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方法論應用:神話系統論(二)

(三)對神話產生和演變的梳理

歷史唯物主義指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於社會存在。按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可以知道神話是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組成,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神話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同時也會在一定的條件下發展、消亡,神話與社會存在之間具有相互作用。這樣的結論無疑是高度抽象的,需要具體的展開。


神話的產生社會歷史條件

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需要一定的條件,系統論與還原論相比,重要的突破就是對環境的重視。不研究系統產生、演化的環境條件,就無法對複雜系統的發展做出準確可靠的判斷。

雖然無法得知世界上的第一個的神話是在何時產生的,不過依靠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可以得到在人類社會早期的神話系統對社會系統的明顯作用痕迹。根據已知的考古發掘資料顯示,至遲在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就已經具有了明顯的信仰、祭祀遺存。例如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尼安德特人就已經開始埋葬和祭祀死者,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相關的遺址中,相關的材料則明顯豐富起來。目前在山頂洞人時期就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墓葬遺存。通過考古資料的支持,可以得知信仰、祭祀的觀念在人類社會早期就應該形成了,而這也揭示了神話的存在。

再加上通過田野調查對世界上的各生產力水平較落後地區的人類族群的研究,可以發現即使是處於原始氏族社會階段的社會系統也擁有可以說是豐富的神話與信仰。例如對生產力尚處於中石器時代的澳洲土著人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原始宗教在他們的生產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他們傳承神話並不是從文藝審美的目的出發的。綜合這些相關的資料可以說明神話系統在人類社會系統的早期,就已經伴隨著發展起來。

再其次,就神話保存的基本形式是口頭散文來說,可以推斷神話的產生應當是在語言產生之後。因為語言的內核是思維,神話畢竟是具有一定規模的認識信息,一方面保存神話需要一定的載體,另一方面產生神話需要一定的思維和認識能力。而根據一些語言學方面的田野調查資料來看,語言的演化也為神話的發展輸入了負熵。

最後一個,我們從思維情況來探討。人的成長過程中,思維能力的成長也是階段性的,從孩童到成人、老人各個階段皆有個性。同樣的,社會意識系統也會隨著時間自組織,人是社會中的人,社會意識形態與個體相互作用。也就是說,在神話的產生中個體的思維能力與群體的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錢老發出要建立思維科學的倡導,從神話的產生來看,研究神話在根本上也是離不開對人思維的研究,而對神話的研究,也將會有助於對人思維能力發展的認識。但是目前人類對於思維的研究還不能達到很全面的認識,還不能清楚的揭示神話產生中起了重大作用的所謂感性思維、形象思維,目前從可以確定的情況說,直觀感性的一層思維準確性較差,這直接影響了人類的認識發展。


神話產生的系統原理分析

從系統的保持穩態與複雜有序化的兩個基本目的性出發,結合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條件下。可以知道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必然產生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這個合乎系統目的性的要求,具體的過程就是原始人通過直觀感受總結現實中事物的現象,從而積累成經驗,並指導自己進行實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是形成了對事物正確的認識,另一方面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產生了對世界扭曲的認識——神話。這裡要明確一點的是,不能說原始人對事物那些簡單的表面的認知都是神話。只有當認知結論,經過自發的藝術化、形象化的處理,才能夠說形成了神話。對事物簡單的、表面的認識仍然是對客觀的認識,而經過神話化的認識信息,才形成了客觀唯心的認識體系——神話。

關於神話的具體內容和形式的起源,應該是個人實踐的認知成果對社會系統進行輸入,如果得到群體的響應,那麼會在文化系統中固化形成穩定的存在。因為原始社會時期信息傳播和保存的條件決定了,沒有得到集體傳播和記憶的信息,根本無法保存。所以即使是有自覺的對神話系統進行信息輸入的,在原始社會裡,如果沒有得到集體認可和傳承,是無法留存的。而當信息彙集到到社會系統的層次進行加工、保存,那麼個體對整個神話系統的組織過程也是無法控制的,這也是神話的集體性。通過這個集體性,也就形成了神話的客觀唯心主義認識體系基礎。

把系統劃分為物質、能量、信息三個子系統,可以發現在自組織系統中越是複雜的系統,信息子系統在系統中的作用越是明顯,這是系統發展的一般規律。自然環境決定了,人類的個體只有組成系統才能夠達到足夠的生存能力,於是人類自組織形成社會系統,而文化則是社會系統的重要子系統,文化系統在本質上是社會內部的子系統通過非線性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信息系統。與社會結構複雜化的同時,社會內部的信息交流也愈發複雜,經濟基礎、上層建築與思想文化三個部分是協同發展的。

從系統自組織的角度出發,早期的文化系統呈現的必然是一種稚嫩、混沌的形態。現在我們將神話學劃分為民俗學的子系統,民俗學則是社會科學的子系統,這是在人類的思想文化系統發展比較完備時的層次結構。然而越往歷史的源頭走,人類的文化和知識就越樸素越混沌。因為文化系統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系統。那麼一直追溯到文化系統初步形成的時候,由各種考古、田野調查的資料可以知道在原始社會時期,神話在整個的早期稚嫩、混沌的文化系統之中具有一種核心地位。不過當人類思維能力水平、知識積累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文化系統必然會走向複雜的有序化,導致了神話系統的絕對層次下降,在今天便成為了文學、民俗等系統的子系統。


神話產生的具體原因

從社會歷史條件及基本的系統論原理,對神話演化的歷史材料總結歸納,可以得到神話的產生主要應該有以下的五個重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是神話系統的產生和發展符合原始時代的社會系統的目的性。從神話具有的社會功能,可以知道其對於文化、社會系統的結構進行了優化,對維持社會系統的穩定和發展具有一定的有利作用。神話雖然是客觀唯心的認識體系,但是卻在一定的時空域內為人類充當了重要認識成果儲備庫,對社會知識經驗進行了傳承。

第二個原因受到當時人類整體的思維方法水平的限制。原始人的理性思維程度較低,在實踐中主要運用的都是直觀感性的思維,像萬物有靈、物我混一等思維方式就是神話產生的有利土壤。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實踐成果的相對積累的限制。人類對事物的認識少,經驗積累少,但是又要主動積極的去認識世界,去整合實踐成果,以指導實踐。於是乎就「用理想的、幻想的聯繫來代替尚未知道的現實的聯繫,用臆想來補充缺少的事實,用純粹的想像來填補現實的空白。」(恩格斯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第四個直接的原因是信息傳遞中的失真造成的。局限於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在信息的傳遞、信息的處理與信息的保存等方面,都難以保證高效的抗干擾能力。在口口相傳和結繩記事的年代裡,是難以完善的傳播和保存信息的,隨著語言的發展,語言的演化也往往為神話的產生提供了材料。

第五個直接的原因是高度藝術化、形象化的故事,更容易令人容易接受和記憶,從而也便於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簡單的說,故事就是由雜亂的信息組織成的系統,自然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關於藝術性與信息傳播的相關性,這方面有待美學系統論研究的補充,現在僅是筆者的一個歸納結論。


神話的自組織

系統有著複雜有序化的目的性,神話也不例外。任何自組織的系統,都是從簡單到複雜,從混亂到高度有序,層次隨著自組織發生複雜化。同時,要注意系統的模型始終是要根據研究的需要建立的,對於客觀的複雜系統,從各個角度建立模型進行研究,皆有可以稱道之處。

從神話的客觀唯心主義認識體系實質這個基本屬性出發,加上原始先民的集體認識信息來源這個條件,通過引入層次性原理,可以得到劃分神話系統層次的一個基本方法,即根據神話體系對客觀世界的解釋、反映的完備程度來劃分。很明顯的,不同的社會系統在不同的時空域中,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以及所形成的神話系統規模是不同的,初始必然都是瑣碎的無組織關係的信息碎片,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碎片之間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更高一個層次的系統,即是超循環理論所陳述的系統發展道路,正所謂有生於無,恢宏生於毫末,低級系統自組織湧現出高級系統,而高層次系統又反過來制約低層次系統的運動。

關於神話系統的一般結構,殷驥先生在其文中,把神話系統的縱向層次結構歸納為:神話片段、神話個體、神話群體和神話綜合體。可以說,這個模型是根據神話的本質所建立的一個具有一定的一般性的系統模型,對於理解神話系統的自組織過程具有積極的意義,下面本文簡要的闡述下其理論:神話系統的最低層次是神話片斷。神話片斷情節簡陋,形象粗獷,片斷與片斷之間幾乎沒有什麼聯繫。隨著神話系統在運動中的不斷反饋調節,.以及神話片斷與片斷不斷交流信息而產生「耦合」,於是「神話個體」便形成了。「神話個體」是圍繞一個神的活動的一些情節較完整的故事,這個神的形象也較為豐滿。以時間的推移為經線,以神話故事的內容為緯線,許多「神話個體」便織成了一個神話網,這便是「神話群體」。自然和社會形態組成的客觀世界是有序的,因而能較全面地反映客觀世界的「神話群體」也是有序的。「神話群體」是原始人某部落或某時期生活較完整的折射。從地域上也可把相對反映一個地區自然、社會概貌的一些神話個體作為一個「神話群體」。神話系統的最高層次是「神話綜合體」。「神話綜合體」是以人類長期認識的結晶——神話為主體,綜合歌謠、傳說等,系統全面地來解釋客觀世界的一種藝術形式。由於人類以其表現自己、記載自己的歷史,故又稱為「史詩」。「神話綜合體」是在「神話群體」的基礎上形成的。奴隸制國家出現後,統治者部落的圖騰(以及與之相關的神話傳說)被推及全國。因此,「神話綜合體」是以統治者部族的「神話群體」為中心,吸取其他部族的神話而形成的。這樣在「神話綜合體」中,統治者部族神話中的神往往作為主神統率一切。如古希臘神話中的宙斯、埃及神話中的賴神等。「神話綜合體」是神話系統發展的最高層次。至此,神話系統的發展就處於停滯狀態了。

對於其中部分內容,筆者暫且不做具體討論,從總體上看,這個神話的層次性演化的路線圖,是符合神話的辯證法的。

關於更加具體的,涉及各類型神話的演化情況,限於篇幅,本文暫且不進行討論,這裡先挖一個坑好了,有空的話再慢慢填。


神話的熵增

系統是環境中的系統,神話的時空橫跨了人類社會的各個時期各個地域,環境條件的複雜多變也為神話演化的複雜性提供了基礎。環境條件的變遷,規定性的要求著神話的運動,這種要求具體到神話與其他系統之間時,就需要從系統間的競爭與協同去認識。系統之間的競爭與協同是每時每刻都在運動中的,理論上系統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是在不同時期必然會有著具體的強弱之分,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在神話與其他系統間的相互作用中,當神話系統內的熵增大於負熵流入之後,系統就走向崩潰。今天所能見到的神話系統,尤其是像中國神話這樣的系統,殘損情況非常嚴重,只能夠通過吉光片羽進行研究。幸好出土文獻等途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負熵,為我們推演完整的神話系統做了很大幫助。

從總體的情況來看,現存的神話主要是被宗教、政治、文學、歷史、哲學等五個系統「改造的」。

1、神話的宗教化,即是宗教系統對神話系統的改造。在中國的一種表現就是上古神話的仙話化,如黃帝食玉、嫦娥奔月、玄女教戰等神話已經明顯滲入了不死、成仙的思想,很多神話隨著時間的發展受到宗教系統的侵蝕與塗改。漢朝興盛一時的泰山府君、蒿里地府神話傳說及信仰,便隨著佛道兩家的傳播而崩解。

2、神話的政治化,即是神話成了為統治者服務的工具,用來加強統治者的統治。私有制下,神話作為社會的子系統,必然受到環境條件的約束。例如東漢《風俗通》曰:「俗說開天闢地,未有人民,女媧搏黃土做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者,引繩人也。」這一則女媧造人的神話,已經是明顯受到等級制社會改造的例子。每個社會群體系統都會有意無意的頌揚、製造符合其目的性的文化,神話傳說作為具有廣泛深遠影響的傳播途徑,也受到了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共同關注,漢人尚讖緯,依託神話編造了許多富含政治目的的文句,這些內容反過來給予了神話強烈的侵蝕。

3、神話的文學化,也就是受到有意識的文藝工作者改造的情況。總的來講是因為對於人們而言,是神話的神聖性逐漸消退,是神話為勞動生產服務和對生產生活指導功能的逐漸消退,而藝術欣賞性質愈發佔據神話的主要社會功能所造成的,這也是神話的絕對層次跌落為文學子系統的結果。像希臘神話便受益其偉大的民族詩人,使得其文達到善美的程度,很多神話材料後人也僅能從文藝作品中搜集,文人採用神話往往以自己的奇思妙想進行修飾,使神話原本的面目便披上了紗。然而,神話的文藝性也為研究神話提示了一條運用系統論美學的研究道路,從美學的角度研究神話,也是具有社會經濟意義的路線。

4、神話的歷史化,也就是歷史系統對神話改造。《太平御覽》卷七九引《屍子》:子貢云:「古者黃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黃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計而耦,不約而成,此之謂四面。」神話里四張面孔的黃帝,被歷史化為派出使者治理四方。神話傳說與古史尤為關係密切,內容相互轉化實在是常事,可以說是有利有弊。

5、神話的哲學化,哲學家當為說理而對神話改頭換面時,神話就發生了哲學化。如《易經》的「帝出於震」應該是一則簡短的神話材料,但後世卻產生了訓「帝」為元氣的說法,這就是一種哲學化的體現。《莊子》哲思縹緲不群,採用大量故事說理,後人也有從中考證各種神話傳說的文論,具體論斷還有待推敲之處,但無疑的是這些神異的故事的背後存在著當時社會歷史中流傳的根據。

這裡僅僅只是列舉一些常見情況,需要嚴密研究的話,需要建立模型進行討論,本文限於篇幅暫不做開展。


註:

1、版權所有,禁止非授權轉載,轉載須經我本人同意並註明來源。

2、配圖源於網路,侵刪。


推薦閱讀:

讀《系統論》筆記(2)——系統論的基本規律
讀《系統論》筆記(1)——系統論的基本原理

TAG:神話 | 系統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