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小在北京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家離北京不算遠,坐長途車兩個小時到木樨園。從小很嚮往北京,長大沒膽兒「北漂」,就想知道在北京長大,有人問關於北京的問題麻溜的就能回答出來的感覺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3月6日更新

這兩天母后大人給我傳了幾段小時候的錄像的視頻

應該是我出生以後,父皇母后花大價錢買了錄像機,就為了給我的成長過程留個影兒

越看那些視頻越感謝父皇母后當時捨得花錢做的這個決定

錄像里大部分是帶我去各種公園的錄像

有香山,有植物園,有動物園,有中山公園

而時間則從一歲多兩歲我可以滿地走開始

那會兒公園裡人很少,父皇拿著機器拍我,而母后就放心地讓我各處走來走去,只要保持在視線範圍之內就可以了

背景音裡頭收進來的路人和其他遊人的對話,也都是京腔京韻的,聽著覺得莫名逗

說起動物園其實長大之後就沒怎麼去過了,但錄像裡邊顯示爸媽沒少帶我去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能喂小羊和小鹿的地方,拿著一個紅色的桶,裡邊有草和一桶底的爆米花

那些小鹿小羊早就對草愛答不理,因為地上都是,更感興趣的則是為數不多的爆米花

小小的我拿著桶必然是分分鐘被小鹿什麼得把頭探進桶里去

而母后拿著桶的時候有的鹿甚至會站起來夠那個桶

下邊分享一個下一秒就被鹿嚇得夠嗆的慫girl

———————————————我是分割線——————————————————————

2月14日更新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聊起了在北京高考什麼的

朋友是南方人,但她的男朋友是北京人,朋友的媽媽說讓朋友以後結婚了孩子的戶口落在北京,因為高考容易。朋友卻覺得她的孩子可能直接高中完了就出國讀大學。

現在的高考政策改的怎麼樣了我是不太了解,但是多少知道了現在高考是有平行志願的,比我們那會兒要好一些。

北京的高考好像不是頭一次被全國各地的網友詬病

考題容易,招的人多,分分鐘上清華北大這些說法聽了都不是兩三年了

我記得在當時人人網還很火的時候,有一條狀態說讓大家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的家鄉

朋友們一水兒的轉發: 四百分上清華北大

時間特別往前的情況我不知道,現在的情況我也不清楚,就說說我高考那年附近幾年的情況

我是2011年高考,沒記錯的話是北京高考開始出現平行志願的前一年

所以那個時候還是考前報志願,一志願定終身的時代

什麼叫一志願定終身?

可能有一些其他地方的朋友們並不清楚

很多北京的高校,尤其是好學校,是不收二志願學生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去這個學校的話,就一定要把它寫在你的第一志願上

而第一志願只有一個

那如果第一志願沒考上怎麼辦

還是有一些收二志願的學校的,但是二志願相對於一志願來說名額大大減少,很多高分落榜的學生爭奪二志願的名額,往往會導致有些學校的二志願分數高出一志願分數線幾十分甚至上百分

這個事兒說起來慚愧

我也是很有發言權的

高考的時候兩分之差沒考上一志願學校,轉而去了二志願學校

從一條路直接走向了另一條專業不同,學校檔次也完全不同的路

我想我的人生軌跡在一定程度上是的的確確被高考改變了

不清楚其他省市高考的政策和報志願的流程

但至少在當時的北京

報志願真的是個技術活兒,也是決定命運的一件事兒

我後來在本科的學校里遇到了我現在最好的朋友之一,她也是二志願來到這個學校的

我想這也許可能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之前聽高中班主任說現在有平行志願了,不過畢竟我離高考也已經這麼遠了,等之後孩子要高考的時候再去考慮吧~

————————————又一次更新分割線———————————————————————

2月10日更新~

這一周現充嚴重一直沒來看,竟然收穫了20來個贊~頭一次有這麼些人給我點贊,謝謝各位哈哈哈

另外感謝評論里 @王蛐蛐 科普:現在戶籍在老宣武範圍內的,報出生給的身份證號還是110104,這個沒有絕版。

接下來就還是想到哪兒說哪兒吧

在國外上學總會想念國內的好多吃食,火鍋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可能用詞不當了)

每次吃火鍋我的不變的任務就是泄麻醬,頭一次吃的時候我之前的上海室友還感覺到十分驚奇

小時候姥爺家有銅鍋,每次吃都自己弄碳啊什麼的,說起來真是挺麻煩的事兒

雖然現在好吃的火鍋有不少,但是還是最喜歡和萌萌一起去老門框吃銅鍋涮肉

點上幾盤鮮切羊肉,再有白菜豆腐粉絲,麻醬裡頭必不可少的韭菜花香菜還有兩勺辣椒油

我估計這可能就喜歡的是這口炭火味兒?

包餃子也是一項日常的活計,雖然也能吃韭菜,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茴香餡兒

記得小時候過春節,一大家子人聚在姥爺家,吃完晚飯就一邊看春晚一邊包餃子

姥爺包的一手好餃子,確切地說不是包,是擠

擠出來的餃子餡大,鼓鼓溜溜的特別好看

這手藝母后沒學到,我也沒學到,倒是我小姨貌似從姥爺那裡學來了

在姥爺家包餃子的時候父皇和母后一般都是擀皮兒的,於是這項技能好像能遺傳,我倒也算是在年輕人里擀的一手好餃子皮兒,一人擀供倆人包倒是問題不大

三十兒晚上包的餃子里會放上點兒特別的東西,小的時候是洗乾淨的鋼鏰兒,大點兒了就怕錢臟給換成了花生啊杏仁一類的堅果

吃到了就會有好運氣這個說法我到現在還相信,當時就為了吃到,能狂吃好多個餃子,還專挑那種看著就挺大的裡頭像是有東西的餃子吃

然而我忘了姥爺擠出來的餃子個個兒都那麼大……

————————————————分割線——————————————————————

2月3日更新~

昨天晚上母后給我發來一段小時候的錄像,大概是我一歲到兩歲半的時候的

上張截圖給大家看看

怎麼樣,我也確實沒瞎吹吧,確實是從小在天安門廣場上跑大的

那天男票看了我寫的這個回答,他果真是沒聽說過褡褳火燒也不知道褡褳是個什麼東西

---------------------------初次回答分割線————————————————————————

身份證號110104開頭 不知道宣武區被取消之後身份證號是怎麼辦了,反正我覺得是絕版了。崇文宣武其實是北京所有城區里我覺得特別好的一對兒名字,就這麼給取消了真是可惜。

小時候家裡住前門大柵欄裡頭,抬頭巷一號,到現在我都還記得,一個擁擠的院子住了五戶人家。夏天還能在家裡洗澡,但是冬天母后就會帶我去衚衕里的澡堂子。

出院們往北走到另一條衚衕那兒有個糧店,小時候母后經常讓我拿一塊錢去買幾個饅頭

兩年多前回去那院子還在,但是糧店早就沒了

幼兒園和我上過的第一個小學也都在衚衕里,同學家住的都不遠,那會兒宣武區的小學周五下午是不上課的。有的時候在家睡著午覺呢,父皇就會把我喊起來說我同學找我來玩來了。

衛生間自然是公共的,到現在都記得當時去廁所手裡拿著剛買沒多久的溜溜球,結果手欠擰開了,上廁所的時候掉茅坑裡一半,那叫一個心疼。

好多衚衕長大的孩子應該都不是坐嬰兒車長大的,而是那種小竹車,放孩子買菜推著裝個板凳什麼的,各種方便。

原來奶奶總推著我去什麼商場啊,什麼的反正就是適合呆著的地兒一坐,和街里街坊的的聊起來了,我一個小孩就坐車裡開心地看人來人往。

夏天的時候就推著小竹車帶我去天安門廣場乘涼。那會兒天安門還沒那麼多欄杆兒,也沒有晚上要戒嚴這麼一說兒。到了廣場上就把我往地上一放,滿廣場地撒丫子跑。母后說我就是那種典型的還沒學會走就想跑的那種小孩兒。側棱著膀子小腿兒倒得挺快,但是讓人看著就感覺下一秒就要摔跤。

家住大柵欄那一片一直是我特別驕傲的一個體驗。那會兒大柵欄裡頭還沒像現在一樣修的這麼華麗。也沒那麼多賣什麼旅遊紀念品的小店。現在還在的那些老字號基本上就是當時大柵欄里最好的建築了。

我人生第一場在電影院看的電影是《空中大灌籃》,在大觀樓看的。

小時候母后大人好織個毛衣什麼的,還翻著花樣兒的織。給父皇織完毛衣以後剩下的毛線還能給我織個毛背心兒湊個父女裝。毛線都是在億兆買的。

醬菜肯定去六必居,離同仁堂那麼近買個中藥什麼的也是自不必說。家裡雖然不怎麼做裁縫活兒,但是偶爾做個被子也回去瑞蚨祥買上幾尺緞子面兒。

但到現在還讓我一直念念不忘的其實是張一元。小時候那會兒茶葉還算是個貴東西,串個親戚什麼的都喜歡買點兒茶葉送去。小時候哪兒懂什麼茶什麼種類,就覺得包茶葉的阿姨們手法都好溜,超級崇拜。而張一元總店裡頭那股茶葉的香味兒,我也一直覺得是其他任何一家店都沒法代替的。暑假回國的時候,我還特意去了一趟,買了幾百塊錢花茶,就為了來美帝之後還能喝上一口張一元的茶葉。

吃洋快餐我的初體驗是肯德基,畢竟全國第一家肯德基就開在前門。三層的肯德基現在你上哪兒找去。母后說她最喜歡吃的就是那家肯德基的辣雞翅。幾年之前還去來著,不愧是旗艦店,服務態度都好的沒話說。但是現在再也不會有需要開放三層的盛況了。

褡褳火燒原來的店離家不遠,經常去吃。現在想想就是來二兩褡褳火燒再喝上一碗棒子麵兒粥,棒呆!而我現在和男票說褡褳他可能都並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

原來在廊坊二條的小腸陳,或者說陳記鹵煮小腸,到現在為止也是我在北京所有鹵煮裡頭的最愛。小時候和父皇去吃的時候,店面兒太小了,就直接端著碗在門口吃。您還別說,真就有那麼火。父皇和那兒的夥計都認識,我家從前門搬走了五六年之後我和父皇再去,夥計還都熟稔地和父皇打招呼呢。那會兒父皇每次都要碗二兩的然後再來一個菜底兒。小時候不明白,這鹵煮火燒關鍵不是火燒么?要什麼菜底兒?現在可是知道了,好吃就好吃在菜底兒了。也是那會兒養成的習慣,我每次吃鹵煮都放好多醋。

朋友們說我最老北京的一點,其實是喜歡喝豆汁兒。

北京小吃太多太多,經常說的什麼驢打滾兒啊,豌豆黃兒啊這種備受廣大人民喜愛的,其實我從小也就不怎麼吃。

朋友同學裡頭其實是北京人的也不少,但還真沒找到幾個和我一樣喜歡喝豆汁兒的。

我記得小時候我對豆汁兒絕對是拒絕的,光聞著就夠嗆。但是姥姥姥爺好這一口兒,姥姥還經常去新街口打生豆汁兒回家自己熬。於是我也就慢慢地從捏著鼻子灌,到配著鹹菜絲兒喝,到現在的甘之如飴。在國內的時候每到周末都會有一天早起,去磁器口的錦芳喝上一碗豆汁兒。在國外的時候其他的吃食基本都有,也就不怎麼想,但是這豆汁兒,還真不是哪兒都能有的。(說起來錦芳的豆汁兒也是越來越稀了,哪位知道北京哪兒有好豆汁兒麻煩您知會一聲兒~)

還有樣東西是母后的最愛,那就是麵茶。這東西是我小時候和姥姥姥爺一塊兒去吃的時候才知道的,但是我當時一直嫌麵茶糊得慌,所以還是偏愛豆腐腦多一些哈哈。

小時候在官園學電子琴,從家出來往西走,順著衚衕就能走到琉璃廠那邊,從和平門上車坐上地鐵二號線到車公庄。

地鐵二號線有好幾站都有壁畫。建國門和東四十條這兩站印象最深。當時母后會特地帶我坐地鐵繞路去看壁畫。四大發明還有天文儀器,在建國門站認識的。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在東四十條熟悉的。

去學電子琴或者看壁畫的路上,趕上飯點兒了就會在站台中間的莊園漢堡的店買上一個漢堡。記得那會兒可喜歡吃魚的漢堡了。現在想想也是有好幾年沒吃了。

那會兒地鐵還有月票,月票不好打。但是會方便便宜很多。那會兒地鐵檢票還都是有個工作人員在下樓梯的口兒那兒站著或者坐著檢票。

60年大慶的時候被選中做背景翻花。雖然訓練很辛苦但是心裡是真的高興。

35周年閱兵的時候小姨去了廣場翻花。99年50周年閱兵的時候我家還住在前門。

在家不用開電視就能清除地聽到廣場上放禮炮的聲音,還隱隱傳來音樂聲。參加閱兵的飛機站在院子里抬頭就能看到,放飛的鴿子更是不在話下。記得當時在院子里站了好久,就盼望著剛剛在電視里放飛了的氣球能經過院子上空,然後正好掉下來一個被我撿到。但是等了很久也就只看到了寥寥幾個氣球從遙遠的空中飄過。

但是看閱兵的時侯我就想,如果我也能在廣場上參加翻花什麼的就好了。

沒想到真的這麼幸運被我趕上。09年60周年大慶,正好高一升高二。學校就在長安街沿線的我們自然是不會被放過。於是就有了半夜拖著道具逆行長安街,三點多天安門廣場睡覺這些體驗。

最後10月1號那一天,是我目前為止唯一一次在天安門廣場上看升國旗,但是真的是超近的距離。激動到想哭。後來再看的時候也依舊是激動。想想小時候在勞動人民文化宮門口附近的衛生間大廳里,總有個電視在放99年閱兵的視頻,每次都會站那兒看半天,看得都很激動。後來應該換成09年的了,再後來應該換成反法西斯那一次的了吧。


真沒什麼特別的,大家都是兩隻胳膊,兩條腿兒,倆肩膀兒頂一個腦瓜子的人。上好學校也得動腦子,想活得好也得玩兒命奔。

北京獨有的東西,其實我感覺在其他地區也都有相對的事物存在。

北京有大國安,您山東有魯能。

北京猛虎棒球隊,您江蘇有鉅馬。

北京有好吃的,全中國也有,我甚至感覺全中國的甚至比北京的還好吃。。。

北京有高末兒,您這兒或許有上好的西湖龍井。

北京的老字號,我不信其他地區沒有。

從小生活在北京的孩子,僅僅在生活經歷接觸的事物上或許和其他地區的孩子的經歷沒什麼不一樣,只是形態各色而已。

至於,首都帶來的便利和特別體驗那確實也有,比如小時候很多活動是響應號召的,比如小學時代和各校學生組成一個「民族精神代代傳」的合唱大團,在世紀壇,也有電視台轉播。初中大多數同學參加閱兵翻花兒等等。學生有各種優惠,醫療服務等,北京的教育資源廣而密,無數個博物館,展覽館,書院,圖書館供你逛,比如小時候最愛去的自然博物館。還有當年北京的環境還好,我也曾去八一湖邊上抓河蚌。。。同樣的,購車搖號,限號也都體驗過。

最後,我是110108。


沙塵暴,遛鳥大爺,紅白機,日本漫畫,鴿子,黃面的,前門肯德基,電車,北冰洋,恐龍雜誌,天安門廣場踢球,國安,GAMEBOY,變形金剛,科技館。

感覺北京好大!!


說點個人的體驗和感受吧。

體驗就是看著自己的家鄉一點一點沒有了當初的模樣,並且還在不停的改變模樣那是何等的心酸。

感受就是非常心酸。

敝人今年31了,在北京生活了31年。

小時候可以和四合院的小夥伴們滿衚衕的瘋跑,夏季的白天可以在衚衕里逮蜻蜓,晚上可以在衚衕里踢球、下棋,沒事還能聽乘涼的大爺大媽們聊聊各種好玩的事,去衚衕口看看大爺們殺兩盤增長下自己的棋藝。

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北京的變化越來越快,以至於我都開始不認識她了,那些我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地方,有些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高樓。

眼瞅著自己的家鄉從城八區變成了城六區,那心中是何種滋味,好好的崇文區,宣武區,說沒就沒了,你想拉動城區的經濟,你兩個區合作不好么,非得把崇文區合併到東城區,宣武區合併到西城區,你知道身份證開頭是110103、110104的孩子心裡有多難受么?

什剎海上承載了幾百年歷史的銀錠橋說拆就拆了,還說什麼新建的橋能用100年,你妹,人家之前那橋用了幾百年都沒壞,你閑的蛋疼么給它拆了,以後我們還去哪兒找銀錠橋。

四合院沒了,小夥伴們各奔東西了,現在我在北五環,我發小在東五環,以前是天天能見面,現在倒好一年才能見一面。以前心裡煩可以找發小出來喝酒喝通宵,現在只能是打個電話聊幾句。


沒啥特別的體驗,你要問我關於北京的問題,我還是未必能麻溜的答上來。街上碰到個問路的,我也未必能給你指利索,還是得給你看google map。這些方面估計還不如來北京旅遊做了很多攻略的人呢。

作為110103的小朋友,你要問我崇文現在是東城了啥感想?好像只有回答很傷感才是正確答案。可是尼瑪我真的沒啥感想。小學在崇文念的,後來初中以後一直在東城。你說光明橋崇文門怎樣怎樣我能和你聊,你說東四東單也一樣。從來也搞不懂崇文門開始到底哪邊算崇文哪邊算東城,反正現在都是東城了。後來搬家到朝陽,恩我就徹底說不清我算什麼區的了。後來問了個110104的小夥伴感覺如何,真是一拍即合,那貨也是一直在西城上學家住崇文門。。。

最後必須吐槽說話問題。和非北京小夥伴玩耍的時候,甩幾句片湯話就會有人說裝或者秀優越感啥的,於是時常特意不帶京腔,然後就會問,你怎麼不說北京話?尼瑪到底能不能愉快的聊天!後來見生人,都說,恩小姑娘挺文靜,都不怎麼愛說話。。。(C!)


來說一個跟各位衚衕串子們不一樣的體驗…

身份證110108

打小從北四環搬到北五環現在在北六環上學…

一個遠離市井生活的苦命孩子

上大學之前都沒覺得北京有什麼特殊

沒體會過衚衕文化 沒有鄰里街坊 沒和發小在衚衕口打鬧過 沒見過遛鳥的大爺

過著再正常不過的生活

所以感覺身上有種老北京文化的缺失

上大學後激發了對我大北京的熱愛

現在在積極探索衚衕文化(???ω???)


研究所家屬院長大的,不是那種高貴的軍大院,小時候住過平房(鴿子窩)。以下沒啥邏輯,寫到哪是哪:

1. 上學忘帶紅領巾被記分,下學回家被逼寫完輕鬆練習30分才能去玩彈球和洋畫。

2.看四驅小子買了超級天皇巨星,自己弄個工具箱,奧迪雙鑽我的夥伴,還攢壓歲錢去專門買了馬達,金/銀超霸、捷豹(還是獵豹來著)。當時最煩惱的是充電電池挺貴的,普通電池不禁用。

3. 溜溜球火了很久一陣,比誰睡眠時間長。我現在還留著當時用壓歲錢買的火眼金睛,好像20多塊錢。

4. 奇多的龍珠冰箱貼和小浣熊的水滸108將好不容易集齊了。

5. 要說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和發小在家裡的win98機子上玩抗日地雷戰、帝國時代2、仙劍奇俠傳,老爸老媽旁邊看著電視,這時候表哥叼著雙棒進來問去不去打籃球。

6. 到了家屬院的籃球場,一眾小夥伴已經在投籃了,招呼我們過去轉球眼兒打三波兒。那個時候覺得只有牛逼的人才能去東單打球。

7. 小學考雙百爸媽請吃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春天在石台板磚網上打乒乓球,恨死北京大風天沙塵暴。夏天和鄰居打雙升,被勾回2心裡難受的要死。 秋天當時偶爾還會秋老虎,蠻無聊的,當時十一還不是七天假。冬天洗澡要去爸媽單位,因為當時住平房。

8. 居委會十一的時候發票,去了幾次人民大會堂,裡面跟翻斗樂似的。下棋的工作人員特別沒素質,看我小孩下一半他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9. 從小學開始被逼著練毛筆字,當時恨死老媽了,因為這沒少挨打。不過長大了突然覺得也算有一技傍身,家裡寫個春聯、朋友喬遷新居,還都能用得上。

10. 在實驗中學上奧賽班的時候經常去西單逛,哦,還在西單圖書大廈扔了不少錢。

11. 小時候略有奇怪,為什麼小學的時候有一種費用叫借讀費,奇怪為什麼初中高中的時候一些原本很熟的同學轉學回老家了,後來才知道教育是和戶籍掛鉤的。

12. 初中高中特迷戀魔獸和街頭籃球,周五中午和同學跑出學校去網吧玩一個小時。我第一次包夜是中考之後,一手亡靈用的還可以。

13.去兒研所看牙,看到賽特感覺特別高大上,現在經過發現賽特竟然還在。

14. 我不吃焦圈也不喝豆汁兒,我爸我爺爺也不喜歡豆汁兒。不過炒肝不錯,天興居的炒肝包子真好吃。另外油條油餅豆漿這些是經常吃。鹵煮也很好吃。

15. 小時候的發小只有寥寥幾個還有聯繫,隨著搬到樓房,門一關,大家再也沒有平房時的鄰里關係了。後來由於學習成績的差異,上的學校的差異,越走越遠,幾個小時候玩伴職高大專就去工作了,再見面的時候恍如隔世。

110105的


跑個題,就拿這個題目當個回憶錄。

身份證開頭110102,之前跟著姥姥家住西直門,現在搬到通州(一是我爸媽家也在通州,二是畢竟可以買大一倍的房子)童年就生活在那個遠近聞名的西直門立交橋邊上。幼兒園在我印象里離家好像有點遠,每天是我媽騎車送我上學,我小時候吧基本上連西城區都沒出過,沒事就跟著我姥姥去西單,北京動物園,動物園離西直門就一站,不過那時候四號線還沒通,只能坐公交,大概坐個三四五站,順路還有動批家樂福肯德基,那邊後來新建了個華堂也挺好的,那時候北京還沒啥711,能買得到日本進口零食的應該就只有華堂了。小學最悠閑,每天走路十分鐘去上學,大部分的朋友都在學校邊上,每天放學要麼就回家要麼就去朋友家玩。後來初中我去了東城區上學,高中和初中是一個學校,基本上就一周回一次西直門了,那時候開始接觸東城區,因為學校離東直門很近,所以放學有時候會去銀座和來福士溜達,也開始接觸一些算是fashion的牌子和中高端點的好吃的,周末有時候也和朋友約在南鑼鼓巷(所以這個地方已經去膩了…)還有鼓樓地安門那片,偶爾會去三里屯吃飯逛街,望著櫥窗里的衣服流口水。後來我高中畢業,姥姥家也搬走了,在通州買了新房子,家旁邊就是通州萬達,也挺方便的,啥牌子都有,想吃啥都有,喜歡上了看IMAX電影和喝星巴克,後來我就來了米蘭上學,一年只回了北京一次。

其實我小時候呢,好像沒啥霧霾,那時候以為全國都像北京這麼好,我奶奶家在鄭州,基本每年我都回兩次,但坐過一次鄭州的公交後才覺得北京的公交真是好,起碼車都挺新的,道路也沒啥坑坑窪窪。鄭州的地鐵好像也還是近幾年才通的車,那時候就覺得北京的基礎設施還是要完善一些的。現在突然也想不起什麼認真的感受,但是在北京長大再出國就覺得國外也不過如此,我去過的大城市有羅馬,阿姆斯特丹,盧森堡,蘇黎世,布魯塞爾,赫爾辛基,國內的一線城市只去過上海香港,還有中華台北,我覺得整體來講北京作為首都和超級城市在世界上也算是可以的了,除了空氣我找不到大的區別,所以在出國之後也沒有特別不淡定,倒是因為之前接觸的基本都是北京人,也一口京片子,偶有天津河北人,接觸不到南方人,在出國後才接觸到南方的小夥伴們並且新認識的小夥伴總是會說我北京口音重,畢竟北京人算是普通話說的不好的人群了嘛(笑)。其實呢,我現在出國一年多,說實話要不是國內有家人朋友,也沒有特別想回去,研究生想去美國念,然後生活在美國(小粉紅們別打我,笑),十二月份我回去了兩周,正趕上北京霧霾最大的時候,下了飛機第二天就扁桃體發炎,我媽都說以後要和我移民,不過呢其實還挺想念小時候北京沒霧霾的時候,如果北京沒霧霾,該多美好啊!

唉先想到這些,有想到的再補充,歡迎小夥伴們評論區和我討論。


我們家以前住衚衕 院子里有兩棵樹 一顆是太爺爺栽的柿子樹 一顆是爺爺栽的柿子樹 上廁所得跑公廁 現在別說院子了 就連我爺爺都沒了

(′-ι_-`)

小時候喜歡去海淀圖書城(就現在那個中關村創業大街←_←) 那時候圖書城幾乎都是買書的 哪兒跟現在似的時興創業啊 昊海樓有畫國畫畫漫畫的用具店吧?我媽還跟那給我買過東西呢 我小時候跟少年宮學國畫 當時的海淀圖書城連第三極也沒有 更別提3w咖啡了 海淀圖書城邊兒上的麥當勞以前還有滑梯呢

以前西單也不像現在 哪兒有什麼大悅城 想想看 當時的商城就是現在我眼裡中老年愛逛的商城吧

那時候去趟香山和植物園覺得簡直太遠了 現在想想 也沒有很久呀

對了 以前月壇有健身器材的 就跟街心公園的那種一樣 從兒童醫院看完病出來就會去玩

當時地鐵也就坐過一號線 第一次坐十三號線 我問我姐(表姐←_←每次我說我姐我哥老有人問我你們家幾個孩子←_←白眼.jpg)我問我姐這個是火車么 現在我天天得坐它上下班←_←

哦 還有北京遊樂園 其實想想沒什麼印象 我更喜歡去八角遊樂園

還有稻香村原來還賣串兒呢

當時還不知道什麼是霧霾 就記著春天沙塵暴特嚴重 我媽還弄個紅紗巾糊我腦袋上 我總是嫌丑 就不帶

小時候還喜歡去柯達店裡買綠舌頭吃 現在都見不著柯達了

哦 幼兒園還去頤和園表演節目呢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幼兒園小孩去頤和園表演(其實根本不知道當時為啥去頤和園演節目 頤和園我從小學畢業之後都沒去過呢)

我覺得我並不是懷念小時候的北京 小時候懂個屁 以為全天下都一個樣呢 只不過 很懷念小時候 對 就是那種 不用上班 成天玩玩玩 還有人陪我玩哄我玩 還能有零花錢的日子

真想在家當個廢人←_←

越發的想在家當個廢人←_←

這可怎麼行(?_ _)?


跟宣武區長大的北京姑娘

老說崇文破宣武窮 我倒覺得崇文宣武是北京最好聽最有文化的兩個區名,可惜給取消了

感覺好多小時候的回憶都沒有了

大柵欄的衚衕變成了商業街

德雲社那片變成了藝術大廈

小時候溜達著上學的衚衕早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沒了

高中跟「網紅」高中北京市第14中學上的(TFboys拍電視劇的那個= =),我是那個校區第一批學生。但是有時候老懷念跟下斜街舊址上課的那段日子,還有掉漆了的小亭子。

跟樓上某個答主一樣參加了09年閱兵的翻花,綵排時候從學校集合走到天安門,和同學們說說笑笑,那段日子這輩子都不會忘~

還有我小時候去天安門廣場不用安檢 沒事兒就去滑旱冰 現在這安保措施我都害怕- -


我小學被他抱過。

當時是這樣的,我叫他爺爺,他沒理我。

我和他老婆講,奶奶,爺爺不理我。

他就把我抱起來了。

真事兒,還上新聞了。

如今的我低頭看了看自己的紅毛衣,覺得自己可能快了。


從小在北京跟在其他地方沒什麼區別,在衚衕里跳皮筋,趴地上彈彈球。和家附近的小朋友們一起上小學,考中學。我們沒有變,可社會變了。北京是首都,無數人想出人頭地想為之奮鬥的地方。於是北京開始物慾橫流,身邊的小夥伴兒開始比衣服鞋的品牌,開始比拼家長的職位,開始拿身家背景當籌碼。我們想對這個世界友好,可無數人以我們高考分數低拿我們父母有房對我們充滿敵意和仇視。我們不想變,我們努力的回憶,可是所有都已經回不來了。現在的北京人是一群想找回家鄉的人,我們也想有一個叫「老家」的地方去找回歸屬感,而現在我們只能在春節的時候從這個現代化的「空殼」里去懷念了。。。


從小住在二環邊上,每天騎車上學。

小時候會路過一所銀行,長大後才知道那是人民銀行總行。

小時候常常進去玩耍的醫院,長大後才知道那裡專家號一號難求。

小時候經過的門口總是人潮湧動,長大後才之後那裡是信訪局。

當然我不是要吹噓我的故鄉有多麼多麼牛逼。

咱們都一樣,這兒只是我曾經生長的地方,這裡有我滿滿的回憶。

八一湖、官園兒童活動中心、康樂宮、青年宮、鼓樓、德勝門、地安門、官批。。。

不管你在不在北京,我相信你都會找到一些生長地方、伴隨著一些人們與情景讓你心之嚮往。


看著北京不斷被刷新,一方面還是愛著今天的北京,另一方面遺憾我的北京已經被擠壓成小的可憐,只有幾處能發現老北京的一點影子。

另外,如果以為從小在北京長大,當有人問起關於北京的問題就能麻溜答上來,你就把北京人看得太高而把北京看得太低了。


去外地旅遊,到哪覺得哪門票貴


張阿姨不是北京人,但是覺得這幾首歌很有代表性:

分享老狼的單曲《一個北京人在北京》http://music.163.com/song/85416?userid=263770498 (@網易雲音樂)

分享何勇的單曲《鐘鼓樓》http://music.163.com/song/5279722?userid=263770498 (@網易雲音樂)

分享群星的單曲《前門情思大碗茶》http://music.163.com/song/5249308?userid=263770498 (@網易雲音樂)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