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動態博弈的過程--影響力估值法 | 估值就是講故事
第一步『定義』
影響力是一種試圖支配與統帥他人的傾向。這是一個新的概念,這裡所說的影響力,並非指其他,其代表的是投資機構「我」的影響力。
第二步『案例解析』
在數年之後,250公司發展迅速,經過全產業鏈布局加垂整合後,目前已是國內頂尖的大公司,現金流充沛。最近其董事長T同學為提高閑置資金的使用效率,仔細考察了另一行業內一家比較好的公司---對對和後,決定對其財務投資,採用常規增資擴股的方式。經過與對對和進行的多輪商業談判和商榷,以及仔細的估值計算之後,雙方均認可如下結論:對對和目前估值為2億美元。而該公司的CEO馬上有同學希望250投4000萬美金西安金,持有投後公司17%的股權。260的B同學認為該項投資可行性很高,長期回報不錯,於是報請董事會批准,似乎又要皆大歡喜了,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
250的董事長T同學否決了這份投資估值方案,並提出新方案,250公司以2000萬美元對對對和進行增資,卻持有投後公司20%的股權。此言一出,滿座嘩然,對對和公司高層表示無法理解。隨後T同學進行了解釋,這是使用了影響力估值法對投後企業做了合理估值後,再逆向推演的結果。
在傳統的估值中,所有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被投資或被收購企業身上,計算的是該企業獲得資金後,由於這部分資金,所可以獲得的收益,而較少考慮到投資機構本身對企業帶來的巨大價值。比如說:馬雲說,DR.2這個小鬼還是挺有意思的嘛;雷軍說,他長得還真挺像風口裡非的那頭豬哎。
第三步『結論』
在使用影響力估值法的時候,需要考慮一下二點。
(1)投資機構(人)擁有非常大的實力(或知名度),屬於翹楚或頂峰級。沒有一定實力的投資機構無論說什麼,好的企業也不願搭理你。只有金剛鑽,才能攬瓷器活。
(2)影響力估值法的本質,其實是在經營投資機構自己的品牌。在公司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後,公司的名字本身就是信譽,公司的品牌就是影響力,在投資談判中就佔據了主動權。你想讓我投資么?不好意思,我不想要你,就是這麼牛氣。比如,在某企業投融資實踐中,普通的VC/PE,投資某金額佔據一個股份,但是如果是軟銀、紅杉、IGD的話,可能獲得同樣的股份的話,可能會支付少得多的對價,但這也是合理的。
(3)換個思考方向,如果TOP級大牛機構對企業進行投資,企業在認可減少資本投資的同時,肯定會有更多其他資源的需求,這就需要雙方進行深度合作,並進行長期、深度交流。
我們到這裡,創業的小夥伴們肯定已經對估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可以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創業這件事。所謂創業,就是建立一份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事業,在未來可以交由其他人繼承傳承,由此獲得創業者的財務自由和人身自由,並創造這回價值,承擔社會的責任的過程,三者缺一不可。而相互促進的一個動態過程,因此和創業和諧統一,達成共贏,相互促進的一個動態過程,因此創業一樣,投資從來都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沒有一定的成功模式,但是卻有無數的失敗案例。投資更像一門藝術,沒有約定俗成的風格,卻可能有著令人驚嘆的美。我們不想機械,不想墨守成規,不想閉門造車,我們更想擁有天空般遼闊的胸懷和視野。
(本文源自《估值就是講故事》創業融資與投資一書)
http://weixin.qq.com/r/RCkuNgjE1FWrrUxV93x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天使投融資法律文件與解析 | 優先跟投權權(十三)
※高成長公司估值的幾個方法-比較法 | 估值就是講故事
※蓋世汽車股東爭奪控制權,給投資人和管理者都上一課
※天使投融資法律文件與解析 | 信息權(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