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真相、傳播、疫苗、感冒藥、口罩、空氣和我們

(新春愉快。第一次嘗試發知乎「文章」。本文曾用於《流感中年》的知乎問答。歡迎轉發;可自行轉載,可不署名;需留意審查風險:我原分享用的「雲筆記」已數次被「無法查看」。感謝肯定。無需讚賞。)

史上最啰嗦·流感預防指南

這是網上流感消息的常見內容:

流感來了,很多小朋友得病。流感癥狀如下(或:「我們做了個表格」),通過對照自身癥狀,可以判斷得的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這些藥物/食物/秘方對於預防、治療流感效果很好。要戴口罩多鍛煉多通風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接種疫苗。

——然而,最關鍵和實用的信息上,它們多數要麼本身是錯的,要麼正確但「『簡潔』到了更可能被弄錯的程度」

本文希望能讓國人重視流感,並簡單說明

流感危險,但難自行分辨;我國往年致死人數近於車禍;今年 2、3 月間會加劇,年感染人數或近 4 億,應積極預防;預防時:疫苗應重視但效果目前有限,所有藥物無效,戴錯口罩更易染病。更有效的預防:總是及時洗手,外出戴對口罩四周不漏氣、呼吸不費力),在家保持空氣清潔。若感染,切勿草率用藥,並在可能接觸他人時戴一次性口罩;咳嗽打噴嚏,請務必遮掩口鼻,並,及時洗手。

生活遠不止疾病,疾病也不止流感——文中的預防原則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遵循未必可能,但即使我們只是「知道」,也會有足夠意義。

全文 2.2 萬字,全部讀完會超過 30 分鐘——您可先了解大概結論,再在需要時查閱。

目錄——

  • 流感導致的死亡:
  • 高危人群:
  • 健康成人一定安全嗎?
  • 人為何會被感染?病毒如何傳播?
  • 主流防治方案:
    • 疫苗:
    • 藥物:
  • 更建議的應對方式:
    • 及時洗手:
    • 戴對口罩:
    • 清潔空氣:
  • 關於網上的「常見建議」
  • 更多:
  • 聲明:

正文——

  • 「感冒」危險小:傳播不易,甚至最親密的接觸也多半不被傳染;雖然「無葯可治」,但僅保證「休息」和「喝水」,我們也幾乎總能一周自愈
  • 但 流 感 不 是「感冒」 :流感是傳染力強、可能迅速致死的「國家法定傳染病」
  • 我們得過的「感冒」多數只是「普通感冒」,尤其是長大之後
  • 流感發生有季節性,疫情不會無限持續,流感季過後不用擔心;流感的流行情況也不年年相同,有一定規律,大多數年份並不會有大爆發
  • 今年很大概率是較大爆發年

流感導致的死亡:

  • 在一個世紀前,整個人類世界曾因「西班牙大流感」幾近崩潰過;在民眾以為已經逐步戰勝了所有危險傳染病的新世紀里,因為醫學進步,艾滋病的全球致死病例在逐年顯著減少,前景光明,但同時,因為流感病毒變異速度至今領先於醫學進步及環境改善速度,流感致死人數的總趨勢卻是不降反升
  • 世界範圍內,每年因流感導致的死亡中,僅呼吸道疾病病亡者即已達65萬;在英國,和流感有關的肺炎是男性的第六大、女性的第四大死因;在美國,上一次較嚴重的流感季(2014/2015)中,有超過 3500 萬人因流感患病,超過 5 萬人因此死亡(按國際主流「超量死亡數」演算法)
  • 1950年代後的幾次有世界影響的流感大爆發,始發地其實多為中國(含香港)。而且因基因有別,華人比歐美白人更易患重症
  • 但實際上,在我國大陸,幾乎無人談論「流感致死」——我們曾聽說有人死於心肌梗死、肺炎、腦炎、心肌炎或膿毒性休克等等各類大多並不傳染的常見疾病,但少有人知道,他們之中許多人的病發以及突然病逝,都只是被傳染了流感而已
  • 世衛組織早前公布的報告結論顯示:2003 年至 2008 年間,中國的南方城市中,每年每 10 萬人口(含全部健康人群)中有 11.3 人 因流感死亡,北方城市則每 10 萬人中有 18 人;死亡「多數緣於季節性流感,特別是 B 型病毒引起的流感」,死者中多數為老人
  • 而按我國當時衛生部的已公布數據,在 2003 年至 2008 年間,全國(不含台港澳)每 「報告」 的流感發病人數僅有 4-6 萬,死亡數在 0-15 人之間;而實際上可用以對照的數據是:2017年末-2018年初已出現的流感階段性高峰中,我國有數個城市(北、上、寧、石等),僅一市的一家兒童醫院的一日門診量,即已超過一萬
  • 城市的人口越多、密度越大,流感可能導致的危險就越大。整個美國,100 萬人口以上城市僅 9 座,超過 200 萬的更只有 4 座,而在中國,則僅中心城區人口在 200 萬以上的城市就超過 40 座——而這些城市的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還遠超美國

高危人群:

1.(易並發相關嚴重疾病而死亡)

  • (≥ 65歲)
  • (小於 5 歲的兒童,尤其是 2 歲以下嬰幼兒)
  • (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腎病、肝病以及免疫功能受損等基礎疾病者)
  • (包括分娩後 2 周內的產婦)
  • 【體重 / 身高的平方 > 30 單位:千克 / 平方米】(「身高^2」之前被我誤寫成了「身高*2」。抱歉。)

2.(因所處環境而有更高比例傳染他人或被傳染)

  • 少兒,尤其是小學一、二年級和幼兒園兒童(但危險程度會隨學校放假而明顯降低)
  • 醫護人員
  • 餐館服務員,司機,商場或娛樂場所等處的工作人員

健康成人一定安全嗎?

(2015年2月,孫儷與鄧超。原圖來源:鄧超微博)

註:「退熱貼」對退燒無用(包括兒童);睡覺中最好不戴口罩

  • 相比高危人群,健康成人確實是相對安全的(總體而言健康成人致死率低)
  • 但健康群體並非難被感染——所有人都是流感的「易感人群」
  • 如果已被感染,在徹底痊癒之前,仍可能再次感染,因而加重癥狀或讓病情變得複雜
  • 即使「已痊癒」,也並非「已對此次流感免疫」——仍可能在短期內被感染至發燒不止
  • 「強健身體」的必要性是毫無疑問的。但在流感這裡,「身體強健」並非就一定是生存優勢。當甲流(A型/甲型流感)流行時,容易被擊倒的主要會是青壯年,甚至男性因流感住院的風險顯著比女性還高——過於敏感與強烈的免疫反應反而更危險:「多數病例中,身體在努力進行自身治療的過程中自殺身亡」
  • 近年的中壯年感染率與死亡率還有升高趨勢——台灣地區的統計中,重症致死率近已 8%,趨近兒童、老人死亡率的 8.3%
  • 一個原本健康的年輕人,從確診流感到死亡,最快只需一天——這不是「理論上」,這已經是很多「事實」了
  • 健康人群染病後自己若不重視,更危險的可能是家人——近期已知的國內最小感染者,在出生僅 35 天后因家人未注意而被傳染,隨即住院 9 天 。而在近兩個月間,很多死亡已經發生,只是媒體無人報道

2-3月,及未來的感染趨勢:

  • 紐約在 1 月底「感染與就醫人數創下自 2004 年開始通報流感病例以來的最高紀錄」;近日公告,全美因流感及肺炎死亡人數 單周 超過 4000;香港「成人截至 2月11日有 288 宗嚴重流感個案以及 159 宗死亡( 7日,香港政府已因流感決定提前給幼稚園和小學放新年假)
  • 1 月底,我國大陸,北方疫情正遵循著以往規律有明顯回落,但南方尚未出現相應降幅;B 型病毒(乙流)是現在流行的優勢病毒,通常認為,它們通常只會局部流行,危害比可以引發世界性流行的 A 型(甲流)小
  • 但 B 型目前還有兩個毒株在同時流行,而實際又混合了兩種 A 型(包括更危險的「H3N2」,而"H1N1"則很可能在接下來取代 B 型成為優勢病毒——在上海,這一進程現在已經開始;廣東則 10 日已報告首例禽流感)
  • 人類可能同時或相繼感染 A、B 病毒
  • 「北半球的流感通常在每年 10 月至次年 5 月間流行,2 月為高峰」
  • 流感通常沿著交通線傳播;而人群聚集、通風不良場所對流感傳播最為有利
  • 過去的七年中,中國流感最高峰期都不如現在這般猛烈,更沒有恰好趕在春運開始前爆發。現在,春節即將到來,2 月已經開始,我們陸續進入長途交通線——火車、飛機、客車——對於擁擠的乘客,冬春季節的大多數的交通工具實際上都通風不良(包括飛機);2 月中下旬,我們走親訪友,小小客廳里親朋滿座,大家借著酒興高聲交談……
  • 3 月,鍾南山先生已經一再提醒——3月很可能還要再出現新一波流感
  • 「正在流行的流感毒株數量超過以往」;「沒有任何病毒像流感病毒那樣迅速演變」;近些年來,"新興大規模傳染病的毒性和出現頻率都在增加";「可以跨物種傳播的病毒數正在增加」……

人為何會被感染?流感病毒如何傳播?

  • 不存在「細菌性流感」(甚至不存在「細菌性感冒」)—— 「細菌」無法讓你得上流感
  • 「普通感冒」不會自己變成流感
  • 「著涼」「風寒」「風熱」可能引一些「感冒癥狀」,但都和你得上流感無關
  • 得流感的唯一原因:被傳染了足量的有活性的病原體
  • 有兩百多種病原體可以讓人「感冒」,能導致流感的病原體只有一種:病毒中的「流感病毒」(而它有概率用幾十種方式戰勝你)
  • 「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後 3 至 5 個小時即可排出病毒」——而此時感染者本人甚至都不知情
  • 半天后,病毒排出量開始急劇上升
  • 癥狀高峰跟排毒高峰多出現在感染後的 48 小時內
  • 被感染者從發現癥狀到實際就診,大多已是被感染的 48 小時後
  • 也有許多被感染者可能直至其痊癒都只是「隱性感染者」——即「雖然已病,但沒人知道」,因為沒有明顯癥狀——然而在此期間,感染者也可能向外排毒,雖然量小
  • 部分患者在正常呼吸時不向空氣排毒,但另有少數患者的排毒濃度比其他患者高出數十倍
  • 一般情況下,病情越重,患者排出的病毒越多
  • 乾燥冬季更易流感高發的重要原因:溫度、濕度越低,病毒保持活性的時間越長,傳染能力越強(「冰凍」或「風乾」對「抑菌」有用,但無助於「殺死」體內並不含水的病毒)
  • 好在病毒無法僅靠「皮膚接觸」入侵人體:它們只有接觸口、鼻、眼三處的「粘膜」才能入侵(嘴唇不是「皮膚」,是人類特有「外翻的粘膜」)
  • 病毒正常並不會在空氣中單個存在。它們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是通過飛沫,尤其是由飛沫「變成」的 PM2.5(「飛沫核」,這裡將稱之為「小飛沫」)
    • "飛沫的量由多到少:打噴嚏 >> 咳嗽 = 唱歌 = 大聲演講五分種 > 輕聲說話"
    • 噴嚏會至少產生數萬飛沫
    • 沒有遮掩時,打噴嚏會讓大飛沫(「比 PM10 大」,通常超過頭髮絲的五分之一大小)一秒之內飛到正對方向的 3 米之外

(上圖為「打噴嚏的瞬間」。圖中可見的即為「大飛沫」)

  • 「打噴嚏」由於「動靜太大」且頻率不高,甚至可能並非最危險的流感傳播方式
  • 大飛沫不能在空氣中長時間停留(因無法「懸浮」),通常只在短距離、小範圍內傳播,如果剛好落到人的眼、嘴,或被吸入,才會有感染風險
  • 看不見的「小飛沫」危險遠大於「大飛沫」
    • 小飛沫數量占絕對多數,相對較大粒子存有更多的病毒
    • 小飛沫可在空氣中長時間停留,能傳播更遠距離
    • 一些時候,呼吸也能產生小飛沫
    • 足夠小的( PM5 )飛沫可能進入下呼吸道
    • 再小的( PM2.5 )可以入肺
  • 還可以傳播的方式是手、嘴、鼻、眼之間的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如:
    • 親吻
    • 共用毛巾、餐具
    • 手在接觸了已被含病毒的飛沫、鼻涕、痰液等人體排出物污染的物體(各種門把手、地鐵公交扶手、手機等)之後,又去接觸自己的口、鼻、眼
  • 好在:
    • 病毒不在活體細胞內時無法繁衍,因此流感病毒離開人體進入環境時,它們在數量上將只減不增,完全不用擔心它們在各種臟污處瘋狂繁衍
    • 它們在空氣中可能「存活」超過半小時;在堅硬緻密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能夠「存活」並具有傳染性的時間為 2 到 8 小時,轉移到你手上後平均 15 分鐘,在柔軟多孔的物體(如「干紙巾」)上則可能短至數分鐘(在帶靜電場的柔軟多孔材料如「駐極體熔噴布」上應該更短,但暫未看到測試數據);
    • 流感病毒對許多常見消毒劑(如醫用酒精)都敏感,易被滅活

主流防治方案:

疫苗

  • 接種疫苗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防控傳染病大流行的「最有效方式」
  • 但實際上,流感病毒一直在快速變異,而藥品生產則需要大量時間,所以疫苗實際上無法針對「正流行的病毒」生產,通常是參考世衛組織的「病毒預報」(主要由計算機根據歷史資料完成),提前生產
  • 實際上,今年的「流感預報」有一定偏差,而我國大陸又因多種原因未選擇最優疫苗方案(現使用的是「三價疫苗」而非覆蓋更廣的「四價」),這導致:現大陸能接種的疫苗效果僅有 10%-33%
  • 「對現流感更有效的疫苗」已進入上市流程,但最早的上市時間可能是:2018 年 8 月
  • 即使屆時按時上市,疫苗的有效率仍很可能只能在 40%-60% 之間
  • 從流感流行的歷史事實看,「病毒預報」即使「正確」,接種疫苗也仍不能「控制流感的流行」
  • 讓疫苗起到應有效果,需在感染前至少提前2周接種(兒童則是4周)
  • 流感疫苗的有效保護期一般是 6-8 個月,接種並非強制,無法口服,很多人並不願意為此去醫院排隊+打針,再加上大陸地區「對疫苗的副作用整體上過度恐懼」等多重原因,實際上的接種率也嚴重偏低(不到 2%),短期內仍很難全面普及(若開始「普及」,則其數量又將很快不足),因此,接種疫苗不應在當前的中國被簡單推為「抗流感首選方式」
  • 註:1、以上內容只針對當前流感疫苗。疫苗是醫學史上的最偉大發明之一,我們都是受益者,對它們的關注卻一直過少。2、仍建議流感「高危人群 1,以及照顧或與之共同生活的人 」積極考慮接種(除其中禁忌人群外):相比疾病可能會造成的危險,疫苗其實非常安全,且部分人群接種後還能減輕病發後的嚴重性和併發症;接種疫苗不僅是保護自己,也可能能保護與您接觸的人;局部地區的優勢病毒已開始轉向 A 型,而現有疫苗對 A 型防效果相對較好;低齡兒童由於體內抗體不足,更應儘早重視——疫苗與其它預防方式並不衝突;3、去接種時,請務必做好個人防護(口罩+洗手)——已有少量感染案例發生在疫苗接種的來迴路上,以及在醫院的等候時間裡

藥物

  • 世界範圍內,「在所有開出的藥物中,一半以上配藥或銷售不當,而且有半數患者沒有正確用藥」;在用藥規範程度領先的美國,甚至在 2016 年仍有超過 6 萬人因不合理用藥致死
  • 在中國,藥物的最大的問題也並非「價格高」,而是「醫生開藥與患者自行用藥都過於隨意(過度用藥、用藥不足和錯誤用藥,尤其在「小病」上)」
    • 藥物中,被使用最廣泛,同時也是濫用最嚴重的,是抗生素
    • 「感冒」患者(普通感冒+流感等)使用抗生素比例有 78%,其中「不規範使用+不確定是否規範使用」的總和超過 95%( 2009-2011年數據,基層醫院中)
    • 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的悲劇已經不計其數。其中,國內 7 歲以下聾啞兒童中的 30%-40% 並非天生,抗生素讓這 30 萬孩子聽不到了聲音(2014 年數據。在美國,這一比例則低於 1%)
    • 而實際上,抗生素只能用於細菌感染(它們中有些「看起來像感冒」),對流感病毒完全無效(「普通感冒」則至今並無任何可以「治本」的特效藥)
    • 但「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本身也前景莫測——我國每年用掉了全球抗生素用量的一半,過量的抗生素篩選出越來越多「超級細菌(泛耐葯菌)」,也讓部分患者自身產生了強抗藥性。在上個月的一例杭州 20 歲大學生案例中,患者流感中繼發超級細菌感染,在 ICU 中搶救 21 天后才轉入普通病房。她仍然是幸運的:同類感染者的 48 小時生存率為 63%
  • 很多國內「感冒藥」(如快克、優卡丹)都會添加的「金剛胺」,已被發現副作用較大且對治療 B 型流感無效。實際上,因為濫用,大多數流感病毒也已對其耐葯
  • 有三種處方葯一度被認為是流感的「特效藥」(「在被感染後有治療作用,甚至可以將發病時間減少一天」),但實際上,即使是其中最負盛名的奧司他韋(達菲):
    • 「越來越多證據不支持奧司他韋可以減少流感併發症、住院率或死亡率。基於對證據的考量,2017年6月世衛組織降級了奧司他韋,將其從核心藥品名單中拿掉了,降級為輔助用藥」
    • 並被建議「具有重症流感危險因素的患者(即前述『 高危人群 1 』)」才需要考慮使用
    • 該葯能起作用的最有效時間是「病發後48小時內」——但很多人從發現自己的癥狀到實際就診,已經超過48小時
    • 實際上,由於該葯在網上已被尊為「神葯」,在流感有小爆發時就很容易斷貨——比如前段時間——是的,達菲也被濫用了,即使作為「感冒藥」它已經很貴
    • 更重要的是:現在已出現對達菲產生耐藥性的流感病毒( CDC 的監測結論,且趨勢正在變得嚴重);青少年使用時,請家長務必關注孩子服用後精神狀態的變化
  • 由於濫用,「藥物失效的速度遠遠高於替代藥物的發展。事實上,研發規劃中新的抗菌葯幾乎已經枯竭。換言之,耐藥性發展的速度遠遠高於研究的速度。其造成的影響遠遠超出致命感染的再次出現……」
  • 全球至今沒有任何現有藥物對「預防流感」有效(包括我國傳統藥劑)
  • 註:1、避免「過度抵制用藥」——許多由流感導致的併發症使用藥物仍為確認必要的,許多藥物對於「緩解感冒癥狀」(「治標」)也是確認有用的,但用藥同樣請謹慎;2、遵醫囑,尊重所有誠懇不敷衍的醫生;3、自行購買非處方葯時,首次服用前請一定逐字看完藥品說明書——許多悲劇本可通過認真閱讀說明書避開;4、盡量不要購買【藥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項】【禁忌】【不良反應】內容缺失或僅寫「尚不明確」的藥物;5、春節將至,許多男性喝酒難免,多寫一句:多種「感冒藥」與酒精同服可能導致急症(如心肌梗塞、呼吸衰竭)甚至致死,所以,「吃藥不喝酒」「喝酒不吃藥」——這不是「極小概率事件「。

更建議的應對方式:

當流感肆虐時,請盡量如此——為自己,為家人

及時洗手:

  • 人類平均每天無意識觸摸自己的臉部超過1000次(數字沒錯,且已非常保守)
  • 「及時洗手」是醫學界少有的幾乎全部一致同意「有效」的流感預防方式,但它的重要性在民眾中被普遍低估,尤其當我們面對的是「呼吸道傳染病」
  • 所有人在流感季節都要更注意洗手——我們之中同時有健康者、患者、有傳染性的隱性感染者、自我防護意識或能力較低的高危者——自己在接觸可能受污染的公共物體表面時應洗手,而手接觸到自己的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噴嚏後,或接觸鼻涕等)後更應洗手
  • 「如何快速且正確洗手」的內容常見且多正確,不在此贅述,僅提易忽視內容:
    • 疫情較重時,剪掉指甲,擦乾手優選紙巾,而不是毛巾、衣物、干手機
    • 洗手的目的是清潔手部——實際上,由於外出的許多時候並不容易找到洗手處,因此可在包中常備「免水洗手液」或「消毒濕巾」(此類產品在選購時亦不可過於隨意,尤其當它會用於低齡兒童時——但在條件允許時,仍應優先洗手(這與下條內容的場景不同,因此並不衝突;為便於溝通,文中的「用水洗手和其它方式清潔手部」將統一簡稱為「洗手」)
  • 當您有可能會需要在「身患流感而仍然只能親自照顧孩子」時,可點開世衛組織寫給醫護人員的這份《執行手衛生的原因、方法和時間手冊》了解「身為照顧者」時的相關原則

戴對口罩:

  • 注意:

對於多數人,市售的多數口罩可能都是不適合的,需謹選擇

實現足夠阻隔與保護的前提是選對口罩與正確佩戴

選擇不適合的口罩,錯誤的佩戴及相關習慣,可能不僅無益,還會有害——比如,當孩子身患流感,家庭成員選擇佩戴「一次性口罩」同時不及時洗手,全家罹患流感的可能性會比不戴的家庭高出25%

  • 部分疾病患者(如:急性肺炎患者)不應(或應謹慎)佩戴下文提到的「高效口罩」。高效口罩在佩戴中都要求高度密合,不合理使用同樣可能導致健康風險,尤其是其中呼、吸阻力偏大的產品。還有部分則還有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效率不夠等問題。如果您身患疾病但有「高效口罩」佩戴計劃,請務必先點開這裡:可能不適合佩戴高過濾口罩的風險因素》。
  • 用於疾病防護時,口罩(包括兒童口罩)的選、戴原則與防塵、防霾時並不完全相同
  • 對呼吸道傳染疾病,口罩可同時在三大防控步驟(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中都起到關鍵作用,且只有它有被大規模、低成本及副作用、快速普及的現實可行性
    • 感染源:感染者佩戴口罩,即相當已實現「自我隔離」的主要效果——能有效阻擋住含噴嚏在內的大、小飛沫;同時,口罩腔體內形成的局部環境對於病毒來說「高溫高濕」,不利其存活與傳播
    • 傳播途徑:口罩攔住了飛沫,過濾了呼出空氣,也將有效減小感染者的手直接觸碰自己口鼻導致接觸傳播的可能
    • 易感人群:健康人群佩戴口罩,則直接保護了口鼻——飛沫被攔、空氣已過濾,並同樣有有效減小佩戴者接觸污染物後又直接接觸自己口鼻的可能;同時,「呼吸小環境」整體變得溫暖濕潤,有利於相對增加呼吸道自身對各種病原體的清除能力
  • 「一次性口罩」即下圖中朴槿惠女士所戴的這類(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它們也是「口罩」中最為常見的一類:

    • 但實際上,它們還分為"一次性普通口罩」、「普通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術語上統一叫「平面口罩」;它們可能有白、粉、綠、黑各種顏色,但顏色與其功能沒有對應關係;為便於溝通,文中將其統一稱為「一次性口罩」
    • 這類口罩中的多數,可以阻擋多數「大飛沫」,它們價格最低、購買最方便、佩戴最簡單且持續佩戴不難受,還便於攜帶與更換,我也認為:
      • 可保持手衛生時,「戴一次性口罩」比「完全不戴口罩」安全
      • 儘管此類口罩少部分還有「高效過濾層」,但它們都共有同一個特徵:「四周漏氣」——因此無論過濾層如何,都是無法有效阻擋足夠多的小飛沫 (PM2.5)的,只適合臨時佩戴,而不應作為流感防護的常規/主力口罩
      • 可悲的是,在 1 月底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關於流感防控的系統內通知中,仍然在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人員佩戴這種一次性口罩中的「醫用外科口罩」
  • 不應選擇的口罩:
    • 佩戴中有明顯不適感的口罩
    • 佩戴中會緊貼在嘴上的口罩
    • 佩戴時總是(或「特別容易」)「漏風」,無法「密合」的口罩
    • 僅使用「活性炭」層過濾的口罩,以及一切不含「高效過濾層」(如僅有棉布、棉紗、滌綸等常見紡織材料,不管有多少層)的口罩
    • 有「高效過濾層」但以「可更換插片」形式存在於口罩中的口罩

註:有高效過濾層的口罩都「會自己主動註明」,如下面這些

  • 可以選擇的口罩:

(有以下標識即一定會有覆蓋面足夠的「高效過濾層」。為便於描述,此 4 類口罩將統一簡稱為「高效口罩」)

    • 「醫用防護口罩」(產品名稱需「一字不差」)
    • 民用的 A 級日常防護型口罩
    • 標有 N95 / KN95 / FFP2(及以上等級)字樣的工業防塵口罩及民用防霾口罩
  • 高效口罩中最容易買到的目前還是 「KN95」 口罩,很多藥店、便利店都有,可以隨時應急購買,但通過電商平台購買,則會划算很多

(下圖是一款典型的 3M 「工業防塵口罩」 ,佩戴者對口罩的「金屬鼻夾」做了一些調整,但看鼻部兩側,密合應該還是不夠——這是這類需要自行調節「鼻夾」的口罩較常見的情況。圖片來源:李治廷微博)

  • 患者的口罩選擇:
    • 患上流感後最好隔離休養,不接觸他人時不戴口罩
    • 與人接觸時,如:就診中、路途中、與家人密切相處時,佩戴口罩既可以減少他人感染,也能減少正在虛弱時期的自己被再次感染的可能,因此應佩戴口罩,並優先考慮一次性口罩(其中「外科口罩」可阻擋住向外傳播病毒超過 70%)
    • 佩戴無「呼氣閥」的高效口罩儘管對減少病原體的進、出都更有效,但體驗會不如一次性口罩(比如「輕鬆感」、需要擦鼻涕會不方便等),且目前還缺少對患者康復影響的醫學評估,因此暫不建議作首選;有閥的高效口罩、「不應選擇的口罩」則均暫不建議考慮
  • 健康人群的口罩選擇:
    • 由「感染與傳播」內容可知,在流感爆發時,只要我們照常工作或上學,完全不在(半)封閉空間接觸感染者的可能性很小(自駕私家車且不坐電梯者除外)
    • 因此,最好在通勤路上,以及在所有的「人群聚集且可能通風不良」場所,全程佩戴口罩,此時口罩的建議選擇順序依次為:
      • 有閥的高效口罩
      • 無閥的高效口罩
      • 一次性口罩(臨時佩戴不要在可能的危險空氣中久留)
      • 「不應選擇的口罩」則不應佩戴
      • 如果疫情變得極為嚴重,則首選口罩應為「無閥的高效口罩」
  • 高效口罩能起到足夠防護作用有必要前提:在你本人佩戴時,確實能夠有效密合——大多數市售高效口罩都並不如此。這些口罩都是已經通過「密合性檢測」測試的,然而它自帶的任何機構的密合性檢測報告都只能表示「此款口罩在『臨時測試』這種非自然佩戴狀態下對選中十人有一定通過率」,而無法保證「您本人在日常可接受的鬆緊狀態下的佩戴也能實現足夠密合」
  • 確認一款高效口罩是否適合自己,與確認一次佩戴是否正確,都需要先做「密合性」檢查
    • 口罩若未能有效密合,佩戴者可能吸入更多的是從泄漏處(人臉與罩體間的縫隙)直接進入的受污染空氣,而非已經高效過濾層過濾的潔凈空氣
    • 口罩若未能有效密合且未被發現,佩戴者可能會產生「已安全」之錯覺而未能減少(甚至顯著增大)在有害空氣中的停留時間、活動強度,最終損害健康
    • 口罩若未能有效密合且同時其呼吸阻力偏大(「戴上後呼吸費勁」),還可能因此時呼吸深度顯著加深、氣流加速,佩戴者將未過濾的危險細顆粒吸入呼吸道更深處,最終損害更多健康
    • 戴眼鏡者,則可能因泄露導致眼鏡起霧導致不便,甚至交通事故
  • 正確的「密合性檢查「方式如下:

(圖中口罩僅為示意,不同口罩的形狀及佩戴方式有可能不同 。圖片來自 352 口罩產品說明)

  1. 打開手機手電筒,將光源朝向口罩並輕貼在口罩表面,請人觀察:當光源移到圖中不同檢測點處時,是否有亮光從檢測點附近的口罩與人臉貼合處漏出(尤其鼻樑附近)。有時,光的泄露比較隱蔽,觀察時可以嘗試不同角度(因人臉往往並不完全對稱,故請兩面都做認真檢查)

  1. 如有亮光漏出,調整口罩位置或鬆緊,直至亮光消失;若反覆調整後仍有亮光漏出,或戶外佩戴中眼鏡有霧,請更換為其它口罩
  • 註:「大口呼、吸,憑感覺判斷邊緣是否漏氣」這種傳統方式可以用於輔助判斷,但隨著口罩性能的進化(阻力大幅降低,更普遍的裝有呼氣閥,以及過濾面積增加等的形態改變),本已偏高的佩戴者誤判率(很多人在自認為「沒有漏風」時,口罩邊緣實際有明顯漏光)還在顯著增加,因此,只有當口罩形態特殊,「漏光檢查法」在實踐中無法判斷時,才可將其作為主要判斷方式
  • 口罩佩戴的「口罩適合密合性」其實有成熟機器做量化檢查,但由於機器昂貴並重視不夠,各類相關機構的配備率都很低。「漏光檢查法」是一種因為手機的全面普及才得以出現的檢查法,我稱之為「目前最不壞的」檢查法。在實踐中,首次接觸「漏光檢查法」的佩戴者,有部分會對其中步驟有理解偏差(因為「文圖」方式無法足夠直觀,所以一直希望這種檢查法能早些出「演示視頻」),好在佩戴者成功實踐一次後,此後再做檢查是可以很輕鬆的(可數秒完成)
  • 我們有 6 百萬塵肺病同胞,不能正確佩戴口罩所造成的悲劇早已難以計數。我國的醫療系統內,儘管過去數十年中口罩的佩戴率已經較高,但由於正確的口罩知識普及程度嚴重偏低,臨床研究選錯、地方(含北京)疾控中心宣傳錯、醫院採購錯、醫護人員戴錯且不自知的情況、「應該充分密合而密合不夠且不自知」的情況至今十分常見。再加上因為以往的 N95 級 「醫用防護口罩」佩戴體驗不佳(悶熱、呼吸費勁、勒感強),醫護人員還會因為無意識等原因減少必要佩戴——而這些,也導致我國醫務人員,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疾病相關的科室或專科醫院人員時刻身處險境——醫務人員在流感爆發季感染流感並不少見,而更危險的結核感染率更是高達 50%-70%,年患病率達到 415/10 萬-2240/10 萬,遠高於許多「法律會要求醫療機構僱員必須進行口罩的適合性測試」的發達國家(註:肺結核感染但未發病者並不會傳染他人,醫務人員患病後會隔離治療,病人中也只有較少部分有傳染性——請不要因此而不去醫院)
  • 一些說明:
    • 對危險病毒、細菌等並不存在「安全的接觸濃度」,所以「使用防護口罩可以降低病毒等微生物顆粒的暴露水平,但不會完全消除生病的可能性」。如有需要,我會佩戴高效口罩前往疫情嚴重地區,但不鼓勵普通讀者長時間停留在高危區域
    • 口罩的「過濾效率」測試是成熟的——「N95」的測試標準早在1995年便已成型,2003年由世衛組織與美國疾控中心推薦醫護人員用於SARS病毒的防護,後又用於抵禦埃博拉病毒——很多機構並不推薦「普通民眾」將「高效口罩」作為流感預防的首選方式,原因並非其材料本身不能過濾足夠病毒——而是,在早前的一些評估中,認為:1、民眾並不容易選到剛好適合自己的口罩;2、不經專門培訓或學習,民眾不容易正確戴好口罩;3、民眾很難判斷口罩是否已經戴好;4、過去(以及現在的大部分)高效口罩體驗不佳,不容易持續佩戴;5、高效口罩價格偏高,日常使用成本難以承受;6、高效口罩生產效率較低,疫情爆發時人數多、消耗大,未必能及時、足量供應(也因此,作為一種「國家戰略儲備物資」,各國都會提前存儲)。好在,因為一些行業前輩的探索,上述問題的關鍵部分已被優秀產品用事實解決,剩下的問題,我正在努力
  • 兒童口罩:

這張照片,我每次看到都會有不冷靜(圖片來源:中新網)

(由於以前談防霾口罩的《最啰嗦》文幾乎未曾提及兒童口罩,因此本篇會略細一些)

保護兒童最好的方法是遠離污染環境」——無論對於傳染疾病,還是其它類型的空氣污染都是如此。

如果確實難以有效避開而需要用到口罩時,請不要在選擇時過於草率。

兒童(按「0-18歲」計)的口罩選擇與佩戴比成人顯著複雜——對」安全「的要求顯著更高,且孩子們的心(心理)、腦、呼吸系統也每年都有顯著變化,也因此:

    • 雖然在「市場」端:單純只是把「成人口罩」縮小使它「看起來像是小孩戴的,再印上一些可愛圖案」在技術上是沒有任何難度的,因此市場在售的「兒童口罩」已有上百種
    • 但在「標準」端:國際上至今沒有成熟的「兒童口罩國家標準」;我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雖然在2014年即已公開宣布在」即將出台「的民用口罩的國標中會有相關內容,但因爭議太大、難度過高,而基礎數據又嚴重缺乏,在2016年實際發布的國標中最後明確標示的是「本標準不適用於兒童口罩」,且至今(2018年1月)、並在短期內仍不可能有兒童口罩的國標發布——即:目前不能通過「口罩是否標有『KN95』等權威等級字樣判斷產品是否在兒童可選的高效口罩之列」
    • 而在「研發」端:有責任感的企業在進入兒童口罩領域時是極為謹慎的,行業內最負盛名的一家國際巨頭(現代高效口罩的發明者)在實際的「研發-生產」階段由中美兩國的兩個科學家團隊聯合進行了兩年(項目啟動的等待時間則遠不止於兩年),而最後發布的僅為適用於7-12歲階段產品,且由於結構所限,在「密合性」的普適性及佩戴體驗上仍有明顯遺憾;另有企業則在口罩上市之前測試了超過兩萬名兒童的實際佩戴——即:即使全球範圍內,有能力做好「用於兒童的高效口罩」的企業也為數不多

下圖是我今年在各類關於口罩、兒童流感的文章里見過頻率最高的照片,但圖中的口罩卻是典型的「戴比不戴更危險」的「不應選擇類」——「漏風」甚至只是「小問題」——口罩會直接貼在口鼻上、口罩內壁很快潮濕甚至濕透、口罩本身無法「高效過濾」……(圖轉自「北京市疾控中心」,初始來源未知)

  • 兒童的發育有一定的階段性,如0-1、1-3、3-5/6、5/6-12、12-18,其各自特徵及規律都不相同——一個型號同時完全覆蓋以上兩個階段的口罩目前是不可信任的
  • 0-1 歲左右的孩子,儘力避免在流感高發時期帶入人群密集且通風不良處——日常環境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佩戴任何口罩都風險大過益處,完全不建議佩戴
  • 1-3 歲左右的孩子,也要避免。在無法避免時,考慮戴上日本「貝親」,但同時請理解:貝親只能擋住大飛沫,保護作用是偏低的(貝親廠家標註的是用於 1.5-3 歲幼兒。它雖然長著」高效口罩「的樣子,但實質是」一次性口罩「,對小飛沫如PM2.5沒有實質防護作用——儘管我國的零售商家都在「主動」給它打上了顯眼的」防霧霾「的標籤——貝親主動設計了「不能密合」的結構,選擇了「不能高效過濾」的過濾材料,目的是為了保證這個年齡段孩子佩戴安全。記住:在現有技術下,沒有任何」高效口罩「用於3歲及以下兒童是足夠安全的
  • 3-12 歲左右的孩子仍需避免,但由於此年齡段的孩子實際上已經難以「總是」避開(「出門玩」或「去上學」),因此應考慮「途中佩戴兒童款口罩」。此年齡段只有很少口罩可選(包括一次性口罩)。高效口罩中,廠家標明可用於 5-12 歲,且各維度(除價格外)均已達到「兒童口罩及格線」的暫時只有日本「興研」,推薦級別明確高於 3M 的 7-12 歲兒童款(當然,對於可以通過密合檢測並且可接受其佩戴體驗的孩子,3M 及其它可靠品牌口罩的防護效果都是可以放心的)。由於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特殊性,即使是興研口罩,佩戴時監護人也需要特別留心:1、7 歲以下兒童佩戴時,下巴處是否泄漏;2、孩子正常說話(或有其它嘴部動作)時,口罩是否頻繁「向上跑」導致了"實際的不密合「;3、興研在初戴時需要調整繩長,避免過長導致的太松易掉及泄露,過緊導致的孩子耳疼而長戴後排斥,以及不對稱導致的一邊密合一邊泄露(主要是鼻部)
  • 從12歲開始,可選口罩會明顯增加,您信任品牌的「青少年款」「女士款」或「小號」都已經可以嘗試
  • 兒童使用的高效口罩的適合性、密合性檢查原則與成人相同,但需要更為留心鼻部與下巴處,且需要更多關注他們的佩戴過程——因為孩子們不但臉部動作較為誇張,還可能常用手抓、按口罩導致口罩位移

(類似圖中姚晨所戴的「綠盾」這類口罩並不宜用於流感、霧霾防護。小土豆戴的是上文提到的「貝親」。圖片來源:姚晨微博,2013年)

  • 成人口罩本文將不做具體口罩品牌與型號推薦。但如果哪款口罩不可用於流感預防,而它又特別流行,則可能會在此更新,如:完全不可考慮的「超人氣口罩」日本「PITTA」、盡量別選的「美國」的「威隔(Vogmask)」英國「Respro」、中國「綠盾」等

佩戴PITTA的明星們——

與佩戴PITTA的岳雲鵬——「口罩適合性的另一種舉例」(圖片來自岳雲鵬微博)

  • 很多文章會「提醒」讀者:」病毒是極小的,穿過口罩就像『小沙子穿過大篩子,完全擋不住』……戴口罩就是個心理安慰」…… 而不少商家又會說:「濾網的孔徑比PM2.5還小,可以死死擋住它們……」——但這兩種說法都弄錯了它的微觀結構和過濾原理——細顆粒物要穿過一層常見的現代空氣過濾材料(駐極體靜電熔噴布或靜電棉,多用於高效口罩及凈化設備),更像是細鐵屑要穿過一簾厚的「磁棉被」——過大和過小的顆粒都很難過去(過大容易被卡住,過小則會被輕易「吸住」),剛好 0.3 微米的才容易過去——「高效口罩」完整的高效過濾層,對在高速氣流(至少 85 升/每分鐘 ,相當於工人中高強度勞動的呼吸過程中產生的不均勻風速中的最快風速)中的、本身為電中性的 0.3 微米顆粒物的攔截率不會低於 94%。而單獨的流感病毒微粒一般偏小(0.1 微米左右),成團附著於飄塵懸浮在空氣中的PM2.5又往往偏大,細菌們更是多數單個就已大於 3 微米,你的日常呼吸又慢(極少超過 30 升/每分鐘),因此口罩攔截這些帶著病毒的大小飛沫的效率往往都會超過 99%
  • 駐極體靜電材料的靜電場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優質材料的靜電是「半永久」的(如未使用口罩在存放 5 年後的實測中,仍保持著高效過濾能力;也不用擔心正常的佩戴時產生的水汽);但大幅、反覆的揉搓,以及水洗這類材料會導致材料的結構損傷、靜電場過度下降(這也是不宜將口罩隨意塞入褲內口袋的原因之一)
  • 能高效過濾細菌的口罩未必能高效過濾PM2.5(如「外科口罩」),能高效過濾PM2.5的口罩一定能更高效的過濾細菌及病毒顆粒(如前述的「高效口罩」)
  • 「一次性口罩」雖然佩戴簡單,但在日常生活中錯戴的情況仍不算少見。關於「如何正確佩戴」,可以參考網路常見附圖科普(很多「暢銷產品」的自帶說明都極為簡陋,簡直「敷衍」),在此不贅述。僅提醒,在因為傳染病而佩戴時:
    • 佩戴中如果發現口罩明顯變濕,要及時更換
    • 不要弄錯口罩正反(這是常見的)。如果中途發現弄錯,不要將它「翻過來繼續戴」——這樣是危險的——而應該棄用並更換新口罩(如果手頭沒有新口罩且同時需要繼續佩戴,則應先「將錯就錯」,直至有條件更換)
    • 不要同時戴「兩個一次性口罩」「雙層口罩」——會導致口罩正面阻力增加,更多受氣體會從側面、鼻部的泄露處直接進入呼吸道,導致更不安全——然而這種情況至今在很多醫院都還常見,4日 某報紙還在宣傳省兒童醫院院感辦主任的建議:「哺乳時戴雙層口罩」
  • 「呼氣閥」:
    • 呼氣閥是口罩的快速排氣通道,其有無及「性能如何」對「悶熱感」影響較大。如果其它條件相同,舒適性上,通常 正面閥>側面閥>無閥口罩;但當口罩的佩戴目的是避免感染他人,則請不要佩戴「帶閥」的口罩,尤其當「閥」在正面——因飛沫也有部分可能從此排出
    • 閥在「吸氣之前」都會自動封閉,請不用擔心口罩從此進入受污染空氣,所以如果不是極端環境,帶閥口罩可以放心用於自我防護(但也有極少數新口罩品牌的部分呼氣閥「初始狀態並不封閉」——每隻口罩初次使用時要去看它的狀態)
    • 簡單判斷「閥的性能」的方式是看「輕吹閥片動不動」——大部分口罩閥片都是「輕吹卻不動」的,也就是說,在常見的民用場景中,這些「有閥口罩」因為「閥佔用了進出氣面積而又沒起到作用」,性能及體驗會比它的無閥版本還差。避免購買這類口罩
    • 小部分無閥或閥性能不佳的口罩,不泄露時也有導致起霧,需留意
  • 口罩的戴前、取後,不要忘記及時洗手
  • 所有類型口罩的佩戴中都要留心減少自己「揉眼睛」和「隔著口罩摸口鼻」的動作——如果發現這是由於「佩戴不適」導致的無意識動作,則最好更換為更舒適口罩;高效口罩如果正常佩戴中不會「碰嘴」(包括說話時),那在「自然變濕」時只要沒有「阻力明顯變大」就仍可繼續佩戴,但此時不要在佩戴時用手按壓,以避免人為使得內壁直接接觸口鼻(但小朋友佩戴時,和她/他說「別按」能有效的可能性並不大,因此,最好能給健康的小朋友選正面帶閥的口罩,這樣如果仍有按壓動作,會更容易「專註按閥」,使得此時接觸口鼻的只是不參與過濾的塑膠部件)
  • 當高效口罩用於疾病防護時,最好能夠一日一換;如因故(如數量短缺或成本難以接受等)難以實現,則應注意使口罩被取下後可及時陰乾,且應始終保證不用手等污染口罩內側;如果房間內(含辦公室)可能有蟑螂,則還需要在過夜時將口罩裝入潔凈袋內,以免攜帶病原體的蟑螂在其表面爬行或停留;更多關於常見高效口罩的通用「使用注意」,請點擊這裡;關於防霾(PM2.5防護)口罩的更多常識及進階內容,點擊這裡這裡(部分有重複)
  • 正確佩戴口罩,還至少可以在下列疾病的預防中起到關鍵作用:過敏性鼻炎、塵肺病、肺結核、麻疹、風疹、水痘、腮腺炎、猩紅熱、流行性腦膜炎、白喉、百日咳、肺性出血熱
  • 本文沒有提及近年興起的一類自帶「風扇」的所謂「智能口罩」——這類口罩「有用」,但目前而言,在民用領域的使用整體上需要更為謹慎,因此不推薦(尤其是患者)。健康人群如因故臨時使用,只能使用「正壓(吹風)口罩」,而要務必避免「負壓(吸風)口罩」
  • 春節將至:在對一列可以在車廂連接的通風處抽煙的火車的一次24小時左右的監測中,車廂內的 PM2.5 濃度在40-350之間浮動,多數時間明顯超過了火車經過地的該項數值
  • 流感季節,包里最好常備口罩,可隨時自用,也方便幫人;由於「健康人群」中還有「隱性感染者」,雖然自身無癥狀,卻可能會嚴重傷害「高危人群 1」,因此在近距離接觸對方時也應臨時佩戴口罩

註:1、盡量不要購買缺乏說明,或說明書過於簡略隨意的口罩;2、向醫生諮詢口罩佩戴事宜時,最好能簡單溝通以確認醫生本人確實了解口罩。但如果醫生不夠熟悉,這並不能代表醫生的專業水準不夠,而僅能表示這位醫生「對口罩不夠熟悉」

清潔空氣:

  • 「通風換氣」對流感預防的重要性也被低估
  • 很多發生於家庭成員之間的傳染,都與近距離接觸時的空氣中病毒濃度偏高有關
  • 「通風」的本質,是「快速、大幅降低(稀釋)空氣中的病毒濃度」
  • 空氣中常見的病毒顆粒多是PM2.5中的一種(剩下的微生物顆粒屬於PM2.5之外的PM10)
  • 通風減少PM2.5(空氣中原有的+感染者製造的)濃度,即可減少生活環境的病毒濃度
    • PM2.5 可以附著任意種類的病原體,其中一些在空氣中會迅速失活(如艾滋),一些會保持一段時間的活性(如流感)
    • 懸浮的PM2.5仍然可能有少量被環境表面吸附(如桌碗杯衣)
    • 減少病毒的濃度即可大幅減少病毒的中遠距離(1米+)傳染與致病能力
    • 霧霾天氣會加強流感(以及所有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染力
    • 即使不含病原體的 PM2.5 也會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引發和促進炎症(因此霧霾會影響疾病被治癒,以及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這樣的常見慢性病的嚴重程度)
    • 在所有疾病中,肺炎導致了全球兒童的最多死亡
    • 「(空氣中的)污染物(PM2.5)不僅對兒童正在發育的肺部造成損害,還可能侵入血腦障壁,永久性損傷兒童正在發育的腦部」
    • 在中短期內,對所有人來說,PM2.5濃度都是「越低,越好」。
    • 「空氣弄那麼乾淨那孩子的免疫力缺乏鍛煉怎麼辦?」——事實上,國內的空氣雖有好轉,但絕大多數地區連世衛組織推薦標準甚至我國大陸標準的「優」都遠未達到,而我們並不可能24小時待在自己營造的凈化空間里或24小時佩戴口罩,再加上同樣不樂觀的水、食品、以及手能接觸到的一切,每一天孩子們的「鍛煉機會」都「豐富「到」完全超量而不用擔心不足」的程度)——人體的免疫系統是「有生力量」,過量消耗在源源不斷的偏高濃度PM2.5上,就會在真正危險的病害來臨時兵力不足
  • 對於流感(及其他呼吸道傳染疾病)患者所住的房間,建議考慮的換氣次數是 6 次/小時(或更多)
  • 當室外空氣足夠好時,打開門窗就是減少室內PM2.5濃度的最好方式(以及超標房間的甲醛、氡氣等氣態污染物),效率遠高於各種家用設備
  • 如果還需要更快,可以視情況打開抽油煙機,對輔助換氣會有明顯效果
  • 當因為各種原因不便長時間開窗時,也可使用有大風量的空氣凈化器、新風系統,或口罩這幾類產品中的一種或其組合來降低其他家庭成員的感染概率
    • 如果條件允許,此時相對理想的組合是「新風+凈化器」,同時運行
    • 凈化設備並不直接檢測病毒濃度——大飛沫一般不會被感測器識別,小飛沫的量則通常不足以讓感測器及時發出變檔指令,因此,如果室內的PM2.5濃度本身很低,機器可能會一直在最低檔運行,其風量對於降低感染者身邊的病毒濃度是明顯不足的,因此,建議在自己患病的這一周,把凈化器與新風手動調高(在你仍可舒服接受的噪音,或溫度與「風速」範圍內)
    • 應大概了解機器的實際運行風量,考慮是否還需要適度間隔開窗,尤其單獨使用某種機器時
    • 如果您已染病,家裡裝有「壁掛新風機」且您與家人同住,則最好酌情考慮住在「有凈化器但沒有新風機」的房間,而避免住在「只有新風機的房間」,以免病毒過多隨正壓氣流飄入遠離新風機的其它房間
    • 長時間門窗緊閉的房間可能二氧化碳濃度偏高而氧氣偏低,此時若已感覺室內空氣污濁,則不可在未先開門窗的前提下使用高效口罩
    • 24小時開機(同樣為減少機器內外的微生物數量;機器們雖然個頭很大,但很多功耗都已很小——甚至比節能燈還小)
    • 定期清理初效(第一級濾網),以及及時更換其它濾網(這會決定新風系統安全與否,切記)
  • 凈化器及新風的科普內容與機器測評非常多,相比至今仍然「誰都能說卻混亂不堪」(包括央視)的民用高效口罩測評,它們的評價標準成熟且直觀,哪些產品優秀整體爭議不大。基本常識(高CADR低噪等)不在此贅述,僅在此提易忽視而較重要的幾點:
    • 濾網周圍的密封做得越嚴密越好——常見的卧室我們所見的灰塵,除纖維外的大部分都是人的皮膚角質(人每天脫落超過1000萬顆死皮碎屑),有凈化器時它們許多會被吸至濾網,部分微生物可能以此為食並繁衍(但有害病毒不會),其中部分可能從低等級濾網的迎風面逃逸,而未經高效濾網過濾即混入空氣之中(在對一些已長期在真實場景使用過的各品牌機器的實測中,確有小部分在「凈化」一段時間後的房間內空氣的細菌濃度反而大於開啟之前)——記得選有口碑的品牌(這樣濾網質量會有基本保障),並自己親自了解或觀察(「是否有縫隙」是可以輕鬆觀察到的)
    • 濾網的總展開面積越大越好——這樣在凈化了同等數量的污染物時,大濾網上單位面積的污染物數量會更少、「更薄」,微生物因此能更充分接觸濾網,其生存繁衍更容易被駐極靜電抑制
  • 如果方便,把家裡的相對濕度調整自己覺得舒服的範圍內
    • 45%-55%可能最安全,如果實際有難度,可以38%-65%;避免長時間低於20%
    • 選擇及使用加濕器都請務必謹慎,並需要在充分了解相關常識後再開啟。不當的組合會顯著增加健康風險,如:常見的「超聲波加濕器+未處理的自來水+未能按時清理」組合,便一定會大幅增加空氣中的包括微生物顆粒在內的 PM2.5 濃度

其它:

在平時,「實踐健康的生活模式,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包括飲食均衡、適當運動、有充分休息、舒緩壓力及不要吸煙」都是必要的,也應注意保暖、多喝熱水……點擊這裡可以查看這些預防與照顧患者的tips(有重複),不贅述

關於網上的「常見建議」

  • 常見的「兒童的普通感冒與流感癥狀對照表」:
    • 實際上:二者癥狀高度重合,因此讓普通讀者光憑癥狀就準確區分二者可能性不大(醫生徒手區分時也不容易,且會有一定誤判率)
    • 應該:在流感季節,如果您有發燒癥狀且病情進展明顯快於您的平常感冒,您應儘快就醫(如果不是重症請盡量不去大型醫院,避免自己排隊時間過長,也避免因此導致真正的危重病人無法收治);對於兒童,發燒且「精神狀態不好的孩子應該去醫院。發燒的孩子,3個月以內的不管什麼原因都應該去醫院,2歲以內孩子持續發燒超過24小時,2歲以上的孩子持續發燒超過3天,或者孩子體溫反覆超過40度就及時去醫院。咳嗽的孩子如果呼吸急促、費力也應該及去醫院」
  • 常見的一句話建議——「避開人群擁擠、空間密閉處」
    • 實際上:無疑應該避開,但多數上班族又很難在一天之中避開如下全部場景:公交車、地鐵、計程車、電梯、市場、醫院……
    • 應該:在相應場所佩戴正確口罩+及時洗手
  • 常見的病後態度——「扛一扛就好,我可以帶病上班」
  • 實際上: 所有傳染病都應該主動自我隔離。2016年,某龔姓男子因同時忽視睡眠及口罩衛生染病(非流感),之後仍經常工作超過 14 小時睡行軍床卻不去就診——「扛」最後沒換來自愈,換來的是2017年里兩次因為不同原因走近死亡,並導致了密切接觸同事的風險與擔心
  • 應該:若不希望因流感耽誤工作,唯一的辦法是避免自己被感染,而不是感染後仍堅持去單位上班——澳門特首崔世安因患流感,自1月16日起,遵醫囑被隔離在家休息,直至22日才恢復工作;台灣藝人林志玲則剛已宣布,「因患流感取消未來兩個月的全部工作」
  • 常見誤區:在已病發後開始嘗試運動
  • 實際上:病發後鍛煉既不能減輕癥狀,也不能加快痊癒;劇烈運動時的體溫增高、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增加、抵抗力下降,可能讓小癥狀演變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平靜狀態下,如果免疫系統的反應太強烈,摧毀的心、肺部組織太多,使心、肺部再也無能通過血液輸送足夠的氧氣,就可能導致缺氧和死亡——此時,運動會導致肌肉搶奪免疫系統的耗氧量,可能加速這一過程
  • 應該:安心休息,保證營養,在健康時鍛煉身體
  • 常見指導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捂住口鼻」
  • 實際上,手很難掩住足夠飛,而如果沒有馬上洗手,手又會馬上成為一個火力強勁的傳播源
  • 常見指導「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
    • 實際上,手帕在國內並不好找,且用於傳染病防控時實際很難衛生,應反對使用,而非提倡
    • 應該:
      • 提倡使用紙巾——如果你身邊且恰好隨手有「抽紙」可拿
      • 但有些時候你是沒有的(尤其外出時,比如車廂內,或醫院內,這些都是高危場所),或者有,但找來甚至只是拿出都是往往來不及的。所以,明確建議:當你要打噴嚏,請迅速以肘部內側衣物掩口鼻,如下圖:

(圖片來源:羊城晚報。許多文章畫「科普圖」時使用「穿短袖T恤的人物」來示意是不準確的——起關鍵作用的還有「這個形狀的衣物」。若是確穿著短袖的夏天,更建議使用腋窩處衣袖——但注意,由於使用該處衣物時實際上還需要另一隻手配合,因此建議能提前練習兩次)

更多:

  • 今年是 1918 年的「西班牙大流感」爆發 100 周年。較新的資料顯示,當時全球因此死亡的人數接近 1 億(全球共約 17 億人口)——使第一次世界大戰迅速結束的,是變異的病毒,而非更強的槍炮;比歷史上所有著名戰爭殺人更多的,是歷史書上少有筆墨的幾種傳染病。而儘管天花霍亂鼠疫等都曾在過去千年令人間死傷無數,但最終都終於區域流行,100 年前的這次「流感大流行」,才是人類第一起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流行疾病」——在「全能流感疫苗」真正問世之前,流感病毒將始終是現代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
  • 推薦電影:1、美國《傳染病》(巨星雲集但故事太嚴謹克制少有人看);2、韓國《流感》(有該國熱門大片的一貫水準)。
  • 世衛組織:2015年,下呼吸道感染在全世界造成320萬人死亡,近於全球因車禍死亡(包括「行人、騎行者和摩托車手」在內)人數的 2.5 倍;全球死因的前10位中,有4種與呼吸道直接相關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慢阻肺、肺癌、結核)的致死人數,已與「除肺癌外的全球所有癌症」+「艾滋」+「車禍」致死人數之和相當。
  • 正文中的「流感致死人數」中,均未計入致死率更高的「禽流感」。「2013年至今,我國內地27個省份累計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533例,死亡607人,病死率約39.6%。」禽流感更為危險,但尚不能在人與人之間實現直接傳染,而通常政府會通過超量捕殺禽類控制傳播,因此還很少出現較大疫情。
  • 新的情況仍需要留心:日本1月10日通報了一起該國境內出現首例人感染寵物(貓、狗)傳染病後死亡的病例(發生於2016年),並提醒「如果需要接觸生病的小動物,切記要戴上手套和口罩。觸摸後一定要及時洗手。」好在截至目前,日本境內尚未出現人際間直接傳播的病例。
  • SARS 不是被我們「戰勝」的。因為一些不便在此討論的人為原因,高效口罩在 SARS 戰疫後期才開始在中國醫護一線普及佩戴(因為收到捐助);而中前期則因為普遍配備的是錯誤口罩,大量醫護人員相繼病倒。直到 SARS 消退,全球都沒研製出有效疫苗及特效藥,並至今尚未確定病毒為何徹底消失。
  • 病毒的進化方向通常是「溫和的讓更多人感染」,而不是「迅速致人死亡而導致只能感染很少人」。1918年流感是極小概率事件,與溫和病毒長期共存是生物常態,因此並不需要為病毒的變異過度恐慌;且今天的醫療水準已經幾乎不可能讓當年的病死率復現;近期疫苗也出現了一些有希望的報道。
  • 實際上,在平常年份,流感患者絕大多數均為輕症及隱性感染者,重症和死亡病例相比很多常見疾病都並不算高,文章的目的也絕非製造恐慌——我始終相信,真正能讓我們免於恐慌的,只有「民眾了解基本常識,而公共信息足夠透明」——而我個人不但不會從這種恐慌中受益,還已經、並可能長期會為這篇文章承擔多重後果。實際上,網路上曾討論了「中國的流感致死事實」的文章,我所知的僅有兩種結局:無人問津,或被群起咒罵經數年而不絕……我只是驚訝於國人在未病時對流感的輕視,又在病後將「神葯」搶至「斷貨」,而自始至終,都對這些廉價卻有效的預防方式有著普遍的忽視——即使,媽媽因為女兒的高燒心疼到徹夜難眠,奶奶凌晨四點從家裡出發去醫院仍然要一直排隊,幼兒園裡空出了一半課桌,老人在自己的房間里悄然去世,同時,醫院不斷傳來醫生染病病倒、過勞病倒的消息……我們的同胞們依然不知道如何「及時洗手,戴對口罩」去實現高效預防——甚至包括大多數醫護人員。
  • 清朝末年,中國曾有一位世界級的醫學領袖,以其勇氣、學識、防疫理念和親自發明的口罩(是中國的第一款現代口罩),拯救了中國甚至人類——1910年,一場爆發自西伯利亞的鼠疫傳入東北,不到一個月即在吉、黑兩省造成近4萬人死亡。身為歷史上首位畢業於劍橋大學的華人醫學博士伍連德逆流前往災區,冒死解剖屍體,發現此疫可經由呼吸道實現人際傳播,而當時的頂級細菌學家北里柴三郎(日本最早的諾貝爾獎提名獲得者)認為並不可能,堅持讓學生在老鼠身上尋找病原(失敗後,宣布「並非鼠疫」),而法國權威梅斯尼(時任中國醫學最高學府北洋醫學堂首席教授)則認為鼠疫如此傳播絕無可能,不聽勸阻,在做好常規防護後未戴口罩即接觸患者,當時感染,7日後去世,隨即,全球恐慌。伍先生堅守東北,隔離病患、處理屍體,令全員嚴戴口罩,以世界未曾有速度(67天)撲滅了這場史上最危險的鼠疫(「肺鼠疫」,其危險性顯著高於曾橫亘歐洲三百年帶走其近半人口的黑死病——「腺鼠疫」。在抗生素尚未被發明的當時,若無口鼻防護,幾乎「沾之必死」),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成功控制傳染病的傳播,伍先生之名「在歐洲,特別是英國家喻戶曉」;1911年,伍先生被歐洲各「列強國」專家公推為當年「萬國鼠疫研究會」主席——儘管日本為此派出龐大代表團企圖壓服中國醫生;1920年代,梁啟超嘆「科學輸入垂五十年,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界相見者,伍星聯博士一人而已!」;1935年,伍先生被提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華人第一人,也是此後五十年間的唯一一人;日軍侵華期間,伍先生的學術成果被日本人盜用用於「細菌戰」,妻子在日軍的轟炸中不幸身亡,先生離開大陸;1960年,先生去世,《泰晤士報》發文:「伍連德的逝世使醫學界失去了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的畢生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無以回報……」 而實際上,國際上關於伍先生的論文和研究,至今未曾間斷。
  • 「伍氏口罩」可能是世界範圍內第一個被大規模運用於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治實踐的「現代口罩」(而國內流傳最廣的「口罩發展史」則完全略過了這一內容);在日本國內,口罩自1920-30年代開始在該國的大災害事件中被普遍使用,至新世紀,日本媒體,日本民眾的日常口罩佩戴成為空氣清潔防護首選以及患病時的基本禮儀,甚至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日本成為全球口罩佩戴率最高的國家;在我國大陸,「伍連德」則是一個極少人知的名字,甚至包括醫學界——2014年的一項由香港專家發起的、面向大陸上千名醫學專業人員的調查結果中,「伍氏口罩及鼠疫防治」和「青蒿素」一起被認為是「辛亥革命以來中國五大醫學發明之一」,卻僅獲得了個位數的提名。

東京擁有全球最大都會區,其人口超過美國前 5 大城市之和。它也是日本口罩佩戴率最高的城市。

  • 2017年底的我國醫院·人·口罩

  • 地鐵換乘點通道內的,2013年北京的10月——我總是想起這張照片,儘管它與現在的流感並無直接關聯。(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

我的工作是口罩產品與研發;本文為自發寫作,與單位無關;我不會因為任何口罩的銷售而獲利,也不持有任何機構的股份或股票。文中確實還有些語法格式之類問題,因時間關係會以後逐漸調整;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未註明出處者暫未找或未找到確切來源,如有侵權會及時刪除);本文口罩之外的所引內容/數據多來自國內外疾病控制與預防機構、臨床醫療機構或其中專家、一線從業者的公開意見,或相關學科的出版教材,或可信新聞源(但其中的「疫苗不應被簡單推為當前中國首選預防方式」這一結論為本人的個人推論),由於成文時間極為緊張,數據或言論出處並未寫明,讀者疑惑時可查證(有部分成形過程中所閱資料的複製或截圖點擊這裡可以閱讀。多未整理。其中有一些不同來源的內容彼此矛盾,為「備忘」「呈現」與「提醒」之目的都有留下)。本文小錯會在發現時直接修正,但若有任何重大錯誤,龔博會公開向所有可能的讀者說明並實名道歉。

本文的寫作目的是傳播觀點、改變現實,因此,歡迎轉發,亦可轉載,可無需經本人同意而修改標題、不署我名字(及去掉本人的個人特徵)、不註明來源;可縮寫與改寫(需要能完整保持文中的關鍵事實與觀點);可改寫時加入不同事實與觀點,但此時需要告知,並註明該內容並非來自原文。

最後:

(「私貨」,17日更新——原本只在自己雲筆記里版本分享,因再次被封加到這裡)

人工智慧領域,中國貢獻了全球最多的論文,一流的華人科學家則在現實中引領了世界風潮,發展日新月異;呼吸防護領域,中國為世界的代工了最多口罩,而優秀行業人才卻至今全面匱乏,中國始終在日美之後亦步亦趨。

本文必然是少有人「讀完」的,不僅因為「用了 2 萬字說了別人200字就能說清的事」,還因為很多內容並沒有「直接擺明結論」——這 2 萬字,還省掉了很多字……所以,我非常希望,能有耐心讀到了「最後」的您,若也認為「好口罩對人類有意義」,有機會在某天再次想起伍先生,想起始終盤旋在我們頭頂的霾、流感、更多傳染病,和你可能未曾親見卻與我們一樣真實生活在同一片國土之中的 600 萬塵肺病人,能考慮參與到對國產口罩與行業的改進中來,無論是什麼崗位、以何種身份、用什麼方式。

推薦閱讀:

冬來春去H7N9,揮之不去的陰霾
從流感到痊癒,你的身體都發生了什麼?
到底要不要打冬季流感疫苗?十個關於Flu Jab你所需要知道的問題!
達菲的接班人
禽流感和普通流感在癥狀上有什麼區別?

TAG:流感 | 感冒 | 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