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注重「吃」這件事,是品質生活的體現?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往往活得精緻的人,都會極其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比如古代的王室貴族、大戶人家,現代的文藝工作者及精神獨立的個體;注重「吃」,成為眾多內在品質因素的外在表現。
往往相對優質的生活環境,能讓人在食物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對細節的把控、對食材的挑剔、和對高品位素質的養成,都是一個人品質生活的重要體現!有些好的品質行為習慣,甚至可以伴隨一生。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對特定美食情有獨鍾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楊貴妃愛吃荔枝是出了名的,身處長安城依舊每天對南方的荔枝心心念念;在沒有冰鮮、沒有飛機的年代裡,一批批「快遞員」日夜兼程送荔枝,只為讓貴妃吃到嘴裡時依舊新鮮可口。
能夠隨時吃到如此稀缺的荔枝,當然和楊玉環的身居高位密不可分;自從玄宗皇帝立了她為貴妃後,再沒立後。這種「一日而色變」的南國嬌慣水果,也只有「皇后」才能享有的待遇了吧。
念念不忘「美齡粥」
民國女神宋美齡內外兼修的精緻生活,令人嚮往。向來對自己身材要求嚴苛的宋美齡,一旦體重稍有增長就會開始吃沙拉,但唯獨對一碗粥念念不忘。
據說宋美齡在一段時間不思飲食,她的廚師專門用香米和豆漿為其研製出一款粥,宋美齡喝後胃口大開,成了她一生鍾愛的餐食之一。
這道民間命名的「美齡粥」,食材除了山藥、大米、糯米,還有豆漿的加入。山藥健脾開胃、美容養顏,大米和糯米搭配補中益氣、增加粘稠口感;豆漿與穀物結合,也提高了蛋白質的利用率。
文藝工作者的吃喝追求!
魯迅講究吃,尤愛薩其馬
魯迅先生對「吃」也是特別講究,曾經在教育部供職時的魯迅,收入水平算是達到「中間階層」;每到發薪的日子都會順路到一家法國麵包房買兩款奶油蛋糕,主要用來孝敬母親,自己也吃幾個,不夠他最愛吃的點心還是薩其馬(沙琪瑪)。
他與胡適這兩位文學大腕都愛吃醬爆雞丁,還特別講究要用豬油爆炒、用黃醬而不用甜麵醬。有次,魯迅親自為日本友人川島清燉火腿,邊吃邊介紹到:「乾貝要用小粒,燉火腿的湯一定要撇去浮油。」
奧黛麗·赫本
絕不錯過的早餐
奧黛麗·赫本的兒子Luca曾說過:「赫本不管多忙絕不會錯過早餐」,就算每個月禁食排毒那天,也會在早上吃一些無糖酸奶和水果。
赫本的童年還經歷過戰亂和饑荒,她曾回憶說:「我們小時候吃蕁麻,每個人都想把草煮來吃,那真的很叫人難受。」出名之後的赫本,和大都數女孩一樣喜歡巧克力;在房間抽屜放著,每天晚上都要吃一些。赫本偶爾也會自己下廚,做一塊奶油巧克力蛋糕。
逆境中仍然熱愛美食
蘇軾被貶,不忘烹肉
歷史上有很多注重「吃」的名人名士,蘇軾一生坎坷,有才華的他還很懂得生活;不僅詩篇傳世、由他創造「東坡肉」更是成為一道名菜風靡至今。
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他自己開荒種地;在黃州期間,蘇軾常親手烹制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當中。後任杭州知州,在當地治水有功,百姓為了感謝他都送豬肉來拜年;蘇軾又將肉切成方塊烹制分送給疏浚西湖的民工吃,大家吃後稱奇,親切叫它為「東坡肉」。
民國時候的上海灘名媛們,各個階級出眾,過著奢華講究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少民國名媛都經歷過生活上的大起大落,但有些品味細節在後來依舊保持。
郭婉瑩鐵絲烤麵包
郭婉瑩原本是上海永安百貨的四小姐,但是後來遭遇變故被抄家,父母全都勞改入獄。她經歷過最底層的勞動,挖河泥、挑水泥、洗馬桶,生活變得非常貧困。即使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郭婉瑩依然會采路邊的野花回家做裝飾;在煤球爐子上用鋁鍋蒸蛋糕、用鐵絲烤鬆脆的麵包片。
康同璧腐乳抹饅頭
康有為的女兒康同璧,在收入緊張的時候,家裡的早餐變成了腐乳抹饅頭。但是簡單的豆腐乳都被她做出很多文章,每次出去都是一次買六種不同的腐乳,還會讓售貨員多澆點湯汁。
不同的生活環境和社會處境,讓注重生活品質的人們,在「吃」這件事上得到了高度的統一性。
講究、精緻、格調,是個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豐富及文化體現。一道菜可以僅飽腹,亦可以有故事;注重「吃」,當然是品質生活的體現。
推薦閱讀:
※這一杯,暖到你心坎里
※正宗的壯家豆腐圓是怎麼做的?
※我們的年夜飯不一樣,因為我比較會拍照
※如何評價深夜食堂電影版 映畫 深夜食堂 (2014)?
※國外有沒有類似咸豆腐腦甜豆腐腦之爭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