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教你如何快速識別人和事!

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中,帶著自己身上的全部信息。他的出身,他的教養,他的經歷,他的學識,他的生活環境,他的行為準則,他的價值觀,以及形成他這些價值觀的重要因素。

而如何能快速、全面和準確地識別一個人,就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視角,用不同的思考模式和知識體系,來穿透一切事情的表象,從而認識人的本質和事情的真相。

這是一個真實個案。一位母親,在一個調解節目上向調解員們訴說自己的心聲。

第一個回合:

母親:我自己感覺我在女兒家就是「傭人」,從來沒有獲得一個母親該有的尊重和對待。我就覺得我以後無依無靠。我要的是心靈的依靠。比如說我要倒杯水,女兒給我倒杯水,或者我住院你陪我打打吊水,恐怕這是一種奢侈。

【定格】要全面準確地識別一個人,需要一個信息積累的過程。在事情開始之初,就一點點地做各種推測和驗證,以及無用信息的剝離。

當我們接受到以上這些信息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啟動我們的思維,進行快速思考和識別了。

問題:子女只要有問題,問題的根源一定出在子女的教育過程中。父母把子女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他們在出生的時候是一張白紙,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他們未來怎麼做,都是要首先從父母身上去觀摩和學習。

因此,對子女的教育,是父母們人生里的重中之重。

父母有什麼樣的素質、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影響著子女心靈的成長。

從教育學的理念上來講,母親對一個孩子心靈的哺育,主要體現在親情上和善良的心性上。而父親對一個孩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行為模式和做事的準則上。

這是因為母親因為哺育的關係,同孩子有更多的心理上的互動,親情關係密切。而父親大都承擔著家庭里的經濟重擔,對事情的決策和執行力,對孩子的影響較大。

現在,節目中的母親在指責女兒把自己當成了「傭人」,母女沒有親情關係中的尊重和愛。那麼,就是母親在女兒成長過程中,一定在某些方面出了問題。我們思考和判斷事情都先要對這方面的信息做關注,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慢慢捕捉這方面的信息,看清問題到底出在哪個環節上。

女兒:(她)是我生活苦難的源泉,就是覺得她很討厭,非常討厭,性格很糟糕,然後非常討厭……

【定格】女兒的回答用了三個「討厭」,並且不稱呼母親,而是直接用「她」來代替,沒有一點母女親情信息的透露。

問題:女兒的行為已經觸及到了做子女行為的底限。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長大,父母的恩情大於天。就算他們有再大的過失,他們都是我們生命中的恩人。做子女的尊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果父母真的有錯,我們做為子女,也應該在尊敬他們的過程中,表達我們的善意和批評,而決不能視他們如草芥,連親情中最基本的善意都沒有。

現在我們看到女兒身上表現出來的問題,就是基本的禮貌不足。對母親沒有親情中的關懷和愛意。

從這一個回合人們可以得到的信息:

1、從女兒表現的對長輩的缺乏禮貌,可以確定母親這些年來對女兒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2、女兒身上存在著問題。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在公眾場合表現出對母親的這樣一種不敬。這種不敬也必然會表現在她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的自我和驕傲。

第二個回合:

女兒:我認為從我記事到現在,我的媽媽的性格,是我們家庭所有矛盾的一個源泉。導致我們家裡的所有的關係都很差,包括我跟她的關係。

媽媽認為她是百分之百是正確的,她認為問題都是別人的問題。

【定格】女兒這段話里的信息量很大。

包括以下內容:

1、媽媽的性格有問題。

2、媽媽性格問題是長期影響家庭和睦的直接原因。

3、因為媽媽性格的原因,家庭里所有人的關係都很差。

4、最後特彆強調女兒和媽媽關係也很差。

5、媽媽固執地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無視他人的感受。

6、第一次在對話中用了「媽媽」這個辭彙,表明雖然在感情在很抗拒媽媽,但也沒有到極端的地步。

現在我們在接受到這些信息之後,就要在後面的事件發展中,去逐一地驗證這些信息,以使我們增加對女兒的了解。

母親:我是一個要求完美的人,我處處想做到完美。我認為關鍵點是我對我女兒的付出,我不願意女兒把我當成傭人,她沒有把我當成媽媽。

【定格】母親的回應顯示出她只在意自己的感受——追求完美,而並不關注其它人的感受——女兒所說的全部問題都沒有去回答。而是繼續自己關注的話題——女兒把自己當傭人。

從這一個回合人們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1、母女間的隔閡事出有因,由來已久,是長期生活積累下來的恩怨。

2、母親的性格是造成所有事情的根由。

3、母親的表述,顯示她只關注自己的想法,並不在意和關注別人的想法和感受。

【節目旁白:女兒研究生畢業以後,留在了大城市發展。為照顧女兒的生活,母親專門從老家搬來與女兒同住。】

第三個回合:

母親:今年二月,我從老家裡帶來的東西,放到冰箱里,為這個家帶的,也為她帶的。她把我帶的東西,從冰箱里全部扔了出來。她的意思就是說,我把她的冰箱給搞亂了。

女兒:我是把冰箱里的一些東西拿了出來。讓我媽媽找到一個更合適的地方去安置,我並不是把這些東西扔掉。因為這些東西的保存條件,是不需要冰箱保存的。這些事情我跟我媽媽講了三遍以上,她不聽。所以我就把東西拿了出來。

母親:我爆好的五花肉,她都覺得不應該放。

【旁白: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前幾天,女兒買了海鮮,母親收拾得慢了一些,女兒就嫌母親做飯動作慢,就開始發火了。】

母親:她說的那個語言叫我實在不能忍。說你就是這個能力,她就一個勁兒地拱我的火。比如我把飯菜端到桌子上,每次筷子、勺子都拿好,她就是自己倒一杯紅酒,往那兒一坐,她就說,你什麼什麼沒有弄好。我心裡非常非常地生氣。

女兒:我媽媽總是講我經常沖她發火。其實並沒有。因為我媽媽對於別人發火的定義和自己發火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說話聲音大一點,她就認為我是發火了。而她在那邊大喊大叫,她就不認為是發火。

從這一個回合中,可以得到以下的信息:

1、冰箱里如何放東西,其實是一件很小的事,況且從母親的表述里看,爆好的五花肉確實是應該放在冰箱里的。而女兒在如此的小事上非常強調自己的意志,毫不尊重母親的意見。表現出她根本沒有把母親的存在和感受放在心上。

2、女兒沒有對母親做家務付出的感恩,自己端著紅酒在那裡數落母親的不是,透露出來的信息是從來沒有從心裡尊重過母親。

3、品紅酒應該是一種比較時尚的追求了。表明女兒對物質生活的追求。有這種追求是個人的事。但做為子女,我們品嘗美好食物或有美好的事情的時候,其實是第一時間想讓我們的父母和家人來分享的。但女兒這裡的表現應該被扣分。

4、女兒在悄悄地轉移話題,把討論自己對母親的不尊重,轉到彼此發火的事情上來。說明她自己知道在這方面理虧。

5、女兒沒有意識到,自己大聲對母親說話本身就是不敬的。更沒有意識到,現在是在你的家裡,你這樣大聲對母親說話,是把自己當成了家裡的主人,很自然會讓母親感受到寄人籬下的委屈。

第四個回合:女兒交了男朋友。為了購房,辦理了結婚手續,沒有告訴母親。直至男朋友登門說起這事,母親才知道。母親對此事感到心裡大受打擊。

這一回合所帶的信息,仍然是女兒沒有把母親放在心上的表現,視母親不存在。自己的事情跟母親毫無關係。母女間關係的冷漠可見一斑。

第五個回合:母親患病住院手術,女兒沒有前去探望。找理由說得到的信息是母親病情好象並不嚴重,但是需要手術。

這裡女兒的表述是自相矛盾的。如果一個人得了病,已經到了必須住院手術的地步,還能叫做不嚴重嗎?況且這是你的親人,麻木到如此程度,可見母親在她心目中可能比同事都不如。

母女間的矛盾和冰冷的程度何以到如此程度呢?問題的癥結出在十六年前的家庭矛盾上。

第六個回合:

【旁白:女兒小時候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但母親跟爺爺奶奶的關係卻非常地糟糕。當時媽媽因為住房擁擠一事對爺爺產生了意見。後來搬出去住後,再也不理睬爺爺。就連爺爺經常來看望他們時,媽媽也擺臉色給爺爺看,連爺爺去世,媽媽也沒有去。女兒對此非常恨。】

【旁白:母親對此的表述是,遠離爺爺是不想矛盾升級。不往來就可以解除一切煩惱。】

這一回合帶來的信息:

1、女兒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爺爺奶奶對女兒的教育和影響更直接,也更大,所以,女兒的情感親疏自然偏向老人那一方面。

2、母親對女兒從小的教育完全缺失了。女兒所看到的母親只有沒有人情的、冰冷的一面。這也奠定了女兒以後同母親相處的基調。

3、是什麼原因造成母親的自我和不能容忍呢?這要追溯到母親小的時候的成長環境。凡是有這樣一種性格傾向的人,必然是幼年的時候沒有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照,從而在她長大之後,對自己的感受極為重視,而無法有關愛和付出對身邊的其它人。

4、母親不知道,自己如何對待自己的長輩,女兒就會有樣學樣,以後也這樣做。因為女兒在成長和有記憶的時候,所看到的,就是她能模仿和借鑒的。

5、母親當年的逃離,以及到爺爺去世都不原諒的行為,也彰顯出她對親情的冷漠。這種冷漠,我們在節目開始的時候,從女兒對她的行為上看到了,完全一模一樣。令人不寒而慄。

綜述:通過這樣一段真人秀節目,我們看到了以下兩個問題。

一、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父母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所承擔的責任。子女的問題,本質上一定是父母的問題。這也就是古人為什麼會強調「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的緣故。

二、一個優秀的女性,會影響一個家庭里的三代。因為如果她們教育出優秀的子女,那麼她的子女的後代的教育和接受的影響就不會出問題了。而現在我看到節目中的女兒身上透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她自己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也勢必影響到她的子女身上。

推薦閱讀:

吃飯的時候眼淚啪嗒啪嗒掉進碗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曾經對哪些人或事物決絕地說不愛或不再等了,但等對方轉變或出來後卻歡天喜地的接納了呢?
為什麼我老是見不得別人好,見不得別人優秀呢?
請同我學習死亡,就像個孩子那樣
為什麼有的女人覺得小騷貨這個稱呼好聽?

TAG:心理 | 家庭關係 | 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