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是否真的有必要?利弊如何?
02-23
『南水北調』是否真的有必要?利弊如何?
看到一些南水北調的相關新聞,有一些負面:1、有一些輸水地區的生態可能受到破壞2、移民問題
3、輸送水成本(據報道10-18元/立方米,高于海水淡化的3元/立方米)以下摘自百度百科:一、南水北調的工程自提出後就引起了社會廣泛的爭論,反對者主要認為南水北調工程耗資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問題,調水量太少,發揮不了經濟效益,調水量過多,枯水期可能會使長江的水量不足,影響長江河道的航運,長江口的咸潮加深,更有可能引髮長江流域自然環境生態危機。在建的「三線」同時引水方案,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範圍和持續時間仍可能超出了中國「專家」們的想像。二、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原有的蓄洪、發電作用出現了較大爭議。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的同時作用,可能會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包括生態和航運),尤其是在旱季和枯水期。
三、因為2010年初的中國西南大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力學所總工及災害與環境研究中心總工劉樹坤對南水北調工程提出了質疑。他認為,西南這次出現百年難遇的乾旱,應該對水文資料重新修訂,對乾旱出現頻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評估。「這些評估的結果都會影響水利調度,重大水利工程何時開始做,做多大,影響程度有多大,都應重新評估」,劉說。[13]四、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省、河南省、33萬人搬遷,搬遷給移民生活帶來顛簸動蕩。有些移民因為得到的補償款不足,在買下政府提供的住房之後,所剩款項只能購置一小塊耕地。而安置地工作機會饋乏,有些人不得不計劃背井離鄉到大城市打工。[14]五、南水北調成本已經高於現有的海水淡化成本,目前最低的海水淡化成本約為3元,南水北調目前成本約為10元,另有報道稱已經達到18元。六、2011年上半年,三峽下游三省湖南、湖北、江西遭遇史無前例旱情,僅湖北省就有1300餘座水庫低於死水位。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水位嚴重偏低,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只剩下水域面積的十分之一,這一系列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對三峽大壩的廣泛質疑。[15]
題目好刺眼,好多人都以為百年大計這種詞語就是為了各位領導專家吹牛逼,念講稿用的。。「今年南陽乾旱,為什麼還要南水北調」 「十幾萬人遷徙,南水北調勞民傷財」 短線玩家都是自我環境下的判斷者 長線玩家是沒空幫你解決困惑的,不是不屑,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像這樣的工程,好壞利弊孰高孰低的問題估計是你兒孫才能體會到的。蔣介石一定糾結過花園口炸不炸,秦始皇一定猶豫過長城到底修不修,女媧娘娘可能也考慮過人到底造不造。索性他們應該都不是天秤座,才有了我們現在這個不好不壞的大中國。
半夜閑著沒事,刷到這麼個問題,水利啥的我完全不懂,隨便說說自己的看法吧,第五條給出的成本,唬三歲小孩呢?「南水北調目前成本10元」,不知道這成本咋算得,目前是十元,那以後呢,就當也是10元吧,我要說會降的很低肯定有專家不願意,咱們來看中線工程(東線還沒建成就不說了),年供水98億噸,50年大修一次,就當只能用50年好了,50年供水4900億噸,每噸成本10元,也就說中線用了50年,從建設到報廢花了4.9萬億,建設費是多少呢 ,新聞上說中線2000多億,我就當是5000億吧,水運到城市之後要凈化,海水淡化每噸3元,丹江口那長江水比海水淡化容易多了吧,就當每噸1.5元,這樣凈化50年一共7350億元,一共4.9萬億,減去建設費,凈化費,還剩36650億,這部分錢用在哪了,只能是運行和維護費了,合每年733億,全線1400公里,每公里5000萬左右,然而中線水基本自流,不用逐級提水,又不怎耗電,就開閘關閘,起點抽水的問題,都是鋼筋水泥需要天天修嗎,同樣都是1000多公里,京滬高鐵天天跑車,耗電巨大,天天檢修,一年也就花300億,那請告訴我這每700多億花哪了,所以說這10元每噸的成本一定有問題,就算現在10元,以後也會降的很低,至於那個18元每噸的,那不得每年1000多億?一共就1400公里,這哪是運行維護,重新建了一條吧,再說那個海水淡化,光想3塊一噸淡化,不想想怎麼輸送嗎?天津好說,離海近,北京呢,不得建個100多公里的輸水通道,而且中線因為丹江口海拔高是自流水,北京平均海拔40米,還得逐級提水呢,東線13級水泵提65米,這個要來幾級?成本要漲多少?再看中線供水最多的河南(佔40%),尤其是是鄭州(平均海拔100多米),難道要順著黃河逆流而上?
可恥的匿名了,據說是龍脈的原因,長江乃是南龍,南龍乃是干龍,大壩壓龍,抽水救濟北龍。百年內,南龍當不出,目測中龍會火。
又可以看到「我比中南海機智」這樣的回答了好開心(????ω????)
推薦閱讀:
※國內風景最美的地方是哪裡?
※古人埃拉托色尼是怎麼發現地球是球形的?
※用衛星地圖環顧全球,為什麼只有中國的海岸線污了那麼大一片?
※另類地理學 | 那些和漢字不一樣的字母都是從哪來的?
※「心法」——資深金融人的地理自媒體之路(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