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3億,《熊出沒》的未來,下一個喜羊羊還是常青樹?

在《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等一系列大片競爭激烈的春節檔,《熊出沒·變形記》也在大年初一上映了。

今年,已經是「熊出沒」系列的第5部作品。截至20日23點,上映5天累計票房已有3.6億。

和去年不同的是,前四部熊出沒的大電影都有樂視參與,去年的《奇幻空間》共9家出品方,而今年,樂視缺席,《變形記》的合作方變成了光線影業,彩條屋影業,萬達影視,橫店影業,金逸影業共12家出品方,發行方共8家。

回到2012年,這兩隻東北腔的熊和一個名叫光頭強的男人,火遍了包括中央電視台在內的少兒頻道。然而,從大電影系列來看,《熊出沒》已經不能算低幼向了。

作為兩部國民兒童動畫IP,熊出沒難免拿來跟喜羊羊對比。

從2005年到2015,從盛極一時,到走向衰落,喜羊羊堅持了10年,而《熊出沒》至今已有6年,熊出沒會重蹈喜羊羊的覆轍嗎?

近年來國漫日常崛起,使得青少年動漫擠佔了原本低幼動漫一家獨大的市場。而諸如《全職高手》這一類的付費搶先看的作品,也讓動畫片本身的商品屬性越來越明顯。

「《熊出沒》是這一代孩子的童年記憶,相信十幾二十年之後,他們長大成人開始懷念童年的時候,會有更多關於熊大、熊二的回憶性文字出現。」導演丁亮曾如此說。

問題在於,當這一代人長大後,他們固然會懷念,但熊出沒這個IP,還在不在? 要知道《喜羊羊》也是一代人(00後)的童年回憶。

10年後,《熊出沒》的老粉,又會如何感嘆呢?

  • 《變形記》總票房預期已經回調至7.08億

對於系列電影作品,市場總是看到驚喜之後,才會對下一部給予更多期待。

去年,「熊出沒」系列的第四部作品《奇幻空間》曾經獲得5.2億票房。儘管影片上映首日的票房到不5000萬,但第一周日均票房平穩,上映7天後,票房破3億。

因此,今年《變形記》一度被認為會成為春節檔的黑馬。

相關的營銷活動從12月初就展開了。除了常規的發布會,預告片,海報等物料宣傳,還邀請了《破產姐妹》里卡羅琳的扮演者貝絲擔任影片的海外推廣大使。

在上映前4天,《變形記》的預售票房就接近了6000萬。影片上映首日票房則超過了7000萬,上映第4日就破了3億,並創下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國產動畫電影預售紀錄、國產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等多項紀錄。

如此強勢的開頭,讓《變形記》最初的總票房預期為7.7億。但從目前來看,貓眼電影給出的總預期又有所回調,預計在7.08億左右。

總票房回調不是沒有理由。

從排片來看,《變形記》和去年的《奇幻空間》相差不大,豆瓣評分也更高些,但明顯能感覺到《變形記》後勁不足。

去年春節檔幾部影片口碑都不算高,這樣就使得《奇幻空間》得以長線發展,排片在上映兩周後,還維持在7%左右。

但今年不一樣。

今年春節檔首日大盤就突破了13億,《變形記》的首日沖高與此不無關係。

但今年,同檔期不僅有口碑逆襲的《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更重要的是,《捉妖記2》成為《變形記》的正面對手

同樣主打合家歡的《捉妖記2》分流了一部分觀眾。有看完《捉妖記2》的觀眾認為,第二部比第一部的情節更加低幼一些。

對《熊出沒》來說,今年的另一個劣勢在於寒假比去年結束的更早一些。

以北京中小學生放假時間為例,去年寒假開始時間是1月21日,寒假結束時間是2月19日,而《奇幻空間》的上映時間是1月29日。

今年,寒假開始是1月27日,結束是2月25日。 《變形記》的上映日期是2月16日,和寒假重合不到10天。

作為一個「小手牽大手」的合家歡電影,倘若其中一部分核心受眾都去上學了,最終票房確實要保守估計。

  • 「熊出沒」會成為下一個「喜羊羊」么?

無論是《喜羊羊與灰太狼》,還是《熊出沒》,在商業上無疑都是成功的經典案例。

「《熊出沒》系列的網路點擊量累計超過1500億次,相當於每個中國人點擊100次以上。」在2017年年初時,熊出沒的總導演丁亮曾在報道里如此說。

但影響力大並不意味著口碑好。

《熊出沒》的電視動畫,豆瓣評分僅為4.8。作為國產低幼動畫曾經和現任的扛把子,《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熊出沒》,都曾因宣揚暴力等問題被要求整改。

家長的更多不滿,來自於劇情設定。

在喜羊羊的設定里,狼和羊,構成了天然的對立。 《熊出沒》則人為設立了一個二元對立。熊保護森林,伐木工人破壞森林。

角色的地位的不平等,過度的二元對立,讓劇情也失去了支撐。而且,這兩部動畫作品大部分直接受眾都是低幼兒童,他們無法做出更多價值判斷。

用一位網友的話說:「《貓和老鼠》里,貓每次的失敗都是有邏輯的,而喜羊羊和熊出沒里,反派的失敗,則是為劇情而強行為之。」

按照「動漫產業信息和研究」的觀點,當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觀發展到5年以上,它原本的內容模式就會接近枯竭。喜羊羊從2005年至今已經有500多集TV動畫,還有9部動畫電影。

高產量導致低質量,到最後創意枯竭,IP的價值被消耗殆盡,正是《喜羊羊與灰太狼》走向衰弱的原因之一。

而從2012年誕生至今,《熊出沒》的系列動畫也已經超過400集,動畫電影達5部。如果不求變,《熊出沒》就很可能變成下一個《喜羊羊》。

求變的努力,始於2014年開始的第一部大電影《熊出沒之奪寶熊兵》,這部的劇情非常類似於「寶貝計劃」,熊和光頭強的不再是二元對立,為了拯救了小女孩嘟嘟,反而結成了同盟。

之後的幾部也在不斷調整角色的對立。

而到了今年春節的這部《變形記》,連真正的反派都沒有了,戲劇衝突變成了父子矛盾。在電影散場時,還有人評價「這片子講得道理,小孩兒能看懂么,好像是給我們這個年紀的人看的。」

相比喜羊羊,《熊出沒》的開發潛力更勝一籌,畢竟有光頭強等人類角色,未來開發類似於《捉妖記》那樣的真人電影也有可能。

  • 《熊出沒》能撐起華強方特的迪士尼夢嗎?

《熊出沒》必須走向全年齡,除去IP自身發展的需要,也和華強方特這家公司的現實需求有關。

財報顯示,華強方特主營業務為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和文化內容產品及服務兩個板塊。目前,文化科技主題公園收入才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聽起來這很迪士尼,影視收入只佔總收入的小頭,更多利潤來自衍生品。而迪士尼之前的財報也證明了,目前其更多收入增長,來自於主題公園。

但兩者不同的是,迪士尼靠的,並不是單一的IP,而華強方特,卻只有《熊出沒》。很難想像沒有《冰雪奇緣》《瘋狂動物城》《超能陸戰隊》,只靠米老鼠支撐一個市值幾百億美金的公司。

此外,和迪士尼更大的不同在於,《熊出沒》這個IP的價值,更多來自於TV動畫,而不是動畫電影。

「動畫電影靠票房回本,本身就是商品,而TV動畫,在國內,動畫片是廣告。」一位動畫從業人員如此吐槽。

《熊出沒》的電視動畫,充分體現了這一特徵。在最新的《熊熊樂園》等系列動畫里,每集片尾都能看到方特水上公園的廣告。

從2016年和2017年的財報來看,華強方特主題公園的營收一直在放緩。

2017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主題公園營業收入11.6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13.33億減少 1.7億。或許,《熊出沒》這個IP的廣告價值,已經被過度消費了。

得益於2017年《熊出沒之奇幻空間》的5.23億票房,2017前半年的文化內容產品服務營收6.43億,相比去年同期0.97億元,增加5.46億,增幅563%。

對於立志從新三板轉回到A股的華強方特來說,這一成績無疑是一注強心劑,也證明了本身就是商品的文化類產品,是值得下注的領域。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精彩內容n(*≧▽≦*)n(點擊藍字即可哦)


推薦閱讀:

TAG: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