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央行下發中國首張個人徵信牌照!不學美帝,效法歐洲、日本
2018年2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其官網發布《設立經營個人徵信業務的機構許可信息公示表》(簡稱「央行公示表」),標誌著中國首張個人徵信牌照終於誕生。
此時距離央行2015年1月發布《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已經過去整整3年時間。從8家個人徵信公司試點但始終沒有獲得牌照,到央行今天發布中國首張個人徵信牌照,預示中國的個人徵信業務將走出一條具備中國特色的道路。
央行公示表顯示,中國首張個人徵信牌照所屬企業為「百行徵信有限公司」,法人為「朱煥啟」,營業場所在廣東深圳,有效期至2021年1月,許可內容為「個人徵信機構設立許可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核准」,許可機關為「中國人民銀行」。
個人徵信牌照的坎坷誕生之路,體現出央行的用心良苦。
2015年1月,在《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中,央行申明了允許8家個人徵信機構試點的宗旨是:
「培育社會徵信機構,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社會徵信體系等一系列方針政策的重要舉措,對於規範發展徵信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具有積極意義。」
央行給8家個人徵信機構試點的時間為半年。事實表明,8家個人徵信機構分治的局面,以及徵信機構過度的商業化,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央行允諾8家個人徵信機構試點的初衷,均不合格。
比如,2017年某些利率畸高的現金貸平台,完全沒有任何風控,僅僅依賴某幾家獲得個人徵信試點的機構的信用評分放貸。這些利率畸高的現金貸平台帶給社會極大的負面輿論影響。回過頭來看,某些個人徵信公司在其中是推波助瀾者,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央行徵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公開表示,8家機構都想依託互聯網形成自己的業務閉環,在客觀上分割了市場的信息鏈,不利於信息共享;在數據極為有限的情況下,根據有限信息進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評分並對外公布使用,,也會存在信息誤采誤用等問題。另外,這8家機構各自依託某一個企業或者企業集團發起創建,在業務或者公司治理機構上不具備第三方徵信的獨立性。因此,8家個人徵信試點機構均沒有獲得個人徵信牌照。
2018年1月4日,央行曾發布《關於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籌)相關情況的公示》。該籌建信息的公示,標誌著官方主導的個人徵信平台即將出台。今天央行公布的個人徵信牌照,與此前《關於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籌)相關情況的公示》中的信息只有一處不同,即,籌建時營業場所是「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通泰大廈C-917」,而今天公布的營業場所是「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1006號深圳國際創新中心E棟」。
從已經完成工商註冊的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和董監高人員構成來看,央行背景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佔據主導地位。另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主導的徵信平台正在招納會員,吸收數據。
百行徵信和互聯網金融協會的徵信平台的誕生,預示著中國將走出有中國特色的個人徵信之路。
從西方國家的個人徵信發展來看,個人徵信無非三種模式:以歐洲大陸為代表的公共徵信系統模式,以美國為代表的市場化私營徵信模式和以日本為代表的會員制模式。其中,公共徵信模式以中央銀行或金融管理部門為主導,兼有私營徵信機構,不以盈利為目的,強制各方必須參加;私營徵信模式完全依靠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和行業自我管理形成的發展模式,以盈利為目的;會員制模式以銀行協會牽頭建立,徵信機構在收集與提供信息服務時通常收費。
目前中國的個人徵信之路,已然明朗,即「公共徵信系統模式+會員制模式」,主要借鑒歐洲和日本的個人徵信模式,而此前8家個人徵信試點機構無一獲得牌照則宣告了中國沒有走美帝的老路。這條中國特色的個人徵信之路,已然昭示了當前各路無牌經營個人徵信業務的機構和產品的命運:要麼選擇服務8家獲批參股百行徵信的公司,要麼成為互聯網金融協會的徵信平台的會員,還有一種選擇則是關門大吉——私營的出路前景堪憂。另外,從騰訊信用分的命運來看,形形色色的個人信用分大去之日不遠矣!
推薦閱讀:
※生死時速六天半:我經歷黑貸的日子
※貸款消費竟比存錢更多,儲蓄老虎不止是被房子洗劫!
※循環貸款,滿足您多方面的消費資金需求!
※找民間貸款公司貸款有哪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