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到底是什麼?客觀的說一下佛教:佛教的世界觀,佛教的思想,佛教的發展歷史。

知乎上說佛教的問題很多,但是很多都是基於信佛教來講的。

請回答者客觀!客觀!客觀!(重要的話說三遍)的講一下佛教的由來,發展,佛教的世界觀,以及佛教到底講了什麼。

用佛教本身的理論和辭彙來解釋佛教是不是一種循環論證呢?


那就粘貼一篇自己專欄的文章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103312?refer=sun-a

  • 2.3 佛教歷史

A 原始佛教

佛教的起源是喬達摩-悉達多,他是一個部族「釋迦族」首領的兒子,早年生活富裕,卻依然感受到「生老病死」的人生痛苦。29歲離開家庭,尋求解脫之道。他先向「苦行沙門」學習,嘗試通過嚴格的苦行發現真理。悉達多逐漸減少飲食,甚至到了每天只吃一粒米的地步,苦行6年後,身體消瘦,形同枯木,可是卻依然沒有發現什麼真理。悉達多認識到苦行並不能使自己解脫,他放棄苦行,開始凈身進食。他在菩提樹下思考四十九天,最終大徹大悟,悟得「四諦」的真理,從此得自在解脫。悉達多自稱佛,意思是「覺悟者」,而後他傳道長達45年,約80歲時圓寂。

「四諦」指的是「苦集滅道」,這裡簡單地講解一下:

「苦」指的是人生各種痛苦,釋迦總結了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

「集」就是找出「苦」的原因,那就是慾望得不到滿足。被稱為西方佛教的叔本華則說:生命就是一團慾望,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間搖擺。而慾望不滿足是因為「業」造成的。

「滅」指的是消滅慾望不滿足的因素「業」。如何消滅呢?那就是 「識自本心」,「見自性清凈」,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潔凈的,人類的身體和心中一切慾望都是潔凈的,人類的慾望(食慾,性慾,自由,愛)本來無需努力就可以滿足。而「業」則是指人類以身體和慾望為不潔凈,人類自設障礙使得自己需要努力才能滿足慾望,這造成了人生之苦。

「道」就是在人思想覺悟後,即通向涅槃之路,被總結為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正」即指人類應該搞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人類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積累財物絕不是人生的目的。當人類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是人類出生時就已經完全具備的,則可達「正道」。

通向涅槃之路,就是指解決生死的問題。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是最終的極樂世界,人類覺悟後即可超越世代,直達最終的極樂世界。《金剛經》中釋迦稱「世界的實有者,則是一合相,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超越世代需要依靠人類無法言說的「世界的實有者」,也即世界實質的擁有者。

而早在佛陀在世時,佛教內部就出現了分裂。傳說佛陀堂弟調達公然提出異說,認為僧眾只能持缽乞食,不得到施主家中就餐;只能露天住宿,不得居住房舍;只能素食,不可食肉。佛陀對此持「分別說」,認為可以隨心所樂,於道無礙,肉亦非都不可食。佛陀在世時,發現自己如果直接和人們講最終的佛法,人們無法理解認同。《法華經》記載:釋迦牟尼在世時講大乘法會,一些佛教徒當即中途退出。佛陀自己也經歷過無意義的苦修,所以佛陀為使人們能理解,將佛法分階段講解,在佛乘下又設另外三乘: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但是佛陀又特地強調,只有佛乘是最終的目的,中間的三乘只是為了幫助人們理解而虛設的,並沒有實際意義。《法華經》中,佛陀特地設「火宅四車」,「長者窮子」等比喻來說明這個意思。

而最終的結果是,由於對佛法的不理解,佛滅後佛教由此分成了三類,小乘佛教研習「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認為人無法成佛;而大乘佛教研習「佛乘」,認為人人可以成佛;而成佛後的極樂世界則成為「密教」流傳,不可輕易示人。

B 第一次集結(五百集結)

釋迦牟尼生前傳教,均以口口相傳的形式,並未留下任何文字記錄。為了整理編輯佛教經典,以便傳之永遠,於是他的弟子主持召開僧眾大會共同憶誦,以便形成文字流傳,這就是「集結」。在釋迦牟尼去世當年,由釋迦牟尼的弟子大迦葉王舍城召開五百佛教徒集結大會,共同結集出佛陀的教法。首先由阿難代表僧團誦出「經」(經文),其次由優婆離代表僧團誦出「律」,建立了根本佛教的基本經典與僧團戒律。其中哪些是屬於佛陀本人的思想,已經無法考證,因為弟子的背誦則可能夾雜了自己的思想。而這次會誦的經和律,仍無文字記載。

「第一次結集」以後,佛教的經說傳誦日漸增新,佛教《阿含經》系列等最早的佛經初步形成。此一時期,僧團形成傳承經法之阿難系與傳承律戒之優波離系等兩大師承。此時雜糅印度傳統神話,將釋迦神化的「本生」故事開始流傳。

C 第二次集結(七百集結)

佛陀去世100年後,優波離系中的毘舍離僧團發生「受取金錢」等十事,史稱「十事非法」。由耶舍為首的阿難系西方僧團主導「第二次結集」,由阿難系六位長老及毘舍離系兩位長老,代表僧團組成長老會議。支持耶舍的是少數,但是「上座」地位高,所以會議強行通過了「十事非法」,而毘舍離僧團長老表示接受八大長老會議的決議。於是在毘舍離僧團的妥協下,阿難系僧團維持維持了表面與暫時性的和合與團結。

D 大眾部與上座部的分裂

大眾部大天提出新學說「大天五事」,導致的爭議終於撕開了自「十事非法」以來僧團的表面團結。上座部將分裂的原因上溯至「十事論爭」。上座部記載,毘舍離僧團不同意「第二次集結」的會議決議,自行組織上萬人集結,承認十事合法,並自行制定戒律。如是否接受金銀財物的布施,大眾部認為可以,而上座部拒絕改變。因「第二次集結」代表了上座長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團,稱為上座部;而毘舍離僧團因人數眾多,則稱大眾部。至此佛教僧團徹底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史稱「根本分裂」。

E 第三次結集

公元236年,到了阿育王時期,又舉行了第三次集結。以國師目犍連子帝須為首,有1000佛教徒參加。當時阿育王確定了用湯藥,飲食,衣服,卧具等四事供養佛教徒的原則,大力支持佛教發展。這導致大量「外道」為了供養混入佛教,原始佛教的僧團拒絕與他們一起布薩。所以這次集結的目的,就是剔出摻雜進佛教的「外道」教義,再次整理「經,律,論」。這次集結北傳佛教沒有記載,一般認為只是上座部的集結。

佛教徒們花了九個月的時間,終於完成經典的集成。阿育王將6萬位異教僧侶逐出了僧團。目犍連子帝須親自自擬《論事》,對當時外道的各種異議,邪說,加以批駁。第三次經典結束後,阿育王便送出傳教師去傳播上座部的佛法,而傳播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此次集結中許多重要的內容,正是南傳佛教的特點:國王要極大供養佛法,不論貧富,生子必須出家,始得入於佛法。佛教由於阿育王的支持而得到廣泛的流傳,但推動佛法傳播的同時,也導致了各個部派的進一步形成。

上座部佛教流傳於東南亞等國,稱為南傳佛教,其中還包括我國雲南的巴利語系佛教。中國通常稱南傳佛教為「小乘佛教」。代表小乘佛教的佛經主要是阿含經系列,包括《増一阿含經》,《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

F 部派佛教

在上座部跟大眾部分裂之後,在佛滅後100年到400之間,僧團因地域、教義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又分裂出不同的派部,史稱「枝葉分裂」。大眾部分裂為八部:一說部,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而上座部分裂為十部:說一切有部,雪山部,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飲光部,經量部。這一時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

在宗教教義上,上座部認為釋迦牟尼是歷史人物,其偉大之處在於他的思想與智慧,佛陀的肉體是有限。上座部同時提高了阿羅漢的地位,認為佛只有一個,常人修習佛教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大眾部則將佛陀神化,認為佛陀完全是出世間的,他已經斷盡漏失,根絕煩惱。他的肉體壽命和威力都是無限的。佛陀的長相也異於常人,有所謂「三十二大人相」,「八十微妙種好」。佛教徒對佛陀的生平也開始神話,他們認為佛之所以成為佛,是他累世修行的結果。

G 大乘佛教

隨著佛教流傳700餘年,人們對佛法的理解越來越深刻,佛陀的大乘佛法終於開始盛行。小乘佛教認為佛只有釋迦牟尼一個,人們只能修行成為阿羅漢,不能成佛。這樣造成修行無窮無盡,永遠無法解脫。而釋迦牟尼自身35歲就成佛,人們為什麼不能和釋迦牟尼一樣成佛呢?而大乘佛教則認為人人皆可成佛,人人本來就具有成佛的智慧,只是因為不見本心而迷。所以大乘佛教重於內心覺悟,而不重視外在行為的修行。小乘佛教以羅漢的解脫為目標,大乘佛教則以成佛為目標。

大乘佛教興起於公元1世紀,大乘佛教的開創者是龍樹,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

龍樹同時還是佛教密宗的祖師,根據藏傳佛教密宗經典記載,龍樹「曾在南天竺的黑峰山鐵塔中由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親授密宗教義,並受灌頂。」具有神話意味的記載可能有些誇張,但是我們確切地知道龍樹開啟了密宗教義。密宗經典《大日經》中的思想深深影響了大乘佛教的宗教教義。《大日經》中(1)「一切眾生本有如實自知的清凈菩提心」,(2)「即心是佛、自心自覺」,(3)「貪染即為凈菩提」,(4)「住心是安住於眾生自心之實相」等思想即是漢傳佛教禪宗的思想。禪宗六祖慧能的《六祖壇經》中對應有(1)「何期自性,本自清凈」,(2)「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若識本心,即本解脫。」(3)「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金剛經》中則對應(4)「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但是大乘佛教初始流行時,被認為是早期佛教的異端,經過了相當激烈的鬥爭。它被攻擊為「外道」,「魔說」,它的信奉者被大批地趕出戒律嚴謹的僧團組織。大乘佛教認為早期佛教知識佛陀對淺根下愚者的權便之說,而非「究竟」之言,所以在多數情況下,貶斥其為「小道」,「小乘」。大乘佛教還將覺悟了的佛陀擴展為三世佛,提出了法身,色身,報身等「三身」的概念,佛陀被進一步神話。

公元6世紀時,大乘佛教內部開始了 「空有之爭」,大乘佛教開始分出中觀派(空宗)和瑜珈行派(有宗)。空宗代表佛護清辨弘揚龍樹的《中觀論》,而有宗代表無著世親則注重瑜伽的修行方法。瑜伽是指按一定道理去切身踐行,體驗的意思。無著世親因先學習小乘佛教,其需要修行的想法無法徹底放棄,從而又將小乘佛教修行的想法帶入了大乘佛教思想。而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則認為「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住心觀凈,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認為「坐禪」對於內心覺悟毫無幫助。實際上應該是先內心覺悟,而後則入極樂世界,享受極樂既是切身踐行,但這時已經是成佛以後,而非成佛以前的必須的修行。而極樂世界則是接下來要說的秘密佛教了。

代表瑜伽行派思想的佛經有《解深密經》,八識就是瑜珈派所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而代表中觀派的佛經有《大般若經》,經論則是龍樹所作《中論》,《大智度論》。早期大乘佛教佛經有《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後期大乘佛教佛經有《涅槃經》,《楞伽經》。

大乘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以漢傳佛教為代表,漢傳佛教以顯教為主。

H 秘密佛教

大乘佛教中觀派重於內心覺悟成佛,而瑜伽行派重於行為修行成佛。我們回到釋迦牟尼成佛的經歷,可以知道釋迦放棄苦行,而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但是成佛後釋迦除了說法,到底如何真實生活呢?佛經並沒有記載,而秘密佛教則向人們展示開悟以後的真實生活,也即極樂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大乘佛教的理念在釋迦時期就有人無法認同,那其行為則更加無法認同,所以佛教在大乘佛教之後轉入了秘密佛教。我們可以拿同性戀來舉例,現今社會對同性戀已經能基本接納,但是歷史上同性戀被認為是精神病,需要被強制治療甚至被打死。所以密宗之所需要秘密進行,並不是因為其故作神秘,而是因其教義無法被一般大眾所接納。

秘密佛教的佛經則是《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大日經》中提出「貪染即為凈菩提」,指出人的貪婪本身就是潔凈的。而《金剛頂經》中則提出「離欲清凈故,以染而調伏。」意思是:為了離開慾望達到清凈,必須染指慾望從而調伏慾望。而這裡的「染欲」就專指以性行為為解脫手段。在《佛說秘密相經》中,甚至提到蓮華與金剛杵相合,「如是,當知彼金剛部大菩薩入蓮華部中,要如來部而作敬愛」。而金剛杵與蓮華即是男女性器官的暗示用詞,也即既然自性清凈,則以欲制欲,即達極樂世界。而人們在提到藏密時,則一般會認為是淫穢和荒謬,無法認同也無法理解。

密教主要流傳於西藏,藏傳佛教的特色就是密顯同重。藏傳佛教密宗的佛教徒喝酒吃肉,並且他們修行的方法是「男女雙修」。密宗最至上的儀式是灌頂,由「明妃」和「上師」通過性行為來進行修行,實際上這是宗教人士在顯示性權力。而我們在討論社會階層時曾經說過,對於上層階級,性比金錢更能顯示其權力和地位。現代佛教中最接近原始佛教狀態的是藏傳佛教,西藏由於地理原因不開放,保留了較多原始佛教的傳統。

I 印度佛教的滅亡

伊斯蘭教的入侵使得部分印度人改信伊斯蘭教,造成了印度的國家分裂,信仰伊斯蘭的印度人成立了新的國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然而印度自身卻並沒有回歸秘密佛教,印度依然信仰印度教,13世紀佛教在印度徹底消亡。

G漢傳佛教

介紹完印度佛教,我們再具體介紹下漢傳佛教。佛教傳入中國時,正是印度佛教由小乘轉向大乘的階段,所以佛教在傳入時就有許多派別。並且由於語言不通,故而佛教傳入中國時翻譯佛經成為一個主要問題。阿育王后期,佛教的傳播分為兩條路線,一條以斯里蘭卡為基地向東南亞傳播,為南傳佛教。一條以克什米爾為中心,繼續向北部大月氏,大夏等地傳播,直至中國,為北傳佛教。大月氏位於我國的新疆,所以中國佛教的傳播是從新疆開始。

G1隋唐前佛教

隋唐前佛教基本處於求法和譯經的狀態,在這段時期各類佛經開始流入中國,僧人開始將佛經譯為中文。

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佛經為西漢博士,此為佛教傳入中國內地的開始。

公元67年,印度僧人竺法蘭攝摩騰攜帶《四十二章經》來到洛陽。

公元68年,洛陽白馬寺建成,為中國佛教的「祖庭」。竺法蘭譯經150餘部,包括小乘佛經《佛本行經》,大乘佛經《光贊般若經》,《正法華經》等。

公元148年,安息國僧人安世高來洛陽翻譯小乘佛教經典。

公元260年,中國內地僧人首次西行求法,朱士行于闐求得胡本《大品般若經》。

公元399年,法顯從長安經于闐去印度求法,帶回《長阿含經》,《雜阿含經》等。

公元405年,鳩摩羅什譯經,主要包括《妙法蓮華經》,《小品般若經》,《維摩詰經》等大乘佛經,以及龍樹的《中論》,《大智度論》。

公元502年,梁武帝放棄道教而皈依佛教。

公元508年,印度僧人菩提流支來洛陽傳播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思想。

公元520年,禪宗始祖菩提達摩來到廣州。

公元521年,梁武帝制定戒律,規定僧人必須素食。

公元552年 真諦翻譯《金光明經》,《俱舍論》等佛經。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佛教史上譯經最多的時期,大乘佛經《大般涅槃經》,《華嚴經》,《楞伽經》,《深迷解脫經》等競相譯出。瑜伽行派《攝大成論》,《十地經論》等也進入中國。漢傳佛教歷史上四大譯經家中的兩位:鳩摩羅什和真諦在此時期翻譯大量佛經。其中鳩摩羅什的譯文簡練精當,流暢可讀,所以其譯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漢傳佛教在外在形式上,受到了梁武帝的影響。佛教的諸多戒律都是在梁武帝時期規定的,他規定僧人不能吃肉必須吃素,不能殺生,不能喝酒,不能做愛。頭頂燙戒疤也是他的發明,梁武帝把犯人強行拉到佛教修行,為了區分犯人,犯人一律需燙戒疤。而東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均無此戒律,這三派均沒有素食的戒律。梁武帝雖然推崇佛教,但其自身並不懂佛法。達摩初遇梁武帝在中國佛教是一段已有定論的公案。我們來看《壇經》記載
決疑品第三:

韋公(韋刺史)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菩提達摩和慧能都說: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沒有功德,梁武帝未通佛理,他只是在求福德。而梁武帝制定的戒律也與佛法相異,他使得漢傳佛教走向了禁慾和苦修。

G2隋唐時期佛教

隋唐時期,印度佛教各派佛經基本翻譯結束,與印度「部派佛教「時期一樣,漢傳佛教各個宗派開始出現。

公元629年,玄奘自長安出發西行印度求法,17年回長安譯經。玄奘翻譯的重點是瑜伽行派和說一切有部的論著。玄奘也是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之一。

至中唐時期,中國佛教經歷了自己的「部派佛教」時期,並不是因為分裂,而是因為佛教流傳過來時本身就有許多派別。創立於隋代的有天台宗,三論宗,三階教;產生於唐朝的有華嚴宗,法相宗,禪宗,律宗,凈土宗,密宗。

公元667年,慧能於廣州開始弘揚禪宗,禪宗分為「北秀南能」兩派。

公元713年,慧能去世,弟子法海編撰的《六祖壇經》成為唯一一部漢傳佛教自己的佛經。

禪宗的興起,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一般認為在六祖慧能以前,中國佛教在做加法,翻譯和吸收一切佛經知識。而至六祖慧能以後,吸收進來的佛法真正得到消化,中國佛教開始做減法。禪宗已經吸納了密宗《大日經》的思想:即心即佛,一切佛智眾生本有。此時印度佛教正處於大乘佛教轉向秘密佛教的時期。中國禪宗在顯教教義上,融合中國各派佛學,已達巔峰。所以晚唐時期除禪宗與凈土宗兩家流行外,各派佛教均衰落,密宗此時還未出現。禪宗重於思想,而凈土宗重於戒律。

公元695年,義凈返回洛陽譯經。

公元716年,善無畏入華創立密教,翻譯《大日經》。

公元746年,不空攜佛經100部進入長安,開始翻譯密教著作。

顯教教義已達巔峰後,落實於極樂的密宗開始發展。密宗在中國一般僅稱唐密,在唐朝後基本消亡了。四大譯經家有兩派說法,一派說是義凈,一派說是不空。

G3 唐朝後佛教

宋以後漢傳佛教以禪宗為最盛,禪宗新出現楊岐派和黃龍派,完備了禪宗的「五家七宗」。禪宗雖然吸收了密教思想,但是卻依然是顯教。因為沒有極樂世界的行為支撐,禪宗開始強調口頭機辯,卻無論如何也落不到實處去。《景德傳燈錄》等禪宗論著開始出現,裡面記錄了各種逞機辯但意義不清的話語。禪宗大師們的機鋒,有的富於哲理,啟迪人生;有的妙趣橫生,諧謔兼備;有的語義晦澀,文字遊戲。最著名的例子即為趙州禪師的「吃茶去」。

元明清時代,漢傳佛教遠不如唐宋那樣興盛,元代和清代統治者扶持藏傳佛教,僅明代支持漢傳佛教力度大一點。

  • 2.4 佛教現狀

A 佛經浩瀚如海,佛教宗派眾多,但沒有一個宗派可以說清楚到底如何成佛

基督教只有一本聖經,伊斯蘭教也只有一本古蘭經。而佛教佛經則浩瀚如海,令人忘之生畏。雖然禪宗一派獨大,但其他各宗派依然流傳,佛教教義顯得非常複雜,並且還有相互指責的現象出現。比如禪宗六祖時著名的南能北秀,漢傳佛教僧人認為藏傳佛教的密教是受到印度性力派影響。而產生這些分歧的原因只有一個,沒有哪一個宗派能夠明確告訴人們到底如何才能成佛。

B 佛陀自身被神化,成佛變成了信佛

釋迦牟尼在世時,就只稱自己為覺悟者。《金剛經》中他認為世界的屬於「不可說的實有者」。但經過佛教漫長地演化,特別是大乘佛教的影響下,佛陀變成了無所不能的神。小乘佛教強調佛弟子的傳承,而大乘佛教則強調佛法的傳承,從而創造了「燃燈古佛」,「彌勒未來佛」等諸多概念。

而佛教最基本的教義「成佛」,則轉變為了「信佛」。人們不再以自身覺悟成佛為目的,而是跪在佛像面前還是燒香祈福,求財求子。這違背了佛教最基本的教義,而「開光法器」,「捐功德」,「香火錢」變成了寺院斂財的途徑。和尚們的用途大多是為喪事念經,而影視劇中則變成了降妖伏魔的高手。

C 佛教外在形式受到影響

由於梁武帝的規定,漢傳佛教的僧人變成了苦行的代名詞。而這些戒律在原始佛教期間都是沒有的,漢傳佛教的僧人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而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系統,則完全自身創造的迷信。成佛是靠自身的覺悟,哪會有什麼自動的轉世。


不請自來,讀過一些佛經的唯物主義者。來談談佛教世界觀的問題。

世界觀,以什麼樣的觀念和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的。

—————————————————————————————————————————

佛教的世界觀,最核心的主要是兩點:無常論緣起論,合起來一個詞概括了:緣起性空。

一、先說無常論。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處於不斷變化之中的,這就是「無常「(諸行無常):

曾經恐龍稱霸了整個地球,如今卻是你們靈長類大行其道……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

任何事物都不能避免無常,都沒法永恆存在下去,就連佛法它本身的傳承,也是如此,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

因此,從無常觀點來看世界,很自然地往下推論:既然都無常,必定無自性,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沒有固定不變的本性(諸法無我):

你現在用的電腦,它的晶元曾經是沙子;

你喝的這一杯水,曾經是天上的雲;

水分子也不過是在地球形成的年代中,由氫原子和氧原子聚合而已,而原子又再可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馬雲在20年前是一個普通的教師。

本答主3年內會變身高帥富,迎娶女神,進入財務自由的人生境界(咳咳,誰在抽我臉?今天的磚已經搬完了別打擾我上網吹水)。

……

能悟到「諸法無我「是很了不起的,可以說入門了,對佛法不再是門外漢,當然離最終完全開悟還遠,可是已經能解決很多問題了。有個很多人都看過的禪宗公案,出自《五燈會元》:

慧可在大雪中向達摩求法,自斷一臂以示決心。達摩問他求什麼?慧可說我的心不安,求你為我安心。達摩說那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慧可沉思良久,說找不到心(覓心了不可得)。達摩回答我已經給你把心安好了。慧可大悟。

諸法無我,慧可找不到心,他明白了既然不存在一顆有自性的「心」,那麼心中的煩惱也沒有自性,如過眼煙雲,又何足道哉?佛法的積極性就由此而生,許多人誤解佛法,以為佛法只談「人生是苦」,處事消極態度悲觀,其實是沒有足夠了解佛法的智慧,超凡入聖。古往今來能做出一番事業的有成就者,多不會像普通人那樣「心隨境轉」,他們都有超越身處環境的能力:

一千多年前,有個改革派官員得罪當朝宰相,被貶為地方官,為勸慰被誣陷貪污而遭貶謫的好友,寫了一篇文章,千古流傳,其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就是范仲淹。

八十多年前,有個創業者起義失敗被迫拉隊伍上山,得力手下悲觀失望,缺錢少糧人心惶惶,在那個人均壽命30多歲的年代,他此時已經36歲,卻詳細冷靜地分析全國局勢,總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樂觀論斷,他就是毛澤東。

十多年前,有個做企業的老頭子,那年把他的企業做到了同行業全國第一,大家一片歡呼讚賞時,他卻大談「冬天」,提出「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他就是任正非。

……

本篇前半部分,至此結束。

——————————————————————————————————————————

接著繼續更。

上面我論述了佛教的世界觀核心論點之一「諸行無常」,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化,故而其中並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存在,也即「諸法無我」,佛教積極的一面得以從理論上建立,無論人生境遇如何悲慘、面對的困難如何巨大,都不要灰心失望,因為人生峰迴路轉,前途是充滿無限的可能!真正懂得了「空性」的含義的人,是不會被眼前的情況所蒙蔽的。

那麼,就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來了——既然你說一切都是無常的、空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那麼我啥事都不用做了?因為做了也是空的嘛!或者,我乾脆去殺個人,殺多幾個也沒關係,反正都是空的,無常的,殺人這件事也是無我的嘛,對不對?

二、佛教世界觀的另一個核心:緣起論。

當我說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化,這種變化是依據什麼進行的呢?

——是完全隨機無規律的嗎?好像不是,否則世界上就沒有「菜譜」這種東西了,當我嚴格地按菜譜的程序、份量搭配來做菜的時候,做出來的菜的味道每次都差不多,並不是完全隨機的;

——是「自然而然」地嗎?那得看你如何理解這個「自然「。對一般人來說,蘋果熟了會往地下掉、水燒開了會衝動蓋子,這不是很自然的現象嘛?但是就有人去探討這背後的原因,經典力學由此建立,第一次工業革命由此發端;

——是宿命的嗎?一切的一切早已註定,我們只是卑微可憐的演員,在塵世中不由自主地按照某種神秘力量事先寫就的劇本出場、演出、謝幕。我們是「缸中之腦」,生活在「楚門的世界」或者「The Matrix」中,而「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嚴格地說來,這種論點是無法證偽的,比如我今天早餐打算去吃包子還是米粉,在我看來我擁有自由意志的選擇權,你卻指出無論我選擇哪一樣,都是事先註定其中根本不存在自由意志,或者明天我常去的那家米粉店因事關門導致我本來打算吃米粉由此轉身去買了包子。老實說,這種觀點你根本無法證明一定是對的,我也無法證明它一定不對;最重要的是:它對我們的生活毫無意義,就像我每天早上都會花點時間想想到底吃什麼,你也不會因此就改了你的早餐習慣,理由是劇本安排好了你以後要「吃點別的」;

——是按照神的旨意來的嗎?我是個唯物主義者,並不信有神,或許你是有神論者,心中住著自己無比尊貴的那一位。老實說我對神挺有意見的:他在西方長得像猶太人,穿猶太長袍,叫做"耶和華";在日本又一副日本人的嘴臉,穿裹得嚴實的和服,叫「天照」;在希臘他經常打赤膊,有好多個,互相還亂倫;在印度他長得像印度人……神要是真的有,全人類早就拜同一個他了,不會搞得各個文明都在鼓搗自己的神,同時又對別人的神不屑一顧。

破妄才能顯真。

在佛教看來,一切一切的變化,之所以成為這樣子的存在,這樣子的現象,是「依緣而起」的,在各種條件具足的情況下才能發展到這個樣子。一切都依著因緣,即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例如你能看到我這篇文章,你需要具足哪些因緣呢?你得有一台電腦(或一個手機),還得有電,你還得有閑暇功夫來看,還得有我發心寫出過這樣一篇文章並把它傳上網,等等。以上因緣都具足了,這件事就會存在——此有故彼有;

到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刻,這些因緣才全部聚齊——之前要麼是這篇文章我還沒寫出來,要麼是你沒電腦(手機),要麼是你沒空閑看等等——此生故彼生;

我並沒有寫過一篇叫做《隔壁的王二麻子偷了我的雞》的文章,因此,」你看到了一個叫做XIN.SONG的作者寫的一篇《隔壁的王二麻子偷了我的雞》的文章「這件事情是不會存在的——此無故彼無;

你看此文看到一半,突然停電了,於是電腦屏幕一片黑,或者你老婆大聲叫你上街買菜,因此,你的閱讀狀態不得不終止——此滅故彼滅。

根據緣起的因果觀,任何人的所作所為,都影響別人,更重要的是同時也影響自己。這種因果關係有時很明顯,例如運動流汗之後吹風導致感冒,使得身體不適,這就是自己造的業影響了自己,同時讓親人擔心,給醫院藥店增加了收入,也影響了別人;有時因果表現得很複雜:「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就是其中一類。佛教面對這種現實,是以「三世因果」的概念來解釋的,即惡人現世得好報是由於他往昔的善行所致,而他現世所作惡業,必將報應於來世,因果循環不會虛過。作為唯物主義者,我們不必糾結於世代輪迴的真假,要承認這個世界確實是很複雜的,因果關係當然存在,但是要掌握全部因果,非人力所能為

論述到此,就能解答下半篇開頭的問題了——殺人這件事,雖然也是無常無我的,但是根據緣起論,有因果報應,你不怕坐牢判刑就去做吧!

同樣也講解一個禪宗公案:

百丈禪師有天在開堂講經後,台下有一老人站著不走,禪師問他是誰。老人答我以前也是和尚,就住在這個山,有個學生某天問我:「修行有成的人還落因果嗎?」我回答說「不落因果「,於是後來的五百世都轉生為狐狸。請你指點我錯在哪裡?百丈禪師說你再問我。於是老人問他:「修行有成的人還落因果嗎?「

——百丈禪師大聲說:」不昧因果。「

老人當即大悟,從此解脫。

修行的目的,不是追求為所欲為不受約束,而是讓你清楚了解這些約束,從而去避免引起不想受的約束,造成痛苦。


真的很想在這篇答案把我二十年所學都講給你。

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太多了 太多了 太多了 答三遍

每個問題都夠寫大部頭幾十卷的書 你讓我用鍵盤和手機幫你敲?少年你能客觀點嗎


既然要客觀,那我也不黑了

佛教就是試駕摸泥抄襲婆羅門教和沙門教派創立的一個宗教

佛教的世界觀是抄襲婆羅門教的,具體可以看看吠陀經、奧義書和薄迦梵歌等等古印度書籍,更為齊全

佛教的思想就是要跳出輪迴,不在婆羅門教的五姓輪迴里受苦了(其實婆羅門和剎帝利很爽)

發展就太廣了,可以參考印度佛教史

不少佛棍玻璃心嘛,歷史也不認了


看看宗薩仁波切的《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你問的問題都有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凈其意。

是諸佛教。


你好

佛教常識答問 (豆瓣)

鏈接:http://pan.baidu.com/s/1i5yLUnF 密碼:3gfi

這種問題怎麼可能在知乎上找到好的答案。

祝好運


因果報應.一報還一報.


只有真正懂他,了解他,我才能有權去評論他,可是如果我真的懂了,去回答你又說我不是客觀的回答。


這個問題不是一兩千字能搞定的呢。

建議題主閱讀相關入門書籍,可以得到些基本概念。

下面推薦幾本學習過的,都不厚,薄薄一冊。

  • 《正信的佛教》聖嚴法師。以問答的形式,解釋了些常被人誤解的概念。

  • 後續還有一本《學佛群疑》。一樣的問答形式,不過它的內容是面向已初步接受佛教的人,題主根據自身實際決定是否閱讀。

  • 《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於凌波。目錄如下,正好可初步解答題主的疑問。

第一章 緣起

第二章 釋疑

第三章 釋迦世尊傳略

第四章 佛教在華弘傳概要

第五章 佛教的世界觀

第六章 佛教的人生觀

第七章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第八章 人天乘與大乘佛法

第九章 學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第十章 專介凈土

值得注意的三個問題是:

a、這書畢竟是佛教徒作品,而非史學家作品,史實問題不大,史觀則難免有問題。如涉及佛道之爭時,行文有維護佛教的傾向。

b、《第四章 佛教在華弘傳概要》談及某宗(具體哪一宗派一時想不起來)傳承關係時,採用的是日本的說法,而非國內傳統觀點。於居士本身專修凈土,對該宗的介紹可能是直接摘抄資料,才導致這個疏漏。

c、《第十章 專介凈土》介紹凈土宗。凈土很講究一個「信」字,對於極其講邏輯或理性的人來說,初接觸可能很難接受。題主可不必勉強。

  • 李炳南居士留有《佛學概要十四講表》,這其實是一個面向青年學子講座的提綱,也算是針對性的資料了。不過單看提綱是不成的,好在留有當時的文字記錄。後亦有幾名法師、居士據此大綱做過講座,均可作參考:

李炳南、吳希仁、徐醒民等: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慧律法師: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對應文字資料)

凈空法師:佛學十四講講記


還是找些書看吧。

佛教生死學,川大陳兵教授寫的。


推薦閱讀:

佛教是否使用「這不是真正的佛教」的邏輯,是否有真正的佛教?
隱僧連載——49
關於修行的三個小問題?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