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地位極其顯赫的內蒙古赤峰,藏著多少契丹王朝的秘密?

歷史上地位極其顯赫的內蒙古赤峰,藏著多少契丹王朝的秘密?

? 前言

「去內蒙會晒黑,還去嗎?」

「去!」

「去內蒙每天吃肉,人也長肉,還去嗎?」

「去!」

「那好吧,跟我們一起去玩吧!」

對內蒙古大草原,是一直心馳神往,可能是因為閨蜜來自這片土地,每每聽她提起內蒙的事,總想去看看她的家鄉到底有多美,也可能僅僅是一個在南方出生、成長的人對北方總是充滿了好奇和期待,所以所以當小夥伴們問我要不要一起出發,我就義不容辭地答應了。

沒錯,時隔一個月,我又來到了內蒙古,不過這一次,有點不一樣,我們來到了赤峰,據說要探尋契丹族消失的奧秘。

? 契丹族是什麼民族?

出發前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天嚕啦,我的歷史地理課都幹嘛去了,絲毫沒有印象。眾所周知,金庸的《天龍八部》里也從小不愛看武俠小說的我,別說原著,連電視電影都沒有認真看完!事到如今,我只能盡一己所能,問度娘,刷某乎,如果你也跟我一樣茫然,希望我以下淺白的介紹,能幫到大家:

傳說契丹族的祖先是一頭青牛,有一天青牛在草地上吃草,突然看見一個仙女騎著白馬從天而降,後來青牛和仙女相戀留下了後代,於是契丹族都自稱自己是青牛白馬之後。

契丹族開始就是個小部落,在唐朝時急速壯大,不過後來在唐朝的打擊下又變得四分五裂,直到五代末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落,契丹才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大一統,也正式建立了遼國。

經過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刀闊斧的開疆擴土,遼朝在蕭太后的時候達到全盛時期,疆域從東北至今日本海黑龍江口,北至蒙古國中部的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縣、山西省雁門關一線與北宋交界,與中原的北宋對峙,兩宋時期以遼朝的疆域最為廣闊。

? 巴林左旗

關於契丹的傳奇故事,紙上得來終覺淺,沒有什麼比來到巴林左旗林東鎮更直觀了,這裡是遼上京所在地,是契丹時的政治文化中心,創製契丹字的耶律阿保機就是在那裡登基稱帝的。

遼上京

經歷了上一次元上都之旅,我以為我的腦補技能已經到達了一個新高度,但當陪行的小哥哥指著我們下榻的朱家酒店對面的一個疑似荒廢工地的草坪說,看,這裡就是遼上京,我還是略略地表示小吃一鯨!

拜託,隨手一指也要走點心啊,這就是朕為你打下的江山?然而沒錯,這還真的就是,而且還是是中國古代漠北地區的第一座都城,也是中國保存最好的古代大遺址之一。這恐怕是我去過的最「大隱隱於市」的古迹了……

遼上京遺址,是中國遼代都城遺址。根據資料考究,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918年(神冊三年)開始興築,初名皇都,926年(天顯元年)擴建,938年(天顯十三年)改稱上京,並設立臨潢府,為遼代五京之首。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2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進行了全面勘探和試掘。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至今日,在我們來到這個現場之時,考古的專家學者們,依舊在孜孜不倦地努力著,想要從這裡發掘出更多被歲月丟棄在風雨中的歷史故事。不禁唏噓,一千多年前,契丹就在此崛起之地。疆域達489萬平方公里,統治著900萬人,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創造了契丹文字的契丹皇都,經過千百年來的歷史更迭、風雨洗禮,當初雍榮華貴都已不復存在。

通過考古發現,遼上京城內及其周邊,有名稱的寺廟久多達二十餘處,可見當年統治者對佛教的重視和認可。石刻觀音菩薩像餵魚皇城一佛寺里,原高達4.7米以上,腳踏蓮座,頸飾瓔珞,相貌溫和,手捧似凈瓶,與山西大同華嚴寺觀音風格略同。

時代變遷,信眾們對佛教的虔誠不曾有變。

遼陵及奉陵邑

遼陵及奉陵邑是遼代祖陵及三座帝陵古墓葬,奉陵邑,奉是伺候,侍奉,陵是陵墓,邑是城池,在中國古代,皇帝陵寢的前方興築一座城郭,作為守衛和奉祀陵寢作用,這座城就叫奉陵邑。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葬於我旗林東鎮西20公里處的漫岐嘎山對面的山谷中。遼祖陵是遼代最早營建的帝王陵寢,是契丹民族的精神家園,開創了遼代陵寢制度的先例,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陵寢制度中佔有重要地位。遼祖陵東南處為其奉陵邑,即祖州城,是遼朝皇室耶律家族世居之地。位於祖州城內的石房子等歷史遺存,因缺乏史料佐證,其用途猜測不一。遼祖州祖陵遺址於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來到這裡,走在小道上的小石頭可能都是遼代的殘垣斷壁。

順著小路登上山,只見一座巨石建造的四方房子隱藏在叢林中,屋頂、四面牆、地板全是完整的一塊巨石,據聞石屋中曾有一座白色石神像,後來被人打碎做了磨刀石。可惜了。據介紹,這巨石重達數百噸,當年是用融冰滾木法將大石搬運至此,可見當年建築智慧與建築工藝之高超,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好奇與無盡迷思,不禁猜想,巨石之下是否有什麼神奇密道,可以通往某處不為人知的地方。

召廟

在遼上京遺址南20公里處有一座靈岩山,又叫桃石山,山上有一巨石,正面看像仙桃,側面看又酷似「雞雛凌雲」,這裡山峰險要,風光旖旎,山上還有「再生洞」「閻王道」「地獄之門」等景點。最重要的是在山下有一座召廟,有「北五台山」之稱,相傳到召廟三拜,能得到去五台山一拜之圓滿功德。

山間有朝拜聖地遼代石窟「真寂之寺」,即林東後召廟石窟寺。石窟開鑿在桃石山東南面陡壁上,分中、南、北三窟。窟前是清代續建的喇嘛廟「善福寺」,真實反應了遼代佛教文化的盛行和遼代中晚期石雕藝術的發展過程。

山頂「閻王道」、「再生洞」等景點,看著險道就打了「退堂鼓」的我未能親睹風貌,不過聽登上去的小夥伴說,山頂風光獨好。只是女生們如果想要體驗再生洞,就千萬不要貪漂亮穿抹胸衣服,不然會摩擦到皮膚受傷。

遼上京博物館

據《魏書》記載,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為一個中國北方民族就已經出現,他們兵強馬壯,驍勇善戰。部落首領「耶律阿保機」的統一了契丹各部,於西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國,947年改國號為遼。但令人驚異的是,這樣一個不可一世的民族,自明代就集體失蹤了,人們再也聽不到關於他們的消息。如今來到巴林左旗,即使站到了遺址邊上,也只能看著原野感嘆歷史的荒涼,大概只有在博物館裡的出土文物展品中,才能窺探出一點關於契丹的神秘故事。

遼上京博物館位於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部。竣工於2003年9月的遼上京博物館的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館,屬於國家三級博物館。該館收藏著巴林左旗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富河文化」遺存和遼代歷史文物15000件、標本近10000件,有珍貴的研究價值,很多文物都是孤品。

擁有如此多文物的博物館,若要問鎮館之寶,那當數這枚契丹大字錢幣。這枚錢幣可以說是收藏界獨一無二(仿鑄品除外)的。錢文「對讀」(讀序上下左右)的,契丹大字「天朝萬歲」背陰刻契丹小字「天地契丹,萬世永順」(陳傳江譯)的,折十型銀錢。從這一枚小小錢幣里能考究出如鑄造工藝、文字,甚至供養祭祀的文化習俗。只是我非專業人士,也無從說清其中一二。

契丹族很早就已開始實行氏族外婚制,即兩個不同世系的氏族之間互相通婚。而這兩個氏族,則分別被神話為以「青牛」和「白馬」為圖騰的世系集團。契丹建國以後,以「青牛」為圖騰的血緣集團被標記為「耶律」氏;以「白馬」為圖騰的血緣集團被標記為「蕭」氏。在經歷了漫長的社會變遷之後,契丹族依然遵循著兩姓互為婚姻的特點。並由於這種習俗,在遼代的契丹社會裡,形成了一系列開放多樣、獨特的婚俗現象。後來,氏族外婚制下的契丹族人也不排斥與外族通婚,漸漸也就與漢蒙等外族融合,再後來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漸漸忘記了自己的族源。這也是關於契丹族消失之謎的說法之一。


推薦閱讀:

草原綠物語——內蒙古遊記
「小蔥帶你吃天下」——興安盟:尋味內蒙古,走進興安盟!

TAG:遼朝契丹 | 契丹文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