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抱元守一?

我今年27歲,一心想修道悟道,目前除了工作仍有學業在身且希望陪伴家人身邊,未選擇宮觀清修,一是我對宮觀里道人生活方式和修行方式尚不了解,包括如何解決經濟來源,除了滿足自己吃飽,還希望買書啊,給家人買禮物,若有點愛好,比如畫畫總得買畫材一類,還有偶爾出趟遠門的開銷(我八字奇門略知一些,尚能以此技給人看一二,但都是隨人隨緣支付,然後捐出20%給慈善機構,術數愛好而已並不打算以此謀生)不知道皈依宮觀的道人如何解決經濟來源這個問題?二來我想以考學的方式,希望能夠進入道教學院學習科儀等道教的相關內容,但發現道教學院未招收坤道。三是未遇到自己的師父,也未皈依道教,聽聞「先生先生莫外求,道要人傳劍要收」,大概我德行和機緣都未使我遇見師父引導。四是在我不了解道人的生活下或者說我僅看到道人的自在,我潛意識因為自己好逸惡勞的心態,而選擇皈依。畢竟有的道人是每天自律,精進修行;也有的可能是逃避生活的重擔和工作失意選擇皈依也未可知。我很怕自己是一心追求自律精進修行,潛意識裡卻是有著好逸惡勞的心態。所以,遇到明師進入道觀修行這件事在以後是不確定的,故我希望現在能以道人的修行方式和標準來檢視自己,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修行,而抱元守一是道家的修行方式,請問各位道長或道教居士,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抱元守一?可以舉例說一下。如果您了解宮觀生活方式,也不妨說說。福生無量天尊,感謝。


這個問題,真的不用多回答你,你只需要交錢去道觀體驗一段生活就懂了。覺得出家當道士就能安逸清靜,避免一切壓力和勞苦,這種想法真是異想天開。想一想誰養你,誰供你?光憑你這個道士身份,能為社會帶來什麼價值?

在這個世界,除非你有著用不完的錢,不然不可能不付出任何勞動就生存下去。常言道歸隱山林,逃避紛爭。但其實光在山裡建個茅屋就能搭上你半條命,每天還得撿柴,開墾,做飯。這個辛苦程度,真的還不如在城市裡搬磚那麼舒服。說住山歸隱的人是逃避生活的懦夫的人,真的太年輕,在城市裡吹空調上上網舒服慣了。

你以為隱士是這樣:

但其實是這樣的:

民國時期陳攖寧住過全國各地的道觀,剛開始以為出家主觀更利於修鍊,後來才發現在家亦苦,出家亦苦。在家得忙著工作生計,人事應酬。出家也得忙著種菜澆水,劈材做飯。現在這個時代比民國要好,gj大力扶持宗教,每月都給合法道觀一定的經費,每個道士都有千把來塊工資。你吃住是不愁了,但要想待在道觀,還是得出力去維持整個道觀的運轉。

比如廚房的買菜做飯,房子的修建和維護,香火的買賣,每日的法事,還有自己的早晚課。這些事情基本都是由新入觀的基層道士去乾的。

反正是絕對不會像你想的那麼輕鬆,然後道士還不是你想干就能幹的。剛開始只是歸依信眾,經過老道長的考察,數月或者數年後才決定要不要給你辦度牒。如果你家人不同意的話,基本不用想了。

還有一點要知道,不要為了「出家」而出家,不要為了「住觀」而住觀。這些都是細枝末節,表面形式,外行人卻經常把這個當做修道的門檻。須知,修道最重實事,何為實,何為虛?就比如:大學裡的學生會主席和XX活動獎項,這是虛的。證書、考研、全國大賽、offer,這是實的。

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傳下五千言就走了,哪有空去創建什麼道家,立個道祖?道家人士,從不在意什麼名頭。

對於修道,很多人都有一種憂慮,怕自己沒入道,或者做得不對,所以急於去尋找一種身份的證明,去模仿別的修道人士的日常生活。但其實這種想法是最虛,最多余的。多看書,多思考,多修心,對道教的理解不斷提升,未來也就更加的明確。這才是實事。不然,當上道士,卻依然是個外行,這就很不合格了。

修道在哪裡都行,這種老生常談我就不提了,反過來跟你說一下住觀最直觀的好處:就是會比外面安靜很多,汽車等雜音傳不過來,空氣也很好。如果排除裡面的各種累人的雜務和一些勾心鬥角利益糾葛,那還真像是在山裡隱居了,非常愜意,而且很利於睡眠,修身養性,肯定是比在城市中要好的。

但是,如果在鬧市中也能清心寡欲,那修為無疑是更高的。我在以前的一段時間,白天打拳,晚上打坐修鍊,中間不時看看經書。那時候真是心無雜念,就算打電腦遊戲也毫無影響。做一件事能專心致志,保持長期關注。身體也非常輕靈,毫無倦怠之感。

只不過我這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了修鍊,身體改善了,心性跟著也會變好。如果單單依賴心性修持,就想達到隱居山林的程度,這是很難的,需要付出足夠的努力。至少需要把日常的慾望盡量減少,一定程度的排除外界干擾,手機少玩,才有可能「抱元守一」。


謝邀。

據我所知,南嶽坤道學院是專門招收坤道的,每年都面向全國招生,可以關注一下。至於道觀的生活方式,南北方有差異,大廟與小廟有差異,非是親身體驗,不能知曉。關於是否住廟,我建議題主,當下凡塵未了,隨緣吧。有機會的話,可以去附近的道觀轉轉,看看是否能找到感覺,想像中的,和現實中的是有差距的。更何況有個問題題主沒考慮到,道教是個宗教,是以信仰為導向的,要審視自己是否產生了這種信仰,產生不了信仰,磕頭燒香念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裡面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不用上來就打坐,或者念經,無論信仰還是修行,都是有一個過程,不用過早的談抱元守一,技近於道,在實踐中慢慢的去感悟就可以。具體有如下幾點,無論在家出家,都可以做的:

一、熟讀道家經典,三玄如老子、莊子、易經。不一定要多麼理解,但是要熟悉,非常熟悉。

二、背誦道教早晚課經典。神道設教,立觀度人。早晚課經文是道士的必修課,要虔誠背誦,一個「誠」字為先。

三、學習《黃帝內經》為主的中醫理論,了解並熟悉人體結構。古人說:十道九醫,學醫不僅能利於修身,還可濟世救人。

四、學習太極拳,太極拳修身養性,與道家理論息息相關,不必名師,打個基礎即可。道教認為身體是生命的原點,有個好身體也是修行的基礎。

五、學習書法。琴棋書畫,星象占卜,做為一個出色的道士,要有個清雅的愛好吧。更何況廟裡寫個道訊什麼的,很實用的技能。

六、學習樂器。要有基本的樂理知識,再精通一門樂器即可。對你未來做道場,學習道教音樂大有裨益。

七、《道教基礎知識》。你說我信仰道教,總得有個大致的了解吧。

有些事情不必強求,隨緣自在。

福生無量天尊。


謝邀...

知乎上不下30人對我說過想要「修道悟道」,然而很現實的是,他們當中絕大部分對於修行的認知僅僅停留在「我想要」上面...

換句話說,就好比一位沒上過學的孩子對你說我想要上大學,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去上,為什麼要上,上了大學之後要做些什麼,上完大學之後能做什麼,請你給我一個答案。你不回答還不高興,這是不是讓人挺為難的?

然而我們都知道大學有不同的級別,也有不同的科目,好比修行本身也有許多不同的目的:

比如說為了實現生命層次的升華;

比如說為了不再受輪迴之苦;

比如說為了追求實現永恆的生命;

比如說為了脫離自己目前不好的八字和大運;

比如說為了學會保護自己,不受到身邊一些奇怪東西的傷害;

比如說為了了解這個世界運行的終極法則,知道生命究竟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比如說為了學一些本事,想要報仇雪恨;

比如說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能夠更加順暢一些;

比如說為了讓自己的業餘生活更豐富一點。

等等等等

我不是說以上所說的都能夠實現,但是起碼先要有一個相對比較明確的,我們才好說一步步如何計划去實現,以及是否能夠實現。

比如你所問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抱元守一?」

以前我的知乎簽名叫做「世人凡心皆散亂,一念歸束便純真」,其實說的就是這一點。 @聖翼蒼穹 最後一段說的就挺好,平時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容易一心多用,甚至有些人還以此為傲,當然,或許確實有人天賦異稟,或許這也是想要在商場上出人頭地所必備的技能,但別忘了「順則凡,逆則仙」,這不是修行人所追求的標準。

如果你想要修道,包括其他有這個願望的人,可以試試這麼來做:

1、努力做到專心致志,吃飯的時候就吃飯,看書的時候就看書,聊天的時候就聊天,睡覺的時候就睡覺...具體的細節先不多說,我也知道很難做到,先以你的理解去做;

2、我知乎專欄中的道門公開課《收攝心神》、《日誦早課》和《混元樁》如果堅持操作,能夠有效地幫助你實現第一條要求,請先堅持做上100天,之後再來談其他的。

當然,這些方法我來知乎之後教給過不下20人,然而沒人能堅持一周以上的時間,畢竟絕大多數人只想著分分鐘擁有一身法術,能夠上天下地秀別人一臉,只留下一袋橘子和一個背影~

說到站樁和其他修行法門,只有一個人從我教她的第一天起,雖然不曾督促過,但無論颳風下雨再忙再累沒有一天落下,她就是我的愛人。


這個問題,也難也不難。

不難,是《老子》、《莊子》中都有敘述,看你讀懂沒讀懂,若有懂了的,做到沒做到。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難,是我看到佛道兩家,眾多學徒,都有兩個毛病:斷章取義、論而不修。斷章取義,則以我解經,難生正見;論而不修,則流於膚淺,難生體驗。

抱元守一。抱、守。都有不外放的意思。你觀察下自己,每天意識是否在外放,都在關注了什麼?有多少時間,是安靜的,至少是專註某事不分心的?

這是一個返觀內照的基礎功夫。有時候,窗外有陽光照射進來,你坐在光線之外,會看到塵埃在陽光中飛舞。如果把自己的心,比作這屋子,飛舞的塵埃,就是你內心泛起的雜念。雖然你平時注意不到它們,但這些雜念,時刻都在擾動著你的內心,消耗著你的元氣。

這些雜念的來源,好好讀《道德經》吧,裡面寫的很清楚了!讀懂了,你就知道,擾動你的雜念,有哪些,自己就知道該留下什麼,丟掉什麼了(損之又損),然後堅持做,心,就逐漸請靜下來。這都需要時間的積累,水磨工夫,不要指望有個什麼妙法,豁然怎樣。豁然,也是功夫下到了之後,自然的豁然。

呂祖百字碑,要好好背下來。第一段,就是在講這個基礎的。這個基礎解決不了,談道修,就只剩下談了。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先做到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吧,沒有這個基礎,後面的,說也沒用。

最難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

最後提醒:讀了,不等於懂了;懂了,不等於做了;做了,不等於做到了;做到了,才剛剛入門。


謝邀,在下以為能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就是做到守一了


道觀不一定就是修道的地方,正如酒店不一定是喝酒的地方。

收束你的精氣神,不要滔滔不絕的向外散發,儉省你的五官六感,七情六慾不要波動太大,使氣不甚外泄神不甚外馳,這也就是生活中的抱元守一了。


從題主的文字中得知,題主是個二十七歲的年輕女性,自稱尚有學業在身,喜歡畫畫,在學習八字及奇門。和家人關係融洽(經常給家人買禮物),未特別說明是父母兄弟姐妹或者丈夫孩子,未提到婚姻狀況,如未婚未育,要面對父母及家人催婚。如果已經成家,又得面對生育養育孩子、一大堆親戚禮尚往來、油鹽醬醋茶等生活俗事的折騰。所以理想的修道年齡應該是少年,或者中年。中年相對要好一些,孩子學業已經完成,自己生理慾望已經淡漠,幾十年生活,已經把人情事故看透,性子磨平。正如曹雪芹老先生說的,世事洞悉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中晚期內丹術,相當重視煉性,如呂祖在敲爻歌中寫到: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

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

達命宗,迷祖性,恰似鑒容無寶鏡。

壽同天地一愚夫,權物家財無主柄。

性命雙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駕法船。

生擒活捉蛟龍首,始知匠手不虛傳。

所以中年人豐富的人生閱歷,相當於道教內丹術中說的九層煉心工作,做完了三分之二。

至於現階段,題主要做的是這些事。

一,健身。身體為載道之器。如果你活得足夠長,並且身體健康,才能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才能體驗詩與遠方。

二,閱讀。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才能少走彎路,少被旁門及外道邪師忽悠,將來修道才不至於歧途亡羊。

三,處理好與家人的關係,家人的支持很重要。

四,假期去寺廟宮觀小住一些日子。觀察了解他們的香火情況,收入來源,作息,修行方法,順便可以得到許多師資信息、行業資詢。

五,生活從簡,少受物慾支配。但不要失去正常途徑掙錢養活自己的能力,獨善其身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題主說到的如何抱元守一,世間生活很艱難,心神耗散是常態。抱歉,這個我沒有好建議。不過可以試試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關注呼吸,這個比較好操作。

就想到這些。


謝 @烤小瓜 葯

私以為,之前看到過一個段子。就是關於老和尚開悟過後的生活:在吃飯的時候想著吃飯,在洗碗的時候想著洗碗。在睡覺的時候想著睡覺。就是了。常人妄念誘惑分神的東西太多,一會手機微信qq微博電視電腦電影。又總是想同時做幾件事,比如洗碗的時候想著明天怎麼面對領導。有哪些作業還沒做。有些可以,有些最好不要。分神而神不安。

安分,安靜,安然的做事吧。昨晚上在家聽音樂看《菜根譚》有句話裡面說的很好: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另外莫刻意一心"想著追求"悟道而升仙,因本身這種刻意的想法就是慾望本身而心間起煙塵。開悟是在每一天的踏實生活中,由重複性枯燥的生活奔波中幡然醒悟而當下心安。本師也說:修行不是逃避生活,避開生活而缺少人世經驗,進而無法上層次。人生本來就是上山下山, 把人生悟透,將人世看懂,是學道必須的一步。

「不知意在無人,便成我相;心著於靜,便是動根

這個好好聽好安靜

牽手 - 趙海洋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圖標


一卷存神練氣銘

修道悟道看看諸如道德文始南華通玄陰符這些,平常再悟一悟,參一參就好,其實大道至簡,沒什麼可悟的,關鍵在修。

再往後一些的書差不多都是丹經和神道的了。

須知大道既在眼前,丹經盡成廢話。

至於神道,我竟無言以對。

神道是道教主流,道士差不多都是修神道的,早課晚課念經科儀都屬於神道。


有時候站著或者靜坐,會抱圓守一。

左手右手相合成太極狀

自己去搜一下


謝邀。關於如何在生活中做到抱元守一?答,抱元守一之道,同出見於西升經。後又稱守一乃神仙之術,抱元乃延命之本。又言抱元守一本上德之事,下俗以內丹可致。又言抱元守一則神明。詳解可許多言。單講一途效驗,抱元守一,可以前知。俗稱心血來潮。儒稱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下手不過入靖,非有為造作能得。


謝邀!按題主的狀態來說,題主是對生活現狀不滿足的,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的人!

那麼前提需要做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孝順父母,工作養家養自己!

有空餘時間了,很簡單,抱元守一沒真師指點以及正確的方法,是很難做到的,你首先要做的是可以多看看信士可以讀的經書,感興趣的辭彙和事情可以去網上搜。循序漸進才能慢慢讓你了解到道教,才能讓你明白你真正的需要什麼!!!

推薦:崆峒問答 五十四代天師所著,裡面你看不懂的可以網上搜。

經書: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衍生保命妙經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抱元守一?

這個問題好,彷彿問的很廣,卻恰恰問的很是簡單,問到了世間一切問題的根源了。

世界的本源極其簡單。老君亦言之「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道」恰是至簡之本源。只是其簡單的過分,以至於「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抱元守一,就是合道狀態的表現。做到了合道,就可謂抱元守一了,也就是得道了。所以其答案,就是在解釋修道原理。

道,修的是萬物圓融的理想境界。這需要對世事的洞明晰解,從而在世事變幻中始終保持永恆的衡宜。

其實這個以不變應萬變的「宜」也就是道的意涵(即是說這個萬變中的不變就是道)。得到這份衡宜的不變,那麼生命在世間的表現就是抱元守一。修道在於其過程,而不在其結果。那個所謂的「抱元守一」,只是合道應變過程中,順其自然呈現出的結果而已,實際上卻並不是修道的追求。我們真正應該追求的是合道的過程,做到這些,從而與道合一,那麼你就時刻抱元守一了。

欲合於道,須由問道而知道,然後知之踐之,修之不棄,知行合一,循序漸進,忘知而自然,汝終得道。

那麼,道為何哉?來,吾語汝:

引用《莊子.在宥》中廣成子的話語

「善哉問乎!來!吾語汝至道。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

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

心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

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

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

為汝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

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

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

再附上一段白玉蟾的《水調歌頭》:

「有一修行法,不用問師父。

教君只是,飢來吃飯困來眠。

何必移精運氣,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凈心田。

終日無思慮,便是活神仙。

不憨痴,不狡詐,不風顛。

隨緣飲啄,算來命也付之天。

萬事不由計較,造物主張得好,凡百任天然。

世味只如此,拚做幾千年!」

大道,至簡至易,易知而不易守,貴在堅持不棄。祝君如意。


以無所得的態度面對人世界興衰起浮


隨時隨地保存清凈無為的態度


題主,您好,可以跟您學習八字、奇門嗎?冒昧了 謝謝。


推薦閱讀:

信佛者是否可以同時結合道教手段來使自己和親人消災免難、延年益壽?
黃帝陰符經:最高級的叢林法則
最近看到微博一些營銷號都在轉一名叫馬崇道道長的短視頻,他的微博偏向迎合年輕人,他的這些行為如何評價?
三魂、七魄、元神、靈魂詳釋【轉載】
入佛教還是入道教?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