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中獲得更強的思維能力

進步依其本性還未顯得足夠大

夜裡未曾入眠時,我習慣躺在床上,打開手機上的Kindle軟體,讀一讀電子書。

無意中打開了與知乎合作出版的那本《拔起邏輯之劍》,看著自己好幾年前的文字,內心百感交集。

這本書雖說是2015年7月出版,可其中包含的20多篇文章並非同時完成。最早一篇可能動筆於2010年。

今年已是2018年,這些年過去了,我的文筆居然未曾有顯著進步。思想上則更多是細節的深入,在大問題上沒有改變自己的回答。

看來,自己這些年似乎沒有足夠多的進步。

老調有時值得重彈

對於新朋友來說,我要坦承自己的一個壞習慣:我不喜歡重複勞動。

如果自己曾就某一個議題,寫過自認為足夠好的文章,那往後就不再強調這個議題了。哪怕這個議題在後來的情況下,很值重複強調。

《如何真正駁倒對手》一文詳細闡述了論爭的寬容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這個原則其實很值得反覆強調,就是說,要將自己所欲反對的論證以最合理的形式來解讀。《反對的資格》也是這一原則的衍生:沒有支持的能力,就沒有反對的資格。稍微解釋一下,假設你想要反對一個命題A,那你總得先理解A命題是什麼意思,否則怎麼可能反對它呢?假設你不同俄語,有人用俄語說了某個命題,你應該先去理解這個俄語所表達的命題的意思,而不是先說「我反對」。

這個前提條件看似簡單,實際上很難。比如,命題A:人類是地球上唯一有能力表徵理由的物種。光是理解這個命題,就要花很多時間去學很多知識。什麼叫「表徵」?什麼是「理由」?「表徵理由」又是什麼意思?如果承認命題A是對的,那麼命題A所蘊含的B、C、D、E等,又是什麼?我們要不要相信命題A以及由其所推出的B、C、D、E呢?

《先問存在不存在,再問是不是》一文指出了概念的模糊性,強調要謹慎使用概念,要提防自己是否犯了本質主義的錯誤。《真理辯護者與信念推銷員》是以實用主義出發,希望大家少談些真理,多談些用處。《雄辯勝於事實》論述觀察滲透著理論,從而警醒自以為掌握真理的人,反思自己在是什麼理論下給出了觀察描述,除了自己使用的這個理論外,還有沒有別的好理論?

《智力與理性》將智力高低與理性高低區分為兩個獨立維度,強調理性的重要性。《說服的六藝》給出了一個理性說服的提問技巧。《誰有責任證明?》則討論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的舉證責任。

還有很多文章,不一一細說了。其實,要是這些文章不重要,我當初就不會從幾百篇文章中挑出這二十幾篇,把它們發給編輯,整理成一本電子書。這些老文章,大多都值得反覆強調。只是我會覺得它們都是好幾年前的老文章了,不好意思再老調重彈。

最後推薦的三本書,也是批判性思維書籍中極佳的作品,如果某人能認真學完,那其批判性思維水平已經相當高了。

《學會提問》(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1月)很適合各個水平的人當作入門書,中學生理解起來也沒有障礙。

《批判性思維》(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12月)更適合大學本科水平的學生,其內容已經很全面了。

《這才是心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則是我的最愛,畢竟我的身份認同之一,就是心理學人。

心理學與人類思維能力的進步

斯坦諾維奇的作品,對於所有致力於推進人類思維能力的人來說,幾乎是不容錯過的。

這本《這才是心理學》算是他的代表作。《超越智商》、《機器人叛亂》、《決策與理性》這三本也有了中譯本,都很值得推薦。

在他的這些書中,斯坦諾維奇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究竟是什麼呢?

1.心理學對人類的思維方式做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實證研究。

2.根據這些實證研究成果,我們提出了諸如認知雙過程理論(Dual process theory)這類關於人類認知過程的通用模型。

3.根據一些數學、經濟學、心理學、生物學等跨學科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提出對人類理想思維方式的期待。

4.我們知道了人類實際上是怎麼思維的(現狀),也知道了人類應該怎麼思維(理想),接下來就可以著手縮小現狀和理想的差距了。

5.為了縮小現狀和理想的差距,我們需要在教育上做出一些改進,設置一些能增強學生理性決策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課程。

6.我們還需要發明測量人類思維能力的方法,這樣才能區分不同人的思維能力水平。同時也能看出同一個人有沒有進步。現有的智商測試不足以測量全面地測量人類的思維能力。

這麼看來,斯坦諾維奇簡直就是心理學招生辦公室的老師,極力鼓吹心理學的好處,呼籲大家都要重視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他做出的研究成果。

不開玩笑了。如果說有哪門學科專精於研究人類的各種行為模式和心理機制,那就是心理學了。既然心理學致力於研究人類的行為,難道就不能幫助我們改進人類的行為嗎?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正是一場心理學領域中的革命,它想要改變眾人對心理學的印象。心理學不只是研究心理不正常的人,同時也研究那些身心健康、事業有成、生活幸福美滿的人。通過對這些人的研究,心理學家想要知道健康與幸福的秘密,從而讓更多人掌握這些秘密,讓自己過得更健康和幸福。

如何從心理學中獲得更強的思維能力?

在與許多讀過《這才是心理學》的讀者交流時,我內心不免感到詫異,他們真的讀過這本書嗎?

本書第二章不是提到,可以被證據檢驗的理論,要勝過那些寬泛到不可能出錯的宏大敘事嗎?

本書第三章不是提到,我們應該努力給出概念的操作性定義,而不是大談特談一些言之無物的空洞學說嗎?

該書的每個章節,都能針對性指出了一些常見的思維錯誤,並提出了改進方案。然而,許多讀過此書的讀者,依然沉迷於那些思維錯誤之中,無法自拔。

原因是因為人們讀書不夠認真嗎?

這本書是心理學教材,可以作為一學期十幾個星期的課程教學材料。大多數讀者,不可能花十幾個星期,仔仔細細讀完這本書。人們找不到同學來討論,也找不到老師來指導。一方面很難有毅力堅持讀完,另一方面也不一定有能力無障礙地完全掌握全書的內容。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人們讀書不夠認真,而是教育資源不夠豐富。這個問題很難解決。我原先認為,通過自動化的教育軟體就能以零邊際成本複製優質教育資源。但麻煩在於,教育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它同時也是人類的一種社交活動。學生和老師都不僅是想要傳遞信息,同時也希望實現情感上的聯繫。在可預見的時間內,機器都不會有情感和情緒表達能力。

許多人會認為,如果每本書的每個章節都要和同學討論,都要尋求教師的指導,都要能完全讀透,學會舉一反三,那就太累了,除非是為了通過考試,為了拿到學分,否則自己不想要學得這麼認真。

其實,我也不是說每一本書都值得認真讀。有一些能幫助我們學會分辨是非對錯,讓我們學會主動搜索優質信息的書,值得認真讀。之前提到的那三本書都是這樣的書。我自己寫的《思維的利劍》也是這樣的書,花芳老師的《文獻檢索與利用》也是這樣的書。

這類書能告訴我們,如何判別信息的優劣?從哪裡查找高質量的信息?如何讀懂高難度的信息?如何規避常見的思維錯誤?如何做出可靠的推理?如何做出明智的判斷?

玩遊戲之前,我總是喜歡查找遊戲攻略,學習老玩家的經驗,從而輕鬆在遊戲中取得高分。思維也是一種遊戲,當我們在玩這個遊戲時,也可以查找遊戲攻略,看那些老玩家給出了什麼建議。斯坦諾維奇無疑是一位優秀的老玩家,多次再版的《這才是心理學》凝聚了他對心理學思維方法的系統性理解,是一本值得滿分推薦的書,值得大家認真閱讀。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如果沒有大眾點評,你還知道要吃什麼嗎?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培養批判性思維技能?

TAG:心理學 | 批判性思維 | 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