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讀了很多經書還是修成無記空?如何避免修成無記空?
多數人亦修不成無記空 讀經文只是尚沒有融通各類經典的解釋 所以認為空為滅盡 無生 不二 無我 這是初級的過程 讀到後面對能理解並解釋它的存在了 到時候才明白 自己生活中 隨時發遷流變異
一個人街頭上走路 雖然漠視眼前一切 但諸多變異仍在發生 怎麼是無記空呢 無記空是沒有任何活動的 血液 心跳 呼吸 脈搏 甚至你視線所及的轉換 都不會存在
我的經驗是 從寺廟裡結緣一本小冊子 印有楞嚴咒 十小咒 大悲咒等 每日除了研究佛經典籍 工作生活外 早晨早起床一小時誦讀 一定要全神灌注 每個文字 要發自真誠誦讀 (當你明天會死去) 漸進能體會出閱讀時的真誠心是怎麼回事 自己也會得到一些感應 研究佛學典籍因護持引導也難誤入歧途
其次解深密經 楞嚴經 楞伽經 以後可以看看 但這幾本經典也許要幾年時間才能真明白 佛學 佛法並行汝當一念自知非,心中靈光常閃現。
如果只是從修止觀的角度來說,有傳承,有老師,保持交流印證,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傳承中會指明該用什麼交通工具走什麼路帶什麼東西最終走到哪兒,哪兒有坑,哪兒有河,哪兒有山坡兒。
如果沒傳承自修的話,那最好有一兩套承載了傳承的教法的經論作為參照。
如果看了很多經書,腦子裡卻沒有完善的修行系統,那豈止是無記空,修行一路上坑可多了。
生活里學個什麼技術,開車,編程,健身都知道要系統學習找個老師上個培訓班,學佛反倒就覺得能自學成才,這是覺得學佛太容易,還是覺得自己太聰明呢?
佛言。
比丘。假使有人。說不求空。不用無想。欲使興發。至不自大禪定之業 未之有也。設使有人。慕樂空法。志在無想。興發至要。消除自大憍慢之心禪定之業 此可致矣。輒如道願。普有所見。所以者何。慕樂於空。欲得無想。無慢自大見。于慧業皆可致矣。------------------------------
善男子。勝積菩薩於一切法中。無字無說 字性離故。諸法無出 出性離故。諸法無趣 趣正斷故。諸法無現 無所依故。超心意識 離諸因緣。無名無言 無作無示。過眼等路 無所積聚。無生離想 無有處所。離諸處所 法惟一字。所謂無字。
------------------------------
舍利弗。若有比丘受是教已。聞空無所得法 即自覺知。我先受者 皆是邪見。於空無所得法無疑無悔。深入通達 不依一切我見人見。舍利弗。我說此人名為得清凈梵行。舍利弗。若有比丘。成就如是無所得忍。雖現未得無餘涅槃。我記是人。彌勒佛時 當在初會。時彌勒佛歡喜三唱。是人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成就無所得忍。舍利弗。若在家出家成就此忍。我記是人必得涅槃。舍利弗。若有人受如是教已。聞空無所得法即時驚畏。是人可愍。無有救者無有依者。直趣地獄。何以故。舍利弗。於佛教中 驚疑畏者。是人則為具足惡道。所以者何。我常自說。有所得者是惡道分。何以故。舍利弗。佛所得法無有差別。是與非是 若可差別 是有所得。真正的空,是明明白白的空
2017-04-02 雪漠 雪漠文化網
?選自雪漠著《讓心屬於你自己》,海南出版社當本有智慧光明朗照的時候,要靜觀你的真心。但是有些人到這一步時,就可能會出問題,比如出現頑空無記,出現昏沉或者散亂。
對於散亂和昏沉,大家都明白,無記我也在前面也解釋過,可是也許有人還是不知道,因為它與真心看起來非常相似,有些人就是因為混淆了它們二者,結果修了一輩子都等於沒有修。所以,在這裡我必須再次強調二者之間的區別。
有些人看起來腦子裡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想,但那實質上是陷入了一種無記和頑空。導致這種後果的原因,在於他缺少一份覺性或明,也就是說他始終忘了自己在做什麼,始終陷入糊塗狀態。這種狀態就等於動物的冬眠或者豬的愚痴。因為它們在睡覺的時候,也沒有思維和雜念,難道它們成就了嗎?沒有!
有人覺得自己進入了大手印定境,但其實他只是在發獃。他也許的確沒有任何念頭,但是對於周遭的一切他都不知不顧,像石頭一樣。石頭算得上專註嗎?
非也。石頭經歷了千年的事,但它有覺知嗎?同樣,白痴翻了一整天的書,但是你問他那書里講了什麼,他還是回答不上來。因為他只有讀的外相,而沒有清醒明了的覺知。不管他以這樣的狀態讀多少書,也跟沒讀一樣,他不會有任何進步。
也許這部分修行人始終認為自己在修,但這種修,一萬年都不起作用。想要真正地改變自己的心靈,心中就一定要明明朗朗,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同時在修鍊與做事的時候,提起一種警覺,也就是提起一種正念。
要明白,無記狀態的「空」是死寂,那時的心已死了,沒任何反應,什麼都不想。這也是一種空,但這種空是一種死寂,是錯誤的。空性的「空」並不是死寂。空性有無窮的可能性。雖然這時候也是空空蕩蕩,也是一種無念,但他明明朗朗,能夠像水晶一樣折射出無量的光明。
真正的空性,是對我執的破除,是對真我――也叫真如――的認知。悟打開了真理之門,一切顯得晶亮、透徹和自由,無滯礙,無局限,無遺漏,無多餘,無省略,無不滿,無侵犯,也無被侵犯。一切都自在、自足和圓滿,一切都鮮活而常新。
?
面對無盡的時間和空間,悟者會隨順因緣而快樂無憂,他既是自己又非自己,他既是諸佛又非諸佛;他既是消解了執著堅冰的水分子,又是無盡東流的泄洪的浪花;他既是君臨天下的轉輪聖王,又是被萬物奴役的僕人;他在享受著無邊無際的大自然,又在享受著自己的開悟暖陽。
也就是說,正確的空,是明明白白的空,這時候心靈要像無雲晴空般寬廣,又如山中溪澗一樣清澈。雖然無念,但是清醒。萬物都在你的心靈裡面顯現,但一切又無法束縛和誘惑你。你始終知道自己當下正在做的是什麼事,而不會因為被其他景象誘惑而偏離自己的軌道。這種空,是一種靈動的空;無記和頑空的空,則是一種死水般的空。
所以說,必須要明明白白,不能出現無記,更不能出現懶散。當一個人變得懶散的時候,整天都無所事事,什麼都不做,什麼也不想,自以為很自在,但這種「自在」一輩子都不起任何作用,因為他陷入了一種懶散和無記。修行中最怕出現這種狀況,因為當這種狀況出現之後就很難成就。
有些佛經上說:進入頑空和無記狀態之後,會很容易墮入畜生道。我們舉個例子,雖然烏龜在某個地方一卧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但它們成不了佛,因為它們的那種「空」已經死了。
知道無記與頑空的可怕之後,你就要提起正念,提起一種警覺。
我以前在凈境中進行過一種觀察訓練。首先我觀察無我,破我執。通過觀察自己的生命,發現什麼地方都找不到「我」。原來,「我」是個巨大的騙局。
為什麼這麼說?父母在因緣聚合之後生下我,我的所有細胞不斷在新陳代謝——新的誕生舊的死亡——我的樣子也不斷在變化,一天天長高,一天天長出皺紋,一天天開始衰老。我的見識和喜好也不斷在改變,小時候喜歡的東西現在不一定喜歡了,小時候認可的人現在也不一定認可了。既然我的身體和我的心都在不斷地變化中,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其實,我跟世間萬物一樣,都是因緣聚合的產物,只是一個幻象,一場夢。那麼,所謂的人生,更是夢中之夢。
然後觀這個世界,先是逐一地觀,觀到後來,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了,成為一種自然狀態,類似於呼吸。當你無時無刻不觀的時候,馬上就可以看出世上萬物(包括人、事、物)其實是一種虛幻無常的東西。就跟做夢一樣,你就會破除執著。沒有那份執著時,久而久之就會生起一種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就是空性。
我學過一種方法:觀想在自性的覺海中,有一條小魚在遊動。這就比一般的「止觀」多了一份警覺。行者一邊安住於自性,一邊保持一絲警覺。你可以觀想在心性的海洋中,有一條非常小的魚在遊動。你在觀察小魚時要一邊體會,一邊保持覺性。這也便是我們提到的那份警覺。一定要在明空之中,保持一种放松後的警覺。
在八十四個大成就師中也有過這樣的情況。比如有一個成就師的師父曾讓他把中脈觀成大海,海面上有一隻自性化成的小鴨子在遊動。經常觀這隻小鴨子,觀著觀著他便成就了。
提起警覺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證得無分別智,那麼,觀想裡面為什麼要出現小鴨子和小魚呢,這是為了不要讓他昏沉,不要讓他陷入無明和愚痴,幫助他保持一種專註與清醒。終日拈香拜佛,不知身是道場。讀經不是為了當音樂聽的,要思辨,要往心裡去的。信解願行。
因為對經文無法理解透徹、融會貫通,繼而無法建立正確知見,將應當修持的一心不亂的定力,誤會成了應當捨棄的一念不生的定境 - 無記空。
未到地定有定境與定力之差異,一般人修習禪宗時大部分是「以定為禪」,故執著於諸境界相或一念不生之定境而不知轉折、取捨,無法發起定力而沒有依定力發起思惟觀的能力,此一念不生的境界即是禪宗祖師所指的「黑漆桶底」、「黑山鬼窟」或「無記空」。一般人或用數息,或用持名念佛,攝心於一連續境。剛開始粗心散亂,待到心不攀緣時,心逐漸歸於統一,此時數息者或隨息,念佛者或隨於止靜後的念佛念,安住於統一之心。然而,大部分的人會在這個時候落入一念不生,落入澄澄湛湛的覺知裡面;如果再把這一種覺受、覺知舍掉的話,就會進入深的未到地定裡面去,在定中暗無覺知,這是未到地定的定境,又稱為「未到地定過暗」。
修定須要有善巧方便,要善知轉折,能分別定境與定力,知道什麼樣的情形應取,什麼樣的情形應舍。善於修定力的人,能夠修得未到地定的定力,但是他不進入定境。而定力是從四威儀的動中修較容易得,靜中反而不容易得。靜中修來的多是一念不生,並容易落入定境;這種靜中所修得一念不生的功夫,到了動中就沒有定力了,就不能轉進看話頭,對於參禪修行起不了作用。所以如果不修動中的定力,而修靜中的一念不生之功夫,那麼在動中就失去了定力,無法看話頭,無法參話頭並發起思惟觀的能力;而在靜中也會落入邪定─所謂未到地定的定境,在定中暗無覺知、空度光陰,動中定就不會有這種過失。想要修這個動中定力的功夫,最好先深入無相念佛的法門,無相念佛法門的修學可請閱 平實導師所著之《無相念佛》、《念佛三昧修學次第》二書,或收看正覺教團依止 平實導師這兩本書而於法界衛視所宣講的「念佛系列」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門即可了知,於此不再贅述。 所以,大部分的人是「以定為禪」,有的人根本是粗淺的收攝身心於一處而已,有的人只是粗淺的欲界定,有的人或能停住於未到地定裡面,但卻在定中暗無覺知,空無所有、虛度光陰。這些都只是深淺層次不一的一念不生之離念靈知的境界,這些人若因此而誤以為是證得空性,並向他人宣說自己是悟者,則大妄語業具足成就,不但自誤而且誤人,並將成就地獄業的果報。而禪宗所說的「禪」是靜慮,悟後所得是般若而非定境,是證得出生萬法的第八識如來藏,是成就中道的實相心,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心,是般若經典里所稱的非心心、無心相心,這個心是常住不滅的;而靈知心不管是有念或無念,或是不同深淺層次的無念境界,都是會斷滅的意識妄心。行者若讓這個靈知心住於一念不生的未到地定中,是住於凡夫定境,不但無法實證初禪,菩提智慧也無法增長,永遠不可能證悟明心,甚至也可能會誤解為實證般若,因為「錯悟」而造下大妄語業。 然而,這個靈知心也能讓我們修學動中的定力,因定力的鍛煉而發起思惟觀的參禪功夫,透過不動著語言文字而有疑情、思惟、揀擇、分別、觀照的作用,進而於因緣成熟時證悟般若。若無善知識開示,一般人是很難分別定境、定力的,更談不上如何轉折、取捨,故容易落入一念不生的境界或與其相應的各種定境中,成為淺的未到地定。此時,善知識雖然在動中和靜中對這個人施設各種機鋒,廣設各種方便,也沒有用處。因為他在靜中入定而不對六塵加以覺知,或者暗無覺知,善知識的機鋒、開示、講話說法,對他都沒有用;轉換在動中之時,卻因不能與定力相應,善知識所施機鋒及語言對他一樣不起作用。所以學禪的人,應該要舍卻一念不生的定境,並修學動中的定力,才能夠具備作思惟觀的功夫,才能夠有受用。般若信箱
南無佛法僧寶壽行履
鎮州寶壽 沼和尚 有僧來問:「萬里無片雲時如何?」師曰:「青天亦須吃棒。」有僧遠來參問鎮州寶壽禪師:「萬里無片雲時如何?」此僧墮處同於聖嚴師父也,同以覺知心靜坐至一念不生、澄澄湛湛境界,作為禪宗之證悟境界,同墮意識覺知心相應之境界中,根本是以定為禪之徒也,何曾懂得佛法般若正理?寶壽禪師甫聞此語,便知此僧所墮,乃責備彼僧曰:「就算是青天從來不起一念,亦須吃我痛棒。」意謂彼僧雖然坐至覺知心之一念不生境界,仍然難逃寶壽禪師之痛棒也!今者請問聖嚴師父:「您所謂之悟,該不該受寶壽禪師痛棒?」證境與彼僧完全無異故,寶壽禪師已明言「一念不生之青天亦須吃棒」故。寶壽行履
沒有一切智,何來一切空.
時刻保持靈明覺知的關照,讓六根處處作用即可。
推薦閱讀:
※如果大乘佛教把屬於小乘的內容都剔除,它會變成什麼樣?
※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輪迴即涅槃?涅槃到底和輪迴有無區別?
※吃素是戒禁取見嗎?——關於提婆達多的「五法破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