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反感【親戚】這群人
雖然說了不回家,最後幾日還是選擇拎包回家,並非是因為已經與家庭有所和解,而是因為外婆身患重病(我自己也覺得自己生命所剩無多),想著見一見耄耋之年的老人,此為前景,如是而已。
在我看來,除了我自己以外其他所有的血緣關係——包括自己的父母——都是我的親戚,我便從自己的第一人稱視角去揣摩親戚的關係。
在家中呆了數日後,腦內突然想起《圍城》中的一段話「一次親戚的見面下來,孫家認為方家繁瑣,方家則認為孫家簡慢,雙方都在內心中交換了鄙視」,這正是我見到的諸多親戚的面目。這種面目我曾在伊藤潤二改編的《人間失格》漫畫第一話透過大庭葉藏之口告訴了我。這種相互之間的鄙視,並非只是來自人的熱烈本性,還有來自階層跨越過大的確鑿事實,與短暫相聚生活在同一個時空中帶來的落差生髮而成。
而究其時代具體原因,我想,知乎這道題目下別的回答已經足夠詳細,不用我再增加相似答案的贅言。
我想說的是,如果親戚都和自己生活在同一個階層,那討人厭的親戚是否就會逐漸減少呢?
按照大部分回答者的意見,是【若干年後,年輕人和親戚們彼此不再互相排斥,而是相談甚歡,保持著緊密穩固的聯繫。】,原因是因為【階層已經固化,固化會帶來相似的價值觀】,如果還會反感親戚,這口鍋就交給【互聯網文化讓我們的價值觀更加偏激】來背吧。
其實未必如此,我以為最重要的原因是,親戚(我們對別人也是如此)是名義上很重要的人,他們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快速了解自己的親戚很長時間內到底有怎樣的人生體驗,這種需要,是【血親重要】帶來的某種義務。但隸屬自己長輩的親戚所能做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帶有共性社會生活模板】的方式作為某種人生規劃的標尺,對你進行丈量,並且希望你【並不符合】這種規劃的標尺。
這種標尺帶有兩種語言描述可能,一種是對【當下不符合】的【關懷】,一種是對【未來未抵達】的【關懷】。
而你的平輩親戚(注意不是你的子輩親戚)和你自己,也會基於社交的方式去尋找某種共同話題,只不過這些共同話題,不是【生活】而是【別人的生活】。譬如你們可以聊同一部動畫作品、同一本書、同一場電影,這些別人的生活也是一種規劃的標尺。我曾和博導的兒子(同齡人)在吃飯時聊得頗盡余歡,被批評說【說一些我們都能聽懂的話】來,從此一番來,大約能感受得到彼此的【日常話語】都有頗多隔閡,更別說生活經驗。
父輩的親戚,絕大部分,能夠找到【共識】的標尺,除了【大家族的生活】還有什麼?
【群體性的記憶】。
他們會回憶自己正當鮮衣怒馬少年時,年輕歲月的集體懷舊之中。男人們聊過了這些歲月,便開始聊各自的女人,各自的事業,各自的所見所聞;女人們一般不聊自己的歲月,她們的事業,就像山東春晚那段台詞說的那樣,目之所及,即為事業,目何能所及呢?所謂相夫教子。
還記得嗎?似乎飯桌上的茶餘閑談,都是女性主導。
如果少年未曾離家,也就無從帶來給父母長達一年半載的缺失性記憶,此一番走親戚,譬若中學時分,於孩童的記憶中,除了被迫不得的表演,就是快樂。
因為熟悉,所以快樂。
推薦閱讀:
TAG:親戚關係 |