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的紋樣有哪些,具體分類有什麼?


唐朝的紋樣豐富多彩,富有時代特色,不同階段流行也不同。

初唐主紋多為鳥獸;盛唐鳥多於獸,花鳥和花卉數量日增;中唐花鳥和花卉已成主流;晚唐花卉的地位還在上升,獸紋已經很少見到。唐前期,動物紋樣地位突出;唐後期,植物紋樣更加重要。

主要紋樣有以下幾類:

動物類:練鵲、鴛鴦、鸂鶒、孔雀、鸞鳥、雞、鴨、龍、鳳、牛、羊、馬、翼馬、獅、翼獅、鹿、野豬頭、大角野山羊、蜂、蝶

植物類:蓮、菊、牡丹、葡萄、石榴、忍冬、卷草、寶相花、變相寶相花、心形花瓣、花樹、各式小團花

幾何類:條、格、菱格、棋局、規矩、龜甲、波折、人字、圓珠

其他類:水波、流雲、新月、雙斧、展翼、狩獵、騎士、雙人侍壇、「胡王」牽駝、卍字、吉字、同字、貴字、山字、天字、王字

——尚剛《隋唐五代工藝美術史》,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以上紋樣很多時候並不是單獨存在的,多種圖案經常進行組合搭配。

例:1970年何家村出土的鴛鴦蓮瓣紋金碗(圖片源自《花舞大唐春》)

鎏金飛獅紋銀盒(聯珠紋+飛獅紋+寶相花紋+石榴花紋+繩索紋等)

隔壁霓虹國的歸類(《日本·中國の文様事典》 (日)視覚デザイン研究所,2000),所列出的紋樣基本都具有濃郁的唐朝特色。

一、聯珠紋

聯珠紋由一個個的小圓珠組成,圓珠或排成條帶等形狀,或圍成一個圓圈,用以包圍主題紋樣,成為聯珠圈。內置紋樣的構圖方式可單獨可對稱。從6世紀中葉直到7世紀80年代(隋、唐前期),聯珠紋是中國最重要的裝飾題材之一。

該紋樣受薩珊波斯影響較大,無論是那一串圓珠還是以鳥獸作為主紋的圖案都很有西方色彩。

(主紋 左上:狩獵 左下:野豬頭 右上:鴨 右下:翼馬)

6世紀後期,小團花和聯珠紋結合起來,形成新型的聯珠團花紋。相較於鳥獸紋,此紋樣風格顯得更加清麗秀雅。

聯珠紋在隋唐時期一直在創新發展,東方因素越來越濃

唐人對聯珠圈紋的改造應不晚於8世紀。新疆吐魯番的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絲綢豐富,那裡的一片聯珠對龍紋綾帶有「景雲元年」(710年)的題記,它雖然也裝飾聯珠圈,但聯珠圈已改成為雙層,外圈還變成小圓環。日本奈良正倉院的兩種錦透露了略晚的信息,在聯珠狩獵紋錦上,雙層聯珠圈又改易為內層聯珠,外層卷草。在卷草鳳紋錦上,西方情調的聯珠圈已為中國風格的卷草取代。

——尚剛《中國工藝美術史新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下圖從左至右分別是:聯珠對龍紋、聯珠狩獵紋、卷草鳳舞紋

二、寶相花紋

寶相花花紋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由盛開的花朵、花的瓣葉、花的蓓蕾和葉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對稱的規律重新組合而成的裝飾花紋。「十」字、「米」字、圓形輻射三種模式是唐代寶相花紋樣始終遵循的基本結構特徵。寶相花化用了多種花的樣式,前期蓮花後期牡丹對其影響最大。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寶相花紋琵琶錦套是寶相花應用的典型代表,色彩華美,富麗堂皇。

寶相花紋在紡織品、銅鏡、金銀器、唐三彩、敦煌石窟等中多有應用。

如下圖的敦煌藻井(初唐,第321窟)和菱花形寶相花紋銅鏡。

敦煌寶相花邊飾 (盛唐,130窟)

1968 年吐魯番阿斯塔那381號唐墓中出土了這款寶相花錦履,以變體寶相花為主題,飾以瑞草、禽鳥,外側雜以折枝花、山石遠樹,面料精緻配色華美構圖玲瓏,實為不可多得的精品。

三、團花紋

團花紋的組織形式是將一種以上的紋樣元素組織成為圓形的單位紋樣,然後在平面媒介上按米字形狀構成骨骼脈絡。唐朝的團花紋樣是由不同花果植物構成,或由花果動物組合在一起構成,採用對稱和均衡兩種美的形式安排畫面。

何家村出土的鎏金團花紋銀盒,盒面中央為六齣團花。

第217窟團花,是盛唐時期團花紋樣的代表作。

第159窟窟頂茶花藻井,此藻井是莫高窟中唐時期團的特色之一。

(本段文字和圖片均源自劉洋《解析唐代人物繪畫服飾中的團形紋樣》)

另:團花和寶相花的區別

團花和寶相花的形態雖然頗為相似,甚至將其歸為同一分類也未嘗不可,但它們在氛圍、風格、構圖和寓意等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寶相花的特點是端莊、對稱,多少有些呆板,團花則顯得較為活潑,和寶相花圖案具有宗教的寓意相對比,團花的寓意基本上是世俗的。團花的基本寓意是和諧、團圓、圓滿和大福大貴。

四、卷草紋

卷草紋源於忍冬紋,由忍冬紋和雲氣紋演化而來,

經藝術處理後作「S」形波狀曲線排列,構成二方連續圖。卷草紋集多種花草植物

(如牡丹、蓮花等)

特徵於一身,是經誇張變形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意象性裝飾樣式因盛行於唐代也名唐草紋。唐草紋多見於建築裝飾及染織、傢具、陶瓷等裝飾。

敦煌藻井卷草紋邊飾 (初唐 第381窟)

敦煌藻井卷草紋邊飾 (盛唐 第319窟)

另:纏枝紋,又名「萬壽藤」、「轉枝紋」、「連枝紋」。它是一種以藤蔓、卷草為基礎提煉而成的傳統吉祥紋飾。

參考資料:

尚剛《隋唐五代工藝美術史》,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日本·中國の文様事典》, (日)視覚デザイン研究所,2000

常沙娜等《中國敦煌歷代裝飾圖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齊東方、申秦雁 《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遺寶精粹》,文物出版社,2003

劉洋《解析唐代人物繪畫服飾中的團形紋樣》

張茜《唐朝植物紋樣應用研究》

徐萃《唐代寶相花紋藝術符號研究》


  • 聯珠團窠紋

紋樣基本骨骼為平排連續的圓形組成作用性骨骼,圓周飾聯珠作邊飾,圓心飾鳥或獸紋,圓外的空間飾四向放射的寶相紋。這種形式受波斯薩珊王朝(公元226年至640年)的影響。也可能是當時出口貿易適銷的花樣。盛行於北朝至唐代中期。

  • 寶相花紋

由盛開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葉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對稱的規律重新組合而成的裝飾花紋。靈感來自金屬珠寶鑲嵌的工藝美及多種花的自然美。

  • 瑞錦紋

由雪花的自然形態加工成多面放射對稱的裝飾形態,寓"瑞雪兆豐年"的吉祥含義。

  • 散點式小簇花、小朵花

取花葉的自然形做成對稱形小簇花,作散點排立。流行於盛唐。

  • 穿枝花

以波狀線結構為基礎,將花、花苞、枝葉、藤蔓組合成富麗纏綿的裝飾紋樣。流行於唐、宋、明、清。也稱唐草紋

  • 鳥銜花草紋

多為鸞鳳、孔雀、大雁、鸚鵡等禽鳥嘴中含著瑞草、瓔珞、同心百結、花枝等,有的作飛翔式,有的作棲立式。

  • 狩獵紋

作自由散列式或聯珠團窠式。

  • 幾何紋

有龜甲、雙距、方棋、雙勝、盤絛、如意等形式。隋唐時期紋樣造型豐腴、主紋突出,地部疏朗,常用對稱構圖,色彩鮮麗明快。至五代紋樣漸趨寫實細膩,如孟蜀時成都蜀錦有長安竹、天下樂、雕團、宜男、寶界地、方勝、獅團、象眼、八搭韻、鐵梗襄荷等,這些花式名稱,宋代繼續流行,並對明清時期織錦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原地址在這裡:唐朝服飾的常見紋樣

比較常見的還有:寶相花紋、四齣忍冬紋(也就是團窠紋)等。

還有多種圖案混合搭配的,例如:

  • 羽翼四獅團窠聯珠紋

  • 黃地蓮花蝴蝶紋

有興趣的話推薦去看《大唐明月》,是本穿越小說,寫得非常考據。


推薦閱讀:

TAG:唐朝李唐 | 紋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