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中國的,可能是日本人

除了我們自己,最懂中國的,可能是日本人。

如章子怡所言,美國人看中國,大致新鮮神秘,東方色彩,最多抱著因吹斯汀的心態。

而日本,從盛唐開始就派遣唐使學習漢文化,近代又處於不良的目的研究過中國,對中國知之甚深。

當年歷史學家鄧之誠出版《東京夢華錄注》,日本學者竟能找出50餘處謬誤。

賈平凹作品《廢都》一出,隨後被禁,但卻在日本一時洛陽紙貴,因為日本出版業覺得這本書能讀懂當代中國人。

而但凡了解些魯迅研究的,也一定會知道站在研究魯迅前沿,多是日本人。

今天我就介紹一部美食紀錄片,堪稱日本版「舌尖上的中國」,1982年攝製的《中國之食文化》。

豆瓣上評論的人不多,但評價都很高:

甚至覺得遠比《舌尖上的中國》好看

在第二集《魚米之鄉》的開場詩里,引用了杜牧的《江南春》,詩句里的一些古音平上去入都是對的,非常專業。

而在整部紀錄片里,記錄下了80年代的中國,那個還沒有被現代化完全抹去古老痕迹的中國。

欸乃一聲山水綠的蘇州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廣州

還沒有被鄉鎮工廠包圍的江南村莊

80年代初的中國,我以為是貧窮閉塞的,可能大部分地方的狀態也確實如此。但這部片子也紀錄了下80年代簡單美好的一面。

潔凈的菜市場。

人聲鼎沸的上海小籠子店。

人們的神情是快樂閑定的。

而最重要的是,這部紀錄片比較細緻紀錄下了中國菜的本真模樣。

那時候還不是川菜遍地開花的時代,川菜館子也不是一味的辣。

成都醬鴨

豆渣鴿脯

麒麟鯉魚

這些菜都是清淡口味的。我以為川菜都是辣味的,一直對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評價不理解,看到這裡才懂了。

而當時稱雄北京的,不是川菜,也不是粵菜,而是魯菜。

所謂「抓藥同仁堂,醬菜六必居,穿鞋內聯升,吃飯豐澤園」,著名的豐澤園就是魯菜中的翹楚。片子也剛好紀錄下巔峰期的魯菜大師王義均。

這個堪稱現實版中華小當家的特級廚師,把魯菜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這一段切干魷魚的過程,完全是強迫症的福音。(可惜圖片有點舊,展示不出來,歡迎看視頻)

《舌尖的中國》拍的多是民間菜肴,當然格局更大。而《中國之食文化》多關注名館名菜,看片子時,讓我常常想起吃貨唐魯孫寫的關於民國時代的美食書籍,有一種窺探秘辛的快感。

片子里科普了一些名菜,比如一直以為是湯品,但其實並不是湯品的佛跳牆。

廣州當年宴請賓客的硬菜——烤乳豬

和常常出現在後宮戲裡的燕窩。

甚至有一些已經被禁止的菜肴和野味,比如熊掌,

比如果子狸

也記載下了粵菜中食用猴和貓的過往。

真實地反映著這個飲食大國瑰麗但又不乏些許野蠻的真實面目,非常有紀錄價值。

看完片子後的感覺是,中國人真的是很會吃的民族。

這道虹橋贈珠,色香味俱佳,情趣高雅。

三色蝦仁,創意十足,變化多端,

紅燒划水,因為魚尾肉質細膩彈嫩而專取魚尾烹制的佳肴。

原料難得的蜜汁火方

還有被推測為可能是《中華小當家》里鍋巴料理原型的番茄蝦仁鍋巴

(《中華小當家》里賈雄的鍋巴料理)

說來很有意思,這部片子是由日本龜甲萬株式會社策劃。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陸續簽發旅遊簽證給外國人,日本人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順利完成取材拍攝。而這個龜甲萬,便是已經傳承了350多年的日本醬油廠。

身為料理界的同仁,所以片子著眼也格外專業,選的館子都是當年鼎盛期的名館。比如杭州的樓外樓,蘇州的松鶴樓,廣州的北園酒家等等,四大菜系盡在其中。

這兩天《舌尖上的中國3》播出了,李立宏老師那充滿磁性,一聽就餓的配音猶在,導演卻從美食家陳曉卿換了從《東方時空》出來的劉鴻彥,第一季故事圍繞器皿,看過感覺不大如前。

有人評論《中國之食文化》為:最良心的中華美食紀錄片。

最有良心可能算不上,但絕對是能讓吃貨充滿欣喜的紀錄片。

推薦閱讀:

從跟屁蟲紀錄片,感受世外桃源的不丹王國
她用18年才完成和同性戀媽媽的「日常對話」
Sandwiches that you will like | Vol.4
殺入今年奧斯卡的華人紀錄片,看得太解氣了!

TAG:美食 | 紀錄片 | 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