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現代人寫詩不如古人?

好像不能這麼說。

一是現代人不寫古詩。

再就是古代的好詩,是很多很多年歷史的積累。

還有就是藝術這個東西,最高的體現,要看天才的出現。

最後這一點,和古代、現代沒有關係,和古詩、新詩也沒有關係。

再回頭來說詩本身。

你這裡所謂的古代,包括不包括元代和清代?

按說應該包括。

可是,請問,元代、明代和清代出過什麼好詩?出過什麼大詩人?

除了元代以小令著稱的張養浩外和清代的龔自珍、李開先等,很少其他的大詩人、好詩人出現。

為什麼呢?

難道好詩差不多已經被寫盡?好詩人已經出夠了?

從四言詩到五言詩,再到七言詩,再到宋詞和元代的小令,詩歌已經將語言形式和格律,演繹個了遍,下面,面臨著新的突破。

到了清末民初,白話文的出現,就是這種客觀情況和機緣出現的結果。

白話文把世界帶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對中國來說是如此,對西方世界也是如此。只不過,在英語世界裡,古文和白話文之間的界限,沒有中國的語言,這麼明確罷了。

中古古代詩歌的歷史,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而中國新詩,總共才100年時間。

就是在這100年的時間裡,也誕生了大量膾炙人口,讓人過目難忘,讀來蕩氣迴腸的詩作佳品。

一大批詩人的名字,如同珍珠般,在中國新詩歷史史冊里散發著異樣的的光澤。

艾青,穆旦,聞一多,徐志摩,戴望舒,朱自清,卞之琳,郭沫若,這是現代文學史。

當代的海子、北島、舒婷、顧城、歐陽江河、西川、于堅、雷平陽等等。

在這裡,具體的作品,就不用逐一列舉了。

說到底,不是現代人寫的詩不如古代人,是因為衡量標準不準確,不嚴密,不對等。

要糾正這種說法,還需要做比較細緻地橫向、縱向的對比。

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格外說明,那就是,大詩人的出現,要看機緣。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那樣的詩人出現,都是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一遇的,而不是你說出現就能出現的。

這一點,就更不能作為褒古代貶現代的依據喝酒借口。

把所謂的現代人,放到整個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去考量,說不定,結論會更接近正確答案。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就是題圖用了郭沫若先生的頭像。

殊不知,郭沫若雖然對早期的中國現代詩歌貢獻不菲,但由於他的為人和他過度政治功利化,名聲已經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人都不再喜歡他和他的詩歌。

顯然,再議論到中國現代詩歌時,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應該是他。


推薦閱讀:

把心丟失

TAG: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