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存艱難的地區,人們為什麼不選擇離開而到另一個地方生活?

比如圖片新聞中經常報道的(比如高清:母親零下35℃步行9天赴醫院產子),土地貧瘠、水資源缺乏、交通極其不發達,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為什麼不遷徙到另一個地方?


不談社會層面,只說些個人看法。


以前徒步的時候,去過你說的這種村莊。遠離都市,條件艱苦。需要步行數小時到達,常年以土豆為食。令我記憶猶新的細節是:老人帶路前,從鄰居家借來雨鞋,換下自己滿是破洞的布鞋。而帶一天路得到的百元報酬,正好用來還去年的饑荒(外債)。

他們不想改變現狀嗎?他們比任何人都想。但是他們卻無能為力。因為,遷移的成本比生存的成本更高。這裡只有茅草屋可住,出去後可能露宿街頭。這裡只有土豆可吃,出去後可能沿街乞討。對於他們來說,艱難度日勝過流離失所。


他們不夠努力嗎?但凡有點勞動力的人都出去了,就是我們見到的農民工兄弟。他們在城市裡辛勤勞動,賣力打拚,就是希望不再重複父輩的老路,但遠沒有能力帶領全家走出困境。另外,還有適應問題。整個社會對農民工都諸多偏見,更難接受那些文化程度更低,談吐更為簡單的老人。


說實話,如果沒有政府支持和媒體引導,僅憑個人之力,實現你說的走出來很難很難。


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他們的堅強和樂觀,並伸出友愛之手。比如每次去我們會帶些衣服和文具,每次去都會留些常用藥品。讓他們不再那麼艱難。有時,空談理論是沒用的,更需要每個人行動起來。

以上,只是一家之言。


想去另一個地方生活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現在從一個城市去另一城市工作都不容易,更何況遷徙


這和」為什麼不移民「一樣么?


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像:既然都覺得這份工作不滿意,幹嘛還不辭職。可能是有勝於無吧,有的好處已經讓人懶於前行,不過誰知道前行的方向是否真的是「前」呢?


最關鍵的是,誰來帶路?

或許他們根本都不知道外面的情況。

動力需要引導。


生活有時候很無奈啊 同樣都是活著 人家賺錢是多麼累 都是沒辦法 剛剛看到的2012年的新聞了


需要有人帶路,中國打工很多事老鄉帶老鄉。中國是這樣。90年代初,我們那邊有人是生活不下去了。他還小,他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年紀小,讓親戚接濟生活,但也不理想,飯都吃不飽,怎麼讀書?萬般無奈之際,不知道是怎麼跑到廣東打工去的,他應該是我們那邊最早去廣東的人吧。然後,逐漸地,逐漸地,我們那個山村裡的人,我們那個縣的人都流向廣東打工,老鄉帶老鄉嘛。以前都是有老鄉安定了下來,廠里招人(普工),然後打電話到村裡,鎮上,都需要提前寫信通知到,讓好等電話,因為電話少啊。村裡和鎮上隔條河,過河不方便,電話線等都不過來,村裡的電話是那種無繩電話。就這樣,一年一年地,越來越多的人出去打工,回來蓋房子,回來穿著不錯,大家開始羨慕,出去的人越來越多。到後來,你要是不讀書,就不能呆家裡了,你會被人看不起,父母也心煩。父母長輩如果在外面有人帶,比如親戚子女在那邊,找個相對輕鬆的活比如掃地什麼的也有。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兒童了。我們那邊的人大部分在珠三角,在長三角的很少,沒有成規模成群,可能是帶頭的人不多吧。

當然了,你受過高等教育,出門,和找工作相對那些沒出過門的人來說要容易些吧。


你以為他們不想啊,還不是因為家庭。年輕的男女都出來了,能立足的就把家人帶出來,沒本事的還是得回去。生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牽連太多。


因為畏懼


推薦閱讀:

你這輩子聽過的話是么?
經濟學思維應避免哪些錯誤?
如何自己動手製作玩偶?
如何辨別貓山王榴槤的真假?
不喜歡自己的大鼻子,怎麼辦?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