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說不宜過度強調防止假創新偽創新

近期,監管部門提出的一個概念非常火,大有成為經濟金融領域「主旋律」的味道。這個概念就是「堅決防止假創新偽創新」。

猛一看沒有多大「毛病」,強調一下、提醒一下,貌似也是完全必要的。不過,筆者提醒的是,如果「過度」強調,注意了,筆者說的重點在「過度」二字上,即不是不讓強調,而是不能掛在嘴邊逢會必講,天天講,月月講,過度渲染,甚至作為經濟金融的重點工作之一。

如果過度強調,細細分析將會帶來非常負面的作用,主要是對中國經濟轉型急需的創新帶來很大影響。

假創新、偽創新的概念非常難以界定與定性。什麼是偽創新?什麼又是假創新呢?所謂創新,無論產業技術層面,還是從制度建設與改革的軟科學方面,都是在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創新是未知的,創新具有不確定性,創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創新的風險巨大。這就決定了創新是一個成者王敗者寇的結果。難道把失敗的創新都扣上假創新偽創新的帽子嗎?

人們往往容易理解機器設備等生產力中的工具等硬體的創新,而忽略了突破原有生產方式以及制度規定層面的創新;人們往往容易理解發明創造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生產領域裡的創新,而容易忽略流通、銷售方式以及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創新。

回顧改開40年來,制度層面與流通銷售、服務業層面的創新同等重要。第一個改革創舉的安徽鳳陽小崗村大包干改革就是突破政策制度的創新。沒有這樣的壯舉,怎能有後來的全面改革開放的洶湧澎湃?

最現實的是,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技術、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自動駕駛、共享經濟、感測技術等新一輪技術改革時代撲面而來的關鍵時刻,本質是所有傳統經濟金融技術都面臨結構調整與大轉移大革新的重要任務。最大的衝擊就是原有制度政策以及適宜於傳統業態的條條框框的衝擊與突破。

在這個關鍵時期,頑固不化地強調要在原有制度政策規定框框里創新,怎麼可能呢?這些新經濟新金融新技術的創新之處就包括突破原有守舊傳統思維下的制度設計,不讓突破就等於徹底扼殺創新,不讓創新了。

在金融領域監管套利與逃避現有監管制度的創新,絕不能給其戴上偽創新假創新的帽子。在美國,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金融創新就是奔著現有監管制度漏洞而來的。金融企業鑽金融監管漏洞創新出金融產品,金融監管機構發現鑽監管漏洞,金融監管政策有漏洞後,立馬補上漏洞。然後,金融企業再尋求監管漏洞再創新金融產品,監管機構再彌補漏洞、完善監管制度。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局面:金融機構創新—監管機構完善漏洞監管—金融企業再創新—監管機構再完善監管制度,最後達到了金融產品越來越豐富,金融監管政策越來越完善的最佳局面。美國在上個世紀60—80年代有許多這樣的例子,由於篇幅所限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中國已經確定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非常之好,創新被放在五大理念之首;中國政府已經確立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過度強調偽創新假創新,與這些理念要求極不合拍。「萬眾創新」哪能不出現一點問題呢,包括發生難以界定定性的假創新。過度強調防止假創新偽創新,必將會使得創新者擔心被扣上假創新的帽子而不敢創新。

堅決防止以所謂「防止脫離實體經濟的假創新和偽創新」為借口,打壓創新,遏制創新,阻止創新,破壞創新,維護傳統守舊落後產業行業產品,以達到維護其既得利益的目的!

一個好的制度環境,既要鼓勵創新,更要容許創新失敗,還要允許少量假創新的存在。只要有好的機制,有優勝劣汰的市場化這個大浪淘沙體制,只要相信市場開放機制的強大凈化器作用,在真創新層出不窮情況下,假創新就會失去市場而消亡。

在中國監管部門把防止假創新、偽創新作為「主旋律」與重點工作時,地球那邊的美國佬近日發生了三件事情:一是亞馬遜宣布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與美林銀行合作發放線上客戶貸款;二是美國兩家傳統零售巨頭宣布破產,據彭博社報道,Tops Friendly Market連鎖超市母公司和迪克西連鎖超市(Winn-Dixie)母公司Bi-Lo都在準備呈交破產申請,前者還可能尋求法庭保護;三是馬斯克的超級列車獲得華盛頓市政府批准,開始準備性的挖掘工作。這項超級高鐵如果試驗成功,中國高鐵或面臨巨大挑戰,或會被從全球市場擠出。

鼓勵創新,激勵創新,給創新最大的包容與理解,給創新以最大的市場空間與自由空間,保護好前期中國在互聯網商用上的創新好局面,應該成為最強的主旋律,應該以最強有力的制度給以保護!

推薦閱讀:

美國人重新設計了筷子,衛生又便利

TAG: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