無論宇宙暫停的時候,是否有另一個維度的「時間」在繼續「推進」,對於人類是沒有感知上的區別的。但是,作為一個信念,你可以認為有恆常的時間,也可以認為沒有恆常的時間。至於神通,單從破除幻想這個方法來看,可能無法得到特殊的能力。你需要其他的匹配宇宙背景的能力。在具有恆常時間的宇宙中,你如果能在絕對時間中穿行,你就能回到過去。在不具有恆常時間的宇宙中,你如果能夠讓特定的變化獨立於外界發生髮轉,你就能返老還童。曾經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不知道題主是否讀過百法明門論;,裡面有所謂心不相應行法,意思是跟心不相應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看起來很真實質上很假的東西,比如裡面有"得",你得到一個什麼東西,但它只是暫時的在你這裡。所以沒有所謂真正的得到,一切都是暫時的。當然了,裡面一共有二十四種。其中就有"時"和"空"也即是說,時和空只是一種看起來很真的東西,但是真的去分析它們的實質就會了解時空幻相的本質。
這本論著由世親菩薩所寫。後來,窺基法師,就是玄奘師父的徒弟,他有一句,時間只是空間之變相。首先來講,有了空間才可以有時間,所以時間只是空間的延伸義,楞嚴經裡面又專門對於空間的這種心理現象予以論證了一下,可見在佛法中,時間和空間都是幻覺。對於時空的概念,我覺得康德理解得不錯,有空可以讀他的純粹理性批判,他如果有幸讀到佛經,並聽聞佛法一定引為知己。
至於題主說的破除幻相之後的境界,所謂神通,就不是我等應該追求的境界了。因為擁有神通對釋放痛苦沒有任何幫助,比如你有手機對於古代人,這應該是一種神通,你坐飛機在數小時之內繞過大半個中國這對於古人也是神通即神足通。你的神通,只會讓你更加傲嬌。這對你的煩惱沒有一點點幫助。1、時間:時間是人為規定的,如現代銫原子鐘(最普通的類型)可實現的長期精度高於每一百萬年誤差一秒,也就是沒有真實準確的一秒鐘,無論再精確都有誤差。每個人對一秒鐘的感覺也不一樣。2、空間:與時間一樣,也是人為規定的。在虛空中,哪裡是中心?哪裡是邊緣?對於方位來說,南觀則北,東看成西。實相只不過是破除自己對時空的執著,認識到自己的感受是假。超能力會有的,但是超能力是細枝末節,不是根本。超能力不還是一種感受嗎?補充:物質位置的變化及自身的變化顯現了時間,使我們以為有時間。(時間就是我們的一種感覺)比如我們日常說的三天,實際意思是地球自轉三次;一個月,意思是月亮繞地球一圈......等等等等。所有物質相對位置及自身不變化,則我們不會有時間觀念。誰能單獨分離出一個不以物質為參照物的時間?
空間也是如此,物質顯現了空間,使我們以為有空間。
時間和空間是不存在的。
我們的生命處在永恆的輪迴之中,所以沒有開始,沒有結束。空間也不存在,因為四大皆空,地水火風四大的組合形式是偶然的。萬古長空 一朝風月。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說時間與空間的相互轉換,關於其聯繫的非常詳細的解釋在當愛因斯坦遇到佛陀,不過你不用太糾結於破除幻象後的樣子,因為不僅時間與空間,整個宇宙都是都是從分別心裏面變現出來的,分別心在,就想像不出來那個樣子,除非你把分別心熄滅其實這個問題和宇宙是否無限等問題在十四無記中,不給於回答
在佛的眼裡,時空只是假象吧?
時間就是意識對相似相續現象的反應。
人意識到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人意識的產物,這個應該算定理吧。
沒聽說過真常我樂嗎?在佛的境界就是常樂我凈!哪有什麼時間?什麼都沒有.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時間的荒誕,空間的荒誕,認知的荒誕,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實相無相無不相。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五神通
一直認為時間是事物按規則變化的量度,無變化時間就無意義,無規則變化時間也無變數度。
這應該屬於當初釋迦牟尼拒絕回答的問題之列的吧
對實際修行毫無意義的問題
推薦閱讀:
※佛菩薩的七情六慾
※終極現實與靜觀:不再逃避,我們一起與痛苦共存
※如何才能擁有真愛
※我有神通,你有錢嗎?
※四招教你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