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已经习惯于每天知乎、果壳、饭否、点点、豆瓣,伴随而来的是内心的优越感与日俱增,真不知道这种心理从何而来,又到底是不是普遍的呢?

就比如用chrome的看不起用IE的 用知乎或者维基百科的看不起用百度知道的 感觉这种心态不是很健康额- -

告别知乎半年多了,回来一看竟然这个问题这么火,着实震惊。又审一遍题,自觉态度诚恳,语气随和,我经历了这一心理阶段,拿出来与大家讨论,没想到竟引来一片鄙夷与喝骂,这次内心的优越感真的是与日俱增了,感谢。


我擦,为啥我的自卑感与日俱增,求折叠。


优越感,根本上源自短视


信息量大的产品会给人一种智力增长的错觉,不仅知乎,你看一本有趣的书也会有这种感觉。

但还是得确认是否智识真的增长了。

只从你看的网站列表看,似乎还没。


我原来也是这样的,每天辗转于各大网站,但是发现自己始终不是这些网站的一份子,甚至很少参与其中的活动或者建设。比如,在知乎没有回答过一个专业性或者独立思考后的独到见解;果壳网上的新闻我也只是人云亦云;点点网仅限于了解,而非创造。最后,我放弃了这种生活。现在就是在译言网做一些文章的翻译,这样就觉得自己的能力是实实在在有所提高,而且对网站的建设有所贡献,会有成就感吧。


简明扼要的说:这是一种特别傻逼的傻逼症。

这种傻逼根本没法治。

……………………

在看到自己局限的同时,也看到了关注度和赞同数顶尖的那几位活跃分子,丫们也开始有点忘乎所以了,也开始以为自己牛逼了,也开始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也开始拒绝任何的反对观点,也开始听不得任何不同的声音,也开始利用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来勾结知乎官方打压、抹除不同于自己的声音……动物性暴露出来了,阴暗的人性暴露出来了……丫们愈演愈砸了,不可阻挡的冒着傻气,朝着傻逼的康庄大道上一路狂奔……


所谓的"互联网BS食物链"

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关于互联网食物链的链条

互联网的产品本身就存在着“等级”之分,

  1. 一是网站本身用户体验,交互设计。
  2. 二是用户定位,针对市场。

在本地互联市场,这里有个很有趣的调查(http://t.cn/zOwE4im),比如SNS,Qzone广泛分布于三四线各级市场,人人多为城市白领及大学生,豆瓣更加小众多是留学生的城市文艺青年,在不同的人群中对应不同的产品,这种差异本身的“存在”“即合理”

用户群受教育文化、消费水平、思想意识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进行自然划分。而楼主应该是well-educated的大学生或上班族,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把自己归类为上游的优越分子吧,需要注意的是一线城市的人群实际成份混杂。身处优越感的人群里,你需要明白的是是否自己属于现有团体中的成员,仅仅是周围人的优越不能掩盖自身短视的事实,你对自己的理解,及对周围的理解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混淆视听的情况。不要把对周围其他成员的肯定来反衬自己地位的提高。

二:关于鄙视

BS是现今社会的一个怪圈现象,你BS我,我BS他,再相互鄙视。中国从传统延伸下来的“等级制度”仍然存在,是一种浸淫了传统文化‘精髓’的榜样比较教育,中国人如何获得自我认同?答案是通过BS得到报复性反弹。

BS心理分析有一下几种:

1.智商优越感。看英剧的觉得自己智商高,看韩剧台剧内地剧的被认为“脑残”;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随便扔一个薛定谔定律出来就能把他们吓哭。

2.年龄优越感。年轻人看不起老年人,85后就说“我们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回忆童年,你们70后是回忆上辈子吧”;成人歧视小屁孩,比如逛天涯社区的经常会说,咦,怎么贴吧的小屁孩也来混天涯了。

3.时尚度优越感。新潮歧视老派,这不是说年龄,而是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同龄人也分保守派和潮人。

4.原创优越感。这就是山寨台湖南卫视以及国内各种山寨产品被鄙视的终极原因。

5.品位优越感。自以为高雅的看不起显得庸俗的,所以号称喜欢《读书》杂志的没准天天晚上是抱着《知音》和《人之初》睡觉呢。

6.国际化优越感。大众印象里,基本上欧美最好,日韩次之,港台凑合,感谢朝鲜、印度、非洲等地的存在,让我们还能靠调侃他们赢得一点平衡感———这当然不对,但这种潜在现象不能假装没看见。

7.小众优越感。人类总是需要一些东西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比如富豪得靠花钱来突显和穷人的区别,而另一个逻辑就是,喜欢的东西越小众就越拽,显得自己品味独特。

BS的原因有各种:体现个性、寻找归属、消除不安、自我认同等等。这些目的大多类似并且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这种方式——BS,显然是错误的。这种不经任何努力拔高自己的方式,具有欺骗性和夸张性,价值的在歪曲事物面——放大别人短处的情况下获得,而这种情况并不能持久。BS的食物链随着时间空间甚至价值观世界观变化,在看楼上的答案时,我想BS者和被BS者都不会一直维持着这种平衡,食物链末端的人会通过自身学习而获得自我价值,BS者未必就真处于顶端或者处于上游不变,我想每个人没必要因此鄙视或自卑,自我价值的取得需要牢靠的基础,还有你现在为未来做的争取。

最后引用一句话:

在鄙视的怪圈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链条的最末端。

以上部分观点引用自南方都市报


最近这种问题好热门,不要打击题主,人家也是真心求问

说不定你某些时候和题主差不多哟~是不想面对中二时期的自己嘛,hia hia

阿德勒说过,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人类的本能,只是有时候人会用虚假的优越感麻痹自己

你上着知乎、松鼠会、豆瓣觉得打游戏的同学在浪费时间时,也有人在关注着国际前沿研究成果、看着专业外文书籍,在所学专业的优秀企业里做着实习和兼职助理觉得你在荒废时间。

人类社会是金字塔形的,塔尖和塔底的石头所处位置不一样,但石头没有贵贱。高处的石头能看到更多远处风景,低处得石头能看到更多地上的生物。不用奇怪为什么有好多人在靠地面的部分,你想让所有人都成为上半部分的石头,既没有可能性,也没有意义。不用为别人的位置感到忧伤,也不要为自己的高度感到愉快,做好你该做的就可以了。

在互联网上挖掘未知的世界没有错,但这不是每一个生命存在的唯一意义。

你要做的只有一点,不要在大多数人与你做着不同的事情的时候怀疑自己的选择。

参考以下问题,答案都很赞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34428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73494


再把这句话大家可能听烂了的话拿出来: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对于理论性知识,你看到了,并不代表你掌握了。能够经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和消化,最终能够清晰地对别人阐述出来,它才变成了你的;

对于实用性知识,你看到了,并不代表你掌握了。能够经过自己的练习、行动和实践,最终能够本能地应用出来,它才变成了你的。

在此之前,无论知乎、果壳、饭否、点点、豆瓣、略晓、lofter、科学松鼠会,还是TED、公开课、读书乃至真的在多么多么高等的学府的课堂里听课。也都不过是在知识的宝库中 Window Shopping 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幻觉,以至于混淆了“可能拥有”和“已经拥有”。

.


阶段性的小通病,无大碍,还没有碰到重创你自信心的事情罢了。

之前我也有优越感,现在没了。为什么呢?

1、知乎改版后,问个问题都没有人答,而别人的问题一大堆人答、关注度颇高,真的受打击了。【当然很可能是自己的问题太烂了】

2、之后不问问题了,成了一个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自私阅读者。可是,高质量回答看得越多,越自卑。譬如麦姐的,她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嘛,可自己完全差她十万八千里。如果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超人。她属于第三类。

3、还有n多NX 的人物、NX 的经历,一看他们的回答,总是那么到位、那么地道,没有阅历做不到;可自己的回答却是空、假、大。

真的自信不起来了,至少在知乎。


不知道楼主发这个问题是不是为了搞笑来的。

不管这些网站还是人人qzone,都是用来获取信息和分享的,只不过总体上看信息类别不同而已。上网要学习要开拓视野也要娱乐,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你这种心理,大概就好像小孩子想要炫耀自己懂的很多一样,大人是不会表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当某一天跳出去看了,就会知道当初自己的幼稚和无知了吧。

所以我觉得这种心理也是一种过程!


比起每天被各种信息包围,不如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厚积而薄发,没有知识和阅历的储备,你浏览这些网站,只能做永远的旁观者。


楼主每天花这么多时间上网,会不会有点太闲了。。。何况获取的还都只是知识碎片。不如关了网页静心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深挖出门道,回来之后也多带带后辈与小辈,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不整理出知识体系的话,最多也就跟读了本《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科普》没什么两样吧。

人在这个时代真的很容易被信息的碎片一下子overwhelm。一开始来说是开阔眼界,选择面更广了。但是长期沉迷于此,不能定下心来踏实做事,反而生出浮躁的情绪来的话,也未必是好事了。


超越普通人很赞。但是,向下看齐就不怎么赞了。

所以,真正的优越感,应该来自于超越这个领域最优秀的人。

比如 MG Siegler 。他是最优秀的科技媒体 TechCrunch 的最优秀的作者。还是火热的 CrunchFund 的合伙人。

他在 11 年和 10 年预言了手机地址簿演变为社交网络的可能性。

http://www.36kr.com/p/56318.html

http://techcrunch.com/2010/09/04/mobile-contacts-social-network/

而我早在他一年前,就预测了这个趋势( 09 年 7 月):

移动社交网络

http://www.ifanr.com/3238

这样的优越感,个人以为,是好东西,没必要为此不安。


感觉楼上的没有正面回答。

解决办法

随便找个问题回答,过俩小时再看看赞同最高的答案,保证你的感觉立马扭转

真的


优越感?

我增长的是忧虑感。

用相对论解释,你面前的事物越大,你会觉得自己越小。

您越来越大。。。


信息大爆炸也意味着知识大爆炸。建议楼主将优越感转化为危机感。

1、如何取舍知识获取渠道应该有危机感:你列举的这些网站本身就存在一些同质化,如果你不打算做类似的知识分享社区产品,不建议全部每天都上。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然后选择2-3个就够了。这也是我们的共性问题:获取知识的来源渠道和方式很多,就网站都成千上万,如何取舍?如果不会取舍,你驾驭的不是这些网站,你变成信息的奴隶;

2、如何将知识从“我知道”转换为“我理解”甚至“我有用”要有危机感。信息大爆炸,这么多信息和知识摆在那里,如何去伪存真,如何将知识吸收并且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花了太多时间在知识的入口处,必然会有更少的时间来消化和运用知识。所以如果找不到平衡的话,也是一种危机。

3、WEB时代,信息越来越对称,知识掌握得多根本谈不上优越感:互联网时代你知道一个东西,其他人一定会知道。只是可能比你晚点。曾经利用信息不对称而具备的优越感应该不复存在了。信息很重要,关键是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将掌握的信息转换为对自己目标有用的东西。这个转换过程既要自己的能力,还要结合自己拥有的资源。谁具备这种能力,谁就有优越感。


应该是有圈子的人吧,现代人愿意给自己贴上标签,变成er

不过楼主的心态是一种典型的投射心理,算是一种防御机制吧


你每天逛的网站,听的音乐,看的电影,都是别人创作的,自己没有创造出任何一样东西出来有什么优越感好晒的。至少你也在知乎上写出收获几个赞的答案供知友参考再来晒吧


我习惯在知乎、果壳、饭否、点点、豆瓣、略晓、lofter、科学松鼠会上调戏楼主这样的人,伴随而来的是内心的优越感与日俱增,真不知道这种心理从何而来,又到底是不是普遍的呢?


推薦閱讀:

完美只存在於幻想中
雞湯的普遍共性有哪些?熱衷雞湯的人群有什麼特徵,被什麼吸引?
對電子產品有強迫症,非常在意完美。若有刮傷會反覆檢查傷痕,應該怎麼辦?
暴飲暴食背後的故事
為什麼從小到大每隔一段日子就會有深深的孤獨感?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