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在自然條件下能存在多久?


==我爺爺的書,基本損毀無幾。

==爸爸、舅舅的書一股子霉味、書蠹洞到處都是、拿在手上感覺很潮濕。(我們家長久沒人住。)

==我的書,都被我賣了買車票了。

一般情況下,放置條件好的話,年頭會長一點。

宋代古籍歷經千年,為何民國書籍卻像麵包渣一樣?

中國傳統手工紙,比如宣紙、連史紙等都呈弱鹼性,可以保存幾百至上千年,而酸性紙是19世紀初基督教新教傳入中國時,使用機器印刷方式而被廣泛使用的,尤其是使用木材作原料,木質素使得紙張呈酸性。1957年美國人發現,紙張老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紙張中含酸,因此歐洲、美國和日本都開始推廣無酸紙,日本號稱書籍100%使用無酸紙,而中國基本還在使用酸性紙,它不影響現在的閱讀,卻關係到一個時代的整體文明能否長久保存。

http://news.longhoo.net/gb/longhoo/news/culture/userobject1ai902892.html http://news.xhby.net/system/2008/11/13/010375295.shtml


除了言雀兄所說的紙質外,也要看自然條件。

中國古代藏書,非常注重對藏書地點的選擇,也很注重藏書樓構建過程中保證一個乾燥通風的環境,並且經常曬書除蟲以及整理圖書,這樣保存的比較久。

於是在所謂的「自然條件」,中國古代所謂的「西域「也包括現在的中亞部分是天然的藏書優良場所,於是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存世最早的那些紙質書,很多都是在這裡發現的,當然我不贊同拿《死海古卷》舉例,死海古卷的材質是」羊皮紙「,和我們說的纖維紙是兩碼事,印度的貝多羅和白樺樹皮也不在此列,僅以纖維紙和其高級形式」襤褸紙」來說,最早應該是19世紀末斯坦因在古長城附近發現的公元二世紀粟特文信件和殘紙,其後樓蘭敦煌等地都發現有漢代的紙張。


看你如何定義」自然條件「以及」存在」狀態了。比如《死海古卷》算不算保存在自然條件下?碎成塊狀了但是仍可以辨認全書的大部分文字算不算「存在」呢,這書得擱了有兩千多年了吧。


俗話說,紙佔一千,墨佔八百……


本人曾從事過一段時間的文獻保護工作,這個問題有些籠統。書是指哪種書?自然條件又是哪種狀況?

如前面所言,宋本我們現在還能看到,有些經過歷代修補,幾乎就跟新的一樣,宋元比較高檔的書多為皮紙,差一點的如俗稱的建本麻紗本,使用的是麻沙紙,這種材質佔到現存宋本的一半以上。明代中葉以後主要用的是竹紙,如果沒有人為的損壞和蟲蛀,三四百年沒有問題。進入近代,1840以後,西方的機製紙傳入,慢慢代替了我們原有的手工造紙,情況變得糟糕,許多民國甚至建國初出版的書,百年不到,在圖書館檔案館,已經老化、脆化很嚴重。現在的文獻保護,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進行大量的數字化,而把珍貴的本體丟棄,按照我們的人力物力財力,根本無法將之修復保存。

而「自然條件下」,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就中國而言,南北方氣候差異巨大,南北方修復人員的工作方法都有許多差異。北方乾燥,書籍易脆,南方潮濕,易板結。而每一個人對書的使用狀況都不一樣,如果你高三,一本五三經典可能撐不過一年。


題主聽說過甲骨文嗎?金文呢?


問題太籠統了,一般家裡50年。主要看地域的濕度,光照。長期要保存可以去找一些檔案館諮詢。自己需要保存書籍最好使用無酸紙+真空密封(普通密封袋)就可以。


剛看了篇相關科普短文,摘錄如下:

書籍面臨著危機。據估計,美國各圖書館中有三分之一圖書的紙張已嚴重老化。1850年後出版的書籍,平均保存壽命為50年到100年,有些書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為塵土。已經查明造成這一惡果的主要原因並非時間,而在於現代造紙過程中所添加的化學物質。

當今,造紙主要取自木質原料,要使木塊分解成纖漿,再將其漂白、濃縮,必須添加一些酸性劑。這種酸性劑殘留在紙張上,在外界環境作用下起著"焚書"的作用。目前雖已生產一些無酸劑,但由於產量低、價格貴,經濟上並不可取。

電子存儲技術的問世和化學技術的革新給人們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現實途徑。美國國會圖書館已經研製出一種"抗酸化"流程,將書籍放在真空室進行乾燥處理後,再將該室充以氣化乙鋅,這樣處理4到5天,書籍的保存壽命便可從100年延長到500至600年。

人們相信,隨著技術革命的發展,更加合理地保存書籍的新途徑一定會找到。


紙是分檔次的,涉密的,我猜就算是紙質文檔,到時間觸碰碎化,有時候可能是技術不過關吧。

有的紙質文檔可以保存很久不被蟲蛀,木材紙漿不一樣,具體時間可以根據要求定製,技術很發達了。


推薦閱讀:

關於麥克斯韋方程組的三兩事
相對論中讓人暈頭的「同時」。
淺析有效場論
有娃系列
【Science翻譯整理】物理學危機?

TAG:自然科學 | 物理學 | 化學 | 冷知識 | 考古 | 材料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