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行貨幣為什麼不需要準備金(信用本位時代)?
想問問各位網友,央行發行貨幣為什麼不需要準備金?求解!
完成作業哈。我試圖用通俗的語言和大家容易理解的方式把課本上的東西」翻譯一下「。表達不到位的地方,或者有夾帶私貨的地方,大家批評哈。首先什麼是準備金呢?課本上一般這麼說,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意思是你在我這裡存了100塊,我全部貸給了其他人,你找我提款的時候我傻逼了。所以我留個心眼只帶給其他人80塊,留20賭你不會全部提走。這20塊就是準備金。我一般不會覺得課本上會錯,但是準備金雖然是這麼誕生的,但現在早就已經面目全非了,如果這麼理解準備金,也難免有題主的困惑:商業銀貸款給企業和個人要準備金,中央銀行貸款給商業銀行憑啥不用呢?因為準備金早就不是用來」備提「的了,他已經發展成了一個貨幣政策工具,用來調節貨幣數量。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把信用貨幣誕生之前和之後兩個時期做個對比:
信用貨幣誕生前,各個國家的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本質上是貴金屬,那時候雖然也有美元等貨幣,但大多還是金本位或者金銀本位制,拿著錢上銀行能換取恆定數量的金銀,實際上承擔交易功能的還是貴金屬,貨幣只是為了方便。這時期,你往銀行里存了100兩金子,他拿出80兩放貸,留20兩預備你來取,顧名思義,這就是存款準備金。
由於很多原因(這裡就不討論了),各國陸續放棄金本位制,我個人認為布林頓森林體系的崩潰,最終確立了信用貨幣的主體地位。在那之後,信用貨幣原則上可以無限擴張,你要多少我這邊印鈔機給你預備著,還需要存款準備金幹什麼?這裡多說一句,信用貨幣之前,貨幣背後是金銀,貴金屬支撐貨幣的購買力;信用貨幣之後,貨幣背後是什麼呢?有答案說是槍,基本同意。但這槍口對內不對外,就是說人民幣在中國國內強制流通,它背後是全體中國人的財富,因為用人民幣都可以買到。同理,美元背後是美國人的全體財富。為什麼美元受歡迎?不過是因為美國資產量大質優而已。那麼信用貨幣時期的準備金作為一個政策工具,如何調節貨幣供應量呢?那就牽扯到貨幣發行的流程了。先看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責表:(以下是我另一個回答的整理,沒辦法,懶病發作了)很複雜有沒有?顯得我很專業有沒有?但是我們只看負債部分的儲備貨幣項目——這個就是人民銀行發行的全部基礎貨幣啦,分為兩個部分:貨幣發行項目指的是現鈔,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款指的是商業銀行在人行的存款。(看到這裡,可能大家都蒙B了,現鈔就是毛爺爺這個揣在兜里呢能理解,商業銀行的錢都存在人行?那工農商建等等都是騙子嗎?是的,商業銀行除了一點點現金以外什麼都沒有,你把現金存到銀行,銀行只是在你賬戶里記錄一下,她把現金攢夠了還是存到人行。)商業銀行舉著人民銀行的存摺,開始招搖撞騙,嘿哥們要用錢嗎?我借給你啊,利息好說啊.......你借了他的錢,你能把錢取走嗎?一百二百取現金了,數目大了還得存在商業銀行啊,你就是花了投資了買房了給小三買包了還不是最多把錢從一個商業銀行轉到另一個?於是商業銀行就可以把一筆錢同時借給無數人,永遠騙下去......直到人行說你真不是東西,掙多少是夠啊,一筆錢最多借給5個人(法定存款準備金,主角出場了),不能再多了。於是,這5個人都認為自己借到了同一筆錢,本來不到30萬億的基礎貨幣,變成了150萬億的M2。換句話說,比如法定準備金率20%,商業銀行在人行存有100塊錢。商業銀行給企業借出這100塊,只是他給企業一個賬號說他有100塊,實際上商業銀行的錢還在人行賬上。這時,人行就在他的賬上扣下20塊錢準備金,雖然賬上還是100,但是能動的只有80。然後商業銀行往外只能貸80,貸出後人行再扣16……長此以往,扣光為止。這時算算商業銀行一共貸出多少錢?100+80+64……等比數列求和得500,就是100塊變成500塊,一筆錢貸給了5個人。當然企業會取點現金,所以最終也就是400多。貨幣發行的情況就是這樣,人行發行基礎貨幣並規定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通過存貸款創造衍生貨幣,截至今年8月,我國貨幣供給量是這個情況: 順便說說貨幣超發如何引起通貨膨脹?人民銀行基礎貨幣的投放主要有如下四種形式:一是向財政部門借出款項或允許其透支。但是《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所以這條路走不通的,買國債都不行。(資產負債表中的政府債權是這條修改前形成的)
二是貨幣當局以再貸款或再貼現等形式向商業銀行授信。就是人民銀行直接借錢給商業銀行。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這表現在資產項下「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的增加以及負債項下「儲備貨幣(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貨幣發行)」的增加。這就是人民銀行創造資產的核心,從商業銀行借錢,然後借給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還是平衡的,凈資產還是零,但是基礎貨幣憑空產生啦。另外,有心人可以對比下去年12月到今年的這個項目的額度。直接導致小強和大大在人民日報上撕逼哦。 三是貨幣當局買入外匯資產。我國已經取消了強制結匯制度,但是企業做國際貿易賺的美元歐元日元等,到帳後還是要找人民銀行換成人民幣(因為國內只能流通人民幣),這部分人民幣也形成了基礎貨幣。我國目前貨幣超發的主要原因是外匯占款,這已經成為中國人民銀行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方式。所以說人民銀行濫發貨幣冤枉死了,我也是被動的啊,誰讓你們生意做得那麼大?賺得外匯那麼多? 四是貨幣當局經由公開市場業務買入有價證券。這個就是人行買賣央票,小打小鬧自娛自樂的沒啥意思。 理想狀態下,人行增加了基礎貨幣,經過商業銀行的衍生貨幣,貨幣供給量有序合理增長。根據貨幣數量方程MV=PQ,國家經濟在發展,gdp屢創新高,等式右邊不斷擴大,左邊流通速度保持不變(央行有個經驗性的數據,比較穩定),M2適當增長是符合需求的,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但是問題來了,外匯占款增長不受控制啊,人行被動投放過多的基礎貨幣造成貨幣超發。沒辦法人行就只能欺負商業銀行啊,本來一筆錢可以借給5個人,現在就借4個人唄(調高準備金率)。壓縮衍生貨幣的數量。但是問題又來了,次貸危機了,寶寶大筆一揮說4萬億給我走起,錢從哪兒來呢?直接發基礎貨幣?對不起,已經超發的不要不要的啦,那就還是調準備金率(主角又出場了),本來一筆錢借4個人,改借給8個人唄,於是洪水滔天了。新增了多少廣義貨幣呢?08年1-11月,廣義貨幣增長10%,08年12月到09年底,廣義貨幣增長33%,15萬億多。 商業銀行這下有錢啦,找企業和個人來貸款,企業和個人說太貴了,貸不起。於是人行又給降息,哈,價格便宜量還足,誰不貸誰傻啊。錢到了企業和個人手裡,這就是進到市場上了。企業拿著錢,僱人買原材料承接政府項目,那會路橋地鐵、樓堂館所,全國變成大工地。這些錢先是到了生產要素市場,抬高了勞動力和原材料、土地價格。個人拿著錢買房買車,最終都傳導到消費市場抬高了整體物價水平。當然,傳導的過程並不簡單,各物品價格顯然不是同比例上漲。2000-2008年,M2上漲很快,但物價穩定,房價暴漲;4萬億後物價上漲,但房價以更快的速度漲到天上去了。伴隨著今年上半年社會融資總額的暴增,北上深等一線准一線城市的房價突破天際了。
另外,有人提到了比特幣。比特幣是個好想法,可惜不符合最基本的貨幣銀行學的原理。簡單說,她無法自發的維持幣值穩定。在回答中的等式里,社會總產出不斷增大,貨幣供應量也要隨著同比例加大,這樣才能在貨幣流通速度穩定的情況下維持物價穩定。比特幣的特點有點像黃金,當社會總產出增大到一定程度,貨幣供應跟不上,會導致通縮,物價下跌,進而大家進入流動性偏好,經濟蕭條了。有的答案人云亦云,故弄玄虛,竟也有上百贊,我只能說,貴乎藥丸。這是一個悖論吧。銀行交準備金主要兩個功能,一個是應對支付,一個是國家調節貨幣。假設央行交準備金的話,如果為了應對支付,理論上央行可以無限透支國家信用,根本沒有支付壓力,交了也沒用。如果是調節貨幣,如果交給自己,那就是按準備金比例降低自己創造貨幣的能力,那擴大基數就直接對沖了。如果交給另一個機構,雞生蛋蛋生雞?
央行背後有槍,要準備金幹啥?
央行信用依託的是國家信用,國家信用依託的是強制徵收權,簡稱槍杆子。
僅考慮我國的情況。貨幣領域不存在競爭也是不正確的,要不美元為什麼會成為全球貨幣?
外部約束政府發行貨幣的方式就是自由匯率和貨幣兌換,一個貨幣所依託的信用破產之前,大家都會拋售這種貨幣,換成別的貨幣避險,從而拉低匯率,降低貨幣國際購買力,譬如說這次英鎊。
最後,不管怎樣比特幣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貨幣,金本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可能開歷史的倒車。商業銀行收到的錢是要還回去的,所以需要準備金給每天過來取錢的儲戶。
在金本位時代央行印的貨幣按理是需要對應庫房的黃金,那個年代央行都儲備了許多黃金。當時國家應有規定,央行發行的紙對應的是多少的黃金,而這些黃金的價值在某段時間內大體是穩定的。研究一下黃金本位制是如何被破壞的。
到1913年,全世界約有60%的貨幣用黃金集中於各國中央銀行,各國多用紙幣在市面流通,從而影響貨幣的信用,而一些國家為了準備戰爭,政府支出急劇增加,大量發行銀行券,於是銀行券兌換黃金越來越困難,這就破壞了自由兌換的原則。在經濟危機時,商品輸出減少,資金外逃嚴重,引起黃金大量外流;各國紛紛限制黃金流動,黃金不能在各國間自由轉移。由於維持金幣本位制的一些必要條件逐漸遭到破壞,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也就失去了保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停止銀行券兌換黃金並禁止黃金輸出,同時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3]戰爭期間,各國實行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匯價波動劇烈,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已不復存在。於是金幣本位制宣告結束。
信用本位時代,央行發行貨幣時會受到匯率市場制約和人民群眾的選擇,貨幣發行量過大,則貨幣貶值,群眾會購買外匯或是固定資產來應對貨幣貶值的風險。極端情況下,人們會流通其他國家的貨幣甚至倒退到以物換物的交易方式。
所以信用本位時代央行發行貨幣是以政府信用為擔保的,當貨幣購買力穩定,則貨幣被人接受。當貨幣購買力下滑,政府信用透支,則這張紙被人拋棄,唾棄和踐踏。
為了應對央行濫發貨幣,實際貨幣發行的過程,應有相應的程序和相關的審查機構。
央行通常會以購買國債和債券的形式向商業銀行和政府來投放貨幣,所以按理說這些借出去的錢會重新返回各處,除了生成利息以外,保持平衡。中國央行已接近全部收回春節前投放的資金央行也會通過購入美金的形式發行貨幣,結匯的時候,央行給國內客戶人民幣,政府獲得美元外匯。從央行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近年來的實際變化情況看,外匯占款從1999年末餘額1.45萬元,快速增長到2014年5月末的27.30萬億元,達到頂峰,成為這一階段人民幣基礎貨幣投放以及貨幣總量增長的主要影響因素。美元成為國際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結算,計價也是以美元貨幣穩定的購買力為擔保的。
現今人民幣能實現國際貨是有如下因素。1,國際因素,隨著西方經濟問題不斷的情況下,中國表現相對強勁穩定,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是世界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域的支點,許多經濟觀察人士預測中國將恢復其在貨幣上的突出地位,具體地說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2,政府因素,北京方面已經採取一系列措施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中國與數十個國家進行了貨幣互換,放開了外國投資者的准入條件以及香港的人民幣計價基金,並允許外國央行有限地參與國內銀行間拆借市場。總結:央行發行貨幣以信用作擔保。
這世界的知識分為真實的知識和書本上的知識。
誰說央行發貨幣不需要準備金,沒準備的貨幣誰會持有?你當大家是弱智?瀉藥。央行每次印發貨幣只有30%流入市場,剩下70%都作為準備金。政府不是腦殘,別什麼都信。
目前所有回答都沒說清楚問題。
央行發行貨幣需要的不叫準備金,叫資產,央行不能憑空發行貨幣,所有的貨幣發行都需要有對應資產,例如國債、外匯、黃金等。參見 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而信用貨幣的根本缺陷也在於此,看起來每一個步驟都是正常的,但組合起來卻產生了荒謬的結果。舉例央行由國債抵押發行的貨幣:
1、政府沒錢了,向央行借錢(發行國債),一年利息5%。
——很正常吧,個人都能借錢,更何況信用更好的政府。
2、央行記了1萬億政府債權,給政府1萬億現金
——央行沒有憑空多出錢來,沒有憑空獲利,現金和債權是對應的,國債到期後政府要還錢,央行債權和收回現金相抵消。
3、原來市面上只有1萬億的貨幣+1萬億的商品,現在政府手裡多了1萬億,到處買買買投投投。
貨幣可以無中生有,商品卻不行,於是商品紛紛漲價,以前1元/斤 的米,現在漲到了2元/斤。——這就是通貨膨脹。
4、1年後國債到期了,政府該還錢了,但錢都發工資花完了,投資的高速公路年年虧損,怎麼辦?沒事,借新債還舊債就是了。政府再借了2萬億,1.05萬億還債,1萬億接著花。
——國債越積累越多怎麼辦?沒事債多不愁嘛,中央政府的信用,那是以全體國民未來的稅收做擔保的,自然是杠杠的,當然國債越來越多還是會引起擔憂的,參考閱讀:美國債務上限_百度百科
5、更奇妙的是,由於中央政府的信用高,國債的利率往往低於通過膨脹利率,政府國債甚至可能越來越少。政府一年前借的1萬億可以買1萬億斤米,今年米價漲到了2元/斤,政府卻只要還1.05萬億=0.525萬億斤米。中間0.475萬億斤米,就是政府對全社會持有現金的人收的通貨膨脹稅。
——並且這稅還是專門向窮人收的,現金都在窮人手裡,富人手裡都是資產和負債。某窮人去年手裡有1萬元可以買1萬斤米,今年手裡有1.05萬元只夠買0.525萬斤米。富人去年負債80萬元買了100萬元的房子,今年房子漲到200萬,負債加利息只增加到84萬。
註:以上簡化了很多不影響本質的環節,例如現在政府一般不能直接向央行借錢,而是只能向商業銀行發行國債。另外,國債只是政府印鈔的一種常規方法,現在QE(量化寬鬆)等非常規印錢方法令人越來越佩服政府的創造力。
因此,信用貨幣到底合理嗎?不合理的話應該通過什麼方法來改進?內部約束失效的話(政府無法自我約束髮鈔),能採用什麼外部約束方法來限制政府濫發信用貨幣?
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197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最後一本經濟學著作《貨幣的非國家化》中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思路: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務市場上自由競爭最有效率,那為什麼不能在貨幣領域引入自由競爭?
30年後,比特幣誕生了 比特幣是什麼? - 江卓爾的回答要啥,準備金,江山都是朕的.
國家表示,老子就是憑空印錢,還立法讓你在國內不能用別的錢,不服你來打我呀?於是不服的老百姓不願意拿著紙幣,都去買房了
中央已經決定了,你敢說個不?
央行發行主要有兩種方式
第一是現金準備發行:
央行有多少黃金,白銀,或者其他支付手段,(外匯)就發行等額的貨幣。 第二是信用擔保: 這個來源於債券。主要是國債,它是以全國稅收作為擔保。所以央行的貨幣發行是需要準備金的。準備金這個東西大概是沒有的,但是類似的概念題主可以參考香港的聯繫匯率制。
@Ivony並沒有回答到點子上,看看這個答案會好一些,不過如果不是很熟悉可能會比較難讀懂。 人民幣的購買力是靠什麼支撐著,是兌美元的匯率還是國家的黃金儲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