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語口音(accent)真得影響有效的交流嗎?

到底什麼是口音?

Accent refers to listeners』 judgments of how closely the pronunciation of an utterance approaches that of a native speaker (Munro & Derwing, 1999).

聽者認為說話人的發音多大程度上接近母語者的發音。

趙金銘先生曾對學漢語的留學生的洋腔洋調下過定義:

「洋腔洋調」是指外國學生在用漢語進行口頭表達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各樣的語音語調錯誤,學習者母語語音系統的干擾和影響是產生「洋腔洋調」的最主要原因。用母語語音代替目的語語音的現象,便是「洋腔洋調」的最直接表現。

我覺得師公的這個定義更中要害,而且更可操作。因為Munro and Derwing的定義中「母語者的發音」是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哪裡的母語者的發音?是北卡的還是紐約的?東部的還是西部的?北京的還是海南的?但是師公的定義很直接,「用學習者母語語音代替目的語語音的現象」,根據這個定義,所有的口音現象都是可以窮盡的;

口音一直是很多語言學習者非常在意和試圖克服的問題(看看知乎上有多少教人學發音的live和課程就知道了...),如果可以理解上面關於口音的定義的話,就可以區別口音和發音(pronunciation)的不同了,可以簡單理解為:口音屬於發音的子集——也就是那些只有受到母語語音系統影響導致發音發得不地道的那些母音、輔音、音節拼讀、重音、語調、節奏等等。

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口音對意義的溝通影響甚小,甚至可以說毫無影響(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嘲笑印度人的口音,但很多美國人認為印度人的英語比中國人好,英語畢竟是印度官方語言)。關於口音在口語交流中的作用一直是一個研究的熱點,但也是一個debate,這個debate產生於口音(accent)和話語可理解度(comprehensibility)之間的關係上。內在的假設是:1.1.如果口音和話語可理解度的構成(construct)很相似,那麼說明口音的確影響話語可理解度,也就是說口音影響有效的交流(不可理解,那就溝通無效);1.2如果口音和話語可理解度的構成不一樣,或者一樣的部分很小,那麼就說明口音並不影響可理解度,也就不影響有效的交流。而現有的關於二者的debate 是:被認為口音非常明顯的第二語言學習者所產出的話語也能完全被理解,但是不被理解的話語往往又被認為是口音太重。所以,研究者認為,二者有關係,但是是相對獨立的構念;

Trofimovich and Isaacs(2012)試圖將口音和可理解度的構念組成區分開來,看看口音和可理解度究竟有多大程度的重疊。研究結合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定量統計了40個法國英語學習者的19個和言語產出相關的指標,找了60個人去給口音和可理解度打分(用了likert-scale並且分為9度量表),結果發現,對於口音來說,詞重音(word stress)和節奏(rythm)的貢獻最大;對於可理解度來說,單詞豐富度(type frequency,the total number of unique words produced.這個指標不是很理解,暫且理解為所用單詞是不是夠豐富),詞重音(word stress), 和語法準確度(grammatical accuracy)。發現只有詞重音是重合的。

定性的方法訪談了三位資深英語教師談對口音和可理解度的看法,再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將老師的錄音文本拆解。對於老師訪談的結果來說,影響口音的主要是:4.1 音段錯誤,也就是母音輔音的發音問題(segmental errors (vowels and consonants)),音節錯誤,也就是拼讀問題(syllable errors), 和是不是聽起來像母語者(sounding nativelike),---這個結果很有趣,因為我上學期也做了一個關於漢語口音的訪談,我訪談了15個教師,在談到什麼是留學生的口音時,老師們也總提到「是不是接近母語者的發音」,也就是完全根據自己作為母語者的主觀判斷來判定的。這個其實很不靠譜,那難道不是中國人就沒辦法教口語了嗎?我國畢竟有那麼多中國人在教英語口語啊。回到本研究,影響可理解度的主要是:是不是易於理解(ease of understanding)(老師們真是很可愛??「影響理解的主要因素為是不是易於理解」), 語法(grammar)和詞匯(vocabulary);

也就是說,定量(3)和定性(4)的結果基本是一致的。研究者得出的結論是,口音和可理解度擁有不同的構念。口音的構成和語音學指標更相關,可理解度的構成和語法辭彙更相關。但是二者有一個共同的詞重音的組成,研究者把這個結果用法國人的母語里沒有重音(法語是音節節拍語言)因而產生了母語負遷移來解釋。這個解釋太牽強了,重音攜帶意義和情感的表達是一個已有的共識,那麼詞重音對可理解度產生影響是很正常的。我覺得恰恰口音中的重音分布是連介面音和可理解度的重要樞紐,值得拿出來好好研究。母語不具有重音的學習者,在學習有重音的語言時,母語負遷移會不會帶來口音,從而影響意義的表達,從而影響交流和溝通;

p.s. 實驗有統計的問題,因為量表是分類變數,研究者直接拿語音指標(連續變數)和量表的量距(非連續變數)去算相關,而且去做逐步多元回歸分析,這種統計方法很有問題。我自己在想,用線性判別分析可能會更好?實驗還有一個實驗設計的問題,被試的言語產出的時長沒有受控制,所以會出現token frequency和storytelling breadth的共線性很高,因為說得時間長,肯定token frequency會越高啊;本研究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直接考察口音和可理解度的關係,研究者採用的方法是分別考察二者的構念,然後看構念有沒有重合,從而得出二者是不是互相有影響的結論。還可以嘗試的方法是找口音程度不一樣的語料(或者母語背景不一樣的),然後去找一批母語者raters為可理解度打分,看看不同程度的口音是不是對可理解度造成影響,建立因果關係。

Trofimovich, P., & Isaacs, T. (2012). Disentangling accent from comprehensibility.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5(4), 905-916.

推薦閱讀:

熟練掌握四門外語,我是如何做到的?(1)
和「學霸貓」和「張瀟雨」老師學到的
法語真的是世上最動聽的語言嗎?
如何開始學習一門語言

TAG:英語口音 | 英語口語 | 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