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版的原生 Android 好用嗎?我用自己的手機體驗了 Android Go

「為了下一個十億」(For the next Billions) —— 這是 Google 為 Android Go 喊出的口號。

Android Go 是 Google 為了讓更多用戶和設備用上最新 Android 系統而推出的計劃,通過對系統的一系列優化與預裝輕量級的應用,Go 版的 Android 能在 1GB 或以下設備上提供更加流暢的體驗;且同時也更節省存儲空間以及數據流量。

通過 Android Go 計劃,Google 希望能進一步向更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普及 Android 系統的智能設備,挖掘下一個十億級別的用戶群體。

參考閱讀:低配置手機也能用原生 ,「輕量版」系統 Android Go 來了 | 具透

據 Google 介紹,預裝了 Android 8.1 Oreo(Go edition)的 1GB 或以下運行內存的設備將於今年出貨。不過,有的開發者已經發現,在編譯 ROM 時對一些配置項進行修改,也可以激活 Android Go 的一些優化特性。

而 XDA 開發者 AdrianDC 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通過刷入他發布的一個補丁,理論上任何運行 Android 8.1 的設備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 Android Go 設備。

本著一種獵奇的心態,我使用手上配置最低的,可以刷入 Android 8.1 的手機 —— OnePlus X 進行了一番測試。

如何把你的手機變成 Android Go?

前文中所提到的「補丁」名為 Low-RAM Property Patcher,其功能只有一個:讓 Android 8.1 變成 Android Go。

補丁分為兩個 zip 包:android_lowram_enabler.zipandroid_lowram_disabler.zip,只需要直接在 Recovery 中刷入對應的 zip 包,就能啟用/關閉 Android Go 特性,就像刷入 GApps 一樣。

理論上該補丁包適合所有基於原生 Android 8.1 的自製 ROM,無機型限制,至少我在 OnePlus X 的 AOSP 8.1 ROM 上已經成功啟用。同時它所帶來的改動理論上也不受 OTA 更新的影響。

Android Go 有什麼不一樣?

為了達到 Google 的優化目標,與普通的 Android 8.1 相比,Go 版的 8.1 在系統的界面、功能以及底層邏輯等方面都有著些許區別。

這其中最明顯的,或許是對多任務界面的改動:Go 版將原來的「層疊式」多任務界面(左圖)改為了更接近 Android 4 時代的「平鋪式」(右圖)。從美觀層面上來說,這樣排列後台的應用,似乎也很好看。

至於為何要做出這樣的改動,Google 的解釋是:這樣的多任務界面更流暢也更省內存;而且據調查顯示,低端機用戶 95% 的時間都只會在最近的 4 個應用中切換,這種設計會顯示完整的應用預覽界面,滑動切換會更迅速。

不過,Go 版禁用了分屏功能與 Oreo 新增的「畫中畫」模式。考慮到 Android Go 的目標對象,那些運行內存本就捉襟見肘的設備想必也不太會用上這些。

同樣被 Android Go「閹割」的特性還有多用戶功能,「用戶和賬號」中的「用戶」選項直接消失不見,自然也無法啟用訪客或是添加新用戶了:

此外,VR 模式也被 Go 禁用了。一些複雜的圖形效果似乎也會被屏蔽,補丁頁面還提到了有關應用通知的變化;但我並沒有察覺到任何通知方面的變化,可能與不同的 ROM 有關。

除了這些改動,Android Go 也給系統底層進行了一番優化。主要優化方向還是針對於內存與存儲空間的管理,例如更加敏感的運行內存管理策略、對一些系統服務進行提前編譯以減少內存佔用、對應用的可執行文件進行優化等等。

具體的技術詳情可以參考這篇文章:How Android Go Can Help Older Android Phones Run Android 8.1 Oreo

Google 的 Go 應用們

系統本身只是整個 Android Go 計劃的一部分,另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應用。

Google 自家就推出了一系列預裝應用,這些應用大部分都做了一定程度的精簡,據稱可減少 50% 的應用體積。

以 「Google 應用」為例,該應用的大小約為 68.17 MB;而 Google Go 的安裝包則僅為 3.91 MB,縮水比例驚人。Gmail Go 9.5 MB 的體積,也比原版應用的 20 多 MB 少了一半有餘。

時至今日,當初所提到的應用均已上架,其中的 Files Go 少數派也曾對其做過 介紹。其他六款 Go 系應用,則是我接下來所要體驗的對象。

注意:絕大部分 Google 的 Go 系應用都可能遇到無法直接從 Google Play 上下載的情況,因此我一併附上 APKMirror 的鏈接。

Google Go

雖然 Google Go 聽上去只是一個「精簡版」,但它與 Google 搜索應用的設計理念不盡相同。這點從二者的主頁間就看得出 —— Google 的首頁上是為你定製的「資訊流」,而 Google Go 的首頁則充斥著各種功能選項。

Google Go 的搜索框默認只會搜索網頁,是的,只有網頁。搜索框上會顯示基於當前搜索內容的聯想,除此之外,它看上去要比 Google 應用簡陋很多,不過搜索出的內容倒是沒有什麼差別。

圖片搜索和 GIF 搜索是很有意思的兩個功能,因為它們會給出一些特定的分類,例如什麼壁紙啊,勵志圖片啊之類的,而 GIF 搜索功能更是別無僅有,算是 Google Go 的特色了。

至於其他的功能,其實都沒什麼特殊的。Youtube 和 Maps 會跳轉到 Youtube Go 和 Maps Go,天氣和翻譯就是幫你搜索 Translate,而底下的 Apps 實際上都是些網頁的快捷方式而已。

可以看出,Google Go 的定位更接近於單純的搜索與導航,而 Google 應用則更專註於讓你掌握你所關心事物的最新動態。與原版應用一比,Google Go 顯得不那麼「智能」,但也能滿足最基本的搜索需要。

下載:Google Play/APKMirror

Google Assistant Go

雖然一直不支持中文,但不可否認的是,Google Assistant 已經成為人工智慧助理中的領軍「人」物。此次 Google Assistant Go 是其首次對 1GB 運行內存以下的入門級設備提供支持,表現自然令人期待。

不過,入門級設備顯然是無法掌握 Google Assistant 的全部本領的。從主界面就能看到完整版與 Go 之間的一些差別:Go 版不支持鍵盤輸入,且右上角的抽屜按鈕也被整個移除。

而在功能上,如果說 Google Assistant 是人工智慧,那 Google Assistant Go 更接近於「人工智障」,因為它所「閹割」的功能實在是有夠多 —— 智能家居控制,沒有了;Actions on Google 也不提供,搜索屏幕上的內容?想都別想。

就連查看日曆,查看照片這樣的操作,它都會主動幫你去搜索網頁,活脫脫地變成了半個 Siri.

更詭異的是,它似乎支持翻譯,但直接讓它翻譯它還是會去搜索網頁(...),如果直接對它說「翻譯」,它又會提示你去安裝 Google 翻譯應用。

可是,我已經裝了啊......

不過,它至少還是能聽懂一部分指令的,例如顯示電子郵件,查看天氣,來點音樂等。而一些控制手機功能等指令它也能完成,設置個鬧鐘或是打個電話也不在話下。

而且它支持長按 Home 鍵激活,意味著你依然可以方便地調用它。

總之,駱駝無論怎樣都比馬大;它可能是低端機上最好的語音助手,但如果不是低端機的話,還是去用完整版吧。

下載:Google Play/APKMirror

Maps Go

這個 Go 系應用實在沒什麼好說的,它就是一個 PWA(Progressive Web Apps),相當於網頁版的 Google 地圖打包成應用。任何設備在瀏覽器中訪問 maps.google.com 就能體驗到它了。

下載:Google Play/APKMirror

Youtube Go

Youtube Go 應該算是 Go 系應用最早亮相的了,比 Files Go 還要早。它就是一個專為低帶寬人群優化的精簡版 Youtube 應用,所以其界面也相當簡單,只有「主頁」與「下載」兩個頁面。

Youtube Go 最大的亮點便是可以下載視頻,有三檔清晰度可選,其中「高清」(High Quality)大概相當於 480p,剩餘兩檔分別為 320p 和 GIF 動圖畫質。奇怪的是每個打開的視頻都提醒我「能放,但作者不讓下」,我從始至終沒找到可以下載的視頻,只好作罷。

Youtube Go 的另一個特點是可以在播放前「預覽」視頻內容,其實就是生成類似動圖的預覽框,效果如下圖:

總之,如果它能正常下載視頻的話,還是有那麼一點兒意思的。

下載:Google Play/APKMirror

Gmail Go

如果要我從目前的 Go 應用中挑一個最推薦的,那應該就是 Gmail Go 了。原因是,它幾乎與原版 Gmail 應用毫無二致,而體積卻小了近一半!

上面兩張圖,你能分辨得出哪邊是 Gmail Go 嗎?其實還是很好認的,因為 Gmail Go 去掉了頂欄與浮動按鈕的陰影。除此之外,兩者幾乎一模一樣,包括多選以及滑動歸檔/刪除等操作,Gmail Go 也都有提供。

而 Drawer 中的項目也是完全一致,區別只是 Gmail Go 去掉了用戶圖片。順帶一提,Gmail Go 支持最多 5 個不同的賬戶。

寫郵件界面就不用對比了,因為真的沒有任何差別(這是第幾次說了?),包括功能在內都完全一致。不過與原版客戶端不同的是,Gmail Go 將寫郵件的界面單獨列為一個窗口,可以在最近應用界面進行切換。

至於看郵件等功能,不用多說,也完全一致。它還是目前為止唯一支持 App Shortcuts 的 Go 系應用。

說真的,它就是一個體積縮小的 Gmail 客戶端,而這就是我心中最完美的 Go 版應用形態,功能上不做妥協,但是運行起來又輕巧無比,不佔空間。強烈建議使用 Gmail 的 Android Oreo 用戶都來嘗試一下。

下載:Google Play/APKMirror

Gboard Go

這款 Go 系應用真的差點兒就從這篇文章中消失了,因為它看上去完全沒有 Go 的影子。包括桌面圖標在內,顯示的都是 Gboard;只有在當你要添加輸入法或是查看應用信息時,它才會露出 Go 的馬甲。

但無論它怎麼試圖掩飾自己,都掩蓋不了它是一款 Go 系應用的事實。不過光從輸入體驗上看,它與普通的 Gboard 幾乎毫無差別,就連不支持中文的「優良傳統」都繼承了下來。

真正的區別在搜索界面,原來 Gboard Go 直接將 GIF 和表情貼紙功能移除了,並且還刪除了搜索表情的功能。

總的來說,這只是個精簡版的 Gboard,依然不支持中文拼音輸入,對於中國用戶來說實用性不高。如果你的設備是 Android Go —— 或者說,Google 認為你是 Android Go,那麼 Gboard 就會自動更新為 Gboard Go。

第三方應用

Google 官方提供的應用,只是整個 Android 生態圈中很小的一部分;要讓 Android Go「下一個十億」的目標實現,還是得靠 Android 應用開發者們的共同努力。

為此,Google 專門向開發者提供了「為數十億用戶打造產品」的頁面與白皮書,其中詳細地提到了如何向 Android Go 所面向的世界上各個角落的用戶優化產品。

而針對 Android Go 優化的應用,則會出現在 Google Play 首頁的專門區域。

由於計劃剛剛開展的原因,目前為 Go 特地打造的應用還不是很多,不過鑒於 Android Go 未來可觀的用戶數量,可能會有更多開發者投入其中。屆時,更多低端機用戶也會從特別打造的精簡版應用中獲益。

它很努力,但好像與我們無關

Android Go 是一個理想很宏大的計劃,但就目前來看,它與國內的用戶之間,可能不會有太大的聯繫。

除了一部分客觀原因,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發展與 Android Go 所計劃面向的人群之間好像並沒有太多相似之處:Google 的「下一個十億」中,很多用戶所在的地區移動網路覆蓋較差且穩定性欠缺,但國內 4G 網路早已普及,覆蓋率十分可觀。

除此之外,很多地區受限於經濟狀況,需要便宜的入門級智能手機才能普及;但國內的百元機早已 2GB RAM 起步,720p 解析度與四核八核處理器遍地開花,價格也在接受範圍之內。

為什麼這兩個原因限制了 Android Go 在國內的發展?從 Google 自己的 Go 系應用里可以看出,他們處處都為極端環境考慮,目的是爭取讓這些網路環境差,手機配置極低的用戶也能享受到最基本的服務。

但對於國內的用戶,尤其是國內的 Google 用戶來說,這些刻意的限制反而對用戶體驗造成了一定影響。試問,既然能看 Youtube 了,那我為什麼要去看 480p 視頻呢?況且,國內的低端機,在價位較低的情況下,能提供比 Android Go 設備好得多的性能。

目前的 Android Go,或許更適合擁有一台運行原生 Android 備用機的用戶(比如說,Moto G)刷入體驗。至於其他手握中高端設備的用戶,還是好好在原生基礎上進行優化吧 —— 這並不是為你們而準備的。


推薦閱讀:

TAG:Android | Android手機 | Android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