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觀眾零距離的環澳自行車賽,展示了體育IP最美好的樣子
自行車比賽的魅力何在?
跟隨生態圈專欄作者李陶的環澳大利亞國際自行車賽的這篇遊記,相信你會從中窺得端倪。而對於國內自行車賽事乃至體育賽事而言,環澳賽都有著足夠的借鑒意義。
專欄 | 李 陶
生態圈專欄作者,著名自行車賽事解說
從2013年首次現場報道環義大利自行車賽以來,筆者在過去近五年的時間裡以記者、解說員、主持人這樣的「工作身份」,親歷了國內外數十項不同級別和規模的自行車賽事。
每當在比賽現場或者直播解說中和車迷互動時,總會有車迷對我在賽場上的身份表達羨慕之情,而我也往往以此而沾沾自喜。的確,在絕大多數的自行車比賽現場,我手中的工作證就意味著最佳的觀賽位置和零距離接觸明星車手的寶貴機會,當然我還可以因此享受到賽場內外的種種便利條件。
直到2018年1月,由於工作變動的緣故,我決定以一名普通車迷的身份遠赴澳大利亞,現場觀看第20屆環澳大利亞自行車賽。這是我五年以來第一次作為「無證人員」來到一項職業自行車比賽的現場,而本次的環澳賽之行更讓我第一次感受到:當一名普通車迷原來還可以這麼爽!
在將環澳賽和我此前經歷過、了解過的各項自行車賽事暗暗做了一番比較之後,我已經幾乎可以認定:環澳賽是全球對現場車迷最友好的自行車賽事之一。
那麼,環澳賽何以取得如此的成就?環澳賽的成功經驗對國內的自行車賽事、乃至其他體育賽事有哪些借鑒意義?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淺的思考,可供大家參考。
環澳賽的基本情況
「環澳大利亞自行車賽」的英文名稱為「Tour Down Under」——由於澳大利亞在世界地圖上處於下半部分,因此澳大利亞人將自己的國家戲稱為「Down Under」。
環澳賽創辦於1999年,並且在2008年成為了史上第一項在歐洲之外舉辦的頂級公路車賽事。儘管名頭很大,但環澳賽事實上的比賽區域僅僅局限在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周邊的一兩百公里以內,一周左右的賽程和不到1000公里的總里程都屬於中等規模。從2005年以來,環澳賽始終是全年數十項頂級公路車賽事中的揭幕戰。
由於南北半球節令相反,環澳賽舉辦的一月份正是阿德萊德的盛夏時節,每年總有一部分歐洲車手樂於遠離歐洲的寒冷天氣、並且在這裡讓自己儘快適應比賽狀態;另一些歐洲車手則對於從歐洲到澳大利亞的漫長旅程和兩地間動輒超過40度的巨大溫差心懷抵觸。
這種情況下,對於實力不俗的東道主車手來說,環澳賽無疑是全年之中奪取好成績的最佳機會。
2018年,環澳賽迎來了自己的20周年大慶。然而,從單純的競技層面而言,環澳賽20年的發展歷程卻並不是一路走高。
2008年環澳賽被納入頂級賽事體系,這意味著職業公路車壇中所有的頂級車隊必須參賽;2012年環澳賽開始設立山頂終點賽段,為比賽增添了更多爬坡元素——除了這兩個關鍵的時間點以外,環澳賽在競技層面上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提升。
甚至在最近幾年,隨著南美洲和中東地區多項新賽事的興起,環澳賽對職業車手的吸引力以及在全球各地電視直播的覆蓋率都有所下滑。
不過,這樣的局面對於環澳賽來說或許並不值得過分擔憂,因為這項由南澳大利亞州旅遊局一手掌握和操作的自行車賽事,在創辦伊始就將「直接帶動南澳大利亞州旅遊產業發展」視作核心使命,而以此為標準來看環澳賽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環澳賽何以取得如此的成就?
本次的環澳賽之行,我本人實際上「扮演」了三種不同的角色:在現場觀看比賽的車迷,來自海外的騎行愛好者,以及帶著家人一起度假的旅行者(與我同行的車友帶了家中的老人和小孩)。
下面我將從這三種角色的不同角度分別講述我的環澳賽心得。
- 現場觀賽體驗佳
每當說到公路自行車運動,我們總會想到這是一項能夠讓現場觀眾,與頂級運動員零距離接觸的運動項目——作為賽道的公路幾乎是完全開放的,當車手從路邊的觀眾面前經過時的確觸手可及。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公路車賽事來說,這一特點卻不足以吸引多少來自其他地區的車迷到現場觀賽。
這一方面是因為現場觀賽往往意味著數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和車手從眼前倐忽而過的片刻驚喜,時間成本(和觀看電視直播相比)太不划算;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像環法這樣最高水平的公路車多日賽在賽段之間免不了會有長距離的轉場,而如何合理的安排食宿和交通這一問題,足以讓許多原本有意到現場觀賽的車迷知難而退。
更不要提,國內的部分公路車比賽,用過分嚴密的安保將車迷遠遠的隔離在賽場之外,讓這項運動最根本的魅力喪失殆盡。
與其他賽事相比,環澳賽在路線設計、賽場設施和活動展示等多個方面都更加充分的考慮到了車迷現場觀賽的實際訴求,甚至不惜在一定程度上犧牲賽事本身的競技性以換取車迷們更佳的現場觀賽體驗。
在上文中提到,環澳賽20年來的全部比賽路線都集中在阿德萊德市區周邊一兩百公里以內,不僅如此,賽事組委會還將阿德萊德市中心的希爾頓酒店定為長期合作夥伴和永久性的賽事接待酒店,酒店門前的維多利亞廣場則在每年比賽期間的一周被布置為環澳賽主題活動村。和一些每年都會全新設計比賽路線的賽事相比,這樣的設置或許稍顯乏味,但是卻給現場觀賽的車迷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以2018年環澳賽為例,本屆比賽的全部7個賽段(6個正式賽段和1個序幕繞圈賽)中包括了2個在阿德萊德市區步行可及的區域內舉行的繞圈賽,其餘5個賽段的起終點與阿德萊德市區的距離也都在85公里以內,這就意味著車迷們能夠以市區內步行和城市周邊自駕的方式,十分輕鬆的全程追蹤比賽的每一個賽段。
至於具體的觀賽方式,車迷們也可以有極為多樣化的選擇——
在賽道兩邊可以輕易找到合適的地點目睹車手們多次經過(環澳賽會為了提升賽道沿途車迷的觀賽體驗而有意設計大量繞圈線路);
在比賽終點附近、頒獎區以及沿途的重要城鎮都樹立著尺寸巨大的LED大屏幕播放實時比賽畫面;賽道周邊的餐廳酒吧里擠滿了觀看直播的車迷,那些既能看到電視直播又能親眼看到車手的絕佳位置,更是在一大早就被搶佔一空;
當然最令人羨慕的還是那些開著設施俱全的房車直接在賽道邊紮營的車迷,其中甚至有不少是從800公里外的墨爾本乃至1300公里外的悉尼一路自駕來到阿德萊德的鐵杆環澳賽粉絲……
如果個別賽段實在懶得出城,那麼乾脆蹲守在維多利亞廣場的賽事村看大屏幕直播也是不錯的選擇——除了比賽直播之外,廣場上的噴泉可以解暑降溫,各種免費的賽事紀念品拿到手軟,數不清的頂級自行車展示和試騎,當然還有物美價不貴的啤酒烤肉三明治和賽事官方商品售賣……而在一天當中其他的時段,賽事村裡還會放映自行車電影和舉辦各支車隊的車手見面會等活動。
對於狂熱的自行車迷來說,環澳賽幾乎可以滿足他們關於現場觀賽的一切想像。
- 參與騎行賽事多
自行車運動、尤其是公路自行車運動的另一大特點是觀賽人群親身參與騎行的熱情極為高漲,而藉由一項賽事充分展示當地的騎行資源以吸引更多騎行愛好者造訪,正是世界各地舉辦自行車比賽的重要理由之一。
但是,許多賽事卻沒能將「讓車迷們看到我們這裡很適合騎車」和「讓車迷們決定來我們這裡騎車」這兩件事有效的連結起來,車迷們或許真的在看過一場比賽之後對那裡的騎行環境心生嚮往,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再說迴環澳賽,這項比賽的舉辦地南澳大利亞州的確有著得天獨厚的騎行條件:首府城市阿德萊德依山傍海,從市區以西的海濱公路到市區以東的山區小徑之間只有20公里的路程,市區內的交通和城市周邊的路況也都還不錯——但是客觀來說這樣的騎行條件和全球其他三十幾項頂級公路車賽事的舉辦地相比並不算突出。
為了吸引車迷們參與騎行,環澳賽官方在比賽期間推出了三大系列的騎行活動。
第一是由澳大利亞最大的自行車媒體CyclingTips承辦,禧瑪諾、崔克、SIS等著名騎行品牌贊助支持的每日騎行活動。
每天的騎行活動分為兩場,第一場是清晨出發、歷時2-3小時的阿德萊德周邊經典線路騎游;第二場則是在當天的賽段開賽前從阿德萊德市區集體騎行至比賽起點,部分賽段還會再從起點騎行至終點觀賽。
參與騎行活動的車友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還可以得到贊助商提供的免費補給以及抽取大獎的機會,因此這一系列的騎行活動在一周的時間內積累了近萬人次參與,而參照官方每日騎行活動的路書自行安排騎游的車友更是不計其數。
第二是由環澳賽官方贊助商Bupa(一家主營醫療產業的跨國集團)冠名的Bupa騎行挑戰賽,報名參賽的車友可以在第4賽段當天、職業比賽開始前和數萬名騎行愛好者一起挑戰該賽段137公里的比賽線路(或者其中的一部分),並且在比賽全程享受由活動主辦方提供的補給服務。
Bupa挑戰賽是歷屆環澳賽車迷騎行活動中的重頭戲,遺憾的是本屆Bupa挑戰賽由於當天氣溫過高(預報最高溫度超過41攝氏度)而被迫取消(這是Bupa挑戰賽創辦以來首次取消),已經報名的車迷們在保留賽事紀念騎行服的同時得到了報名費全額返還。
雖然環澳賽官方勸導車迷不要冒著中暑的風險自行按照原計劃路線騎行,但這並沒有抑制住車迷們的熱情,保守估計當天仍有近千名車迷在酷暑的天氣下完成了137公里的完整賽程。
第三是環澳賽在2017年剛剛創辦的「停車樓爬坡賽」。在環澳賽最高難度的第5賽段結束後的傍晚,120位通過網上報名的參賽選手在阿德萊德市區東部一座四層停車樓內進行1對1的爬坡PK賽,而現場觀賽的車迷也在音樂和酒精的刺激下自發組織起了一場盛大的晚間狂歡。
選手們選擇的器材裝備五花八門,身材和騎行水平更是差異懸殊。在這裡沒有人真正在乎比賽成績,充分釋放自我、享受騎行的樂趣才是這場比賽的全部意義所在。
以上三大系列的環澳賽官方騎行活動覆蓋了2018年環澳賽的全過程,從短距離休閑騎游到長距離挑戰騎行,再到緊張刺激的車迷PK賽也足以滿足各種不同類型騎行愛好者的個體需求。
在一周的環澳賽程里,車迷們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由隨意搭配騎行和觀賽活動,讓這次環澳賽之行在精彩豐富的同時又不至於過分勞頓。此外不得不提的一點是,在環澳賽期間,阿德萊德機場以及阿德萊德市區和周邊的公共交通設施都展示出了對騎車人的充分尊重和友好,足以免除許多車友攜帶自行車長途旅行時的種種後顧之憂。
- 家庭度假樂融融
能夠讓現場觀賽和參與騎行的車迷都感到滿意,是否就表示一項賽事在吸引車迷方面已經做到了極致呢?環澳賽的答案是:遠非如此!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那些最有熱情去追逐比賽的年輕車迷,往往因為囊中羞澀而無法成為拉動當地旅遊產業發展的主力軍,而那些事業有成、預算充裕的中年車迷又難以做到孤身一人「拋家棄子」去比賽現場享受個人愛好,這就要求賽事主辦方針對後者提供出能夠兼顧家庭度假的觀賽方案。
在許多以專業的賽事執行公司為主導的自行車比賽中,這樣的要求很難得到滿足,但是不要忘了環澳賽的主導方正是南澳大利亞州旅遊局,而家庭度假則是南澳發展旅遊產業的最主要形態。
芭蘿莎葡萄酒莊園、漢多夫德國小鎮、袋鼠島、克利蘭野生動物公園、阿德萊德中央市場……這些適宜全家遊覽的南澳著名景點在環澳賽的路線設計和直播畫面中大量體現,有時車迷甚至會跟著比賽的路線一不留神就來到了景點門前。
這些旅遊景點再加上比賽現場花樣繁多的吃喝玩樂和親子活動,讓環澳賽真正成為了由車迷帶領全家度假的上佳選擇,也將這項賽事的獨特魅力傳播給了下一代。
當然,環澳賽在吸引車迷現場觀賽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從2015年以隨隊記者的身份報道環澳賽到2018年作為普通車迷再次到訪,兩次環澳賽之旅中一個顯著的共同點是——我都受到了賽場調查問卷志願者的「詳細拷問」。
數十頁的問卷把我的個人信息、本次環澳賽期間的行程和開銷、對賽事方方面面的印象和建議都摸得清清楚楚,而正是每屆比賽期間收集到的數千份調查問卷,在督促著賽事組委會為提升現場車迷的觀賽感受而不懈努力。
順便一提,在南澳大利亞州的環澳賽結束後一周,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及周邊地區又接連舉辦了墨爾本繞圈賽、埃文斯大洋路賽以及先驅太陽報環賽等多項職業公路車賽事,其中的大洋路賽和環澳賽同為頂級比賽,而先驅太陽報環賽則是有著半個多世紀悠久歷史的傳統賽事。
然而,所有這些賽事的現場氣氛和環澳賽相比都存在數量級上的差距,而這些比賽為當地旅遊業所做出的貢獻更是無法與環澳賽相比。我認為這種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墨爾本和阿德萊德這兩座城市之間的區別所決定的。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墨爾本生活節奏更快、每年承辦的世界頂級體育賽事也更多(大洋路賽舉辦的同一天正是澳網男單決賽),這使得絕大多數墨爾本人都無暇顧及在家門口舉辦的自行車比賽,更不要提像阿德萊德一樣傾全城之力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車迷朋友了。
生態圈專欄作者,著名自行車賽事解說
體育產業生態圈http://www.ecosports.cn原創稿件,歡迎轉發,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尋求轉載請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推薦閱讀:
※一口氣關掉61家咖啡店,澳洲的咖啡竟然好喝到逼走了星巴克
※別瞎買痛經葯,分分鐘讓你長胖15斤!
※【澳洲】悉尼大學錄取要求
※每當我說我在國外過的心酸的時候別人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