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挪威的森林》中「唯有死者永遠17歲」這句話?

我的理解是只有死者才能夠永遠保持少年,生者會被迫地成長,接受成長過程中的喜與悲,擔負起更多的責任,從自在如風的少年變成曾經最為討厭的人。


這本書最大的痛苦確實是被迫成長。渡邊因為被迫成長而痛苦。

但是,成長並不只是痛苦的。人可以成長為自己曾經討厭的人,也可以成長為自己想要的人。這是由你來決定。由你的實際行動來決定。因為不作為,所以痛苦。

死亡,在一種程度上是懦弱。

並不是成為死者才會一直年少。是因為選擇堅守,才會活得如同少年。

…………(分割線)

挺悲哀的。

木月死在17歲。對渡邊和直子來說,他們記得的永遠是17歲的木月。他們印象中的木月,不會老,不會死,只要他們還記得木月。但是當他們忘記木月了,從樣子到聲音到習慣,慢慢忘了,木月就已經不存在了。

所以直子一直讓渡邊不要忘記她。

直子死了以後,渡邊22歲生日的時候說,「木月永遠17歲,直子永遠22歲。我呢?」

直子死了,渡邊從痛苦到適應,從不費力氣地想起到需要慢慢想再到需要藉助直子別發卡的習慣或者想像綠色荒野中的大井才能回憶起他們。到渡邊四十三歲左右,已經記得很模糊了。木月、直子已經快要徹底消失了。

悲哀的原因是,他們確實永遠年輕了,但是他們已經失去生命的活力。他們不再能決定他們的人生,他們是否存在,取決于思念著他們的的人對他們的情感。青春、美麗固然是生命的一部分,衰老、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缺少了哪一個環節,都不是完整的生命。因為有衰老和死亡,生命才越發珍貴。

村上寫這個沒想過多少意義。他只是在描寫他看到的世界。你還年輕,不要想得過多。這本書在一定程度上,過於悲觀了。文學作品高於生活的一方面,是因為它的略微極端。只有通過略微極端,擴大人類的認知世界,通過探索無限可能,才會激發人的閱讀興趣。這是文學作品的魅力,也是它的缺陷。所以不要被書裡面的世界迷惑了。也不要陷在裡面太深。


就像沒有人永遠十八歲,但永遠有人十八歲一樣。


「唯有死者永遠十七歲。」我覺得這是渡邊對自己一段記憶的自我認知。

渡邊會成長和老去,生命會產生變化,但記憶卻一直停留在那裡。

這是對他好友死亡的一種詮釋,他無法認同他的離去,就讓他存活在記憶中,哪怕一生為他所擾,也心甘情願。

我覺得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

「我有一個朋友,他在17歲的時候不告而別,至此他永遠年輕,而我孤獨老去。」


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活著的人說出怎樣的話,與死人都是無關的,只與他們自己有關。是紀念,為了創造出可以記錄的回憶,以免自己忘記。紀念自己和他的曾經,他停留在了17歲,我的17歲和過去也跟他一起凝固,活著的我已經不是17歲了,但我有一部分是,在他那裡,陪著他。


我一直覺得村上寫書的時候往往把自己在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心境帶入到書中角色中,這樣會寫出可貴的真實。比方說在1969或1970年19 20歲的渡邊出生在1949年,村上亦是出生在1949年。還有03年五十多歲的村上寫卡夫卡時候在書中寫的佐伯。村上對於當時學·潮的感慨可以直接套用在渡邊身上。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愛情、友誼和生命,就顯得尤其可貴。

2010陳英雄版《挪威的森林》高良健吾飾木月

那麼再回過頭來看書中提到的"唯有死者永遠十七"的語段,我手頭目前只有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版的精裝版,340頁中:

「這是初秋一個天朗氣清的午後——同恰好一年前我去京都探望直子時一模一樣。雲如枯骨,細細白白,長空寥廓,似無任何遮攔。又是一個秋天,我想。風的氣息,光的色調,草叢中點綴的小花,一個音節留下的迴響,無不告知我秋天的到來。四季更迭,我與死者之間的距離亦隨之漸漸拉開。木月照舊十七,直子依然二十一,永遠的。」

(前文亦有數處提及此話,但匆忙間一時找不到,先拿此處充數)

這段話的背景是直子自殺後,渡邊從無邊的旅行中回身到了東京,之後得知玲子要來探望自己去車站接她。

木月和直子是一類人,都是在這個紛亂嘈雜世界中嚮往自我的個體。他們在這個世界裡面也都有保護自己的手段,木月依靠自己的親和,直子依靠木月。在木月出於某種原因自殺之後,直子也就失去了壁障。他們的朋友渡邊徹作為在他們之外的個體了解他們,卻不理解他們。只是在那個動亂彷徨的年代隨著時間流轉與木月交好,又愛上了直子——

但是渡邊顯然沒有料到,那個時代最亂的顯然不是社會,而是人心。

渡邊說出「永遠十七」的言論代表著一種感慨,即對已逝的兩位摯友愛人的慶幸。渡邊排斥長大,排斥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裡遊走,排斥那些現實的東西破壞那麼多的浪漫(一如伊東的故事)。對在時代里遊刃有餘的人,他在最關鍵時候對他的冷酷予以致命一擊(永澤)。在直子死後,木月和直子逃避了這種成長與壓力,他為他們慶幸。但同時他又深知自己不能因為同情自己成為懦夫,因為同情自己選擇離去。這種矛盾的心理亦是渡邊在早些時候無從了解的。

水原希子飾小林綠子,整個陳英雄電影里我唯一滿意的選角

同樣,直子可以選擇沒有牽掛的離開,需要處理的只有自己的衣服。而渡邊在不知不覺里就負滿了綠子的債。在當時他那種龐雜的心緒和不了解事件背後原因的情況下,發出這樣的感慨也是極為正常的事情。

我再把上文中有的17的地方找找,本答案不定期更新。


就算是被迫成長,我們生的人也在面對這一切,而死者選擇的是逃避


記得讀到的是 唯死者永遠十七。

上初中的我被這句話震懾住了。在村上另一本書里他講 他車上(或是哪裡 記不清)印了18 till I die. 他說 要想永遠十八 只有在十八歲死去

我說我也不想變老不想長大 不想失戀不想戀人離開 我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想忘記

我尤其不想在機場看見什麼廣告牌 不想「罷了罷了 又是德國」 不想看夕陽餘輝般的天真落幕

所以我要死

但是不能 我還想看看 活下去會怎樣

所以註定看見一切都荒誕一切都虛無

唯死者永遠十七 我們活著的人 羨慕著死者 非常羨慕 但是只能繼續活著

初看時 覺得木月是因為不敢看所以選擇死在十七 仍在活著的人 是」勇敢」

現在覺得 有更多的羨慕 真想永遠十七 可惜還是三十七了 對於這一點 真是徹徹底底的無奈哦


在另一個平行時空,我已經死了,死時年僅17歲


人活著不可能會保持不變的,世間萬物都是不斷變化的,只有死亡時間才會定格。我們成長中一些變化是潛移默化的,有時你自己都察覺不到。


說話要聯繫上下文,斷章取義就是你這種。。。。。

-----到4月中旬,直子滿20歲。我11月出生,她大約長我七個月。對直子的20歲,我竟有些不可思議。我也好直子也好,總以為應該還是在18歲與19歲之間徘徊才是。18之後是19,19之前是18,如此固然明白。但她終究20歲了,到秋天我也將20歲。惟有死者永遠17。

是對時間的感概,對死者的懷念。


死者的年紀凝固在了去世的那天,不會再有變化


活著的人,不管怎麼說自己永遠十八歲,這都是扯淡。

唯一保持青春的辦法,就是死在這一刻。


死者,逝去的人,永遠十七歲,永遠的停留在十七歲。

「永遠十七歲」:我理解,根據主人公借喻,年輕人的離去,永保青春,不會再被歲月侵蝕,不會再被成長所打磨。

「永遠的停留在十七歲」:雖然不需要經歷成長的磨難,但人生之路在他的十七歲已嘎然而止,感覺作者村上春樹意思應該還是珍惜生命,不管未來的路有多艱辛,活著,一切都還有希望!

「唯死者永遠十七歲」————那是一種獨留青春空悲切的殘忍……!


大概是離開的人 和思念著離開的人的她/他 記憶都停在17歲了吧


因為主人公之一不是17歲的時候自殺了,他的生命永遠停留在17歲,我覺得其中的死者應該是特指自殺的本月,而活著的人即使再懷念,17歲也會過去。


謝邀。我記得我是看過這本書的。

我只記得有兩個女孩子在書里提到過。

一個是小林綠,一個是直子。

別的不記得了。

這本書最讓我意外的就是最後直子的死。

我沒想到過渡邊和她的感情也沒能留住她。

我真的很意外。

但是看到後來「我就站在那裡 一遍一遍呼喊小林綠的名字。」

我就釋然了

感情最好的狀態就是健康。無所謂喜不喜歡。

一個佔有慾過強 或者付出和所得完全不對等的感情都是病態的。

誒呀跑題了。

只有死者是永遠十七歲。你不會知道她後來二十七歲勢利的樣子 三十七歲蒼老的樣子 四十七歲 五十七歲以及各種不美好的年齡。

在你心裡 只有死了才永恆 才是最美最美記憶里的樣子。


唯有死者永遠17歲,死者其實指的是木月,就是直子死去的男友,渡邊少年時的好友。

木月死於高考前十個月,那時,他正好十七歲。

另外的根據是,當直子進入阿美寮療養後,渡邊在一次給直子的信中,寫和初美打撞球時的感受時,也提及了十七歲便死去了的木月。

說到理解,要看句子的出處

相關句子的段落,提到了渡邊和直子的生日

上一段寫到了渡邊的期末成績

下一段寫到了渡邊前往直子的住處為其過生日。

綜合來看的話,其實這句話結合相關段落重在突出渡邊對時光飛逝的感覺,當年的好友死去的情景還一一在目,然而兩年的時光已然過去了,曾經的少年變成了青年。

另外,這句話以及相關的段落也間接描寫出了渡邊的生活狀態和思想狀態。

學習上,他得過且過,少拿了一些學分,幾門功課不是c就是d

生活上,木月死後,他找了女友,上了床,後來卻執意分手,選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大學。大學生活也毫無出彩之處,一切按部就班。

在進一步的分析的話,這也為後來渡邊和直子的描寫做了鋪墊,也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尤其是後面的段落,描寫的渡邊去給直子過生日,這是全書的重要劇情,無論對於渡邊和直子,都是轉折的開始。

渡邊在和直子發生關係後,開始認真考慮二人的關係,也開始謀劃二人未來的生活,對生活有了目標。不過一切隨著直子而有了不少波折,渡邊的生活和情感隨之發生著起伏。

直子在木月死後。生活和內心世界發生了巨變,原本光鮮亮麗,被眾人包圍的她,開始衣著簡樸,形單影隻,而進入現在的學校,其實也是選擇隔斷了與過去的所有人的聯繫。

她原本的依賴,木月的死,讓她的內心世界開始慢慢崩潰,此時的渡邊的出現,對於她而言,意味著太多。

渡邊是木月的一部分代表,渡邊是她和外界世界的橋樑,渡邊更是她絕望之下自我挽救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過,直子和渡邊複雜的感情,並沒有挽救她,一切還是慢慢繼續崩潰,直至死亡。

拋開結構上的解析,單從句子中死者這個詞來引申的話,其實也可以的。

文章中的木月,其實某種意義上指代的就是死亡,這也是為什麼書中多次寫到死亡的原因之一。

書中其實探討了生死觀

主要是通過渡邊來描寫的,而且是分階段,漸近式的。

木月的死

綠子父親的死

直子的死

初美的死

渡邊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面對了這些死亡,他對生死的概念和想法都有不同而且有承接和發展。

放大來看,這也是作者村上春樹在書中故意寫的,而且也是作者思想的一種表現。

多說一點,這一點也從側面說明,這是一本偽戀愛小說。


很慚愧沒看過這本書,所以我只能單純地從字面上去理解這句話。結合自身經歷,一般來說,十七歲的人多半都是高中在讀,可以算得上無憂無慮,人際關係很簡單,敢愛敢恨,有足夠的時間看天看星看月亮看草木看飛鳥。所以「十七歲」可以當作是美好歲月的一個象徵,可一旦跨過這個階段,進入下一個階段,那便是突然地發現自己很孤獨。天地之間只有一人,磨難與考驗同在,笑容變成了技能。其實,很多人在經歷不好的事情後會無比懷念曾經的美好的歲月。活著的人知道時光不會倒流,只有繼續走下去。死去的人,是不會遭受未來的刁難的。

好吧,又在瘋言瘋語了,哈哈哈哈哈哈。


推薦閱讀:

TAG:成長 | 村上春樹 | 挪威的森林書籍 | 少年 | 成長的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