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中的教授」與「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陳寅恪先生

當時的大學者胡適曾說過,「非一流學者,不配做研究院的導師」。作為「教授中的教授」,陳寅恪可謂當時中國最博學的人。

1925年,新成立的國學研究院有四大導師,其他三位導師都大名鼎鼎,而最晚到校的陳寅恪與其他三人相比,既沒有顯赫的聲望,又沒有服眾的學位。無著作、無文憑的陳寅恪受吳宓舉薦為導師時,一度為當時的清華校長曹雲祥所拒絕,但事實是,陳寅恪在外16年間,他沒考取一個學位,認為耽誤時間,文憑二字,在他眼裡不過是廢紙一張,後人戲稱二無導師,但當陳寅恪的身影出現在清華園講台上使,令師生們驚嘆的是陳寅恪的博學,他在課堂上講授的學問貫通中西,連清華的教授們也常來聽,因此才有人稱他是「太老師」「 教授的教授」。在清華校園裡,不論是學生還是教授,凡是文史方面有疑難問題,都向他請教,大家又稱他為「活字典」。

聆聽大師的教誨,那是一種幸福

陳寅恪先生的課有幾大特色,一是除清華學生,還有北大學生專門坐車來聽,即使路途遙遠且劫匪出沒;二是除了學生,很多名教授也自發旁聽,如朱自清、馮友蘭、德國漢學家鋼和泰,而研究院主任吳宓更是風雨無阻;其三,古今中外,詩賦雜記,甚至各色語言,信手拈來,令人瞠目,搞得很多學生根本聽不懂他的課。

陳寅恪先生有四不講:「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因此,陳寅恪的課上學生雲集,甚至許多名教授如朱自清、馮友蘭、吳宓、北大的德國漢學家鋼和泰等都來聽他的課。

當年的學術界分成兩派,一派是本國培養的學者,另一派是有留學經歷的,兩派互相瞧不起。但不管是哪一派,誰都不敢瞧不起陳寅恪,這在學術界堪稱傳奇。吳宓曾不無感慨地說道:「其歷年在中國文學、鳴學及詩之一道,所啟迪、指教宓者,更多不勝記也」。

北京大學教授周一良曾回憶說,清華別位先生的學問固然很大,但自己將來長期努力積累,似乎並不是辦不到,而陳先生的學問,似乎深不可測,高不可攀,無從著手,不可企及。

陳寅恪先生晚年在雙目失明,右腿骨折的情況下,仍不憚辛苦,著書立作,其堅毅之精神,真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氣概。

陳寅恪先生一家

「自由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是陳寅恪先生一生倡導並身體力行的為人治學理念,包含為國為民大節和不事權貴追求真知,其書生氣節和傲骨演繹成一座永不倒塌的精神豐碑。

從父親陳三立為國絕食而亡,再到陳寅恪屢拒日本和國民黨重金邀請,再到建國後不奉馬列主義不學政治,中國文人氣節風骨,在父子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倔強的嘴唇 眼睛裡是氣節

建國後決定任命其為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他在《對科學院的答覆》里提出就任所長的兩個條件。第一條:「允許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不學習政治。」第二條:「請毛公或劉公給一允許證明書,以作擋箭牌。」並說:「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當局,劉公是黨的最高負責人,我認為最高當局也應和我有同樣看法。」

文化大革命開始之後,陳寅恪遭到殘酷折磨。使他最傷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書籍、詩文稿,多被洗劫,1969年10月7日,在廣州離開人世,11月21日,夫人唐篔(是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辭世。

大師是永不倒塌的學子豐碑

陳寅恪先生,一門大家,皆為人中龍鳳:

陳寅恪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清末著名維新派骨幹,地方督撫中惟一傾向維新變法的實權派風雲人物。

陳寅恪其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與譚延闓、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之譽。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義憤絕食,溘然長逝。

長兄陳衡恪又名陳師曾,近現代著名畫家、藝術教育家。

次兄陳隆恪為著名詩人

大弟陳方恪為著名編輯、詩人

二弟陳登恪為著名詞人

侄子陳封懷(陳衡恪次子)為著名植物學家,中國植物園創始人之一,有植物園之父之稱。


推薦閱讀:

祝賀:源傘科技與香港科大安全實驗室首次合作論文入選PLDI 2018
[閑話]怎麼樣衡量一個學術期刊的質量?
設計高質量調查問卷:思維導圖

TAG:清華大學 | 學術 | 國學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