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醫學:醫生為什麼總不能給我明確的結論?
很多病人疑惑,為什麼醫生經常給我模稜兩可的回答,這也有可能、那也有可能,而不能「一是一、二是二」給我明確的結論,而且很多醫生都這樣,是不是在推卸責任?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得從人體作為生物有機體的特殊性講起。
首先,生物有機體具有獨特性和高度變異性。就像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也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唯一的。同樣的疾病,發生在兩個病人身上,發病機制、病理生理過程、預後轉歸會有很大差異。教科書上講的是最典型病例的診療原則,但病人的個體差異需要我們在具體的診療措施上進行個體化修正。
其二,生物學過程具有複雜性。看一下內分泌系統各激素的神經內分泌調控就有體會,每一個激素都有十幾個調控通路,各種激素還互相影響。調控機制之複雜,別說是初學的醫學生,就是工作多年的專科醫生也會看了發暈。這還僅僅是內分泌一個系統而已,整個人體更加複雜。某個疾病在不同階段,都有哪些病理生理過程參與,哪個為主,哪個為次,在疾病發展變化過程中又都發生怎樣的變化,有時候真不是容易判斷的。
其三,生物學過程具有不確定性。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的家庭打算要孩子,你對你將會有個男孩還是有個女孩就無法預測。人體並不是一個機械裝置,套用某個程序,輸入幾個參數,就能得到確定的結果或結論。很多生物學事態具有隨機性,會在內因和外因的變化中相應的改變,因而很多生物學結果無法預測。
其四,化驗及輔助檢查僅有有限的準確性。大家都知道任何一項化驗或輔助檢查都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都有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這一方面是由於檢查技術條件的局限性,例如20年前超聲檢查解析度較低,1厘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發現不了,現在解析度提高了,能發現小至2毫米的結節;另一方面是由於人體生物學過程的複雜性,例如生長激素的分泌既有晝夜節律特徵,又有脈衝式分泌特徵,又受理化和精神應激因素的干擾,因而某一次孤立的生長激素檢測結果不太能夠判斷是正常還是異常,需要多次重複檢測來驗證。
其五,在以上生物學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的基礎上,再疊加了環境因素、病人的心理行為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對疾病的診斷、治療、預後的把握就更困難了。
所以,醫生能告訴病人的只是一個可能性,也就是概率。「你有80%的可能性得了疾病A,疾病B也不能完全排除,但可能性較小,所以我們先按疾病A進行治療,觀察療效。」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也是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結合醫生個人醫療水平和經驗,認為疾病治癒或控制可能性最大的方案。「我們採用方案A給你治療,方案A有效的可能性是90%,但有1%的可能性出現不良反應,我們要密切觀察。如果方案A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我們只能換用方案B。方案B有效的可能是80%,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是3%。」
這種充滿可能性和不確定性的狀態,即使是學過醫的醫學生剛剛接觸臨床的時候也不太適應,但時間長了會慢慢領悟這是醫學的常態。所以醫生不給出明確的結論是科學的態度。
推薦閱讀:
※醫生猝死值得學習嗎?
※學醫之後,去了外企工作是一種什麼體驗?
※華商韜略丨華人黃馨祥:地球上最富有的醫生
※向猝死醫生學習?關於醫生疲勞,英國醫學會這樣警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