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識字憂患始
蘇軾雲,人生識字憂患始, 姓名粗記可以休。 並非是讀書本身使人陰鬱,而是知識使人敏感,教人批判。但是就如梁文道在《讀者》中評價索爾·貝婁的《拉維爾斯坦》時說道——「知識並沒能使人可以更精明地超脫死亡和愛情等種種大問題。這也正是貝婁創造的喜劇,知識分子愈是有學問,他們就被綁得更緊,儘管這些學問本來是為了這些問題才存在的。」這便是知識生憂患。
知識生憂患,甚至有人說知識無用。於是最近知乎上出現一篇神文——這一類書,我建議你少讀為妙。作者聲稱自己看文學書近千本,涉及作者包括村上春樹,陳忠實等到郭敬明、大冰、饒雪漫都有(這審美)。作者認為,諸如《紅樓夢》,《百年孤獨》等文學類書籍有一個缺點——「不實在」。讀文學書的目的是「 無非就是和朋友共餐時可以增加點飯桌上的談資;或者看的時候,自己內心情感能得到一些抒發共鳴,僅此而已。 」,還有「 文學,只能算作一種等同於看電影般閑情消遣。 」不僅不實在,還可能有害,容易患上矯情病,無病呻吟,甚至危及生命,作者列了一串死亡名單以證,包括莫泊桑,傑克倫敦,太宰治,海子,三毛等。
讀書使人「矯情」,易致死亡這條實在太無道理了。我們來用數據掐死他:
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英國在 2011 到 2015 年間,共有超過 1.8 萬起 20 歲到 64 歲自殺案例,平均每年每 10 萬人中有 12 人自殺。其中擔任建築工的男人自殺率是正常人的 3.7 倍,從事醫護工作的女性自殺風險則是一般人的 2 倍。從事文學、媒體和運動相關工作的女性自殺風險比正常女性高出 69%。——從事文學媒體的女性自殺率的確偏高,但還不及醫護行業的超出一倍。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6年給出的數據: 對2012年美國17個州的12312名自殺者進行了分析, 在男性中,自殺率排在前三的職業分別是:農業、漁業和林業(90.5/100000);建設和提取(52.5/100000);維護和維修工(47.5/100000)。 在女性中,自殺率排在前三的職業分別是:執法人員和消防隊員(14.1/100000);法律(13.9/100000);衛生保健從業人員和技術人員(13.3/100000)。
再來看看中國的數據,來源:CNKI,作者:夏雲、鄒宇華,《自殺死亡的發生與分布特徵研究進展》,2010年文章, 37(4):709-714 ,節選如下:
谷慶等[24]調查顯示, 在自殺的人群中, 農民佔86.06%、工人佔4.13%、學生佔9.48%、教師佔0.31%, 宮惠榮等[9]調查為農民佔93.85%, 工人佔6.15%。湯斌等[23]調查的結果中農民所佔的比例高達98.66%。
在自殺死亡的人群中, 以低文化水平者為主, 文盲及半文盲佔有極高的比例自殺。谷慶等[24]調查顯示, 自殺死亡者文盲佔27.59%、小學佔43.50%、初中佔26.29%、高中佔2.51%、大學佔0.08%, 與有關研究結果相似[31,32]。
就問誰還敢拿林奕含說事?我很同意作者認為讀文學前應該豐富人生閱歷,我更認同如果人生閱歷有限,可以先了解人物背景,讀書應以把握作者思想為目的。但用自殺說事,將文學比作娛樂看片,這種說法實在是辣眼睛。
誠然,讀文學會增加人對情感的敏感度,也會使人對既定之物產生質疑。情感如藤蔓滋長,疑問或許也永無答案,教人無奈憂愁。在無知無畏中度過一生,也不失為一種選擇。所以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文學呢?小津安二郎在《豆腐匠的哲學》裡面寫道——「若說性格是什麼,也就是人性吧。不表現出人性是不行的。我想,這就是所有藝術的宿命。」電影是如此,文學作為藝術的一部分,亦是如此——即以表現人性為宿命。希望讀者對於除自己以外的觀念,所處的文化以外,別人的觀念和文化也有所了解。
托爾斯泰還曾說過:「藝術即人們交流的手段。這種交流具有特殊性,與語言交際不同的是,人們通過語言相互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通過藝術則相互傳達自己的情感。」他解釋說:「人們能夠被他人情感所感染,藝術活動正是建立在這種能力的基礎之上。」培根說:寫作使人精確。文字是人類創造的進行交流的符號。書寫和閱讀的意義在於,書寫的人不只是在表達,同時也在交流。而閱讀的人通過閱讀這個動作,達到了與作者情緒與思想的交流,同時也是在交流這個社會的共有文化。
我想這就是部分的,閱讀文學的意義。
推薦閱讀:
※《半步崩拳》
※讓我們來聊一聊西方的「娘man」時尚,以及你該讀的6本高分[中性文學]
※楊牧:《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所謂「史皆文也」
※情詩詞好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