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一集?


說到「食髓知味」,我就想入非非了,這不是去吃飯的車!

第一集有看早期「一條」視頻的感覺。

比起前兩季,有形無神,泯然眾人矣。


當那個四川廚師說出有些人家的泡菜永遠是那麼難吃的時候,我認為講的簡直太正確了!


當那個四川廚師說出有些人家的泡菜永遠是那麼難吃的時候,我關掉了電視

評論區 @瀚海紅樓 說出了我的感受:抬高自己不用貶低他人


好想買那個章丘鐵鍋


轉檯時,在介紹四川泡菜,留意到沒有原來的背景音樂,說實話,原背景音樂聽是好聽,但被濫用了,現在只要是和飲食沾邊的視頻,都是這段音樂,聽覺略疲勞,去掉也無妨。問題是,後面竟然大篇幅講餐具了,這就離題太遠了。

失望是有的,且看著吧。


有一點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式敘事,從第一集的器往中心拉扯,不知道是用心良苦吊人胃口還是沒了煙火氣服務於什麼東西。

so坐等第二集吧


第一集的鍋,刀,砧板某寶某店統一有售。不得不懷疑第一集不是個超長廣告片?


其實有點偏題的感覺,雖說標題為器,但過多的渲染器具,而沒有將由器而誕生出來的美食是如何融合,經過那些工序講述清楚

一如豆參,一筆帶過,

一集裡面塞下太多的內容,許多有意義的東西卻被一道菜就代過了,開頭的石板,幾筆就講述完畢,沒有進入到深層次的美食探究裡面

新瓶裝老葯,泡菜那部分的內容,沒有給我帶來太多的驚喜,感覺似曾相識。

介紹籠統,那個七口鍋的地方,太籠統了。

總而言之,換了配音感覺沒什麼,只是這集更多的是想講述傳統廚具技藝的傳承,和延續,美食落腳點份額減少,個人感覺更多的想宣揚我們的文化吧。


總體感覺中規中矩,說白了就是在期望值以下了。首先,說片頭,片頭感覺酸土酸土的,不像紀錄片的片頭,像是個專題片,只有中國才有專題片的稱謂,總之片頭創意俗氣,既不中國也不國際。從鏡頭畫面上來看,沒有什麼令人驚艷、印象深刻的畫面,也意味著沒有精彩的故事時和難忘的人物,獵奇性對於紀錄片而言,是很重要的吸引點,很顯然,第一集並沒有給我帶來感官上的刺激。再者,紀錄片很重要的要素是共鳴性,事件所傳達的信息和感情是不是讓人感同身受,舌尖3借著過年回家的大主題背景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家鄉、親情,講到四川廚師腌泡菜的故事,主人公說道:「愛,是最好的調料。」此話讓人心裡一緊,自己在心中還反覆念叨過,所以整體基調還是很清楚明顯的。另外,還知道了章丘不光產大蔥,鐵鍋也是上等貨,哪天去濟南章丘一帶,不嫌沉的話,一定要帶個回來。總之看完之後,讓我對接下來的幾集,並不抱多大期望,或許才不會那麼失望吧。


我弟說沒有了原來的配樂沒有了很多感覺,我覺得還好呀。

總體來說我覺得還是挺好看的,春晚都沒蹲的我蹲了舌尖。

鐵鍋那一小節我真的喜歡,不知道手工鐵鍋多少錢?

這一集最後的德國那一小段我是真沒看懂啥意思,有點莫名其妙,望大神指點?

ps:看舌尖最大的感觸是我想做廚師哈哈哈


以為會是狗尾續貂,沒想到第一集就講到美食的本質——科技進步!!


第一部第二部,我是一點不漏的看完的,第三部我是快進著看的。


不好看

但是看完就下單買了個章丘鐵鍋


導演似乎不懂含蓄,把所有的東西都拿到檯面上來渲染,顯得膚淺乏味


遠不如第一二季的水平,形散神離,音樂文字完全走了樣,期待那麼久,失落感太大


可能對它的要求太高了吧期待許久不過爾爾


除了鐵鍋,沒有喜歡的,即使是鐵鍋,也離最初的舌尖越來越遠,一路走好。。。


中國人喜歡什麼都來些家國情懷,親情鄉思,再搞點宏大敘事,微言大義。好像不這麼做,就不能作文編劇似的。

舌尖上的中國,就如同春晚一樣,越來越像是在炫技,但也越來越平庸不吸引人。


我覺得由菜引入器具這樣敘事更好


被期待過的總歸不會太差,還會潤色不少。


看完第一集我覺著我需要個大廚房,囤鍋碗瓢盆。手藝不夠盆碗湊啊!呵呵噠


推薦閱讀:

TAG:美食 | 烹飪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