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普遍厭惡通貨膨脹?

如果說通貨膨脹是將資源由較富有的人轉移給不那麼富有的人。

而中國 ,百分之五的人佔有百分之九十五的財富。

那麼,大多數人應該感到很高興,不是嗎?

因為從理論上來說,大多數人不是從通貨膨脹中獲得了實惠嗎?

也有人說通貨膨脹其實是將財富轉移給政府。但是如果沒有通貨膨脹,政府為了支撐其運轉,就會收更多的稅。那麼,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財富轉移還是在民間,不是嗎?


樓主存在很大的誤解。

我想先來辨析一下樓主的問題描述。

第一點。通貨膨脹轉移財富的方向是將財富從一般收入人群轉移至高收入人群。機理如下,因為高收入人群的財富往往以資產的形式存在,比如不動產、廠房、貴金屬、股票、債券等,而一般收入人群的財富常以現金方式存在,即使有資產,投資手段也比較單一。在這種情況下,擁有多種資產組合的富人可以通過資產的保值升值實現抗通脹的目的,而一般收入的人群只能面臨高物價。社會的總財富水平沒有變化,現金縮水,就意味著非現金資產相對升值。

第二點。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辦法,除了收稅,還有發債,我國還有國有資產經營利潤(比如土地和自然資源)。在這個組合里,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關係。政府通過通貨膨脹獲得財富的手段,也是稅收。所謂稅收,就是國家強制的從人民手中獲得財富。通貨膨脹稅的機理在於,貨幣發行機構通過本來無價值的貨幣交換有價值的社會商品和勞務,這是財富無形中便轉移至政府。一般情況下,一個正常的政府絕對不會通過通貨膨脹去實現財政收入。因為一方面難以控制(因為這種獲得方式極為容易,所以歷史上這麼做的政府要麼引發了惡性通脹,要麼披上巨大罵名。),另一方面,因為第一點闡述的機理,工薪階層將被剝奪更多。這也就不符合稅收中富人多付的原則。

溫和通貨膨脹之所以不是問題,是因為經濟發展總會伴隨一定的通貨膨脹,但是除了財富轉移外,通貨膨脹本身會對社會形成成本。

第一是菜單成本,全經濟體不得不頻繁地調整價格,以適應新的通貨水平。這不利於經濟平穩運行。

第二是皮鞋成本,通貨膨脹時,人們為了避免受到更多地損失,會選擇持有更少的現金。於是,當需要使用現金時,就必須去金融機構取,來回增加成本。


「如果說通貨膨脹是將資源由較富有的人轉移給不那麼富有的人。」

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通貨膨脹的利益是從貨幣發行源頭開始擴散。具體來說就是能貸到款的人獲利,而窮人是不可能有銀行給你貸款的。


誰會喜歡自己手上僅僅拽著的100塊,去年能夠買50斤大米,今年只能買30斤。任何人都不會喜歡嘛


人們討厭通貨膨脹? 這話從何說起.


通貨膨脹是指流通的貨幣過多,造成貨幣貶值,其代表的使用價值嚴重降低。那麼你的存款就不值錢了,曾經付出一個小時勞動而得的勞動成果,比不上現在一分鐘的所得了。雖然當下中國貧富差距大,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多數人是窮人,但是一旦通貨膨脹,窮人可以餓死,富人的財富雖然會貶值,但遠遠到不了餓死的程度,因為富人的財富並非全部是紙幣,是貨幣,更多的是實際的物質。

製造通貨膨脹,就是政府在向社會圈錢。因為貨幣是政府發行的,政府用超量印刷的貨幣購買富人或者人民的勞動成果,雖然看似給了等價的財富換取,實際上超發的貨幣是憑空印刷的,代表不了任何勞動成果。這樣,就等於政府拿一把廢紙,從人民那裡奪走了財富。

由此才人人厭惡通貨膨脹。而且,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工資增長常常是滯後的,但是物價增長卻是實時的。這個落差誰也難以承受。


「資產更多的人」 不是人嗎? 不在「人們」 的裡面嗎?

多少才是「更多」呢? 別人受損失更嚴重,注意這個「更」,這個說明了你也是受損失了,只是沒那麼嚴重罷了,能從裡面得到啥實惠?

最後, 大多數人都是有資產的,百分百沒資產的人好像沒幾個。


受損失更嚴重的並不是資產多的人,而是現金多的人。普通人是沒有多少資產可以出售的,但卻攢了很多錢。通脹的源頭在濫發貨幣,經濟當局只要開動印鈔機就能交換你的勞動成果,這是不是一種掠奪呢?

期待更專業回答。


事實上,美國人更厭惡通縮。


通貨膨脹是普通百姓為政府還債。不談論艱深晦澀的經濟學理論,從現實角度看,現階段通膨率較高的幾年,恰恰是自四萬億救市計划出台後的幾年,政府投資行為的資金來源一則是稅收、國債,一則是銀行貸款,四萬億分割到稅收、國債和信貸,很明顯信貸佔據了絕大部分。

貸款是要償還的,很明顯四萬億養大的「鐵公雞」並不具備有效的償還能力。

再說貸款的來源,銀行借出去的錢,一則是儲備金,一則就是超發貨幣。除了「鐵公雞」「房地產」帶動的鋼筋、水泥等建材產能過剩,出口萎縮帶來的「家電」產能過剩,實體經濟無法有效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來沖抵超發的貨幣,繼而帶來了通膨,抬高了物價,再迫於壓力提升工資,在統計數據層面上看似經濟飛速發展,實則人民幣購買力在下降,然後虛高的人民幣償還了貸款,實則是降低了社會整體的生活水平。

有一個很淺顯的比喻可以說明通膨的問題,社會經濟活動好比就是種蘋果樹,蘋果就是社會整體創造的財富價值,國家通過貨幣來體現蘋果的整體價值,蘋果和貨幣的總量保持了一種合理的動態平衡,突然有一天國家想再種一棵果樹,預期這棵果樹能夠產出果子,但與稅收和國債無法支付果樹的全部費用,於是國家超發貨幣。當前環境下,蘋果的總量增長的速度遠遠落後於貨幣增長的速度,原本一百份貨幣體現的蘋果價值變成了需要用一百五十分貨幣來體現,每份貨幣所能換取的蘋果數量大大減少了。

最後一個就是,GDP的增速估計在7%左右,如果再充分考慮通膨因素,保守估計通膨率達到5%甚至更高,那麼GDP 的實際增長率低於2%,甚至會出現負增長。

請斧正~~~


通貨膨脹其實也可以理解成貨幣鑄造稅。收稅你說是該討厭,還是該喜歡?不知道你說的理論是什麼理論。降低通貨膨脹會對狗的屁造成損失,最近幾年狗的屁要求保八,所以我想這也是通貨膨脹一直持續的一個原因。


憑藉N年前看的宏觀經濟學來扯一下,通貨膨脹並不是都是不好的,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生產效率,因為你幹活的時候發現工資越來越多了,雖然你買東西的時候也貴了,但是賣東西的人也覺得收入增長了,雖然大家都沒啥划算的,但是看著數位元組節攀升還是有點開心的

但是如果高於銀行的名義利率之後,甚至通貨膨脹較高,就會對經濟的結構產生影響,最出名的例子是鞋底成本,如果通貨膨脹較高,大家就會傾向於每次取款都取少一些,讓錢在銀行還可以相對保值。銀行走得多了,鞋子磨破了:(

政府收稅跟通貨膨脹的關係不曉得了,但是富人的投資能力更強,對於一般人來說,現在貌似在天朝只有存5年定期,貨幣的購買力才不會萎縮。但是富人有更強的投資能力,獲得比這個更大的收益抵抗通貨膨脹


推薦閱讀:

(永久的)勞動力遷移
經濟學原理|起源
春節相親!需要哪些經濟學思維?
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
經濟金融系列學習(完整版)

TAG:經濟 | 通貨膨脹 | 經濟學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