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也許是錯,『複雜』也許是對。

自包豪斯風格盛行以來,現代設計風格一直以簡約為主,似乎所有的設計都在追求『簡約』,而『複雜』卻變得貶義。

先看如下圖片:

調料瓶設計如此的簡約而優美,但你覺得哪個是鹽?哪個是胡椒面?

(平時習慣吃鹽多的人,可能覺得5個孔的調料瓶放的是鹽;習慣吃胡椒面較多的人,則認為是胡椒面。)

到底哪個放胡椒面?哪個放鹽? 一款看上去如此簡約且具有美感的調料瓶,卻帶給用戶如此疑惑,『簡』在此時卻變成了錯!

上面的列子是2010我參加UPA,聽前輩唐納德·諾曼所的演講主題《living with complexity》,對於『簡約』和『複雜』的重新審視。

唐納德·諾曼(Donald Arthur Norman,1935年12月25日-),為美國認知心理學家、計算機工程師、工業設計家,認知科學學會的發起人之一,關注人類社會學、行為學的研究。代表作有《設計心理學》、《情感化設計》等。

《living with complexity》-生活的複雜性

先簡單的列舉一下此次主題演講中的一些內容:

有組織性的人的凌亂書桌。這些人的書桌反映了他們的複雜的生活,但是對書桌的主人而言言,桌上的東西卻是井然有序的,因為這些東西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和結構放置的。

合理的複雜。對平常人來說,噴氣式飛機的駕駛艙複雜的讓人難以 置信,但是飛行員可不是這麼認為的,對他們來說,這些儀錶的位置是符合邏輯,合情合理的,它們是按照一定的意義放置在一起的。

在諾曼的演講中,『複雜』的設計在某種情況下卻是好的設計,而『簡約』的設計卻變成了錯誤的設計。

諾曼還提出人對複雜性事物的喜歡趨勢:

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複雜的事和更具挑戰性的難度會逐漸喜歡,比如滑雪運動,當我們學會了初級道後,會更喜歡挑戰更高級別的雪道,挑戰的過程充滿樂趣。在玩電子遊戲的時候,當我們輕鬆的完成初級關卡後,我們會喜歡難度更高的高級關卡,甚至在遊戲過程中,我們很容易進入『心流』狀態。(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將心流 (flow) 定義為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極限運動:人們總喜歡不停的挑戰更複雜的難度。

人們總是喜歡豐盛的美食:

聽完諾曼的演講後,我得到以下啟發。

  • 不要一味追求簡約,重點在於功能合理。
  • 用戶需求會變化,從簡到繁的過程。

但同時,我也陷入了思考,有兩個問題我一直找不到答案。

  • 諾曼只列舉了人有從『簡單』到『複雜』這個過程的現象,並沒有解釋形成這一現象,背後的原理?
  • 從簡到繁的過程,如何精準把握?

人有為什麼有從『簡單』到『複雜』這個過程,那背後的原理又是什麼?

直到多年後,讀到了Susan M. Weinschenk的《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書中有一章節講到了『人腦思考的方式』。

Susan M. Weinschenk(國際知名的設計心理學博士)

用戶在完成一項任務時,會用到三類負荷,認知負荷(思考)、視覺負荷(瀏覽內容)和動作負荷(操作)。

不同的負荷使用的腦力資源也不同,三種負荷消耗腦力資源程度排列:認知負荷>視覺負荷>動作負荷。當你要求用戶在屏幕上看或找某物時(視覺負荷),用戶花費的腦力如資源要多餘點擊或移動滑鼠時(動作負荷);果讓用戶思考、記憶或心算(認識負荷),腦力資源就消耗的更多。

負荷所花費的資源從多到少的排列如下:

三種負荷消耗腦力資源程度排列:認知負荷>視覺負荷>動作負荷

設計產品時,為了降低用戶大腦的負荷,可以通過增加動作負荷來減少認知負荷和視覺負荷,或增加視覺負荷來減低認知負荷。

列子:利用視覺降低認知負荷

一份密密麻麻的數據表格,信息量很大,如果要看懂這份數據,需要很大的認識負荷。但如果將這些數據進行視覺可視化,便可以輕鬆的理解數據報表,降低認知負荷。

理性的數據,需要耗費大量認知負荷

利用視覺可視化,用視覺負荷的方式代替認知負荷


了解到人腦的思考原理後,終於解開了我之前的疑惑,人為什麼會有『簡單』到『複雜』的過程。

當用戶接觸到一款全新的產品時,產品界面上的每一個功能和元素,都需要用戶來理解,功能越多、界面越複雜,所需的腦力負擔也就越大。

如果設計者沒有考慮到用戶所承受的腦力負荷極限,一次性將所有功能都放在一個界面上,用戶的理解成本就會加大,當信息量超過了用戶腦力負荷的極限,用戶就會變得煩躁和不安,面對繁瑣的功能和界面而不知所措。(別讓我思考~~~~~~~~)

其中最經典的列子:給奶奶的遙控器。對於"奶奶"這類初級用戶,她們並不需要太多的功能,太多的功能只會增加用戶的腦力負荷,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功能就能滿足她們的需求,把"無用"的功能都隱藏起來,"奶奶"才知道該如何操作。

給奶奶使用的遙控器

對於用戶來講,需要一個學習和適應的過程。用戶的腦力負荷有限,初級階段只能消化少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一定要給到用戶最關心、最重要的功能。

往往用戶覺得糟糕的界面設計,正因為這些設計的複雜程度,超過了用戶的腦負荷範圍。

當用戶熟悉主要功能後,再開始學習和使用更高級的功能。這個過程中,『記憶』能將以前的信息存儲下來,降低用戶的腦力負荷,留出空間理解新的功能。

對於複雜的界面,通過多次的視覺認知和記憶沉澱,飛行員已經輕易的知道每個功能所處的區域,腦力負荷在記憶的幫助下,已經變得很少。對於此時的飛行員,所有功能擺在眼前,需要時直接去使用,變得更加簡單高效。

記憶幫助飛行員熟悉了每個功能所處的區域,認識負荷已經減弱。

汽車內飾設計的原理也是如此,我們在駕駛過程中,注意力對前方的路面高度集中,當需要對空調、音響、窗戶......這些功進行操作時,要用最快速、高效的方式完成,這些功能的設計都直接分布在駕駛員的周圍,雖然看上去很複雜,但對於熟悉這些功能的用戶,使用起來確實很方便。

iphone的尷尬:用戶在變,而你沒有變。

iphone,對於新手用戶來說確實用戶體驗做的很優秀,記得當年購買第一款智能手機的時候,在IOS和安卓之間進行選擇。對於新手的我,iphone的設計簡單易用,安卓系統的機型卻顯得複雜,操作難度大。一直以來我都在使用iphone,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已經從初級用戶逐漸變成高級用戶,對操作的效率要求更高。而iphone始終只有一個鍵來操作,此時已經很難滿足我快速操作的需求,我便開始轉向安卓陣營。安卓上除了多出兩個功能鍵外,還可以自定義虛擬按鍵的位置,我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調整適合單手操作的方式。

iphone

安卓的虛擬功能鍵

現在特別喜歡使用華為榮耀系列的產品,榮耀系列提供了一項用戶可以自定義功能的實體按鍵:智靈鍵。智靈鍵的操作方式包括了單擊、雙擊和長按三種,而每一種操作方式可實現的功能都是不同且可自定義的。這樣我可以設置自己經常使用到的三項目功能,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一鍵開啟這些功能。

榮耀8-智靈鍵

從簡到繁的過程精準把握

寫在最後:

無論『簡約』的設計還是『複雜』的設計,都只是不同的表現方式而已,好的體驗設計是精準的判斷用戶所處的狀態,根據用戶的認知處境設計出與此匹配的設計。


彩蛋:在面試過程中,我通常會問面試者一個問題:當一個設計方案我們已經設計到了很完美的狀態下,下一次設計升級,你該怎麼辦?

。。。。。。


推薦閱讀:

判官:如何在產品中設計價值誤導?
【短視頻 · 二】戰備:讓內容生產奔流不息
簡單好用的產品,背後都藏著這個定律 #019
【轉】20150624 那些情懷滿值但「然並卵」的設計細節
初入產品之門(一)

TAG:用戶體驗設計 | 產品設計 | 用戶界面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